通訊畢業論文

General 更新 2024年06月02日

  在現代化社會發展過程中,通訊技術得到了比較廣泛的應用。下文是小編為大家整理的關於的範文,歡迎大家閱讀參考!

  篇1

  淺論光纖通訊系統

  1 光纖光纜的現狀

  1.1規模及技術

  由於光纖通訊具有容量大、傳送資訊質量高、傳輸距離遠、效能穩定、防電磁干擾、抗腐蝕能力強等優點,伴隨“光進銅退”推進,以建設完成的"八縱八橫"光纜傳輸網連線全國31個省***自治區、直轄市***,光纖光纜通訊網路成為我國主要的傳輸網路。另一方面,隨著光同步數字傳輸網***SDH***、分組傳送技術***PTN***和密集波分複用***DWDM***技術的飛速發展,光纖的傳輸容量也在以前所未有的速度發展著。

  1.2 故障原因

  光纖是由很脆弱的玻璃製成,通常其外徑為125um單模光纖的纖芯只有7-8um,多模光纖的纖芯也僅為50um,雖然光纜本身利用FBT加強芯、油膏和塑料外護套等保護光纖,使光纜具有了一定的抗外力強度。但由於大建設時期伴隨的野蠻施工、強烈的外力的衝擊、加之光纜自身的原因如接頭盒的開裂、進水、腐蝕和光纜自然老化等因素,還會常常導致光纜傳輸系統的故障。光纜線路和鋪設是通過地下直埋、架空和管道等方式,具有點多、線長、面廣、高度分散的特點,受外力影響大,由於光纜自身的外界原因造成的阻斷障礙,涉及光纜的擴容、遷、改、移時對光纜線路進行施工維護等,維護量多且難度大。如何快速檢測光纜和故障定位成為通訊工程師或技術人員必備技能。

  2 光纖系統監測

  光纜線路自動監測系統主要由省監測中心PMC、區域監測中心LMC、現場監測站MS組成。監測中心負責對各監測站進行控制,是採集和處理資料的中心,由控制器***伺服器、客戶機、工作站***、路由器、集線器/交換型集線器、網路介面卡、MODEM、印表機及相應的軟體等組成。

  在長途和市內中繼光纜傳輸系統中,傳輸裝置都配置有位元誤位元速率***BER***的監測裝置或監測單元。然而,傳統的線路維護部門未配備監測手段,通常只能是出現BER告警時,首先由機務人員判斷引起告警的原因,在查明其原因是傳輸線路----光纜後,機務人員再通知相關的線路維護部門和上報有關主管部門,然後線路維護部門根據得知的光纜線路傳輸效能劣化情況採取相應的維護措施。如果發生光纖斷裂障礙,則立即派人員攜帶儀表***OTDR***查詢光纖斷裂的位置,同時組織人員、機具、器材等進行搶修,也就是通常所說的障礙搶修;如果是發生光纖通道總衰減增大,在其值可以容許時,則列入線路維修和改造計劃,不可容許時,則組織人員對其進行搶修,以便改善其傳輸效能,提供可靠的電路。

  3 OTDR

  OTDR***光時域反射儀***是維護中測試光纜障礙的主要工具,用來測試光纜斷點的位置,以便搶修人員能夠及時到達現場進行搶修。它是採用後向散射發來測量光纖中的損耗。對於光纖損耗的測量,OTDR採用取樣積分議和光脈衝激勵的原理,對光纖中傳輸的光訊號進行取樣分析,可以判斷出光纖中的接續點和損耗變化點,其原理如圖1所示。

  4光纜線路故障處理

  由於光纜線路的複雜性,在光纜線路障礙中,對於不同性質的障礙採取不同的定位方法,。雖然都是使用OTDR對光纜故障點進行定位,但是測試定位時的引數設定、計算方式均有所區別。

  4.1部分系統阻斷障礙

  如果障礙是某一系統障礙,在排除裝置故障的前提下,精確調整OTDR儀表的折射率、脈寬和波長,使之與被測纖芯的引數相同,儘可能減少測試誤差。再將測出的距離資訊與維護資料核對看障礙點是否在接頭處。

  1、若通過OTDR曲線觀察障礙點有明顯的菲涅爾反射峰***菲涅爾反射是瑞利散射的特例,它是在光纖的折射率突變時出現的特殊現象***,與資料核對和某一接頭距離相近,可初步判斷為盒內光纖障礙***光纖盒內斷裂多為鏡面性斷裂,有較大的菲涅爾反射峰***。修復人員到現場後,可先與機房人員配合進一步進行判斷,然後進行處理。

  2、若障礙點與接頭距離相差較大,則為纜內障礙。這類障礙隱蔽性較強,如果定位不準,盲目查詢就可能造成不必要的人力和物力的浪費,如直埋光纜大量土方開挖,架空光纜摘掛大量的掛鉤等,延長障礙歷時。

  4.2光纜全阻障礙

  對於光纜線路全阻障礙,查詢較為容易,一般為外力影響所致。可利用OTDR測出障礙點與局***站***間的距離,結合維護資料,確定障礙點的地理位置,指揮巡線人員沿光纜路由檢視是否有建設施工,架空光纜是否有明顯的拉傷、火災等,一般可找到障礙點。若無法找到就需要用上面介紹的方法進行精確計算,確定障礙點。

  4.3由光纖衰耗過大引起的障礙

  用OTDR測試系統障礙纖芯,如果發現障礙是衰耗空變引起的,可基本判定障礙點位於某接頭出處,多是由於彎曲損耗造成的。盒內餘留光纖盤留不當或熱縮管脫落等形成小圈,使餘纖的曲率半徑過小。另外,接頭盒進水也造成接頭處障礙的主要原因。開啟接頭盒後,可進一步進行判斷,將正常纖芯繞在手指上,使其曲率半徑過小,此時用OTDR測試***1550nm***該處會有一大衰耗點,若該衰耗點與障礙光纖衰耗位置一致,則障礙點即為該點。再仔細檢視障礙光纖有無損傷或盤小圈,若有小圈將其放大即可,否則進行重接處理。

  4.4機房線路終端障礙

  如果障礙發生在終端機房內,在障礙端測試時,由於OTDR儀表淨化不出規整曲線,在對端測試可以發現障礙纖芯測試曲線正常。為精確定位,需要加一段能避開儀表盲區的尾纖,一般長度不少於500m,先精確測出尾纖長度,再接入障礙光纖測試。

  5 案例分析

  某光纜線路A站至B站段發生系統阻斷,阻斷的系統為80G和2.5G兩個主幹系統。技術人員趕赴A點無人站進行測試和搶修。在測試過程中,發現是光纜線路阻斷,當即對光時域反射儀進行設定,針對光纜的線路引數,與線路引數相符,設定如下:λ=1550nm;Index=1.4690;Range=4Km。

  測試介面虛線***B點***為光纖斷點,定位距離為3.3730km。根據圖紙***路由圖和標石距離對照表校對***,地面距離為956#-957#標石之間。到了現場之後,在光纜上方有一處施工的炕洞,判定為光纜線路路障礙點。組織人員對光纜進行開挖,並根據障礙情況制定修復方案。由於是外力施工造成,光纜外皮損傷嚴重,如果在障礙點進行處理,容易造成其他光纖的斷裂並延發更多系統的阻斷。所以只能在障礙點的兩端進行光纖帶業務割接的方式進行處理。工期緊操作人員只開挖接頭坑,選擇原廠生產的同期光纜100m。

  由於是兩個點同時進行光纜割接對於測試人員的要求是能同時對兩點的接續質量進行監督。對接續點的要求是光纜外護套開剝要準確無誤,對光纖鬆套管的識別也不能出任何差錯。

  6總結

  光纜通訊網和光纜線路自動監測系統也將在技術上不斷髮展和前進,特別是今後隨著全光網路的應用,將有可能把裝置的監測管理和線路的監測管理結合在一起,形成統一的光纖通訊網路的監測系統。

  參考文獻

  1 丁柱衛,秦思彤.光纜線路自動監測及管理系統的設計與實現[J]電力科學與工程.2008***8***:41-44.

  2 方東. 光纜線路監測系統的原理及應用[J]電信技術.2002***01***:46-49.

  3 甘華. 光纜監測系統告警功能簡介[J]北京電信科技, 2000***04***:48-49 .

  4 王勇. 光纜線路自動監測系統的應用[J]電信工程技術與標準化, 2006***10***:14-16.

  5 李健. 光纜監測管理系統的設計與實現[D]華北電力大學***河北***, 2008:35-39.

  6 張志鳴. 光纜自動監測系統的研究與實現[D]哈爾濱理工大學, 2006.

  篇2

  DDS數字通訊技術原理及應用研究

  摘要:在現代化社會發展過程中,通訊技術得到了比較廣泛的應用,使得資訊傳遞更具準確性和高效化,但就當前訊號模擬的實際情況來看,時常會出現干擾問題對資訊輸送造成一定程度的影響,而DDS數字通訊技術的有效應用,一定程度上緩解了資訊輸送中斷的問題,具有良好的抗干擾能力。本文就DDS數字通訊技術的技術原理以及實際應用情況進行分析和研究,僅供相關人員參考。

  關鍵詞:DDS數字通訊;技術原理;應用

  DDS通訊技術因其自身良好的抗干擾能力、便於整合、體積小重量輕以及輸出相位噪聲低等優勢,在世界範圍內得到了比較廣泛的應用,免受時間和空間的限制,促進資訊傳遞更具精準性和可靠性,在未來社會發展過程中有比較廣闊的發展前景。在此種情況下,加大力度對DDS數字通訊技術原理和應用情況進行分析和研究,具有重要的現實意義。

  1DDS數字通訊技術的原理

  DDS數字通訊技術是藉助數字傳輸訊號實現的通訊,將模擬訊號發出,將資訊傳送到數字終端的一門技術,在數字終端接收訊號後,通過對數字訊號編碼的方式,運用調變解調器將所有的訊號都發送到數字通道上。DDS數字通訊能夠防止外界的干擾,確保資訊能夠準確地傳遞,而且資料能夠實現自動化的儲存,在各類的網路通訊都得到了應用。DDS數字通訊運營了程控交換等技術,人們藉助計算機程式設計的方法,將程式輸入到計算機中,然後資訊交換就會按照計算機程式設計的方式傳遞。程控數字交換機在處理資料的時候效率是比較高的,而且其佔地面積比較小,能夠儲存的資料多,在資料傳遞時能夠藉助雙通道傳遞,靈活性強,而且還有很多輔助性的功能,在使用時結合智慧化電網的建設,能夠為人們提供更好地服務。現在,通訊行業發展迅速,其不僅僅是支撐語音通話技術,同時也支援資料的交換,所以,其頻寬也符合要求。

  2DDS數字通訊技術的優勢分析

  2.1在實際應用中具有良好的抗干擾能力

  就訊號傳輸的實際情況來看,傳統模擬通訊技術環境下,訊號傳遞過程中極易受到外界環境的干擾,並且難以有效的避免,從而導致訊號傳輸出現中斷情況,對通訊質量造成嚴重的影響。而DDS數字通訊技術的有效應用,能夠有效的緩解訊號傳輸中斷的問題,實際傳輸過程中,各接收端能夠收到由0和1構成的數字識別碼,在干擾源一定的情況下,接收端能夠清晰的辨別電脈衝,切實提高資訊傳輸的準確性,從而對通訊質量進行有效的控制。

  2.2實現遠距離的通訊

  就DDS通訊技術的實際應用情況來看,其在資訊傳輸的過程中並不會對通訊質量產生任何影響,遠距離通訊也具有良好的傳輸質量,不會受到嚴重的干擾,不存在資料中斷的問題。尤其是模擬訊號在實際傳遞的過程中,傳輸距離也會對傳輸質量產生一定程度的影響,傳輸訊號的強度會隨著傳輸距離的延長而降低,此種情況下,就需要在資訊傳遞過程中積極建立一個增音放大器,以保證訊號傳輸質量。但就實際應用情況來看,增音放大器會在提高訊號收集質量的同時,也會在一定程度上導致干擾訊號出現惡性迴圈,導致訊號干擾情況出現,對通訊質量造成嚴重影響。而DDS數字通訊技術的合理化應用,能夠自主對訊號進行科學化的整理和應用,促進新訊號的生成,促進新的電脈衝的形成,及時準確的清除干擾源,從而保證訊號的真實性和準確性,從整體上提高訊號傳輸的質量和效果。

  2.3防止資訊洩露,保密性較好

  在模擬訊號的傳遞過程中,極易出現資訊洩露的問題,並且資訊加密處理工作的難度較大。而DDS數字資訊科技的有效應用,能夠自主生成離散的訊號,並通過隨機性的密碼來對資訊進行加密處理,此種情況下,即便是資訊被擷取,也難以在短時間內破譯密碼,從而保證資訊傳遞的安全性和準確性。

  2.4通訊裝置的製造和維護比較簡便

  就DDS數字通訊技術的總體情況來看,數字通訊的電路主要以電子開關組成,積體電路的採用具有安全性和靈活性,並且體積小重量輕,實際耗電較少,其製造過程比較簡便,並且易於後期維護和保養。

  2.5能夠適應多元化的通訊業務要求

  在DDS數字通訊技術的實際應用過程中,電話、影象、資料以及其他型別的通訊業務都能夠轉化為標準的數字訊號進行傳輸,通過與數字資訊之間的轉化和整合,並形成規範的綜合業務數字網,DDS頻率解析度較高,並且實際切換速度較快,輸出相位的噪聲比較低,有助於改善參考頻位源的相位噪聲,並實現全數字化,從而有效的保證數字通訊質量。

  3數字通訊系統的實際應用及未來發展趨勢

  就巨集觀層面來看,數字通訊系統具有良好的應用效果,在資訊傳遞的過程中,能夠在保證資訊傳遞的準確性的基礎上,提高資訊傳遞的時效性。在實際應用過程中,對資訊資料進行編碼、調製、解碼等多項步驟,切實維護資料資訊傳遞的安全性,確保訊號傳輸工作的順利進行。資料資訊的調製,主要以英語條幅和調頻的方式開展,實現訊號源的順利轉化,在保證資料資訊完整性的基礎上,有效的降低訊號傳輸過程中的安全隱患,切實提高通訊質量和效率。與此同時,網路介面在數字通訊系統中具有良好的應用價值,在保證多媒體穩定連線的基礎上,通過移動終端來實現訊號的接收,避免訊號中斷,切實提高了通訊質量,推進社會的長足發展。

  就DDS數字通訊技術的發展情況來看,發展速度相對較快,並且在現代社會科學技術的推動下,DDS數字通訊技術在未來有廣闊的發展空間,在有效克服傳統模擬通訊技術弊端的基礎上,實現數字通訊的現代化發展,從而在通訊領域內激烈的市場競爭中佔據著優勢地位。當前數字通訊技術逐漸成熟,計算機技術能夠對多元化的數字訊號進行有效處理,並實現編碼的壓縮,切實提高了訊號傳輸的時效性和精準性,資料傳輸的速度隨著終端處理效率的提升而不斷加快,此種情況下,頻寬網路的合理應用是未來DDS數字通訊技術的發展趨勢。

  4結束語

  就DDS數字通訊技術的實際應用情況來看,其廣泛分佈於社會各領域內,為社會群體的生產生活提供了可靠的基礎支撐。那麼在開展數字通訊的過程中,應當積極對DDS數字通訊技術的抗干擾能力進行完善,並對現代社會多元化的科學技術進行合理化應用,真正實現數字通訊技術與智慧化電網技術的有機結合,促進數字通訊效率的提升,從而確保在遠距離傳輸狀態下,也能夠對訊號傳輸質量提供可靠的保證。

  參考文獻

  [1]金鑫.試析《數字通訊技術》課程標準[J].電子製作,2013***18***.

  [2]趙麗麗.淺談水聲數字通訊技術的發展[J].數字技術與應用,2010***11***.

  [3]馮寶利.數字通訊技術原理及其應用[J].民營科技,2014***6***.

  [4]李錦霞.如何上好數字通訊技術實驗課[J].湘潮***下半月***,2010***11***.

通訊工程畢業論文
通訊工程碩士論文
相關知識
資料通訊畢業論文格式標準範文
有關資料通訊畢業論文範文
淺談資料通訊畢業論文範文
資料通訊畢業論文範文
通訊畢業論文
計算機通訊畢業論文
通訊工程的畢業論文範例
通訊工程的畢業論文
通訊工程類畢業論文
通訊工程的畢業論文例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