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於偉人經歷磨難後成功的例子

General 更新 2024年04月28日

  磨難是成功的推進器,只要你堅持不放棄,在磨難中依然努力拼搏,一定可以成功!小編精心為大家蒐集整理了,大家一起來看看吧。

  篇1

  1850年8月21日,在巴爾扎克的葬禮上,雨果所致的蛋詞中有這樣的話:“在偉大的人物中間,巴爾扎克是最偉大的一個;在優秀的人物中間,巴爾扎克是最優秀的一個。…可嘆啊!這個堅強的、永遠不停止奮鬥的哲學家,思想家、詩人、天才作家。在我們中間,他過著風風雨雨的生活,遭逢了任何時代一切偉人都遭逢過的惡鬥和不幸。如今,他走了。他走出了紛擾和痛苦。”

  是的,巴爾扎克,一生坎坷。幼年就缺乏母愛。家庭和母親,對他冷漠無情,他好像是家庭裡多餘的人。巴爾扎克後來回憶這段生活,曾忿忿地說:“我從來不知道什麼叫母愛。”“我經歷了人的命運中所遭受的最可怕的童年。”

  長大以後立志要從事清苦的文學創作。當一個“文壇國王”。從1819年夏天開始,整天在一間閣樓裡伏案寫作。閣樓咫尺見方。他的居所簡聘寒酸,夏天熱騰騰,冬天寒風嗖嗖。他沒有白天,沒有黑夜,沒有娛樂,總是不停地寫。結果在與書商打交道過程中不斷受騙,以致負債累累。債務高達10萬法郎。為了躲債他6次遷居。他對朋友說:“我經常為一點麵包、蠟燭和紙張發愁。債主迫害我像迫害兔子一樣。我常像兔子一樣四處奔跑。”

  巴爾扎克,一生勤奮寫作,常常連續工作繭自18小時。在不到20年裡,他共創作91部小說。在世界上有廣泛影響,但他一生卻是在貧困和痛苦中度過的。他曾一句話概括自己:“一生的勞動都在痛苦和貧困中度過。經常不為人理解。”

  篇2

  磨難來的時候,她猝不及防。

  父親英年早逝,母親臥病在床,一個撿來的妹妹還在讀初中。

  她,一個初入大學校園的南方女子,就這樣與磨難不期而遇。很明顯,與這場磨難較量,她根本不是一個重量級的,似乎有蚍蜉撼大樹之嫌。

  沒有退路,只有迎頭向前。她先是為自己申請了國家助學貸款,把省下來的學雜費,在這所北方名校附近,為媽媽和妹妹租了一間平房,並且替媽媽抓了藥。

  上學的第一天,她便開始了艱難的求職打工之路,為人做家教,在餐館當迎賓;週末上街發廣告單,平時打掃學校的衛生……她沒有放過一個能掙錢的機會。

  夜深人靜之時,她在燈下寫日記,記錄自己的生活,記下滴落在這座陌生城市的自己的淚。苦是磨難的滋味。

  一日三餐,她能精確到六元七角二分錢,那二分零頭買廉價蔥蒜,其他的大頭則充塞姐妹餓困的胃和母親被病痛折磨的身軀。同學見了,問她怎麼那麼瘦,她笑答:“減肥哩!”不相信一個在校勤工儉學掃教室的女生會減肥,所問者,都無一例外地佩服她的達觀和坦然。

  這個年齡的女孩,雙耳夾著精緻的耳塞,MP3裡瘋響著周杰倫《我的地盤》。唯有她在用自己的雙手打造“我的地盤”,抵禦磨難頑固的入侵。

  苦也苦過了,她終於迎來了生命的春天。

  經過她不計其數地求醫問藥,母親的病痊癒了。妹妹也被她送入自己的大學所屬的實驗中學插班就讀,而她自己以優異的成績獲得國家獎學金等多項獎勵。

  磨難是一柄鋒利的刀,她硬是在刀刃上開出一朵嬌豔的小花來。她的日記以“走過磨難的日日夜夜”為題,在大學校園的BBS上成了熱門帖子,點選率為創紀錄的最高。校報和當地晚報分十期連載了這篇青春勵志長文,感動,像流星雨那樣飛臨這個快樂得有點麻木的青春部落,傳遍這座燈紅酒綠的繁華大都市。

  各路記者聞風而動,一個個問題向她拋來,讓見慣大世面的老記們記憶深刻的是,這個女孩的笑臉,是那種沒有一絲愁緒的,一如燦爛晴空的乾淨的笑。

  而誰聽過,那一個個寂寞困苦的午夜,淚珠滴落城市的聲音?詮釋這種聲音的,是臺灣花蓮證嚴上人的濟世之語:“磨人的,是會消耗的啊,被磨的,是會發光的啊。”她是在一個偶然的機會,聽到這句話的,頓覺精神爽朗。她將這話銘刻在心,從此,有了與磨難相爭的勇氣和力量。

  幾番風雨幾番愁,磨難直把她磨得光彩照人,而那些看似高大難對付的磨難,一點一點,消耗至無形。歲月之風吹開她的日記,扉頁上仍是那句動力壯語:“磨人的,是會消耗的啊,被磨的,是會發光的啊。”這是她走過磨難時最深刻的感悟,也是最想告訴天下所有朋友的話。

  篇3

  1946年7月,他出生在紐約曼哈頓一所慈善醫院裡。不幸的是他被藥用鑷子傷到了面部神經,導致左臉頰部分肌肉癱瘓,左眼瞼與左邊嘴脣下垂,語言能力也受到極大的影響。

  幼年時期,他一直和保姆生活在一起,只有週末才能見父母一面。因為長相的原因,大家都不喜歡他,也不願意和他玩。他十分渴望得到友誼和別人的關愛,得到別人的讚賞和尊重,可人們總是將他拒之門外。

  11歲那年,父母在不斷爭吵中分道揚鑣,唯一讓他感到溫暖的母親也離開了他。和父親在一起的日子,並不如想象中那樣溫馨美好。父親對他十分嚴厲,幾乎到了苛刻的地步,稍有不慎,就會招來一頓斥責和辱罵。父親經常朝他嘶吼:“你為什麼不能變聰明一點兒?你為什麼不能強壯一些?”那段時間,他覺得自己簡直一無是處。

  15歲那年,他來到費城,與母親和繼父生活在一起。他的學習成績一塌糊塗,被人認為是一個帶壞其他同學的典範。他一共換了12所不同的學校,常常待不了多久就被學校找個理由開除了。走過苦難的童年和少年,他漸漸長大成人,並且在體育方面表現出過人的天賦。他想成為一名足球運動員或足球明星,可是沒有一所體育院校願意錄取他;他想參加海軍,可是又不夠年齡。無奈之下,他只好來到瑞士,一邊給女學生上體育課,一邊學習戲劇課程。一次偶然的機會,在排演阿瑟•米勒的名劇《推銷員之死》時,他終於找到了自己的理想和追求——做一名演員。

  不久,他滿懷信心地回到了美國,進入邁阿密大學,正式學習表演藝術。然而他的導師很不喜歡他,認為他不是演戲的料,永遠也不會有前途,還勸他儘快退學。儘管他不相信命運,也不願意服輸,但還是以三個學分之差,被邁阿密大學拒之門外。

  隨後,他來到了紐約。迷戀於星相占卜的母親斷言,他會成為一個明星,但不是演員,而是以作家的身份。於是他聽從了母親的建議,暫時放棄了做演員的夢想,潛心研習劇本的寫作。他想,人們總是在試鏡時拒絕我——因為我的眼瞼下垂,因為我的聲音太過低沉。既然我無法改變自己的外部形象,我總有能力去修改潤色自己創作的劇本吧!

  1974年,他突發靈感,創作了一個叫《洛奇》的劇本。當時不少製片人都很看好這個劇本,但因為他堅持要求出演其中的男主角,而被所有的製片人拒絕。他不甘心,又帶著劇本分別拜訪了美國的500多家電影公司,終於,在被拒絕了1850次後,有一家電影公司被他的誠心所感動,答應了他的要求。片子以很低的成本在一個月內就拍完了,可誰也沒想到,這部電影會成為好萊塢電影史上的一匹黑馬。

  1976年,這部電影的票房突破了2。25億美元,奪得了奧斯卡最佳影片與最佳導演獎,並獲得最佳男主角與最佳編劇的提名。著名導演兼製片人弗蘭克•科波拉由衷地讚歎道:“我真希望這部電影是我拍的。”

  一夜之間,他成了全球炙手可熱的人物。他就是觀眾心目中的超級偶像、單片酬金超過2000萬美元、好萊塢武打動作巨星史泰龍。回眸往事,史泰龍感慨萬千。如果不是經歷了那麼多的挫折,也許他根本不會有今天的成就。是別人的拒絕激發了他的鬥志,磨礪了他的意志,洗禮了他的靈魂,從而改變了他的人生。用史泰龍自己的話來說:“我必須幹出點兒什麼名堂,來為自己贏得一點兒自尊與自信。”


有關教師教哲學的故事
關於偉人經歷磨難後成功的例子有哪些
相關知識
關於偉人經歷磨難後成功的例子
關於偉人經歷磨難後成功的例子有哪些
關於偉人經歷磨難後成功的例子經典
經過磨難後成功的例子5篇
經歷苦難後成功的例子
關於經歷磨難後成功的名人事蹟
關於經歷磨難後成功的名言警句
關於經歷磨難後成功的故事
關於經歷磨難後成功的勵志故事
關於經歷磨難後成功的事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