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學語文與其他學科融合的新探索2

General 更新 2024年05月30日

        三、讓學生動手實踐
        課文中介紹了許多自然科學知識,但抽象的解釋再多,學生卻不一定能明白其中的道理。這時,不妨讓學生做個實驗,將自然學科同語文教學結合起來。
      如《趙州橋》一文有這樣一個問題:“50多米長的橋面,下面沒有橋墩,只有一個拱形的大橋洞,那麼是什麼支著這麼長的橋面呢?”這時,我就讓學生做了這樣一個實驗:先讓學生準備一張長方形的圖畫紙,用兩個長方形的文具盒作橋墩。再讓學生將圖畫紙平放在橋墩上,然後把橡皮輕輕地放在紙中間。結果只放一小塊,紙就凹陷下去了。接著,把紙握成拱形,嵌入兩個橋墩之間,再將橡皮放在紙橋上面,紙橋卻沒有凹陷,連放橡皮兩三塊照樣也能承受。通過對比,使學生明白拱形橋面比平面形橋面能承受更大的重量。這樣學生即使不明白力學的原理,也能在實驗中獲得直觀印象,使學生充分體會到了我國古代勞動人民卓越的創造才能。
        三、結合想象畫課文內容
        《火燒雲》一課,在教學時,先讓學生通過讀書自悟火燒雲的綺麗多變,再讓學生拿起彩筆,把這種景色畫出來,從而進一步領會課文的內容。與此同時,還可以讓學生再想一想火燒雲還像什麼,進行創造想像力的培養。這樣學生既動手又動腦,實踐能力和創新意識都得到了發展。
        《五彩池》一課,在教學時,可以先讓學生通過讀書,自己感悟五彩池的形態玲瓏多姿、池水鮮豔多彩,再讓學生拿起彩筆,畫一畫奇異、美麗的五彩池,從而進一步領會課文的內容,體會課文譴詞造句之妙。與此同時,還可以進一步讓學生展開想象,畫一畫五彩池還可能有哪些形狀,池水還會有哪些顏色。這樣學生既動手又動腦,實踐能力和創新意識都得到了發展。
        四、讓學生動筆算一算
        學習《飛奪瀘定橋》一文時,可以圍繞課文內容,讓學生這樣算一算:紅四團完成任務的時間:從28日早晨到29日早晨,頂多20多個小時。完成的任務:步行240裡,搶在援兵的前面,趕到並奪下瀘定橋。紅四團克服的困難:翻山越嶺,擊潰阻敵;顧不上吃飯;晚上下大雨時,還要冒雨前進;準時趕到瀘定橋,奪下這個天險。通過計算比較,學生深深地感受到了紅軍戰士不畏艱險,勇往直前的革命精神。
        五、讓學生傾心聽一聽
        《月光曲》一文敘述貝多芬被熱愛音樂的窮兄妹倆的真情所感動,即興創作了《月光曲》。教學時,可以配合課文的朗讀放《月光曲》音樂的錄音,隨著優美的旋律,讓學生感受貝多芬的內心變化,領悟貝多芬對勞動人民的深切同情。這樣,在領悟音樂的同時,激發學生的思考。
        六、讓學生放聲唱一唱
        教材中有許多課文內容同歌曲有著緊密的聯絡,有些課文字身就是歌詞,如《游擊隊歌》、《讓我們蕩起雙槳》等,在學習這樣的課文時,讓學生放聲唱一唱,將學生對音樂濃厚的興趣遷移到語文課堂來,在音樂聲中加深理解、領悟。
        七、讓學生真切寫一寫
        學生作文時,總是感到材料貧乏,其實,豐富多彩的學校生活就是學生作文的材料源泉。那麼讓學生睜大明亮的眼睛吧!那有趣的實驗過程,激烈的體育活動,精心的小製作,精彩的節目表演……各學科有意義的內容都可記錄下來,都會變成情真意切的佳作。
        實踐證明,加強各學科之間的滲透和融合,必將進一步促進學生創造能力的提高。

大明山自駕遊攻略
蜜月旅行的好去處
相關知識
小學語文與其他學科融合的新探索2
小學語文分階段學習方法
小學語文情感教學研究
小學語文趣味教學研究
小學語文三下教學計劃
小一語文教師上學期期末總結
小學語文自讀教學反思
小學語文教師教學工作反思
小學語文教育教學反思
小學語文教師教學反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