蘇秦和張儀的關係

General 更新 2024年06月16日

  戰國時期,各國之間紛爭頻繁發生,蘇秦主張要想抵抗強大的秦國,六國需要簽訂盟約,締結聯盟。合縱的策略主要是用於聯合其他國家共同抵抗某個強國,以阻止被強國吞併。接下來是小編為大家收集的,歡迎大家閱讀。

  

  蘇秦、張儀皆是戰國時期人,兩人都師從鬼谷子,學習遊說君主的方法。在此過程中,蘇秦認為張儀比自己更有才華,就在完成自己的課業之後開始在諸侯之間周遊。之後兩人因為各國諸侯聯盟的事而又有所接觸。

  蘇秦在說服趙王加入各國締結的合縱聯盟之後,擔心各國締結的聯盟因秦國的攻打而被破壞。在想不到有什麼可以被派去秦國的人選的情況下,蘇秦想到了張儀,偷偷讓人誘導張儀可以通過結交當權的蘇秦來實現抱負。

  在張儀到了趙國後並投名帖求見蘇秦時,蘇秦命令下人不準引見,而且又不讓張儀離開。在好幾天之後,蘇秦才接見了張儀。接見時,蘇秦並沒有用招待客人的待遇招待張儀,反而不讓他上桌,給他吃僕人的飯菜,並且訓斥張儀有才能卻還是貧困失意,不值得被提拔。張儀很氣憤,本來以為跟蘇秦是舊相識,投靠他就能夠有所好處,卻沒想到反受侮辱,深思熟慮之後,選擇了投奔能夠讓趙國感到麻煩的秦國。

  在那次接見之後,蘇秦告訴家臣他之前的行為並非故意侮辱張儀,實屬激勵張儀之舉,並且暗派家臣護送張儀前往秦國。由此,張儀最終得以被秦惠王所重用。而在蘇秦家臣離開之際,張儀也終於瞭解到了蘇秦此前見面時那些羞辱行為背後的意義,感嘆自愧不如,並承諾不會勸秦王攻打趙國。就此,蘇秦各國締結聯盟的計劃成功。

  蘇秦的形象

  戰國時期混亂的環境造就了不少功成名就的政治家,蘇秦就是其中之一。流傳於世的蘇秦的事蹟使蘇秦能夠擁有一個較為飽滿的人物形象。在世人眼中,蘇秦是個學識淵博、機智刻苦、口才極佳的政治家,受世人敬仰,尤其是他遊說六國成功,榮登六國宰相之位,執掌六國相印這個事蹟更是被世人所傳頌。

  早年蘇秦在鬼谷子那完成學業後,曾遊歷各國遊說各國諸侯。在這次遊歷中,蘇琴四處碰壁,遊說之路顯得非常坎坷。蘇秦以連橫的主張多次遊說秦王,然而他的主張並未被秦王所採納,反而被視為空談。未被人賞識重用的蘇秦最終落到了錢財用盡的落魄地步,只能無奈回鄉。這段經歷顯現了蘇秦懷才不遇後落魄的形象。

  落魄失意的蘇秦在回家後承受住家人的冷漠與指責,重新努力,在翻遍所有書籍後找出了符合自己所需的書籍進行鑽研,刻苦到刺骨提神的地步。在一年之後,蘇秦重新出發,自信自己這一次能夠說服各國君王同意他的主張。在這段事蹟裡體現了蘇秦刻苦努力,認真對待學習以及充滿自信的人物形象。

  在蘇秦又一次前往各國遊說諸侯的經歷中,蘇秦面對各國君王時在態度上毫不露怯,侃侃而談,遊說每個君王時,都根據各國的國情來分析組織六國聯盟的利處以讓那些君王信服他的主張。蘇秦遊說六國君王的事蹟充分顯現了蘇秦自身的博學多才,口才能力極強以及對於知識運用的靈活。

  

蘇秦與張儀誰厲害
蘇秦背劍是什麼意思
相關知識
蘇秦和張儀的關係
詩人王實甫和張生的關係
武術和養生的關係
為什麼初中生和父母的關係會變得不好
王淵慧和黃磊的關係是怎麼樣的
趙麗穎和陳曉的關係是怎麼樣的
關於運動和靜止的關係
從習語中看翻譯和文化的關係以及影響文化的因素
八字命理和五行的關係
命運和麵相的關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