農業學專業畢業論文發表

General 更新 2024年05月21日

  農業在國民經濟中的基礎地位,已被人類社會的發展所證明,農業可持續發展是社會的共同目標,也是人類社會發展的必然選擇。下文是小編為大家蒐集整理的的內容,歡迎大家閱讀參考!

  篇1

  試談農業合作社對農民收入的介入機制

  一、引言

  消費、投資、出口作為拉動國民經濟增長的“三駕馬車”,消費是其中最主要的馬車,是拉動GDP增長的主要因素。由於金融危機的衝擊,全球經濟貿易萎縮嚴重,使得我國出口嚴重受阻。隨著農業產業化呼聲的不斷高漲,農業合作社模式逐漸成為農業發展的新趨勢,國家為了支援、引導農民專業合作社的發展,規範農民專業合作社的組織和行為,保護農民專業合作社及其成員的合法權益,促進農業和農村經濟的發展,本文旨在通過探索農業合作模式的內部執行機制,研究其對農民不同來源收入的影響,發現農業合作社運作過程中存在的問題,為更好地發揮農業合作社對增加農民收入的作用,建言獻策。

  二、相關理論綜述

  在國外,Emelianoff[1]***1942***首次把合作社看作是農場的延伸,是獨立的農場主的不完全聯合,他據此建立了一個複雜且綜合的合作社理論框架,把研究重點放在社員與合作社之間關係上;Phillips[2]***1953***根據Emelianoff的研究建立了一個垂直一體化的合作社產出和價格決策模型,他從社員利益最大化的假設出發,推匯出基於社員利益最大化的合作社目標函式的最大值;在國內,牛若峰[3]***2000***提出,農民的分散性以及發達合作組織的相對缺失,是造成市場不公、無序競爭和畸形發展的根本;夏英[4]***2001***認為,通過不同型別的產供銷專業合作組織,實現小規模農戶的組織化,通過聚合規模效應,提高農業的市場集中化程度,以加入合作組織的形式,整體參與社會化大市場,由此克服小農思維所造成的行為缺陷。

  三、農業合作社的運作機制分析

  農業合作社的運作機制主要包括三大部分,即:組織利益分配機制、組織規範約束機制以及組織運作保障機制。這三大執行機制,相互聯絡、密不可分,是維繫社員團結合作、維護合作社共同利益的紐帶。

  組織利益分配機制是農業合作社正常運作的核心。只有合理的利益分配政策,才能調動農民入社的積極性;只有合理的交易利潤分配,才能最大的保障公平,維護合作社內部團結;農業合作社作為一個以盈利為目的的組織,必然要建立一套既能調動農民入社積極性,又能維護成員之間公平的完整、合理、有效的利益分配機制。

  組織運營約束機制是維護合作社成員利益的重要保證,農業合作社作為一個組織,帶有一定的企業性質,而廣大社員就是這個企業的員工,廣大社員的利益必須得到應有的保障,才能真正實現組織的持續健康發展。相對簡單的合作合同模式成為農民最主要的選擇,這也正是前面我們所提的組織利益分配機制“利潤返還”模式之所以得到廣泛認可的原因。

  組織運作保障機制是保障農業合作社正常持續運營的重要保證,農業合作社作為一個以造福農民為主要目標的組織,必然要有一套完整的保證組織正常運作的保障機制,主要包括組織保障和制度保障,農業合作社的建立必須建立在公平民主原則基礎之上,只有這樣才能最大程度的保障組織的公平性和有效性,因此,組織保障是保障機制的基礎。

  農民在長期的生產經營過程中,因缺乏市場供需資訊,不僅無法有效控制生產量,導致產品積壓滯銷,而且由於缺乏議價能力,承擔著過高的交易成本。農業合作社作為聯絡農民和國家,農民和收購商之間的橋樑,將分散的個體農民集中起來,形成規模效應,通過專業人員的市場資訊收集和談判議價,有效地避免了生產過剩以及交易成本過高等問題,降低了農民的交易損失,增加了農民的收入水平。在三大運作機制的保障下,合作社與社員之間,實現了矛盾的妥協和利益的共贏。

  四、農業合作社對農民不同收入的介入機制模型

  農業合作社的收入來源主要是由其組成部分決定的,首先,農業合作社最主要的組成部分是入社會員,農業合作社會員通過簽訂合作合同,將自己農產品交由合作社統一出售,並最終進行利潤分配以及年終分紅,而合作社在交易過程中通過談判降低交易費用,獲得利潤分配權,以獲得支援農業合作社長期發展的資金,這是農業合作社發展初期的主要收入來源;其次,農業合作社通過資金入股的形式,建立與農業生產直接掛鉤的提高農產品附加值的工廠,直接參與生產領域的利益分配,這是農業合作社發展到一定階段之後的必然之路,也是實現農業合作社資本擴張的重要途徑;另外,最後,農業合作社作為國家政府支援的農業發展模式,必然會得到國家和政府的政策及資金扶持,擁有一定數量的轉移性收入。

  五、結論及建議

  個體農民生產的分散性,造成國家資金、政策及技術推廣十分困難,這是近幾年來制約中國農業發展、農民增收的主要阻力,社會主義新農村建設的緊迫性,迫使國家和政府不斷探索解決“三農”問題的路徑,農業合作社模式就是再這樣的大背景下發展起來的。農業合作社的建設必須以維護農民根本利益為出發點,切實保障農民的各項權益,只有這樣,農業合作社才能得到農民的支援,才能使農民心甘情願的加入併為之健康發展付出自己應有的努力。農業合作社在解決“三農”問題過程中,還要有更多的建樹。

  篇2

  淺議農業科研經費預算編制的精細化管理

  隨著經濟改革的進一步深化以及對科技創新的高度重視,近年來,國家逐漸加大了對農業科研的方面的投入。同時,各類專案檢查越來越頻繁,對專案的管理、經費使用、驗收與財務審計等方面的要求越來越趨於規範與嚴格。農業科研單位的科研經費多渠道撥付,經費投入不斷增強,同時也加大了科研經費使用管理中的難度。國家也陸續出臺和修訂了一部分農業科研專案資金的管理辦法,對科研專案經費的管理要求越來越精細。通過預算的精細化管理,強化預算執行約束力,是實現對農業科研專案經費精細化管理重要的監控手段。

  一、農業科研經費預算精細化

  精細化管理是現代企業管理理念。農業科研經費預算編制就是借鑑這種精細化的企業管理思想,使預算做到有理有據,編制精準,明確與課題專案研究任務的必然聯絡;編制預算時要按預先制定的程式和具體的要求進行,還需通過相關專家嚴格的把關與稽核,同時依據農業的季節性等情況變化與科研專案進展需要調整的,需先提出調整方案,按照報批的程式審批後執行。

  農業科研專案經費預算編制的精細化管理模式,明確了各相關的主體在經費預算管理不同環節的權責,將各個相關的主體有效的聯絡在一起,構成了一個權責相對明確的管理網路,有效的保證經費預算管理處於監督之下,從而提高了專案經費的使用效率。

  二、農業科研經費預算管理存在的問題

  1.科研經費預算編制不合理,精細度不高

  目前,大多數農業科研單位的科研人員重視度不高,為爭取到科研經費,在科研專案申報時對預算編制沒有有效聯絡實際,做到實事求是,結果專案實施進展的過程中專案經費未能嚴格按預算要求執行。

  同時,多數科研人員欠缺科研經費管理方面的財務專業知識,對各項直接費用的內涵缺乏認識,憑藉不足的經驗或是籠統的測算將科研經費按一定的比例在支出專案之間進行大概的分解,缺乏科學性和合理性。

  2.科研經費預算調整和報批事項不合理,隨意性大

  部分農業科研單位欠缺預算調整事項的手續,擅自根據專案進展的需求,隨意調整預算。或者部分單位不考慮專案經費使用的實際情況,要求一概不允許進行預算調整。一些課題承擔單位在專案進展的過程中,未對照預算進行經費支出,最後擅自調整預算,既未按照相應的規定履行報批的程式,亦缺少需調整的充分依據和理由。對部分需按規定進行報批事項,部分單位沒有按規定程式報批備案,如課題負責人因為退休、調離、辭職等原因而自然更換等。在存在專案合作情況中,對專案合作及外協單位的情況缺少充分的認識和分析,不管專案經費金額大小,隨意進行資金撥付,有的沒有簽訂合同任務書或者雖然有任務書專案參加單位並未提供外撥經費的細化預算,撥付完資金之後,缺乏連貫、有效的監管措施。

  3.科研經費預算執行力不強,缺乏效力性

  據筆者瞭解,多數農業科研單位,科研專案的管理都是由課題專案負責人全權負責。在這種集權管理方式下,專案負責人對專案的支配隨性大,當存在著一個專案負責人負責多個課題專案情況下,由於個人精力有限通常會疏於對專案支出預算實施的管理。一是將本應放在科研專案中列支的費用在報銷時未註明列支的專案,財務人員將其當成單位日常的公用費用,擠佔了事業經費,最後專案驗收的時候人為調整賬務。二是對於一些相同型別支出,科研人員未考慮各個專案實際研究和進展的情況,只是在審批單上簡單簽字確認,存在專案之間交錯使用的情況。專案驗收前突擊花錢或者人為調賬的情況時有發生,這樣往往出現發票開具的內容和需要驗收的科研專案研究無直接關係,如差旅費的出差地點非課題專案研究內容中的地點。

  另外,在科研專案經費國庫集中支付的規定下,部分科研專案經費直接由財政預算系統下達,但經費下達和經費的使用存在一定的時間差, 然則科研專案的主管部門對經費在財政預算系統的使用進展有考核,實際專案經費執行期間可能出現財政預算系統中不同大類的專案之間相互墊支的現象,脫離了預算實際的規定。

  4.科研經費的績效考核制度亟待完善

  不少農業科研單位在科研經費整個使用與管理中,忽略對經費預算的考核評估。大部分單位都沒有建立起有效的績效考核機制,實際工作中,缺乏有效評價科研經費預算實施效果的指標與規範,也缺乏相應的獎懲措施。

  三、農業科研專案經費預算精細化管理的措施

  1.設定科研經費預算科學合理的編制程式

  首先要讓科研人員轉變“重爭取輕管理”的思想,編制預算時應參照國內同類研究活動支出水平及當前我國國情,嚴格按照相關課題專案資金管理辦法中的明確要求,在考慮專案的各類費用支出關鍵性與合理性的前提下,對預算編制的各項內容對照全方位測算與論證。在弄清楚每個預算科目內涵的前提下,對預算支出科目的具體內容逐項細化,對每一支出的資料進行測算,列示計算過程;同時自籌經費要結合科研單位的自有資金實力進行編制。

  其次應聯合財務、科研和資產等部門,對編制的科研專案經費的預算進行預審,編制預算的科研人員根據預審意見對預算進行修正,提高預算編制的科學性和嚴肅性。

  2.規範科研經費預算調整和報批手續

  科研經費預算執行要嚴格比照科研專案資金的管理辦法與預算的編制內容等規定,進行各個專案的經費使用,如無特殊情況不可以調整預算。如因特殊情況,確實需要調整的,應按照相關的規定進行,要謹慎對待預算調整,必須履行嚴格的程式。目前預算調整事項包括兩類,第一類是報批調整,第二類是主持單位審批調整。倘若出現課題專案總預算金額發生變化或課題合作單位之間以及增減合作單位的預算調整情況之一的,需要進行報批調整。

  其他情況比如在課題總預算沒有改變的前提下,課題專案直接費用中專用材料費、測試化驗加工費、燃料動力費、出版/文獻/資訊傳播/智慧財產權事務費以及其他支出預算如確實需要調整的,由課題專案主持人提出申請,由課題專案主持單位進行審批,有關管理部門在必要環節進行確認。裝置費、差旅費、會議費、國際合作與交流費、勞務費、專家諮詢費預算通常不進行調整增加,間接費用不得調整。   課題專案實施過程契合相關要求可以調整課題專案預算的,需要列示調整的原因、專案、金額,同時要提交相關的證明材料,報送管理單位核准;審批單位要依照有關要求對合作單位、專案參加成員、專案經費和科研專案的研究內容與研究目標之間的相關性比照稽核。審批後應及時告知財務人員,對課題專案的預算進行相對應的調整。

  3. 強化科研經費預算執行的精細化

  首先通過會計軟體進行預算的額度控制,實現精細化管理,可以採用總額控制、浮動調整的方法。將稽核通過的課題專案的費用支出的預算金額按照各個會計科目錄入到會計核算系統中並設定額度控制,對於相關會計科目,比如差旅費、專用材料費等可以調整的科目可以設定相應的浮動比例,對於相關會計科目,比如管理費不可以進行預算調整的科目不設定浮動比例。這樣一旦單類或總額超支會計系統會自動預警,以便相關科研專案管理人員及時瞭解專案經費使用情況,對科研專案預算執行的進行有效的監督。

  其次要加強預算執行過程中的監督。部門之間要形成的有效的聯動制度,同時有效落實好崗位責任制,將科研專案經費預算管理的精細化融合到整個經費預算管理的各環節中。 專案負責部門要對整個科研經費預算執行整體負責,隨時瞭解專案經費到賬、收支及結餘情況。財務部門要對照預算認真稽核在執行中的各項票據,對不真實、不符合財政和稅務部門規定的原始票據,不予受理;對不準確、不完整的原始票據,予以退回,要求更換或補充。科研部門則對專案進展與經費支出是否相符進行監督。各部門之間的聯動的監督機制,是科研專案經費預算執行有效保證。

  4.細化預算考核指標,完善績效考核機制

  農業科研單位要進一步加快科研經費績效考核機制的建設,制定相關預算績效考核指標,可以設計相關定性和定量的指標進行分析。定性的分析就是要保證科研目標實現,預算開支的範圍是否符合相關的管理制度。定量分析可以採納從科研經費預算完成情況的比率指標來呈現。績效考核過程中要做到公開、公正、規範,要將結果進行必要的反饋,讓績效考核機制發揮它的激勵作為。

 

蠶豆栽培技術
淺談農業建設學士學位論文
相關知識
食品企業社會責任的論文發表
企業社會責任的論文發表
企業稅務會計師論文發表
企業稅務會計師論文發表
農村經濟的免費論文發表
大學機械設計論文發表
農村人口方面的論文發表
醫學前沿職稱論文發表
醫學高階職稱論文發表
小學美術教育論文發表範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