歷史上楊炯是誰

General 更新 2024年04月28日

  楊炯是唐代著名的文學家、詩人。楊炯小時候很聰明,還被人稱之為神童。下面是小編蒐集整理的歷史上楊炯的簡介,希望對你有幫助。

  歷史上楊炯的簡介

  楊炯***650—692***,字盈川,華州華陰***今陝西華陰市***人,唐代詩人。唐初文壇“四傑”之一。他自幼聰明好學,博涉經傳,尤愛學詩詞。唐高宗顯慶四年***659***,他10歲應神童試登第,待制弘文館。上元三年***676***,再應制舉試及第,補授校書郎。永淳元年***682***,中書侍郎薛元超推薦他為弘文館學士,後遷太子詹事司直。684年,武則天連廢中宗、睿宗,自己臨朝稱制。徐敬業在揚州起兵反對武則天,楊炯的堂弟楊神讓跟隨徐敬業討伐武則天執政,結果兵敗被殺。楊炯由此事受到牽連,大約在685年被貶為梓州***故治在今四川三臺縣***司法參軍。秩滿後,於天授元年回到洛陽,在司藝館任教。天授三年***692***七月十五日,洛陽宮中拿出盂蘭盆分送佛寺,武則天與群臣在洛陽城門樓上觀賞,楊炯立即寫成《盂蘭盆賦》一篇,進獻給武則天,極力歌頌武則天的周王朝,並希望武則天“任賢相,淳風俗,遠佞人,措刑獄,省遊宴,披圖策,捐珠璣,寶菽粟”等成為帝王的風範。

  楊炯的文學作品

  楊炯的文學才華出眾,善寫散文尤擅長詩詞。他在長安期間寫下了不少文學佳作,很受當時人的稱讚,與王勃、盧照鄰、駱賓王齊名,世稱王、楊、盧、駱。楊炯對人說:“吾愧在盧前,恥居王後。”名士張說對楊炯的文才評價較高,他說,楊盈川之文,如懸河注水,酌之不竭,既優於盧,亦不減王。其實,從詩來看,楊炯的詩不如王、盧、駱;從賦和文來看,四人不相上下。因為王勃和楊炯在五言律詩方面有突出貢獻,而五律又是唐初詩歌的主要形式,所以,在評價“四傑”時,人們便把王、楊排在前面,而把擅長歌行體的盧、駱排在後面。楊炯長於五言詩,著名的作品有《出塞》、《紫騮馬》、《戰城南》、《夜送趙縱》等,《從軍行》是其代表作。他的詩對仗工整,音韻合律,既有律詩的嚴謹之風,又有樂府詩的明快特色。他的作品原集為30卷,大多佚失。明朝人皇浦汸輯成《楊盈川集》。後來傳世的只有詩、賦、序、雜文等八十餘篇。楊炯的詩,現存34首,其中29首為五言律或排律。《舊唐書》本傳謂其有文集30卷,《 郡齋讀書志》著錄《 盈川集》20卷,今均不傳。

  楊炯的文學成就

  詩歌方面

  初唐上官體所代表的宮廷詩風在唐高宗顯慶年間***656-661***、龍朔年間***661-663***達到鼎盛。上官體之風氣過分關注聲律對偶,講所謂“六對”、“八對”,忽視了詩歌本質。楊炯雖出身寒門,但才華橫溢,性氣豪縱,懷才不遇而輕視權貴。因此,他與上官儀為首的宮體詩派有著分明的界線,歌詠的是自我遭際與心聲,抒發的是自己真情的自我流露,與之歌詠大唐氣象大異其趣,形成鮮明對照,他衝破了上官體流風,開拓了新的詩風。楊炯在內的初唐四傑,他們以革除詩壇浮靡之習為己任,以對上官體批判的姿態,從狹窄的宮廷天地引到廣大的市井,從狹小的臺閣到山川邊塞,開拓了詩歌的內容,賦予了新的生命,提高了詩歌的思想意義,展現了清新剛健的詩風。如《送梓州周司功》呈現出作者在送別友人後夜望西南,擔心蜀路艱險,何時才能再相見的場景,感情真摯;如在渴慕功業的心態下寫的《從軍行》可謂楊炯詩作中的上乘佳作,此詩筆力雄勁,感情豪放率直;楊炯還有一組三峽詩,狀景抒情也較真實自然,且託物明懷,借史抒志,含意比較深刻,亦是掙脫宮體詩束縛的佳作。楊炯的送別詩中,沒有雍容華貴、閒適自足的情趣宮體式,而是總是滲雜著自己鬱郁孤寂的身影及奮發向上的激情,大多寫得質樸真切,頗有真情實感,如《夜送趙縱》,全詩語言洗煉、質樸,用典貼切。楊炯是四傑中以五律見長的詩人,他的《從軍行》,無論從平仄聲律、文字對偶以及起結作法等方而來說,都是成熱的五言詩。其現存的14首五言律詩,完全符合近體的粘式律,是一種有意的追求,廓清了齊樑以來綺媚華靡之風,促成了五言律詩的定型。

  辭賦方面

  楊炯現存賦八篇,其中《老人星賦》、《庭菊賦》和《孟蘭盆賦》三篇都是歌功頌德的作品。《老人星賦》是借老人星***即南極星***以稱頌皇恩浩蕩、天下安康之昇平景象。這篇賦一開頭便對“至德承天”的皇權竭力加以歌頌,最後借老人星作喻,對皇恩聖德大加頌揚,並恭祝皇帝萬壽無疆。《庭菊賦》借高潔芬香之秋菊來頌揚中書令薛元超。楊炯之於薛元超,可謂終生懷知遇之恩,此種感戴之情,便是其創作這篇賦的動力及感情流淌的源泉。賦前的一篇小序,交待寫作背景,表明眾學士是受薛元超之邀,在門下內省左春坊東廳,即薛元超官邸,舉行賦菊盛會。楊炯便藉此機會,竭力讚揚秋菊之內在品性,藉以頌揚薛元超高尚的道德人品。此賦雖然通篇均為讚美之辭,內容託物狀人,藻飾可謂典雅華麗,且是應命之作,未突破官場應酬常套。而《盂蘭盆賦》以歌頌武則天的聖德,與《老人星賦》一樣,也是一篇歌頌文章。除了三篇頌德之賦之外,楊炯亦有幾篇借物明志之賦,大概都寫於出仕之前。由於長期“待制弘文館”,入仕無門,其內心自然會萌發出一種懷才不遇的鬱憤與受到冷落之後的哀怨,於是借物抒懷,來表明自己的心志。《青苔賦》、《幽蘭賦》、《浮漚賦》便是這種背景及心態之下的產物。這三篇賦的結構形式及內容寓意基本相同,均是通過對所描寫事物進行讚美,以抒發自己的志向。

  駢文方面

  楊炯現存駢文類46篇,可分為三大類。第一類是為死人所寫,

  包括神道碑、墓誌、行狀和祭文。此類文章數量最多,共27篇,其中絕大多數均是受人所請,為死者立傳。因是受人所託,對死者生平事蹟本不甚了了,多是筆錄加工而己,並沒有多少真情實感可言。第二類是為寺廟所撰寫的碑銘,共4篇。此類文字亦是受人所請,代為捉刀,但因碑銘均鐫刻於寺廟的石碑上,供遊人及膜拜者鑑賞吟誦,是為作者展示自己才華的好機會,亦是時人對作者文才作出評價的重要依據。因此,楊炯寫這幾篇文章時,態度還是非常認真的,鋪敘排陳,引經據典,力圖顯示出自己最高水平。但終因碑銘內容大同小異,形式亦基本統一,縱然他努力展示自己才技,還是鮮能有所突破。第三類是表、議、詩序,共14篇,其中序言11篇,表、辯、議各1篇。此類文字無論從形式,還是到內容均無固定程式,可根據作者思想情趣自由發揮,縱橫馳騁。其中,如《王勃集序》、《公卿以下免冕服議》等經過作者精心構思的文字,形神並茂,充分顯示了其為文的高超才技。

 

初唐四傑之一楊炯
禰衡是被誰殺的
相關知識
歷史上楊炯是誰
歷史上王戎是誰
歷史上愷撒是誰
歷史上龐培是誰
歷史上貂蟬是誰
歷史上陸機是誰
歷史上列寧是誰
歷史上岳飛是誰
歷史上共工是誰
歷史上瓦特是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