環境美學的當代使命實用文字閱讀原文和答案

General 更新 2024年06月16日

  環境對人的親和性與人對環境的依戀感是家園感的表現。樂居滿足了人在環境方面的全面需要,因而樂居是環境建設的最高目標。下面是小編為你整理的《環境美學的當代使命》實用文字閱讀原文和答案,一起來看看吧。

  《環境美學的當代使命》實用文字閱讀原文

  自然作為環境與自然作為其自身是完全不一樣的。自然作為其自身以自身為本位,與人無關。而自然作為環境,它就失去了自己的本體性,成為人的價值物。一方面,它是人的物件,相對於實在的人,它外在於人。但另一方面,當它參與人的價值創造時,就不是人的物件,而是人的一部分,或者說是人的另一體,在這個意義上,環境與人不可分。自然當其作為人的價值物時,主要有兩種情況:一是作為資源,二是作為環境。資源主要分為生產資源和生活資源。人要生存和發展,必須要向自然獲取生產資源和生活資源,但是必須有個限度,超出限度就可能造成整個生態平衡的嚴重破壞或某些資源的枯竭。一般來說,環境比資源外延要大,但更重要的是,資源是人掠奪的物件,而環境是人的家園。從自然界掠奪資源,不管手段如何,人與自然的關係是對立的;而將自然界看成環境,不管這裡的自然條件如何,人總是力求實現與自然的和諧。

  對於當今人類來說,重要的是要將自然看成我們的家。家,不只是物質性的概念,還是精神性的概念。環境美的根本性質是家園感,家園感主要表現為環境對人的親和性、生活性和人對環境的依戀感、歸屬感。家的首要功能是居住,居住可以分為三個層級:宜居、利居、樂居。當前各地都在建立人類的宜居環境,提出建設花園城市,保護歷史文化名城等諸多主張,但“宜居”在城市功能的各層次中,只是基礎,重在環境保護。而“利居”仍然沒有擺脫將環境當作資源的觀念。環境一旦成為利用的物件,它與人的關係就存在某種對立。只有“樂居”,人與環境的關係才不是對立的,而是和諧的,而且這種和諧具有親緣性、情感性、文化性。親緣性,說明環境與人共生的關係。情感性,說明環境與人的內在心理的關係。文化性,說明樂居具有豐富而又深刻的文化意味,濃縮提煉了人類文明的精華,真正體現了家園感。

  家園感的實現離不開對環境進行建設。環境建設有兩種指導理念:一是功利的原則,二是審美的原則。兩個原則必須是統一的,且應以審美原則為主導,也就是說可以將工程建設轉化為景觀建設,讓工程既有利於人們的生產與生活,又有利於人類的審美。此外,家園感的實現也離不開環境保護。環境保護一是需要科學技術,二是需要理念。在諸多關於環境保護的理念中,“審美的環境保護”理念有積極意義。這裡“美”的構成是豐富的,既有來自生態方面自然方面的美,也有文明方面的人工的美。這樣,“審美的環境保護”不僅包含了以生態平衡為最高原則的科學的“真”的保護,而且高於“真”的保護。比如,城市中的湖水被汙染了,按“真”的保護,主要在治理汙染,在一定程度上恢復它的生態平衡;而按審美的保護原則,不僅要治理汙染,還要進一步做一些美化,如湖岸栽花、湖中養魚建亭等。

  環境作為人的家園,既是空間的,也是歷史的。我們應該適度開發自然資源,高度重視保護自然資源,並努力建造樂居的環境。

  《環境美學的當代使命》實用文字閱讀題目

  1.下列有關“環境”和“資源”的表述,不符合原文意思的一項是*** ***

  A. 作為環境的自然與作為資源的自然都是人的價值物,參與到人的價值創造中。但二者又有所不同。

  B. 自然作為環境,失去了自己的本體性,成為人的家園。這種情況下,人總是力求實現與自然的和諧。

  C. 資源外延小於環境,主要分為生產資源和生活資源。只有改變獲取資源的手段,才能使人與自然不再對立。

  D. 自然作為資源,可以滿足人生存和發展的需求,是人掠奪的物件;而不加限制地掠奪會造成嚴重的後果。

  2.下列對原文第二段內容的理解和分析,不正確的一項是******

  A. 家的首要功能是居住。人類對家的居住功能的追求表現在三個方面,分別是宜居、利居、樂居,其中宜居是基礎。

  B. 利居,仍然把環境作為利用的物件,即重視自然作為資源的價值,忽略自然作為環境的價值。

  C. 樂居既要體現人與環境的共生關係,又要滿足居住者對環境的情感認同,還要體現深厚的文化感,三者缺一不可。

  D. 環境對人的親和性與人對環境的依戀感是家園感的表現。樂居滿足了人在環境方面的全面需要,因而樂居是環境建設的最高目標。

  3.根據原文的內容,下列理解和分析不正確的一項是******

  A. 由於資源的枯竭會危及人的生存,所以人類要高度重視保護自然環境。但與此同時,適度開發自然資源的工作也不能停。

  B. 湖岸植樹栽花,湖中養魚建亭等保護環境的做法,不僅美化了我們的空間,而且也讓家園感具有了持續性。

  C. 環境建設的指導原則應強調功利與審美的統一。例如,可以將工程建設轉化成景觀建設,也就是將審美理念融入工程規劃中。

  D.“審美的環境保護”理念中“美”的構成是豐富的,它高於科學的“真”的保護,因而保護環境首先要考慮人工美的因素。

  《環境美學的當代使命》實用文字閱讀答案

  1.【答案】C

  【解析】本題考查理解文中重要概念的含義。能力層級為B***理解***。解答概念題,要特別注意概念的內涵和外延。本題主要在概念的內涵上設定選項。理解文中重要詞語的含義,要注意從整體閱讀理解的角度出發,將詞語放在特定的語言環境中去分析,在明確詞語所在語句的句意、所在段落的含義、所在語段前後關係的基礎上進行理解。本題中C項,原文表述是“從自然界掠奪資源,不管手段如何,人與自然的關係是對立的”,很顯然,改變手段不可能改變人與自然的對立關係。

  2.【答案】A

  【解析】本題考查“篩選並整合文中的資訊”的能力。注意聯絡題肢前後分析。要理清語段結構,找出選項相對應的內容區域,依次篩選。原文內容與選項保持一致,選項與題幹要能構成因果關係。本題中A項,原文表述是“居住可以分為三個層級”,A項卻變成“人類追求的三個方面”,有悖文意。

  3.【答案】D

  【解析】本題考查“分析概括作者在文中的觀點態度”的能力。解答此題要注意如下兩個問題。***1***要著眼於全文,不能只盯住區域性。***2***要把握關鍵句子的意思,如各段的起始句、結束句,文章的結論性句子等,把握這些句子,都有助於正確地分析概括。本題中D項不符合作者在文中的闡述,文章第三段是強調“審美的環境保護”高於“真”的保護,但並沒有將“審美”放在首要位置。以治理汙染為例,作者的意思還是先治理,再美化。


合成生物學的閱理解讀答案
二維碼時代來了閱讀理解題及答案
相關知識
環境美學的當代使命實用文字閱讀原文和答案
生態建築的聲環境控制實用文字閱讀原文及答案
幸福的哲學實用文字閱讀原文及答案
城市的知音實用文字閱讀原文及答案
巴金不做欺世盜名的騙子實用文字閱讀原文和答案
電視劇仍需直面現實的勇氣實用文字閱讀原文附答案
他們的聖誕怎麼就成了我們的節日實用文字閱讀原文附答案
一夜白髮的奧祕實用文字閱讀原文附答案
工業化時代實用文字閱讀原文附答案
山水及自然景物的欣賞實用文字閱讀原文及答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