陝西省考古發現武則天古墓

General 更新 2024年05月31日

  40萬大軍挖不動的千年古墓。武則天是中國歷史上唯一一位女皇帝,對於她的生前死後都給人們留下很多謎團,關於你又知道多少呢?下面是小編為大家整理的,希望對大家有幫助。

  之風水話乾陵

  乾陵位於陝西省乾縣城北6公里的梁山上,距古城西安76公里,修建於公元684年,歷經23年時間,工程才基本完工。梁山是一座自然形成的石灰岩質的山峰,三峰聳立,北峰最高,海拔1047.3米,南二峰較低,東西對峙,當時群眾稱為“***山”。從乾陵東邊西望,梁山就像一位女性的軀體仰臥大地,北峰為頭,南二峰為胸,人們常說它是女皇武則天的絕妙象徵。

  作為世界上唯一一座埋葬了一對夫妻兩代帝王的陵墓,它奇蹟般地躲過了一場場浩劫,儲存著千年前的風姿,卓然於梁山之上。這使得乾陵被渲染上了一層層神祕的色彩。

  而關於乾陵的選址,也和這位女皇執政扯上了關係。關於乾陵的選址,有這樣一個有趣的傳說:唐高宗登基不久,就派自己的舅父長孫無忌和專管天文曆法的太史令李淳風為自己選擇陵寢之地。一日,二人尋視到梁山上,只見此山三峰高聳,主峰直插天際。東隔烏水與九嵕山相望,西有漆水與婁敬山、歧山相連。

  烏、漆二水在山前相合抱,形成水垣,圍住地中龍氣。梁山乃是世間少有的一塊“龍脈聖地”。長孫無忌和李淳風選好陵址後,回京稟報高宗。袁天罡聽說後,極力反對。原來他曾為高祖選陵址到過樑山,深知此山風水的優劣之處。他對高宗說:“梁山從外表上看是一塊風水寶地,但細看有許多不足之處:一是梁山雖東西兩面環水,能圍住龍氣,但與太宗龍脈隔斷,假如百姓選祖塋於此,是可以興盛三代,但作為帝王之山陵址,恐三代後江山有危。大唐龍脈從崑崙山分出一支過黃河,入關中,以歧山為首向東蔓延至九嵕山、金粟山、嵯峨山、堯山。

  今太宗已葬九嵕山,為龍首。陛下不可以後居前,況梁山又非龍首,而是周代龍脈之尾,尾氣必衰,主陛下治國無力。二是梁山北峰居高,前有兩峰似女乳狀,整個山形遠觀似少婦平躺一般。陛下選陵於此,恐從此後為女人所控。三是梁山主峰直秀,屬木格,南二峰圓利,屬金格。三座山峰雖挺拔,但遠看方平,為土相。金能克木,土能生金,整座山形龍氣助金,地宮營主峰之下,主陛下必為金格之人所控。

  依臣愚見,若陵址定於此山,陛下日後必為女人所傷!”然而高宗還是毅然選擇了在梁山建陵,袁天罡一聽,仰天嘆曰:“代唐者,必武昭儀。”他怕將來受牽連,就辭官不做,出外雲遊去了。

  之地宮探祕

  乾陵地宮的大門一封就是1300餘年,大門之內鎖住了大唐盛世的繁華和不為人知的多少祕密……千百年來,不知有多少人夢寐以求,想弄清其中的奧祕,但是由於缺乏文字記載和考古資料,時至今日,人們對乾陵地宮仍然是不甚瞭解。毫無疑問,在進行科學發掘之前,要完全揭開乾陵地宮的神祕是不可能的。不過,我們可根據文獻和考古資料所披露的蛛絲馬跡,進行一些有益的探索。

  從現存的文獻資料記載中得知,乾陵外部有一條溝通地宮的“羨道”,又叫“誕道”。就是我們通常所說的隧道。這條隧道是由塹壕與石洞兩部分構成的。兩段交接處便是地宮宮門的所在。1959年至1960年,考古工作者曾兩次對乾陵隧道進行了勘查與試掘,特別是1960年3月對隧道進行了大面積揭露。

探索發現海昏侯大墓考古發掘現場之六
內蒙古考古發現
相關知識
陝西省考古發現武則天古墓
考古發現武則天古墓
陝西省考古發現
考古發現秦始皇古墓
武則天陵墓在哪
檔案解密武則天的墓在哪裡
長沙西漢的考古發現
考古發現與中西文化交流圖書
廣西考古發現
廣西考古發現都有哪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