學生勵志讀後感

General 更新 2024年06月16日

  學習經常有焦頭爛額的時候,那麼就需要來一些勵志文章鞭策著。學生讀完勵志文章,有哪些收穫呢?下面是小編精心為你整理,希望你喜歡。

  篇一

  愛國的情懷是每個人都有的,生活在這片養育我們的土地上,聽著國歌響起,無論對生活有多少抱怨,還是會對祖國肅然起敬。祖國,我們的另一個媽媽啊!高中生們寫了一篇關於愛國勵志文章的讀後感,字裡行間無一不體現愛祖國的偉大情懷。

  讀過《心繫祖國,健康成長》一書,令我感慨萬分。我深深為書中主人公的愛國主義精神所折服,更為自己是一個炎黃子孫而自豪。

  人的一生中,最崇敬、最偉大的字眼莫過於“母親”和“祖國”。古往今來,無數仁人志士為了維護祖國的尊嚴,不惜拋頭顱、灑熱血。無論在哪裡,中國人民的心總是與祖國緊緊相連的。1931年秋,吉鴻昌將軍出國考察,在美國紐約,因別人把他誤會成別人把他誤會成日本人,他專門用毛筆在木牌上寫了“我是中國人”幾個醒目大字,然後掛在胸前,昂首走在紐約的大街上。

  我被吉鴻昌將軍那種強烈的愛國主義精神深深感動,更為中華民族那種不畏艱難,自強不息的高尚品質所服。吉鴻昌將軍不求名,不求利,為了國家可以犧牲一切,所做的一切也都是為了祖國,這正是中華民族所擁有的百折不撓頑強拼搏的意志。

  2004年雅典奧運會上,在男子110米跨欄決賽中,中國選手劉翔榮獲金牌,成為第一個獲得奧運會田徑短跑專案世界冠軍的亞洲人和黃種人。我感受最深的就是劉翔在賽後接受記者採訪時說的一句話:“我相信對於黃面板的中國人或者亞洲人來說,我實現了一個不大不小的奇蹟……我不會輸給任何人,包括歐美選手。相信我,沒錯的。”

  是啊,一個人有了志氣,有了能力,有了信心,有了人生所向往的目標,有了強大的祖國作為後盾,就能戰勝一切,超越自我,攀登上世界的高峰,成為民族的驕傲,民族的榮耀。劉翔,他的成功不僅是個人的成功,還標誌著民族的驕傲,民族的成功;他以堅強的意志和不懈的奮鬥戰勝了自我,超越了自我,還為自己的前途鋪下了一條星光大道。他勵志圖強,要為中國民族爭氣,贏回榮譽,重振國家的聲威。他做到了,他憑藉自己頑強的毅力與恆心,終於獲得了成功,為民族爭了氣。難道這一刻的勝利不值得珍惜嗎?

  愛國,就要急祖國之所急,想祖國之所想,隨時準備報效國家。作為跨世紀的接班人,我們更要從一點一滴做起,時刻要把祖國的利益放在第一位,絕不做有損國家尊嚴的事。在校園裡,我們應該好好學習,奮發向上,不斷提高自己的愛國意識;在同學遇到困難時,主動伸出援助之手;在平時的言行舉止中,我們要講文明,要對人有禮貌,不亂講髒話……

  這些雖然都是小事,可把這些小事做好了,同樣也是一種愛國的表現。要知道,我們的一言一行,代表的不光是自己,更是代表著個國家的形象。可是在我們周圍總有那麼一些人,他們讀書的目的不是為了報效國家,而是為了出人頭地、為了自己的前途;他們張口閉口外國如何如何,而把自己的祖國貶得一文不值。這些人和書中的主人公相比,難道不覺得慚愧嗎?

  讀完《心繫祖國,健康成長》這本書後,我深深感到自己作為二十一世紀的學生,肩負著時代賦予的神聖使命,從現在開始就要把自己的成長同祖國的前途命運緊密聯絡在一起,努力學好本領,提高文化素質,樹立崇高的理想,憑藉自己頑強拼搏的意志戰勝一切困難,不懈地奮鬥,超越自我,用掌握的知識去描繪祖國更新更美的藍圖,用勤勞的雙手把祖國建設成社會主義強國,使祖國以嶄新的面貌屹立於世界東方。

  篇二

  文/邱紅梅

  最近讀了由孟繁華博士主編的《賞識你的學生》一書。在這本書中講述了一個個閃現著教育智慧火花的精彩案例,令人深思,感慨萬千:有已為人父人母的過來人對教育的感激和期盼,有一個個曾經或正在困擾著眾多教師的教育話題的思考與討論,更有專家理性深入的點評分析為我們指點迷津……通過這些精彩的案例詮釋了“期待效應”試驗、“需要層次”理論、“多元智慧理論”等教育理論知識,闡釋了實施“賞識”教育的重要性、可行性,通過一個個令人扼腕嘆息的教育故事,揭示了教師要善待每一個生命的教育理念;折射出幾個永不磨滅的關鍵詞:尊重、信任、理解、欣賞、激勵、寬容……

  什麼是賞識教育?

  在這本書中有這樣一個故事:有一個高中女生,每天5點半起床,6點多上學,吃完晚飯就做作業直到深夜。可是有一天,女孩子突然對她的父親說:“我的數學老師說我沒有數學腦子!”父親聽了怒火中燒,但又默然無語。直到有一天女兒對父親說:“爸,我厭學了……”於是震驚的父親給女兒換了一個教育環境。女兒第一次接觸法語,她的法語老師就讚揚她很有語言天賦;數學老師稱她能“優雅且具有創造性地解決數學難題”;更令人吃驚的是,她的英文老師居然在她的推薦信上這樣寫道:“我以性命擔保她行。對此,一秒鐘都不應該懷疑。”指導老師則寫道:“請再給我們20個斯蒂芬這樣的學生!”這些讚揚就像是興奮劑讓女兒自信得令父親感到陌生,一些父親並未發現的特質開始呈出……這是一個成功的賞識教育事例。一個人對另一個人的智慧成就的預言,會決定另一個人的智慧成就,而自己信任和崇拜的人對自己的賞識更能夠給予自己無窮的力量。這就是“皮格馬利翁效應”,或稱為“羅森塔爾效應。”賞識學生,把他們當作自己的孩子來看待,挖掘他們的閃光點,理解學生、相信學生,不斷地鼓勵表揚他們,我想我們也一定會得到皮格馬利翁效應的。

  賞識其實可以很簡單。它也許就是一句“我希望你是我的女兒”,“我就知道將來你是紐約州的州長”,就是摸摸孩子的頭、牽牽學生的手、就是把沒有自信的學生推到環湖賽跑的起跑線上的引領。一句溫馨的話語、一個愛撫的動作、一次表現的機會往往就蘊含著賞識,就能生動地表達你的賞識。

  賞識是博愛精神的體現。正如前蘇聯教育家贊科夫說:“漂亮的孩子人人喜愛,愛難看的孩子才是真正的愛。”的確,賞識成績優秀的學生對教師來說,是輕而易舉的,而教師在引導、激勵這些學生朝更高的目標前進是錦上添花;但千萬別忽視了更多的學生——“中等生”和“差生”,這些學生往往是佔了多數,教師對他們的關愛是真正的雪中送炭,他們更需要教師的精心關愛和呵護。每一個學生,不論他們的學習成績是否優秀,不論家境的貧與富,不論其他老師曾經給他們什麼樣的評價,他們之間都應當畫上等號。

  表揚你的學生請在大庭廣眾之下,批評教育你的學生請在單獨的環境下進行。

  每一個學生都是不同的個體,我們必須包容他們的缺點、過錯、不良的行為習慣、參差不齊的學習成績……俗語說:“金無足赤,人無完人”,何況他們還是孩子。當學生出現過失或者遇到困難的時候,他們需要的是幫助,而不是一味的責備和批評,作為老師的我們往往是他們最想獲得幫助的物件。常聽到學生家長說:“你們老師說上一句話,頂得上我們家長說十句話。”這表明學生對老師的信任有時候勝過家長。老師的讚揚和鼓勵,就是對他們的賞識,就是對他們的認可,就是給了他們信心和勇氣,讓他們邁出了成功的第一步。在賞識教育的環境中,孩子自己相信我能行,而且成為一種定勢,就會成為克服前進道路上各種困難和阻力的強大動力。

  這讓我想起了我的一個學生,他是一個性格內向、學習成績比較靠後、課堂作業總是最後一個完成、上課從來不舉手發言而是靜靜地坐著不說話、媽媽有時候批評兩句就會掉眼淚的男孩子。有一天我把他獨自一個人叫到了我的辦公室和他聊起了天,告訴他男子漢應當更大膽一些,積極一些,不要怕犯錯誤。我在這樣的環境批評了他,他卻沒有掉眼淚。在這以後,我看到了他在課堂上怯怯地舉手回答問題,我毫不猶豫地投去讚許的目光並請他來回答問題,即使他答得並不好,我還是及時地表揚了他。漸漸地,他在課堂上越來越活躍,課堂作業完成的也越來越好;家長也反映孩子能在家裡和他們有說有笑,愛提問題,敢於表現自我了。

  當然,賞識孩子是賞識孩子的優點、長處和進步,而不是忽視孩子的缺點和弱點。該指出的問題應當及時指出,該批評的問題應當及時批評,該制止的問題應當及時制止,這是不能含糊的。但是,心中牢牢刻下的應該是“尊重”和“寬容”,用尊重和寬容的態度給予及時批評。我們一定要記住,學生不是教師勞動的一個簡單的產品,我們的教育是心與心的交流。只有贏得學生的信任和熱愛,我們的教育教學工作才能取得更好的效果。也請記住批評教育你的學生請在單獨的環境下進行,表揚你的學生請在大庭廣眾之下。

  讓我們牢牢記住賞識教育的原則吧!

  信任孩子——學會崇拜,學會自豪。

  尊重孩子——學會傾聽,學會請教。

  理解孩子——學會感激,學會陪伴。

  激勵孩子——學會發掘,學會分享。

  寬容孩子——學會反思,學會等待。

  提醒孩子——學會批評,學會分擔。

 

勵志哲理讀後感
詩意語文課譜讀後感
相關知識
學生勵志讀後感
大學生勵志讀後感
人生勵志讀後感
中學生論語讀後感範文
小學生勵志讀書格言名言
小學生勵志讀書格言
感恩勵志讀後感
職場正能量勵志讀後感
勵志讀後感範文精選
中學生勵志文章感人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