有關鄉鎮畜牧獸醫職稱論文

General 更新 2024年06月04日

  近些年來,加快我國農村社會發展,增強我國農業綜合的生產能力,這些離不開我國農業公共服務體系對其進行支撐,我國鄉鎮畜牧獸醫公共服務體系的建立對於我國農村經濟甚至整個國民經濟發展、社會公共安全以及民眾身體健康等等,起到了十分重要的作用。下文是小編為大家蒐集整理的的內容,歡迎大家閱讀參考!

  篇1

  淺析建立鄉鎮畜牧獸醫的公共服務體系對策

  我國是一個農業大國,農業在我國的國民經濟組成中佔有十分基礎性的地位,但是,畜牧業在我國農業產值領域中的比重大小已經成為了直接衡量我國現代農業發展程度十分重要的標誌,當前形勢下以及今後的時期中,加強我國農業綜合能力建設已經成為了鄉鎮經濟工作中以及農業經濟工作中十分重要並且緊迫的戰略任務。現代畜牧業綜合生產能力已經成為了增強我國農業綜合生產能力十分重要的一個方面。加強畜牧業自身發展,對於促進我國鄉鎮經濟發展以及農業經濟發展,全方位建設小康社會一直都具有十分重大的意義。但是,做好我國動物防疫工作已經成為了保證我國農業穩定發展最為根本的保障,動物防疫工作不僅僅關係到了我國畜牧業生產以及發展,增加農民收入,更加關係到了人們身體健康,下面,筆者就對如何建立鄉鎮畜牧獸醫的公共服務體系進行淺析。

  一、建立鄉鎮畜牧獸醫公共服務體系的現狀

  近些年來,我國各個地區的畜牧獸醫機構都實施了改革工作,改革主要從三個方面開展,原來畜牧獸醫的站點不改變,在畜牧獸醫機構改革過程中保持著我國鄉鎮畜牧獸醫站基本不變,不管是在資產所有權方面還是在經費供給渠道方面,甚至是隸屬關係方面都不變,重點將其放在執行機制方面來實施改革,在增強我國鄉鎮畜牧獸醫內部活動方面做文章,將工作重點放在增加服務功能方面。建立起鄉鎮畜牧獸醫技術綜合服務中心,把鄉鎮裡面所有畜牧獸醫機構都合併成為農業技術綜合服務中心,人員實施統一調配,資產要實施統一管理,工作也要實施統一安排。還要做到職能分離,實行一個區域站管理以及中心站管理,我國鄉鎮畜牧獸醫行政執法以及部分公益性僅僅由縣級的畜牧獸醫主管部門來進行負責,飼料銷售以及藥品銷售等等經營性活動都要實行社會化的管理,過去原有的鄉鎮畜牧獸醫工作人員都要進入到中心站中,受委託來實施品種改良工作以及產地檢疫工作,並且從事一個具有經營性的活動。

  二、建立鄉鎮畜牧獸醫的公共服務體系措施

  1.建立鄉鎮畜牧獸醫公共服務體系要建立籌資機制

  長久以來,我國的城市以及我國鄉鎮公共服務籌資的過程恰恰相反,我國城市畜牧獸醫公共服務自上而下進行設定,我國鄉鎮公共服務自下而上來實施設定,這一種戰略存在的弊端就在於1978年至今所實施的改革政策得到了不斷放大,進而導致了我國鄉鎮社會政府轉變自身職能,與此同時,不僅僅沒有對資金的來源進行解決,反而加重了資金的匱乏。特別是在1994年所實施分稅制度以及2000年度所實施的將一改革、兩調整以及三取消作為主題的我國鄉鎮稅費改革,進而使得我國鄉鎮公共服務供給產生了嚴重的變化。我國基層政府自身的稅源得到了萎縮,與此同時,我國中央財政以及我國地方財政上級財政對於我國基層財政轉移的支付規模比較小,不能夠實施透明管理,缺少規範,很難對鄉鎮財政進行彌補。所以,要求我國中央政府財政資金必須要實施戰略性的調整工作,使得財政資金向我國鄉鎮地區的基礎設施配套進行傾斜,這樣也就從本質上使我國鄉鎮畜牧獸醫公共服務具有國家層面制度的保障以及國家層面財政的資金保證,從本質上有利於對制度障礙進行克服。

  2.建立鄉鎮畜牧獸醫公共服務體系要建立管理機制

  想要建立管理機制必須要實施公開招聘,定崗定責,以錢養事以及動態管理的措施,把我國過去傳統鄉鎮畜牧獸醫站所實施的整體改制,進而實現獸醫站人員的身份置換,所謂的身份置換就是指從單位人轉變成為企業人,在實施改制以後,鄉鎮服務中心要實施競爭機制,進而將人員分化進行落實,使一部分人員成為鄉鎮畜牧獸醫公益性服務主體,進而獲得政府財政,使其能夠用在畜牧獸醫服務部分實施支付資金的轉移,另一部分的人員還要實施相對來說比較個人化的經營性服務,鄉鎮畜牧獸醫機構除了每一年將費用上繳中心之外,其餘所獲得的收益都要歸個人。

  三、結語

  本文中,筆者首先對建立鄉鎮畜牧獸醫公共服務體系的現狀進行了闡述,接著又從建立鄉鎮畜牧獸醫公共服務體系要建立籌資機制以及建立鄉鎮畜牧獸醫公共服務體系要建立管理機制這兩個方面對建立鄉鎮畜牧獸醫的公共服務體系措施進行了探討。

  篇2

  論鄉鎮畜牧獸醫服務中心現狀、問題及對策

  摘要:對鄉鎮畜牧獸醫服務中心的現狀及問題進行了分析,提出要進一步加強落實“三定”工作,對鄉鎮畜牧獸醫服務中心機構設定真正落實編制,並將人員經費及必要的工作經費納入政府財政預算等。

  關鍵詞:鄉鎮畜牧獸醫服務中心;現狀;問題;對策

  隨著畜牧業的蓬勃發展,畜牧獸醫管理體系改革也在有條不紊地進行。但在此過程中也出現了不少問題,特別是在鄉鎮畜牧獸醫服務中心的建設和管理上仍需要加強。筆者以所在的鄉鎮為例,分析了目前鄉鎮畜牧獸醫服務中心的現狀及存在的問題,提出了相關的建議,供參考。

  1 鄉鎮畜牧獸醫服務中心的現狀

  1.1 人員結構

  筆者所在的興隆鎮畜牧獸醫服務中心共有職工31人。其中在職職工19人,離退休職工12人。在職職工年齡結構:35歲以下的6人,36~45歲的9人,45~55歲的4人。在職職工文化結構:初中以下3人,中專8人,大專以上8人。專業技術職務結構:有技術職稱的11人,其中初級技術職稱以下8人,中級技術職稱3人。

  1.2 職能與作用

  鄉鎮畜牧獸醫服務中心的職能分為公益性職能和非公益性職能兩大類。公益性職能是承擔並完成國家指令性任務,即宣傳貫徹國家的有關法律法規和畜牧業政策,進行畜牧業生產統計,品種改良,新技術推廣等。根據《動物防疫法》及相關法律法規要求,依法防疫、委託檢疫和進行重大動物疫病的控制、撲滅等。非公益性職能是圍繞動物疫病診治、閹割、飼料獸藥的購銷及良種繁育等開展有償服務。如興隆鎮畜牧獸醫服務中心工作人員人均服務面達800戶以上,人均防疫畜禽17萬餘頭***只***以上。鄉鎮畜牧獸醫服務中心人員發揮著承上啟下的重要作用,對上承接是市畜牧局,對下服務於千家萬戶,他們把畜牧科學技術直接運用於生產實踐,直接推廣給廣大的養殖戶,為農民增收、農村經濟的發展作出了顯著成績。

  2 鄉鎮畜牧獸醫服務中心存在的主要問題

  2.1 人員素質低,年齡結構老化

  以興隆鎮為例,從文化結構看,興隆鎮畜牧獸醫服務中心大專以下文化程度的職工達11人,佔在職職工總數的58%。從專業技術結構看,全鎮無一名在職高階技術職稱人員,中級技術職稱者僅3人。近年來,鄉鎮畜牧獸醫服務中心任務重、條件差、待遇低,素質較高的人員不願加入,近十幾年來無一名全日制專科以上畢業生到鄉鎮畜牧獸醫服務中心工作。此外,職工的在職培訓工作開展不夠,職工自覺學習鑽研業務意識不強,多滿足於應付日常工作等。

  2.2 工資待遇及社會地位低

  鄉鎮畜牧獸醫服務中心的工資待遇普遍較低。在大專院校畜牧獸醫專業畢業生看來,比工資待遇更讓他們擔憂的是社會地位和發展前景。社會對畜牧獸醫普遍存在偏見,“遠看是個剃頭的,近看是個瞧牛的”,認為獸醫就是走街串巷給動物打針的,社會地位不高。

  2.3 基礎設施差,不適應畜牧業發展要求

  鄉鎮畜牧獸醫服務中心辦公用房非常簡陋,嚴重破損,個別鄉鎮畜牧獸醫服務中心無辦公用房。大部分鄉鎮畜牧獸醫服務中心冷藏或冷凍裝置不完善,動物疫病診斷裝置設施嚴重缺乏,有些鄉鎮畜牧獸醫服務中心無實驗診斷裝置。

  2.4 人員素質低

  由於鄉鎮畜牧獸醫服務中心職工待遇沒有保障,社會地位低,工作條件、環境惡劣,難以吸引到大中專院校畢業生,導致鄉鎮畜牧獸醫服務中心人員素質普遍偏低,人才隊伍嚴重斷層。

  2.5 資金投入少,基礎設施差

  由於資金投入少,鄉鎮畜牧獸醫服務中心基礎設施十分落後,現有裝置陳舊,有的甚至不能使用,疫苗品質得不到保證,嚴重影響了免疫質量和效果。目前的市場檢疫沒有快速檢疫箱,也沒有必備的監測裝置。只能靠肉眼檢疫,條件十分落後。獸醫診斷仍停留在傳統的一把聽診器、一支體溫計和眼觀手摸問診的水平上。同時由於在動物防疫工作中部分農戶有牴觸情緒,甚至拒絕給畜禽打預防針和佩戴免疫耳標,給鄉鎮獸醫開展防疫工作帶來了極大的困難,影響了他們的工作積極性,導致部分職工外出打工謀生,在崗職工工作積極性、責任心差、事業心不強的局面。

  2.6 村級服務網路不健全,防、檢、監措施難以落實

  由於鄉鎮事業單位的改革,鄉鎮只配備了1~2名防檢監督員,農村稅費改革後,防疫服務收費取消,鄉鎮畜牧獸醫服務中心人員防疫積極性下降,很容易漏防或不防,只能開展春、秋兩防,平時不補防,使部分新生、新購進以及防疫當時按規定不能注射的畜禽易造成漏防,再加上“四畜”流動大,免疫密度很難達100%,村級防疫網路極不健全,為發生重大動物疫情埋下了隱患。

  3 意見和建議

  3.1 加強組織領導,穩定機構

  為保證鄉鎮動物重大疫病清淨無疫,鄉鎮畜牧獸醫服務中心只能加強,不能削弱,各級黨委和政府應把穩定鄉鎮畜牧獸醫服務中心的工作擺在突出位置,列入黨委及政府的議事日程,實行黨委政府一把手負責制,納入年度考核。提高認識,更新觀念,全面落實《中華人民共和國動物防疫法》的規定及有關檔案精神,穩定基層畜牧獸醫隊伍,保障各項工作的順利開展。

  3.2 理順管理體制和執行機制

  在鄉鎮畜牧獸醫服務中心的管理上,建議進一步加強落實和完善老獸醫的待遇,統一思想,使鄉鎮畜牧獸醫服務中心管理制度規範到“條塊結合,以條為主”的統一模式上。在執行機制上,使鄉鎮畜牧獸醫服務中心與縣畜牧獸醫局實行同步管理的良性狀態。推行公益性職能與服務經營性職能分離的管理機制。其人、財、物、防、檢均由縣畜牧獸醫局統一管理,根據鄉鎮、村的地域及農戶和“四畜”存欄定編動物防疫員和動物檢疫員,人員的工資全部納入財政預算。

  3.3 深化內部改革,引入競爭機制

  鄉鎮畜牧獸醫服務中心要引入競爭激勵機制,採用競爭上崗、雙向選擇、末位淘汰等方法,建立精簡高效的畜牧獸醫隊伍。鄉鎮畜牧獸醫服務中心站長本著公開、平等、競爭、擇優的原則,實行聘***任***制,同時與上級畜牧獸醫局簽定聘用書,明確責、權、利關係。實行站長負責制和雙向雙層目標責任制管理,並嚴格考核獎懲,對聘用的獸醫要為其購買社會養老保險、失業保險、醫療保險等,從根本上解決他們的後顧之憂。

  3.4 落實相關政策,加大經費投入

  進一步加強落實“三定”工作,對鄉鎮畜牧獸醫服務中心機構設定真正落實編制,並將人員經費及必要的工作經費納入財政預算,並分年度安排資金加大對防疫基礎設施的投入,同時建議各級政府加大對鄉鎮動物防疫基礎設施專案的投入,逐步改善鄉鎮畜牧獸醫服務中心的辦公、冷鏈裝置、生活用房、疫病監測等設施條件,逐步建立縣、鄉、村三級防疫網路,從而改善和健全動物防疫體系。

  3.5 採取措施,提高人員素質

  將防疫、檢疫人員納入正常人事管理,健全人事工資檔案,制定考核辦法,直接由縣畜牧獸醫局管理考核,讓專業院校的大、中專畢業生通過考試、考核擇優錄用等辦法進入鄉鎮畜牧獸醫服務中心,逐步改變基層畜牧獸醫服務中心的人才結構。實行行業就業准入制度, 繼續推行畜牧獸醫行業職業資格准入制,提高動物防疫、檢疫人員的業務素質。加強在職人員的法律、法規及業務技術知識的再教育培訓,提高人員素質及服務水平。加強業務技能培訓,縣財政調節一定經費每年開展一定的技術培訓,提高相關人員對重大動物疫病的認識及防治知識,確保畜牧業健康發展。

  3.6 加強村級防疫人員隊伍建設,為動物疫病防控工作提供有力的保障

  完善村級防疫員隊伍,採取公開、平等、擇優的原則選拔培養村級防疫員隊伍,實行聘任制,簽定合同,明確責、權、利關係;加大財政投入,逐步完善村級動物防疫室及配套設施裝置的建設;加強對村級防疫員的管理和培訓,不斷提高其思想政治素質和業務素質。

 

有關畜牧獸醫畢業論文
鄉鎮畜牧獸醫職稱論文
相關知識
有關鄉鎮畜牧獸醫職稱論文
鄉鎮畜牧獸醫職稱論文
畜牧獸醫職稱論文投稿
畜牧獸醫職稱論文發表參考
畜牧獸醫職稱論文
畜牧獸醫職稱論文範文
畜牧獸醫職稱論文發表
有關畜牧獸醫畢業論文
畜牧獸醫自考論文
畜牧獸醫畢業論文範文參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