盧森堡的歷史沿革發展

General 更新 2024年06月11日

  盧森堡,全稱為盧森堡大公國,是現今歐洲大陸僅存的大公國,鄰國法國、德國和比利時包圍,是一個位於歐洲的內陸國家,首都盧森堡市。盧森堡市地處德、法之間,地勢險要,歷史上一度是西歐的重要軍事要塞。下面小編給大家介紹。

  盧森堡的歷史發展介紹

  古代盧森堡屬高盧地區,居民屬比利時部族,公元前1世紀為羅馬凱撒軍團征服。

  公元5世紀法蘭克人侵入,成為法蘭克王國一部分。法蘭克王國分裂後,盧森堡地區在963年成為阿登伯爵西格弗裡德的領地。1060年其後裔康拉德成為神聖羅馬帝國的盧森堡伯爵,盧森堡領地基本形成。

  1308年盧森堡伯爵亨利四世被選為神聖羅馬皇帝,稱亨利七世,開創了帝國的盧森堡王朝***1308~1437***。盧森堡於1364年升為公爵領地。

  15世紀盧森堡為勃艮第公爵所控制,16世紀初轉歸哈布斯堡王朝的查理一世統治。1556年又轉歸西班牙國王統治。

  16世紀末起,盧森堡的冶鐵業開始發展起來。

  17世紀盧森堡捲入三十年戰爭。

  1659年簽訂《比利牛斯和約》,盧森堡南部一些地區劃歸法國。

  1684~1697年法國曾佔領盧森堡全境。

  1714年西班牙王位繼承戰爭結束後,盧森堡隨西屬尼德蘭一起轉歸奧地利。

  1795~1814年法國佔領盧森堡。

  1815年維也納會議決定,盧森堡升為大公國,以尼德蘭國王為大公,同時又加入德意志邦聯,由普魯士軍隊駐防,盧森堡東部一些地區劃歸普魯士。

  1830年尼德蘭分裂為荷蘭與比利時兩個王國後,1839年倫敦條約規定,盧森堡地區西半部劃歸比利時,東半部成為以荷蘭國王為大公的有獨立地位的國家。

  1848年歐洲革命波及盧森堡,開始制定君主立憲性質的憲法。

  1866年盧森堡脫離德意志邦聯。

  1867年《倫敦條約》確定盧森堡為獨立的中立國。

  1868年制定君主立憲制憲法。

  1890年徹底擺脫荷蘭王的統治,由拿騷-威爾堡***Nassau-Weilburg***家族專領,盧森堡大公國獨立。

  19世紀末20世紀初盧森堡經濟迅速發展,尤其是冶鐵鍊鋼業成為國家主要工業,成為發達的工業國家。第一次世界大戰中,德國軍隊佔領盧森堡,大公及政府為德國控制。1921年盧森堡與比利時訂立關稅經濟同盟。第二次世界大戰中,德國納粹軍隊於1940~1944年佔領盧森堡,將盧森堡兼併為德國行政區管轄地。大公與政府流亡英國。盧森堡人民進行了反法西斯鬥爭。戰後盧森堡於1945年加入聯合國。

  1948年與比利時、荷蘭建立關稅經濟同盟。

  1949年加入北大西洋公約組織,放棄中立國地位。

  1958年加入歐洲共同體。

  1972年盧森堡第4次修訂憲法。現盧森堡有一院制議會,內閣對議會負責。主要政黨有基督教社會黨、社會主義工人黨、民主黨。大公讓親王***波旁家族***於1964年11月12日即位。

  1974年以來,為適應國際市場日益激烈的競爭,改變國內經濟結構單一局面,盧森堡政府推行工業多樣化政策,取得了一些成績,經濟進一步發展,80年代鋼產量人均達16噸,遠居世界之冠,併成為國際金融中心之一。

  盧森堡於1972年11月16日與中國建立外交關係。

中世紀歐洲歷史地圖介紹
世界上最大最大水怪獸
相關知識
盧森堡的歷史沿革發展
冬至的歷史沿革有哪些
五代十國楚國的歷史沿革
福建土樓的歷史沿革
頭牙的歷史沿革
東京的歷史沿革
泰國的歷史沿革
日本銀座的歷史沿革
安徽銅陵的歷史沿革
平面廣告設計的歷史沿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