給政府的信件

General 更新 2024年06月18日

  今天,按通行的習慣,書信格式主要包括五個部分:稱呼、正文、結尾、署名和日期。那麼,要怎麼寫呢?下面小編整理了範文,供您參考!

  範文一

  廣州市政府:

  作為政協委員,我在履行“民主監督”與“參政議政”這兩大具體的職責上比較關注我省各級人民政府在“依法行政”與“政務公開”等方面的作為。

  值得欣慰的是,穗府【2008】39號文即《印發城市建設投融資體制改革方案的通知》***以下簡稱“39號文”***在社會各界的強烈要求與高度關注之下,於2013年3月29日終於公佈於廣州市政府的入口網站上,這是受社會普遍歡迎和認同的。儘管如此,我堅持認為,要求政府公開檔案本身並不是社會所要求的目的,也不會是社會關注該文的終點。根據國家和省的有關法律、法規規定,對照39號文改革的結果,無論是社會還是政府都應該回過頭來審視當年穗府“祕密制定、內部實施”的“39號文”所帶給廣州城市建設的“功與過”和人民群眾的“得與失”。在全社會廣泛而深入地探討“39號文”的幾年時間裡,全國各地的媒體與各界社會人士對“39號文”都進行了許許多多的報道,包括社論、評論、專題文章以及新聞報道等。所有這些報道,都無一例外地認為廣州市政府不應該偷偷摸摸地搞改革,而是應該依法公開,讓社會知情並廣泛參與。

  特別值得一提的是:《瞭望東方週刊》在2011年5月16日的報道中所披露的有關誠毅科技股權挪騰的問題應該引起廣州市政府的高度重視!

  《瞭望東方週刊》在題為《廣州“神祕39號文”引爭議,政協委員稱中紀委應調查》的文章中說:“從廣州市工商局查閱資料獲知,廣州誠毅科技開發有限公司於2000年成立之初的時候是中外合作企業,註冊資本為400萬港幣。2002年,中資退出,成為外商獨資企業,並增加註冊資本到1200萬港元。2008年7月,又增加註冊資本至5.46億港元。

  截至2009年3月25日,廣州誠毅科技開發有限公司共以貨幣出資1.47億元,佔廣州環保投資有限公司股份49%,成為這家獲得特許經營權企業的第二大股東。

  但是,2010年2月12日,誠毅科技與廣日集團在廣州產權交易所辦理了產權交易證明。誠毅科技以1.77億元的價格,將其49%的股份轉讓給了廣日集團,股權轉讓坐收3000萬。雙方已於2011年3月底到廣州市工商局辦理了股權變更登記。至此,廣州環保投資有限公司又成為了100%的國資企業,但這一變動迄今為止沒有任何公開的通告。”

  建議廣州市政府對上述報道所涉及的誠毅科技股權挪騰的問題進行必要的核實、調查和處理,並將調查和處理結果公佈於社會。

  同時,我還建議廣州市政府的領導或相關人員在網上搜索一下,我認為:許多意見或者建議對城市建設投融資體制改革方面的工作還是比較有益的。

  4月3日,我聯絡邀請到省委黨校教授陳鴻宇、省社科院研究員丁力、中山大學教授郭巍青、華南師範大學教授唐昊及其他一些專家學者、法律界人士召開“南方民間智庫圍觀會”,在廣州就“39號文”問題進行了認真地學習與深入地研討。在此前,我通過微博還主動邀請廣州市政府有關涉文單位、領導和人員出席研討會,有關媒體也轉發和報道了我的邀請。但深感遺憾的是我並沒有獲得政府方面的任何迴應,也沒有任何的相關人員出席研討會。我個人及社會有關人士都認為:廣州市政府放棄了一次與民互動的絕好時機!

  2013年3月26日,國務院在北京談及政務公開時強調:“現在社會已經是一個透明度很高的社會,我國微博的使用者有數以億計,有些政府資訊不及時公開,社會上就議論紛紛,甚至無端猜測,容易引起群眾的不滿,產生負面影響,給政府工作造成被動。”談到政務公開,說:“與其如此,還不如我們主動及時地公開,向群眾‘說真話、交實底’!”

  在穗府“39號文”動議、制定、出臺與實施的過程中,縱然政府有千萬個理由不公開,現在看來,都是與黨的執政理念和法律、法規的規定以及人民群眾所要求的知情權等是相背離的。

  我希望廣州市政府能夠按照所說的“向群眾‘說真話、交實底’”迴應社會有關方面對穗府“39號文”的質疑和擔心。錯誤可能已經發生或存在,但是政府將如何面對,這將是考驗政府領導人的智慧與能力的時候了!

  為客觀反映各有關專家、學者和法律界人士在研討會上所陳述的主要觀點、意見和建議,現將有關專家、學者的發言記錄連結於此,請參考!

  此致

  廣東省政協:孟 浩

  二0一三年四月六日

  範文二

  尊敬的徐書記:

  您好!希望您在百忙之中抽空閱讀一下我這封信,亦希望這封信裡的一些觀點能為您在城市管理中提供參考作用。

  我是一名外來務工人員,在東莞工作了15年,對東莞這座城市有一定的瞭解,今次因為一件民生小事觸發了我要寫封信。在這裡想問一下:東莞市今年公佈的十件民生實事完成了多少?“提升交通服務能力”是十件民生實事中的一件,市委市政府提出“對東莞巴士公司投放運營的跨鎮公交線路實行降低20%的票價優惠,逐步推行城市公共交通低票價政策”。我對這件民生實事十分不滿意。9月18日,我在萬江石美坐上了623路公交車***洪梅車站至東莞市人民醫院***,車上的投票口標註投幣2元,我到市人民醫院站下車。10時40分左右,我在市人民醫院站上車,同樣是乘坐623路車,車牌號為粵SB7470,我對司機說是坐石美路口站,投幣2元,司機說我投少了要投4元,我說來時只投了2元,為什麼返回時要投4元,司機說這是起點站所以要投4元,以後每減少一個站點,相應減少車費,但是我發現車開到江濱花園站時上來的人司機同樣要求上車的乘客投4元。後來車上乘客對我說,這路車是分段收費的,我想既然是分段收費又不是一票制,來時是2元,返回時到同樣的地點就要多收2元?很不合理,這不是區區2元的問題,卻折射出東莞的公共交通服務真的不是惠民政策。下面就以這件事為例談談東莞的交通服務水平。

  首先說東莞本地的公交車。同樣是水鄉線路的公交車,621路、626路、627路等公交線路車輛全程投幣是2元,為什麼623路,從起點站上車是4元?怎樣計算這個票價?東莞以前是不塞車的,但近年來市區很多主要路段一到上班高峰時段總是很塞車,讓市民群眾怨言較大,東莞市政府有沒有降低公交票價來吸引更多市民來乘坐公交車出行,減少私家車出行,從而達到緩解道路交通擁堵的現象呢?來看看廣州、佛山兩地政府***簡稱廣佛同城***如何為緩解交通擁堵提升公交服務水平的。我經常往返廣佛兩地,別人的公交惠民政策做得相當不錯,也相當吸力。廣佛的公交車分類三類:一類是紅色公交車,二類是黃色公交車,三類是綠色公交車。紅色公交車是市區內的公交車,全程票價為2元;黃色和綠色公交車為跨鎮公交車,其中黃色公交車實行一票制,全程4元,無論在那個站點上車或那個站點下車投票都是4元;綠色公交車全程是5元,但實行分段收費,上車後司機會問你到那裡,根據你所到的站點叫你投多少錢,並不是從起點站上車就叫你投5元。為了鼓勵更多市民乘坐公交車出行,減少私家車出行,緩解道路交通擁堵現象,廣佛政府推出的乘坐公交車的優惠措施是相當吸力的,一是持有公交卡,乘坐紅色公交車,刷卡是1.4元,在60分鐘內換乘的,刷卡是0.7元;乘坐黃色公交車,全程投幣4元,但刷卡是2.8元;因為綠色公交車是行走快線,所以即使刷公交卡也沒有優惠,但比黃色公交車快,減少許多乘車時間。二是公交卡是不必用錢買的,也無需實名登記,只要交20元的押金就可以擁有一張公交卡,在使用到一定的時間後,20元的押金退回到公交卡里當作車費使用。乘坐東莞的公交車有優惠嗎?沒有!每張公交卡要收20元的成本費***本人去東莞農村商業銀行諮詢過***,成本比銀行卡、醫院的診療卡都要貴;乘公交車刷卡雖然是打九折,但群眾投訴刷卡經常出現多扣費的現象;實行分段收費的公交車無論到那裡,只要是從起點站上車一律收足全程的車費;水鄉線路的公交車收費不一;持公交卡刷卡系統不報告扣費多少,廣佛的公交車只要刷卡系統會向你報告扣了多少錢;還有東莞至廣州新塘的客車全部是行走環城路,107國道***石美、莫屋、拔蛟窩、蜆湧等***一帶的群眾如果要去廣州新塘,必須要先坐公交車到望牛墩路口轉乘,極大不便,水鄉線路的626路***麗景新村至精神衛生中心***、627路***市汽車總站至精神衛生中心***,這兩條線路的公交車到萬江橋後沿途所經的站點是一樣的,因此將其中一條的終點站開通至廣州新塘***站,將會惠及107國道一帶的群眾,減少去換乘的麻煩,極大地方便群眾。看看上面的比較,就知道東莞的公交車是不是真的便民,真的吸力,真的是低票價?

  下面,再說兩件民生實事:一是食品安全問題,二是醫院的診金問題。

  一是食品安全問題。今年我兩次在萬江蟹地市場買到了過期發臭的豬肉,買的時候豬肉是新鮮的,但回到家後發現豬肉已經發臭變質,估計可能是我在掏錢的時候豬肉檔主將豬肉調包了,由於住的地方離萬江蟹地市場較遠,所以沒有去維權。9月17日我在萬江石美市場15號豬肉檔也買到了變質的臭豬骨,於是我到石美市場管理處維權,希望石美市場管理處處理這件事,但石美市場管理處相關人員說他們無權處理,並告誡我“買到臭豬骨下次就不要去她那檔買了”,輕描談寫的一句話讓人覺得氣憤。後來,我將這件事投訴到陽光網上去***編號為:13008***,但至今沒有得到任何部門的答覆。食品安全監管同樣是東莞市政府今年要完成的十件民生實事之一,試問為什麼屢屢有臭豬肉、臭豬骨流入市場而又無法被監管、檢測到呢?中央歷來很重視食品安全,食品安全關係到老百姓的安危,食品危及百姓安危的話是要入刑的,但有關部門並不重視百姓的安危,認為百姓的安危微不足道,他們的錢袋子才是最重要的,經濟第一嘛。

  二是醫院的診金問題。我覺得東莞醫院的診金是特別貴的並有亂收費嫌疑。在這裡舉兩個醫院。東莞市人民醫院,掛號是1元,普通醫生診金是11元,副主任醫師診金16元,主任醫師診金18元,去掛號時同掛號費一起買單。廣州是一線城市,省城醫院的診金卻沒有東莞這個二線城市這麼貴,別人的普通醫生診金是4元,副主任醫師是7元,主任醫師是9元。東莞的物價局是怎樣訂製醫院的診金的?某日,晚上23:00因孩子不舒服,帶去了萬江醫院睇病,看病時是個女醫生,醫生要求做尿常規等兩項化驗,交錢時我發現發票上寫著診查費是11元***即診金***,化驗費146元,共計157元。因為要等化驗結果,00:00後剛才的那個女醫生下班了,交班後是個男醫生幫看檢查結果,看完後,醫生開了一些藥,我去視窗交錢,發現發票上寫著診查費11元***即診金***,藥費36.3元,合計47.3元。一個晚上先後看病不到兩個鍾,只因醫院醫生交班卻多收了11元的診金,醫生交班又不是患者要求換醫生,幹嘛要由患者買單呢?

  以上所說的都是生活中的小事,但民生無小事,希望東莞市委市政府能夠真正重視這些與群眾生活息息相關的衣食住行問題。在東莞生活中,低收入群體佔多數,高入收群體只佔少數,看病、公交出行、食品安全等切實關係到老百姓的利益,市委市政府是否真正下足功夫做好這些工作百姓是看得見的,感受得到的。還有,東莞有著數以萬計的外來務工人員,他們都是生活在低收入群體裡,看病貴、出行難、食品安全沒保障,投訴無門、維權無門等等,都會讓外來務工人員對這座城市失去信心。東莞每年春節後流失的務工人員都數以萬計,東莞經濟的發展離不開外來務工人員的貢獻,留住外來務工人員就是留住一筆不可估量的城市財富。

  XXX

  年月日

  範文三

  尊敬的政府辦、發改委、商務局、商貿局、工信局:

  如今,阿里巴巴、淘寶網、蘇寧易購、京東商城、一號店、天貓商城、順豐優選、噹噹網、聚美優品、亞馬遜等網站全面進軍零售業,而且已大量滲透到市、縣、區各個角落,電子商務時代真的來臨了。馬雲曾在2012年說過,現在不做電子商務,五年後你將無商可做。現在留給我們的時間僅剩兩三年,留給我們的機會已經越來越少,唯獨剩下本土化實體經營戶這塊陣地,實體經營戶還沒有跟上時代的步伐,他們電子商務意識淡薄,還沒有感受到電商大戰帶來的致命打擊,這場你死我活的商戰已經打響,而且會越來越慘烈,兩三年後,必將會有一大批實體店鋪會淪為這場戰爭的犧牲品。

  我們的使命:拯救實體經營戶,為他們免費提供本地化電子商務平臺,讓眾多的實體經營戶不至於三五年後成為電商大戰殉葬品。或以實體店為主陣地,以網店為付陣地,拓寬宣傳面,為消費者提供較低網上價格,擴大銷售量;或租賃寫字間、庫房等作為商品陳列展示,降低房租成本,以網店形式低價促銷,吸引消費者前來看貨購買;甚至可以用家庭作為商品展室,房租成本降為零,消費者上網瀏覽,家裡看貨,以更低的價格贏得市場,贏得消費者,獲得生存的機會,這也是電商時代對未來商業模式影響的結果和必然趨勢。這種電子商務新模式將對財富進行重新分配,抓住了就還有機會,沒有把握好,就將失去未來的財富。

  世界上最大的電子商務網站美國亞馬遜落戶上海自貿區,正式進軍中國零售市場;

  阿里巴巴控股了傳統百貨零售集團——銀泰百貨,並與電子商務實現對接;

  零售巨頭萬達百貨與百度、騰訊取得合作,開始線上線下結合,重構新型商業模式;

  這一切的資訊都是地方商業的噩耗,這種資訊到底對地方政府是福是禍?給了地方政府怎樣的一個訊號?從中央到地方都在強調發展地方電子商務,但是,作為地方人民政府應該思考些什麼問題呢?

  保護地方商企,保持穩定發展

  地方商業是否繁榮,直接決定人民生活質量和幸福指數,但是大量的電子商務網站的崛起和快速發展,必然導致本地商業的蕭條和商戶的舉步維艱,制約地方經濟發展。

  解決方案:

  免費入住地方性電子商務平臺——商市網

  網店數量是地方商業的立命之本,網店越多越容易形成競爭態勢,也就有了價格的較量,低價商品數量決定消費者數量,消費者越多,網店才會更多,消費使用者的多少決定網站的價值,因此,網店數量是電子商務發展的重中之重,也是地方經濟的立命之本。

  各地個體工商戶眾多,我們只有在兩三年內擁有大量的網店商戶,才能贏得消費者,地方商業才有生存的一席之地,才不可能成為電商大戰的陪葬品,地方商業才不會被外地的電商們摧垮。

  2014—2016年是地方商業生存的夾縫年,我們還有機會,但所剩時間無幾,無論採取什麼措施,只要網店商戶數量達不到規模,地方商業依然會流失消費群體,即使擁有地域化網際網路地盤,依然無濟於事,一切夢想都將在電商大戰中破滅。

  電商對傳統經營的挑戰已進入白熱化,我們應該正確面對殘酷的商戰,只要願意投入到拯救實體店的隊伍,都是地方商業發展的功臣,只有在短短兩三年說服50%以上的實體經營戶開通網店,才能使更多實體店在電商大戰中存活下來。

  控制本地商企銷售稅不被外地電子商務異地化

  支撐地方經濟的是稅收,可電子商務模式已經讓地方銷售稅大量流失,網際網路時代的經濟早已全球化,已沒有疆界概念,稅收已不好把控,政府部門只有把控自己管轄的商業企業入駐政府可控的電商平臺才是正道。

  解決方案:

  商市網為各地政府部門開設了商企入駐數量和交易量的後臺查詢功能,政府部門可以根據實際情況制定哪些行業開始繳納銷售稅,可以按不同行業、不同地域徵收不同稅率。

  商企或個人開設網店都有註冊歸屬地,無論大小,不在這個縣,就在那個區,屬地明晰,稅收歸位財政合理,程式可以根據政府提交的財政賬號及時將交易稅自動打進財政賬戶。但是,還需先養雞再生蛋,培植網購交易稅源,因此,商企的入駐量是地方經濟是否繁榮的根本。

  我公司經過7年多的努力,已在全國90%以上縣區建立了運營中心,他們熱愛家鄉,情繫故里,立志拯救實體商企,要為當地資訊互通和經濟繁榮作出貢獻。所以,懇請地方政府大力支援各地商市網運營中心,並給與政策扶持、資金傾斜和宣傳配合。

  商市網平臺發展壯大與地方政府有何直接關係

  很多電子商務平臺很強大,但是和地方政府沒有直接利益關係,最多是平臺建造者和使用者的關係,比如:阿里巴巴、淘寶網、京東商城等,他們因為地方商企的入駐和地方政府的支援而成為上市公司,但地方的交易稅卻流失了,他們強大了而門檻更高了,本地品牌的推廣費用更貴了,對地方經濟的發展未必是一件好事。

  解決方案:***建議案***

  共建電子商務平臺,資源共創,利益共享,產業共贏。

  商市網為公開性電子商務平臺,熱忱歡迎各地政府部門參與投資,共同管理,共同經營,共謀發展,各地政府部門或自辦公司參與,或指定民營公司參與,根據投資多少各佔不同股份比例,理論上首期按3000縣區計算,每個縣區投資50萬人民幣,全國縣區共投資15億人民幣,再加上各地政府的大力支援和運營中心的大力配合,很容易把屬於各地政府的電子商務平臺做大做強,商市網很容易成為各地政府共有的上市公司。

  熱忱歡迎各地政府部門來函商榷或來人商議。

  商市網全國管理部

  陝西入圍廣告資訊服務有限公司

  2014年8月28日

給政府領導寫信
給政府領導的一封信
相關知識
給政府的信件
給政府的感謝信範文精選
給政府的感謝信範文合集
給政府的感謝信
給政府的感謝信範本參考
給政府的表揚信範本
給政府的表揚信範文
寫給政府的感謝信
一封給政府的感謝信範文
寫給政府的表揚信範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