林徽因作品讀後感

General 更新 2024年05月08日

  林徽因是我國的一個才女。大家讀了林徽因的作品,有何見解呢?來看看小編精心為你整理,希望你有所收穫。

  篇一

  《窗子以外》是民國女詩人林徽因的散文代表作,收錄於《你是那人間的四月天》。林徽因出生於一個富裕的家庭,自小被捧在手心,不食人間煙火。大可以在家無所事事的她,偏偏極其嚮往四處遊歷,接觸淳樸自然的民俗風情。不過事實卻是,她就算身處市集裡、火車上、客棧裡,都被優越出身的背景所束縛。本篇紀錄了她出遊的經歷和不少沿途景色和市井眾人的百態,藉此突出自身和人群的區別,強調自己作為一個窗子以外的“旁觀者”。

  “所有的活動的顏色、聲音,全在那裡的,你並不是不能看到,只不過是永遠地在你窗子以外罷了。”一句話,揭示了林徽因對於自己“旁觀者”的身份認知,而“永遠”、“全”這些字,亦讓整篇文從開始就帶上了悲觀色彩,彷佛她永遠不可能切身感受那些充滿顏色的風景,也不會懂得市井人群的勤奮節儉,單坐在窗子前感嘆:“接觸和認識實在談不到,得天獨厚的閒暇生活先不容你。”

  但是誰的心裡沒有這麼一扇窗子呢?我們出門去旅行,走南闖北,遇到的人形形色色,看誰不是隔了這麼一層玻璃、一扇窗戶,但這是無法避免的,因為我們不論和誰,中間其實都隔了這麼扇窗子,的確,這些隔閡並不能讓我們瞭解到他人最真實的生活面貌,但又如何?林徽因在最後一段寫到“你簡直老老實實地坐在你窗子裡得了,窗子以外的事情,你多少也是枉然,大半你是不明白的,也不會明白的。”不難看出,林徽因對於自己無法體會窗外的世界而感到痛苦,但就此斷言,也太過負面和極端。是的,這扇窗子的確摒去了色彩、聲音和情感,但卻給了我們一面清澈澄淨的視角,讓我們在看待事物的時候能夠心如止水,更真切地看清楚事情的本質和意義,這難道不難能可貴的嗎?

  雖然我不能同意她筆下的極端消極,但我卻十分喜歡她的文字,林徽因細膩憂鬱的情感,能深深地打動人心。文章裡,從林徽因在家裡床前見到那四個鄉下人,直到最後她遇見呂村王孫後代的故事,都讓她一再認定了自己“旁觀者”的角色,這種認知帶來的鬱結隨著她見到越多的景色而越發深沉,最後竟也化成淡淡憂愁絮繞在我腦海裡。

  我現在仍無法忘懷她在知道呂村 是明慶成王后人時說的一句話:“這樣一來,你就有點心跳了。”呂村和她家也尚算有點因緣,得知呂村人其實是皇裔貴族,或許是為這個發現而歡喜,她第一次在這篇文章裡表現出切身的感受。可惜的是,難得覺得自己終於和窗子以外有點關聯了,但這個村子備受壓迫和貧窮的生活卻讓林徽因嘆息。

  篇二

  林徽因,是一位不可多得的真正的女人,她像花一樣美好,在任何年代開啟,都像是開啟一束花,被胡適譽為“第一代才女”。也許是愛屋及烏,我帶著對林徽因的仰慕,走進了她的文章——《一片陽光》。題目很平常,並不吸引人,讀完後才發現,原來林徽因的文章也如她的人一樣空靈婉約、純淨自然、帶有詩的色彩。

  散文《一片陽光》通過回憶小時候的一些生活場景:一片橙黃的陽光,一張孤獨的桌,一角寂寞的廳堂,一隻靈巧的鏡箱,或窗外斷續的鳥語,和水珠——那小孩美麗的病名,延伸到她對藝術的思考和人性的評論上,因此,陽光便成了林徽因走向藝術道路的一個嚮導。

  我驚訝,只是一片陽光的不經意照射,她竟可以寫出那樣一篇清秀乾淨,猶如水晶般晶瑩光澤的散文。“那種靜,在靜裡似可聽到那一處淙淙的泉流,和著彷彿是斷續的琴聲,低俗著一個幽者自娛的音調。......那種動,柔諧婉轉,有如無聲音樂,令人悠然輕快,不自覺的脫落傷愁。”“至多,在舒揚理智的可管理使我偶一回頭,看看過去幼年記憶步履所留下的殘跡,有點惋惜時間;微微怪時間不能儲存情緒,儲存那一切情緒所曾留戀的境界。”讀著讀著,就心生激動,暗暗佩服,相同的感受卻可以被她寫得如此傳神。作者不是怪時間流逝得太快,而是遺憾一切美好的情緒都消逝得太快,來不及多享受,只在一瞬間,這種感覺就過去了,只能長久的留在記憶深處,想要去回味,卻似乎永遠也找不到當時的感覺。正如林徽因所說:“宇宙萬物客觀的本無可珍惜,反映在人性上的山川草木禽獸才開始有了秀麗,有了氣質,有了靈犀。”

  合書而坐,思緒萬千,我竟渴望自己也能做一個像她一樣的女子,才華橫溢,清新脫俗,內心卻透著一股堅強的力量。我幾乎可以看到林徽因那一抹輕巧的身影。我輕輕轉過身,看著窗外這一片橙黃流動的光,我突然有些發怔:陽光恬靜的,是充滿生命力的,任何平常的事物,只要一片陽光悠閒又灑脫地落在上面,一切都會帶上另一種動人的氣息。

  在我們的心靈上灑下一片陽光,學會感受多姿、無奈、遺憾的生命,尋找生活中真正的幸福......

  篇三

  她是一個女子,優雅,高貴,娉婷,溫和,再多的修飾詞也無法形容完這個幾近完完美的人兒。她像一杯淡雅的清茶,那素淨的芬芳在每個人心中久久地縈繞,無法散去。

  她是一個文人,持著一手清新的筆觸,徜徉於文字之中,如此得自如。“我說你是人間的四月天,笑響點亮了四面風,輕靈在春的光焰中交舞著變。”

  她是一個天使,帶著超凡脫俗的美麗與智慧降臨於凡世。她是如此幸運,在那個戰亂的年代,過著***的生活;她是如此幸福,徐志摩對她愛得那樣熾熱,於是有了那場轟轟烈烈的康橋之戀,樑思成對她愛得那樣真實,是她不可或缺的事業伴侶和靈感的源泉,金嶽霖對她愛得那樣忠心,用大半生的時間“逐林而居”,將單戀與懷念持續終生。

  她就是林徽因——用一生詮釋了傳奇的多情女子。

  默默地讀著這本書,眼前浮現出了一幅唯美的畫面:人間四月天,一位清新脫俗的美麗女子撐著油紙傘,如同不食人間煙火的精靈,飄逸不入凡塵,帶著一份恬靜走過煙雨濛濛的江

  南雨巷……是的,她就是這樣一個女子,有著讓人喜愛的容貌,有著讓人傾心的浪漫,有著讓人著迷的風韻。也許,作為她本人,也為自己痴迷。

  林徽因雖然是那麼完美,但也無法避免塵俗中的悲哀。她與徐志摩的愛情終究是無果,決然的背影是她對此最好的答覆。還沒來得及說珍重,便已轉身離去。她真的不在乎麼?“那天一切都不存留,比一閃光,一息風更少,痕跡,你也要忘掉我了,曾經在這個世界裡活過。”這便是她的回答。沒有人懂得她的悲傷,就像白天不懂夜的黑。

  “雪化後哪怕鵝黃,你像;新鮮初放芽的綠,你是;柔嫩喜悅水光浮動著你夢期待中的白蓮。”林徽因,你是人間四月天…
 

愛默生自立讀後感
金庸作品讀後感
相關知識
林徽因作品讀後感
張曉風散文作品讀後感
郁達夫作品讀後感
葉聖陶作品讀後感
楊絳作品讀後感
嚴歌苓作品讀後感
王小波作品讀後感
外國文學作品讀後感
文學作品讀後感範文
曹文軒作品讀後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