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班第一學期教育隨筆

General 更新 2024年06月12日

  在日常的教學過程中,老師應該運用靈活的方法,去激發他們的熱情。那麼會寫些什麼呢?下面是小編精心為你整理,希望你喜歡。

  篇一

  來來是一位可愛的小女孩,圓圓的臉蛋紅撲撲的,就像熟透的蘋果,人見人愛。爸爸媽媽單位的叔叔阿姨都喜歡抱抱她,找她說話,可膽小的她總是以哭來回報大家,弄的爸爸媽媽很沒面子,終於到上幼兒園的年齡了,爸爸媽媽滿懷希望的送她上幼兒園,沒想到,她變本加厲一發不可收拾的發起嗲來,每天來園總是哭哭啼啼,搞的爸爸媽媽無所適從,等他們一離開幼兒園,她就“抓住”自己喜歡的老師怎麼也不放,像個小尾巴似的,老師到哪裡哪裡就有她。剛開始為了幫助她儘快適應集體活動,老師一直哄她,鼓勵她,讓她慢慢適應集體生活,眼看她慢慢的長大,笑臉慢慢地爬上孩子的小臉,集體活動中也有她可愛的身影,偶爾還能看到她舉手發言的情景,老師真高興。

  就這樣,孩子進入了中班,原本奶聲奶氣的孩子,猛然間長大了許多,大部分幼兒都不再哭著上學了,可來來還是整天眼眶紅紅,不是捨不得放開爸爸媽媽,就是不願離開幼兒園。整整一個多月,每天總是找點理由哭上一場,弄的爸爸媽媽心裡毛毛的,小朋友都開始厭煩了“怎麼每天哭啊”一聽說她哭了,孩子們都躲得遠遠的,只有最喜歡她的寶寶每天不厭其煩的給她拿餐巾紙,幫她擦眼淚。針對這一情況,老師和爸爸媽媽商量了許多對策:哪天不哭獎勵紅花一朵;不要提哭字,告訴孩子老師最喜歡來來的笑臉;等等的方法用在她身上只是曇花一現,轉身就失去效果。警察爸爸說“再這樣下去我都不行了”,老師媽媽說“我教過那麼多的學生,怎麼我的孩子會這樣,真拿她沒辦法了”,於是老師說“我們該改變一下策略了,過多的哄讓她得寸進尺,還是試一試其他方法,看看效果如何。”徵得家長同意後,老師開始尋找機會了。一天,午睡起床,孩子們都開始有序地穿衣服疊被子了,剛睡醒的來來又開始每天的“功課”了,孩子們紛紛嚷著:“老師,來來又哭了。”寶寶心疼地對老師說:“我去拿餐巾紙,來來哭了。”老師嚴肅地說:“我聽到了,你也不用給她拿了,讓她哭個夠。”聽了老師的話,寶寶以為自己聽錯了,眨巴著眼睛看著老師“我去拿紙巾”“不用了,你管自己去吧”保育員老師看見了,連忙跑過去又要開始抱她了,老師更加嚴肅的說“誰動來來我批評誰”聽到這句話,保育員老師只好放開了手,這時其他原本想幫想哄來來的孩子都嚇住了,悄悄地離開午睡室,哭了好半天的來來發現今天誰都不理她也傻了,停止了哭泣,轉身看著老師,老師毫無笑臉地說“自己穿好衣服出來吧。”說完也轉身離開了午睡室,五分鐘後,孩子自己整理好衣服乖乖地排到隊伍等著老師梳辮子。看到孩子的樣子,老師忍住自己的笑,一本正經地對著全班孩子說“我喜歡笑的孩子,喜歡講道理的孩子,你們都是我的好孩子。”小朋友聽了各個滿臉笑容,只有來來楞楞地站著,似乎在思考著什麼。離園時,老師將情況與家長進行了溝通,統一了教育的意見。第二天一早,爸爸開心地對老師說“見效果了,昨晚上很乖沒有哭過。”從此以後,烏雲過後見太陽,來來再也沒有哭過,原本膽小的她開始主動和大人交談了。媽媽說“現在帶出去好有面子,叔叔阿姨都叫她‘小仙女’了”。老師心寬了許多,總算有所交代了。

  如今,來來已經是大班的孩子了,成了班裡的小能手,不論是主持節目、跳舞、念唐詩、下圍棋總能讓大家眼前一亮,寶寶說“我最喜歡現在的來來,以後我還想和她在一起。”眼看就要上小學了,來來的哭勁又要上來了,這回爸爸媽媽、老師、小朋友都不會阻止她了,原因很簡單“馬上要畢業了,捨不得離開老師和小朋友”。真有點受不了。

  篇二

  今天我讓我們班的孩子自由活動,孩子們很高興,都玩得不亦樂乎。這時怡慧小朋友跑了過來,“老師!老師!何宇翔又弄壞我的水彩筆了。”我走近一看,水彩筆被拆得都散架了,我還沒來得及問明原因,就聽見圍觀的小朋友不停抱怨,諾一說:“是啊,何宇翔最壞了,他以前還把我的圖畫本給撕了!”逸晨說:“他以前還打過我!”孩子們唧唧喳喳地向我訴說他以前的“惡行”,這讓我頗為吃驚,因為他們對同伴缺乏應有的寬容。我也留意到,當請幼兒談談自己對同伴的認識時,很多幼兒首先想到的往往是同伴的不足,如不守紀律、打人、不好好吃飯、被老師批評等等,對同伴的優點卻很少提及。我們不禁自問:當幼兒滿腦子都是同伴的缺點時,如何能建立良好的同伴關係? 同伴關係在幼兒期尤顯重要,因為隨著年齡的增長,幼兒與成人相處的時間逐漸減少,而與同伴相處的時間則逐漸增加。相對而言,幼兒與同伴的交往往往更平等化,利於幼兒探索各種社會交往技能,但如果幼兒缺乏對同伴的寬容心,則會影響良好同伴關係的建立。無法寬容他人的幼兒往往會一直以挑剔的眼光看待同伴,可能會認為自己比別人高明,而不被他人寬容的幼兒則可能會感到受到排擠,對一直指責自己的幼兒懷有怨恨之意。長此以往,會導致班級內同伴關係的緊張,不利於幼兒社會性發展。

  因此作為我們老師也應該反思,怎樣向幼兒展示正確的處理方式。也許我們應儘量不使用對幼兒產生消極影響的語言,如“你又這樣啦~你怎麼老是這樣呢”等等,避免給幼兒消極的暗示。在幼兒對同伴產生無意傷害行為時,教師應儘量不表現出對過失方的嚴厲指責和批評,而是冷靜地引導幼兒複述事件的過程,找出引起傷害行為的原因,提出解決問題的建議和日後應注意的事項。

  篇三

  戶外活動時間到了,孩子們像剛出籠的小鳥一樣,連蹦帶跳的來到室外活動場地上,等我告訴他們繼續練習跳繩時,他們一下子像洩了氣的皮球一樣,沒有了剛才的高興勁。我問孩子們:“怎麼,你們不願意玩跳繩了?”強強聲音最高,搶先回答:“老師,天天跳,我們都跳煩了!”孩子的一句話提醒了我,是啊!每天讓孩子們機械性的跳,孩子們沒有了活動的興趣,確實效果不怎麼好。我沉思了片刻,說:“那今天我們就來一個跳繩大王選拔賽吧,今天我們選出三個跳繩大王,老師獎給他們每人一朵小紅花。”孩子們一聽,個個精神抖擻,擦拳磨掌,等待挑戰。只聽紅紅說:“我能得到那朵小紅花!”明明不服氣地說:“你還不如我厲害呢,那朵紅花是我的。”在我宣佈了比賽規則後,經過一輪輪的角逐,最後,張樂全、單凱麗、黃紅靜三位小朋友獲得了跳繩大王的稱號,我也舉行了一個簡單的頒獎儀式,給他們戴上了小紅花,他們也贏得了小朋友們的掌聲,看著其他小朋友羨慕的眼神,我佈置任務:“每天戶外活動跳繩時,我們都進行這個比賽,誰贏就獎勵誰小紅花,還能上臺領獎,你們說好不好?”小朋友們在意猶未盡中結束了今天的活動。

  在接下來的戶外跳繩活動中,孩子們在練習過程中表現的非常認真刻苦,我們班的跳繩大王也越來越多了。

  通過這件事,讓我們懂得了一個道理,在日常的教學過程中,不管教幼兒什麼本領,只有運用靈活的方法,調動起幼兒學習的積極進行,才能收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誠信隨筆
中班上學期教育隨筆_幼兒園中班上學期教育隨筆
相關知識
大班第一學期教育隨筆
幼兒園大班第一學期教育教學計劃
幼兒園大班第一學期教學計劃
大班第一學期德育計劃範文
幼兒小小班第一學期教育工作計劃
幼兒小小班第一學期教育工作計劃
幼兒園大班第一學期德育評語
幼兒中班第一學期教育評語
大班第一學期教師個人工作計劃
大班第一學期教學工作計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