讀國學誦經典心得

General 更新 2024年06月02日

  國學是中華文化的集中體現,是民族精神的重要載體,誦讀國學,品悟中華文化,傳承民族精神,涵養民族修為,承繼民族智慧,造就具有中華氣韻和民族氣質的現代中國人,是我們共同的使命。以下是小編整理分享的關於的相關文章,歡迎閱讀!

  篇一

  《論語》傳遞的是一種態度,一種樸素的、溫暖的生活態度。孔子的這種態度同時也影響著他的學生,他最喜歡的一個學生顏回,他曾經誇獎這個學生說:“賢哉,回也!一簞食,一瓢飲,在陋巷。人不堪其憂,回也不改其樂。賢哉,回也。”即使一個社會物質文明極大的繁榮,享受著這種文明成果的現代人仍然存在複雜的心靈困惑。只有真正的賢者,才能不被物質生活所累,才能始終保持那份恬靜和安寧的心境。

  孔夫子關於學習的態度更是值得我們學習和借鑑的。“三人行,必有我師焉”、“敏而好學,不恥下問。”這是《論語》中給我感觸最深的兩則。前一則是說幾個人走在一起,那麼其中必定有可以當老師的人;後一則告訴我們敏捷而努力地學習,不以向不如自己的人請教為恥。這兩句話雖然出自兩千多年前的孔子之口,但至今仍是至理名言,意義至大。“三人行,必有我師焉。”這句話包含著一個廣泛的道理:能者為師。在我們日常生活中,每天都要接觸的人很多,而每個人都有一定的優點,值得我們去學習,亦可成為我們良師益友。多向我們身邊的這些平凡的人學習,就像置身於萬綠叢中的小苗吸收著豐富的養分。高山是那樣地雄偉綿延;大海是那樣地壯麗無邊。山之所以高,是因為它從不排斥每一塊小石;海之所以闊,是因為它積極地聚集好一點一滴不起眼的水。正所謂:海納百川有容乃大。我們若想具有高山的情懷和大海的淵博,就必須善於從平凡的人身上汲取他們點滴之長—“擇其善者而從之……”。

  《論語》裡有太多取之不盡,用之不竭的人生大智慧。我慶幸是潤新的濃濃書香浸潤了我。讓我深深感到來到潤新是幸運的,因為有國學經典的薰陶;來到潤新是幸福的,因為潤新校園充滿了濃濃的書香。我知道學習任何經典,先人的經驗最終只有一個真諦,就是使我們的生命在這些智慧光芒的照射下,提高效率,縮短歷程,使我們儘早建立一個君子仁愛情懷,真正建立起來有效率、有價值的人生。

  篇二

  中華文化博大精深源遠流長,而國學又是中華文化中的瑰寶,學習國學,讓我們領悟其中的精髓,並學以致用.

  記得《論語》中有一句話是“不以善小而不為,不以惡小而為之”。就在幾天前的一個傍晚,我寫完作業在院子裡玩。這時,郵遞員送來了我們家訂的報紙,我拿起報紙跑回家,開始翻看。翻著翻著,我被一則文章吸引住了,文章的大體內容這樣的:一對母子在逛商場出來的時候,母親很不經意的把一個礦泉水瓶扔到了路上,孩子看母親說:“媽媽你把那個瓶子撿起來扔進垃圾桶裡吧!”媽媽聽了,不以為然地說扔小瓶子沒事的。”而那個孩子 卻不這麼認為,他跑過去,撿起瓶子扔進了一個離那裡很遠的垃圾箱裡。讀完這篇文章,我合上報紙,思緒萬千:“一個那麼小的孩子就有如此強的環境保護意識,而一個大人卻沒有。”“五城連創,人人有責”你看,我們的城市美容師――環衛工人,一天天起早貪黑的工作,目的就是為了保持城市清潔。一方面,我們要尊重她們的勞動,另一方面,城市的衛生也要我們所有人都 來保持。我們都應該有文中孩子那樣的思想品德,要從自我做起,從細節做起,貴在堅持。

  《三字經》裡有一句話“香九齡能溫席”這句話的大概意思是黃香九歲裡的冬天,每天晚上都用自己弱小的身體替父親把那冰涼的被褥溫暖過來之後,自己才去睡覺。而我們這些新世紀的“小皇帝”們,在家裡都是父母的掌上明珠,過著衣來伸手,飯來張口,無憂無慮的生活。無論做什麼事總是想讓別人替自己做,而自己不想動手,更不用說去幫助別人了。學習了黃香溫席以後,我們要改變自己的做法,做些自己力所能及的事情,多關心體貼別人,多給別人一點愛,因為愛是信任,愛是承擔,愛是分享,愛是榮耀。

  學習國學,我們學會了怎樣做人處事,懂得了感恩,我愛國學,更愛中華文化。

  篇三

  最近,我們都在學習國學。我也讀了一本書名叫《國學經典》。讀完了這本書,我不由得發出一些感嘆。

  這本書分為三個單元,每個單元都有兩個部分。第一單元主要講的是節儉。“歷覽前賢國與家,成由勤儉破由奢”。這句話是唐代詩人李商隱在總結唐朝由盛世走向衰敗的歷史教訓時寫下的警世名言。意思是:歷觀前代王朝和古老的家風,往往勤儉節約意味著成功,奢侈浮誇意味著失敗。是呀,這句話用於我們現在是再適合不過了。當我把第一單元讀完時,我想到了我在生活中的一些事情:有一次,我在洗碗時,把水開得很大,媽媽看見了,提醒我說:“把水開小一點吧,一噸水可要好幾塊錢呢!”爸爸也在一旁也說:“節約錢是一個方面,重要的是要節約水資源。”我聽了,慚愧不已,連忙關小了自來水。

  節約是一種良好的習慣,它表現在生活的方方面面。只要用心,我們就會想出節約的好辦法。你瞧,這是我和姐姐想出來的:

  1、將用剩的小塊肥皂收集起來,做成了大塊肥皂。

  2、把雨水收集起來,用來澆花。

  3、把沒有用完的作業本合訂在一起,做成了一個新本子。

  4、把洗完臉的水用來衝馬桶。

  怎麼樣?這些節約的辦法你用過嗎?如果沒有,那就從現在開始行動吧!

  第二單元主要講的是強自信。“天地之性,人為貴。”這句話選自於,《孝經。聖治章》。意思是:天地之間的萬物生靈,都一樣的得到天地之氣成形,稟天地之道成性。但只有人最為尊貴。這句話說得多麼好呀!我們每個人都有自己的優點,都有自己的特長,只是有很多人自己沒有發揮出來罷了。我就把自己的優點和特長髮揮出來了:

  1、我把字寫得很好。

  2、我的作文常被老師稱讚。

  3、我的舞蹈跳得很不錯哦,還獲得了證書。

  4、我很守時,上學,集會從不遲到。

  瞧!我的優點和特長很多吧!相信你也一定有很多優點和特長,趕緊發揮出來吧!

  第三單元主要講的是智慧。“知者創物”。這是《周禮。冬官。考工記》中的一句話,意思是:由有智慧的人設計發明。用智慧來解決問題的人也很多,下面讓我給你們介紹一下吧:賀龍同志在緊要關頭讓戰士們扔掉草帽,使敵軍自相殘殺。包公運用智慧,使用了計謀,從毛驢身上找到突破口,巧妙地破了案。還有許多的例子……就不一一說明了。

  中華文化源遠流長,博大精深。是中華民族賴以生存的精神之柱和心靈家園。國學是中華文化的集中體現,是民族精神的重要載體,誦讀國學,品悟中華文化,傳承民族精神,涵養民族修為,承繼民族智慧,造就具有中華氣韻和民族氣質的現代中國人,是我們共同的使命。
 

感受國學經典誦讀範文
國學經典閱讀體會
相關知識
讀國學誦經典心得體會
讀國學誦經典心得範文
讀國學誦經典心得
讀國學誦經典手抄報
國學誦經典的作文
品國學誦經典演講稿
學國學誦經典演講稿範文
關於讀國學的經典作文
讀國學悅經典手抄報
誦讀國學經典心得體會範文3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