為實現中國夢傳遞正能量

General 更新 2024年05月03日
  國家富強、民族復興的中國夢是每個中國人的夢,每個中國記者都是實現中國夢的“積極因子”。
  與會代表紛紛表示,新聞工作者是公共資訊的傳播者、重大事件的記錄者,更是時代進步的觀察者、社會進步的推動者。
  據新華社北京電 (記者賈楠)面對新形勢新任務,新聞媒體應該承擔怎樣的社會責任?昨日上午,中國記協和全國三項教育辦公室舉行“我記者社會責任”主題討論會,來自中央有關部門和主要新聞單位的70餘位代表齊聚一堂,就新時期增強新聞工作者社會責任感的重要性和必要性、新聞工作者社會責任感的豐富內涵和自覺承擔社會責任的基本要求等進行深入探討,併發出“以強烈的社會責任感”的倡議。
  此次討論會結合前不久湖北新聞界開展的“我是建設者”大討論活動,首先介紹了“湖北經驗”,隨後,來自人民日報、新華社、光明網、中央電臺、中央電視臺和京華時報等新聞單位的編輯記者代表結合自己的新聞實踐,圍繞“為什麼要特別強調媒體的社會責任感”、“記者的社會責任感是什麼”和“記者應當怎樣承擔社會責任”等議題,暢抒胸臆。
  大家認為,當今社會思想多元化,一些新聞工作者角色迷失和錯位,固守“看客”和“旁觀者”心態,以“打醬油”的姿態採寫編髮新聞報道。有的媒體在市場壓力下“腿發軟”,在全媒體裹脅下“方向迷失”,出現價值追求和職業精神滑坡、黨和人民喉舌定位模糊的現象。
  人民日報副總編輯謝國明說,如何在市場壓力下站穩腳跟,在網路的背景下辨認方向,媒體的社會責任很重要。新聞工作者應該“用熱情燃燒自己,用理性奉獻社會”,面對海量資訊,新聞工作者要幫助人們去選擇、核准、分析和解讀,這是媒體的機遇和社會責任。
  新華社高階記者、“新華視點”副主任陳芳說,面對事實,不斷追問真相;面對社會,勇於擔當道義;面對人民,如何彰顯赤子情懷是新聞的力量與價值體現,也是新聞記者的責任與使命所在。
  光明網副總編輯吳小京表示,當前資訊傳播廣泛迅速、編輯的一次衝動、一次點選就可能造成不良資訊大範圍轉發傳播。記者必須加強新聞的把關意識,克服從眾、低俗、衝動、自我的心理。
  責任意識決定了記者的情懷和媒體的品格,決定了新聞報道的格調和價值。作為長期從事農業新聞報道的記者,經濟日報喬金亮對深入基層感觸頗深。他說,認識國情是承擔社會責任的基礎,記者要深入社會基層,體察社情民意。
  中央電視臺社會新聞部製片人吳闖認為,有了責任意識,還要有承擔責任的能力,否則只能“有心無力”,這就要求記者用新聞語言真實書寫並傳遞“正能量”。
  討論會最後,中國記協黨組書記翟惠生進行了總結。他表示,面對思想領域多元多變多樣,強調媒體社會責任是對馬克思主義新聞觀的堅守和傳承,是媒體為實現中國夢鼓與呼的思想基石。廣大新聞工作者應找準社會責任的新聞落點,責無旁貸地,做一名合格的社會主義建設者;同時要堅持“改文風”的要求,用“政治家的頭腦”和“藝術家的手法”,以“娓娓道來”的方式,真正把社會責任落實到版面和螢幕上。
  (廣州日報 賈楠)

中華民族傳統文化文章
四個全面理論與中國夢
相關知識
為實現中國夢傳遞正能量
我的中國夢徵文:因著中國夢,傳遞正能量
試論為實現中國夢營造有利的國際環境
試論為實現中國夢營造有利的國際環境
從優秀傳統文化中汲取實現中國夢的精神力量
為實現中國夢而奉獻青春
為實現中國夢匯聚強大青春能量
為實現中國夢創造更好生態條件
為實現中國夢創造更好生態條件
全面深化改革為實現中國夢提供強大動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