某蔬菜基地種植西紅柿

General 更新 2024年06月01日

  番茄別名西紅柿、洋柿子,古名六月柿、喜報三元。在祕魯和墨西哥,最初稱之為“狼桃”。那麼下面一起來看看小編為大家精心推薦的西紅柿的種植技術,希望能夠對您有所幫助。

  西紅柿的種植技術

  番茄***Tomato***別名西紅柿、洋柿子,古名六月柿、喜報三元。在祕魯和墨西哥,最初稱之為“狼桃”。果實營養豐富,具特殊風味。可以生食、煮食、加工製成番茄醬、汁或整果罐藏。番茄是全世界栽培最為普遍的果菜之一。 美國、蘇聯、義大利和中國為主要生產國。在歐、美洲的國家、中國和日本有大面積溫室、塑料大棚及其他保護地設施栽培。中國各地普遍種植。栽培面積仍在繼續擴大。青色的如果吃了可能會中毒.

  西紅柿的名稱由來

  傳說

  番茄相傳番茄的老家在祕魯和墨西哥,原先是一種生長在森林裡的野生漿果。當地人把它當作有毒的果子,稱之為“狼桃”,只用來觀賞,無人敢食。當地傳說狼桃有毒,吃了狼桃就會起疙瘩長瘤子。雖然它成熟時鮮紅欲滴,紅果配綠葉,十分美麗誘人。但正如色澤嬌豔的蘑菇有劇毒一樣,人們還是對它敬而遠之,未曾有人敢吃上一口,只是把它作為一種觀賞植物來對待。

  據記載,十六世紀,英國有位名叫俄羅達拉的公爵在南美洲旅遊,很喜歡番茄這種觀賞植物,於是如獲至寶一般將之帶回英國,作為愛情的禮物獻給了情人伊麗莎白女王以表達愛意,從此,“愛情果”、“情人果”之名就廣為流傳了。但人們都把番茄種在莊園裡,並作為象徵愛情的禮品贈送給愛人。

  番茄  過了一代又一代,仍沒有人敢吃番茄。

  到了十七世紀,有一位法國畫家曾多次描繪番茄,面對番茄這樣美麗可愛而“有毒”的漿果,忍不住吃了一個。吃完後,他躺在床上,鼓著眼睛對著天花板發愣。怎麼?他吃了一個像毒蘑一樣鮮紅的番茄居然沒死!他咂巴咂巴嘴脣,回想起咀嚼番茄那味道好極了的感覺,滿面春風地把“番茄無毒可以吃”的訊息告訴了朋友們,他們都驚呆了。不久,番茄無毒的新聞震動了西方,並迅速傳遍了世界。

  從那以後,上億人均安心享受了這位“敢為天下先”的勇士冒死而帶來的口福。到了十八世紀,義大利廚師用西紅柿做成佳餚,色豔、味美,客人讚不絕口。番茄終於登上了餐桌。從此,番茄博得眾人之愛,被譽為紅色果、金蘋果、紅寶石、愛情果。

  花語:敢於嘗試,雖然平凡弱小,但卻富有勇氣,只要有理想和耐心,小小的力量也可變成大大的光熱。

  當前,番茄作為一種蔬菜,已被科學家證明含有多種維生素和營養成分,如番茄含有豐富的維生素C和A以及葉酸、鉀這些主要的營養元素。特別是它所含的茄紅素,還因為此果真有如愛情一般的功效,可以讓女孩子們更加美麗呢!我們看到,慈愛和懂科學的母親往往會讓孩子多吃番茄。 

  由來

  番茄又名西紅柿,這種果實類似中國茄子形狀、又似中國紅柿子的蔬菜,由於是從外國、西方傳入中國,因而被中國人用漢語命名為“番茄”、“西紅柿”。***注:中國人習慣於把從外國傳入中國東西稱為“番某某”,把從西方傳入中國東西稱為“西某某”*** [7]

  番茄紅色番茄,果色火紅,一般呈微扁圓球形,臍小,肉厚,味道沙甜,汁多爽口,風味佳,生食、熟食可,還可加工成番茄醬、番茄汁;粉紅番茄,果粉紅色,近圓球形,臍小,果面光滑,味酸甜適度,品質較佳,黃色番茄,果桔黃色果大,圓球形,果肉厚,肉質又面又沙、生食味淡,宜熟食。

  番茄的品質要求:一般以果形周正,無裂口、無蟲咬,成熟適度,酸甜適口,肉肥厚,心室小者。宜選擇成熟適度的番茄,不僅口味好,而且營養價值高。

  西紅柿的植技術

  溫度要求

  番茄喜溫,白天適宜的溫度為25℃~28℃,夜間16℃~18℃。低於15℃,番茄種子發芽、授粉受精及番茄轉紅受到影響:低於10℃,生長緩慢,生殖發育受到抑制,5℃時莖葉停止生長,2℃則受到冷害,0℃即被凍死。高於35℃生殖發育受到影響,高於40℃生理紊亂而熱死。充足的光照、適宜的溫差利於養分的積累和轉熟,促進植株健康發育,防止徒長,增強番茄的抗病、抗逆能力,提高產量。

  溼度要求

  基本原則是除發芽、出苗以及分苗定植後的緩苗期,要求較高溫度和溼度外,其他時期都不需要高溼度。對水分要求除定植前和開花期以及轉熟期要適當控水外,其他各期都應保證充足的水分供應。

  施肥原則

  番茄需肥量較大,各時期都應保證充足的營養,但各個生育時期對肥量需求又有一定差異,前期側重氮肥,後期側重鉀肥,磷肥的需求貫徹生育期始終。但整個生育期間要保證鉀肥的需求量。

  在保證番茄正常生長髮育的條件下,對番茄進行低溫鍛鍊,以促進正常的生殖生理過程和受傷後的儘快癒合恢復生長;而在分苗及定植前則要通過充足的鍛鍊,以保證安全渡過受傷後的艱難時期,而在正常生長階段,溫度可適當稍低。

  番茄栽培的關鍵是培育壯苗,壯苗指標為6~7片葉,苗齡60~70天,20~23釐米高,60%~70%顯花蕾。

  在番茄生產中,應對番茄進行配方施肥。生產100公斤番茄需要氮0.4公斤、磷0.45公斤、鉀0.44公斤。按畝產5000公斤計算,應分期及時追施“盛果肥”,這時需肥量大,施肥量應適當增加,每次每畝追施硫酸銨29公斤、過磷酸鈣18公斤、硫酸鉀20公斤。

  在種植過程中應遵循以下幾個原則:

  1.依據土壤肥力條件,綜合考慮環境養分供應,適當減少氮磷化肥的用量。

  2.老菜棚注意多施含秸稈多的堆肥,少施雞糞、鴨糞等禽類糞肥,這樣可以恢復地力,補充棚內二氧化碳,對除鹽、減輕連作障礙等也有好處。

  3.早春溫度低,土壤養分供應慢,前期追肥要跟上,5月份以後減少氮肥追肥,增加鉀肥的使用;初秋溫度高,土壤有機養分供應能力強,以控為主,不要追肥。

  4.推薦施肥應與合理灌溉緊密結合,建議採用膜下溝灌、滴灌等,每次每畝灌溉不超過30平方米,沙土不超過22平方米。

  5.對於越冬長茬的番茄,利用夏季休閒可以種植甜玉米,做到合理輪作,克服連作障礙。

  配製營養土

  按一定比例配製營養土,要求營養土的孔隙度約60%,ph6-7.含速效磷100毫克/千克以上,速效鉀100毫克/千克以上,速效氮150毫克/千克,疏鬆、保肥、保水,營養完全。將配製好的營養土均勻鋪於播種床***厚度10釐米***,或者育苗盤裡。 [16]

  西紅柿的種子的處理

  番茄種子消毒處理。有兩種方法:

  ***1***溫湯浸種,即稱用清水浸泡種子1~2小時,然後撈出把種子放入55攝氏度熱水,維持水溫均勻浸泡15分鐘,之後再繼續浸種3~4小時。溫湯浸種時,一般是一份種子,二份水;要不斷、迅速地攪拌,使種子均勻受熱,以防燙傷種子;三是要不斷加熱水,保持55攝氏度水溫。可以預防葉黴病、潰瘍病、早疫病等病害發生。

  ***2***磷酸三鈉浸種,即先用清水浸種3~4小時,撈出瀝乾後,再放入10%的磷酸三鈉溶液中浸泡20分鐘,撈出洗淨。這種方法對番茄病毒病有比較明顯的效果。

  將土豆塊莖冷凍後再緩緩解凍,然後榨汁,把番茄種子在土豆汁中浸泡一夜,次日,將一塊沒有絨毛的厚布蘸上汁,把浸泡過的種子鬆散地放在上面,使種子相互不接觸,再用聚乙烯薄膜蓋上以免乾燥,但需保持透氣,然後把它們放在溫暖的地方***不能加溫***,種子發芽後,插入土壤進行育苗,採用這種催芽法可比普通發芽的番茄提早成熟2~3周。

  催芽及播種

  【播種量確定】:一般番茄種子每克含有300粒左右,根據定植密度,一般每667平方米大田用種量20-30克。每平方米播種床可以播種10~15克。如果種子發芽率低於85%,播種量還應該適當增加些。

  【確定播種期】:根據種植季節、氣候條件、栽培方式、育苗設施等因素綜合考慮,以確定適宜的播種期。例如,春季露地栽培,北京地區通常在2月中旬至3月初播種育苗。秋季露地栽培,長江以南如上海、南京等地以7月下旬至8月初播種,效果最好;而四川東部以7月上旬播種的產量較高。產量也較高。一些番茄病害發生嚴重的地區,把播種期適當推遲1~2月,然後通過密植、早摘心、增加肥水等措施,也能獲得較高的產量。

  種子經過處理後可以直接播種,但最好還是要進行催芽播種。 催芽過程中,需提供適宜的溫度、水分和空氣,為此要經常檢查和翻動種子,使種子處於鬆散狀態,每天還需要用清水淘洗1~2次,以更新空氣和保持溼度。催芽最好採用恆溫箱。經過催芽的種子,播種後出苗快而整齊,有利於培育健壯的幼苗。

  【播種方法】:通常有撒播、條播和點播。播種後應立即覆土,覆土要用過篩的細土。覆土的厚度約0.8~1.0釐米,薄厚要一致。播種後每平方米苗床再用8克50%多菌靈可溼性粉劑拌上細土均勻薄撒於床面上,可以防止幼苗猝倒病發生。冬春季育苗床床面上還需覆蓋地膜。夏秋季育苗床床面上需覆蓋遮陽網或稻草,待有70%幼苗頂土時撤除覆蓋物。

  西紅柿的育苗技術

  一般情況,育苗床溫度較高,保溫條件好,種子又先經過催芽的,播種後2~3天就可以出苗,反之,就需要5天或更長一些時間才能出苗。

  苗期管理主要是溫度和光照的控制:

  ***1***播種至出苗期間的苗床管理,這一時期是指播種至兩片子葉充分展開期。春季露地栽培番茄的育苗期各地均安排在寒冷的季節,必須使床溫控制在晝溫25~28攝氏度,夜溫15~18攝氏度。採用冷床或溫床育苗的,這期間應充分利用太陽能以提高床溫,並利用覆蓋物以保持較高的床溫。幼芽開始頂土出苗時,如果因覆土過薄,發現頂殼現象,應立即再覆土1次。冬春季育苗期溫度管理見下表。

  ***2***出苗至分苗前的苗床管理。這一時期主要是調節苗床溫溼度,及時間苗、覆土,改善光照條件,白天可控制在20~25攝氏度,夜間10~15攝氏度,以防徒長。分苗前4~5天,為適應分苗床較低的溫度,提高移植後的成活率,促進緩苗,此時的床溫可再降低2~3攝氏度。苗期容易發生的立枯病或猝倒病往往是在惡劣天氣裡,不進行適當的通風換氣,長時間用草苫、薄膜等覆蓋物捂蓋著,使苗床內空氣溼度逐漸提高而造成的。期間,尤其應注意保護子葉;改善光照條件;等有害時間苗;水肥管理;和合理覆土。

  ***3***適時栽植 在外界氣溫適合幼苗生長需求時,將低溫鍛鍊好的幼苗移栽到生產田內,移栽是澆透緩苗水,採用“平栽”的方法栽植。平栽是將幼苗平放在地面,根部與地面平行,這種栽植的好處是緩苗快,利於幼苗快熟生長。

  番茄夏季育苗,目的是為9月上中旬定植提供壯苗。其技術要點如下:

  1.選用良種。

  選用適應性強、抗病、優質、豐產的矮秧早熟品種,如魯粉2號、津粉65.早豐、早魁等。在病毒病發生較重的地區,也可選用強力米壽、強豐、魯粉1號、雙抗2號、中雜4號等中晚熟較抗病毒病的品種。但要適期早播,定植後留2穗果及早打頂。

  2.育苗畦的選擇與整理。

  選擇3年內未種過番茄、辣椒等茄科蔬菜且排灌方便的生茬地作育苗畦;在病毒病重發地,育苗畦附近最好沒有黃瓜地。育苗廂做成1-1.5米寬的半高畦,或易於排水的平畦,用充分腐熟的圈肥等作基肥,深翻後耙平。

  3.選擇適宜的播種期。

  北方地區一般以7月下旬-8月初為宜。如播種偏早,苗期高溫期太長,則病害重;播種晚,病害雖輕,但定植後果實尚未長大或成熟,天氣已轉冷,產量較低。病害輕和夏季較涼爽的地區,可適當晚播;選用中晚熟品種的可早播,早熟品種適當晚播。

  4.種子播前處理。

  播種前3-4天,先將種子用10%磷酸三鈉溶液浸種20分鐘,鈍化種子攜帶的病毒。後用清水洗淨藥液,再將種子放入50℃溫水中,攪拌冷卻至30℃時,靜置浸泡3小時,後將種子撈出瀝乾,用溼布包好,放在室溫下催芽。催芽期每天用清水淘洗1次以防發黴。發芽後,先將育苗畦澆足底水,於下午4-5時播種,播後覆土1-1.5釐米。

  5.播種畦的苗床管理。

  播種後,在育苗畦上搭涼棚,于晴天上午10時-下午3時,覆蓋薄草簾遮陰降溫。出苗後及時間苗,並用馬拉硫磷或氧化樂果800-1000倍液每隔5-7天噴1次,防治秧苗蚜蟲。苗期乾旱,適當澆水;雨澇天可在涼棚上覆蓋塑料薄膜防雨。

  6.分苗畦的苗床管理。

  選擇生茬地作分苗畦,畦內施腐熟圈肥作基肥;地力較差時,每個標準畦***33.3平方米***還可摻施1公斤氮、磷、鉀複合肥,並深翻畦土,使肥料與土壤混勻,耙平畦面。秧苗達2-3片真葉時進行分苗,苗距10-12釐米。對秧苗生長不宜控制過重,畦土偏干時應酌情澆水,並配合劃鋤保墒。定植前3-5天,澆水切塊,切塊後要採取防雨措施,使秧苗能帶土定植。

  西紅柿的病蟲防治

  番茄花皮的防治

  這是一種生理性病害,也叫筋腐病或條腐病或帶腐病,主要危害果實,下面就給大家介紹一下,常見的有兩種型別。

  一是褐變型。幼果期開始發生,主要為害1到2穗果,在果實膨大期果面上出現區域性褐變,果面不平,個別果實呈茶褐色變硬或出現壞死斑,剖開病果,可發現果皮裡的維管束呈茶褐色條狀壞死、果心變硬或果肉變褐,失去商品價值。

  二是白變型。主要發生在綠熟果轉紅的時期,其病症是果實著色不均勻,輕的果形變化不大,重的靠近果柄的部位出現綠色突起狀,變紅的部位稍凹陷,明面紅綠不均。這位菜農講得就是屬於白變型。

  西紅柿筋腐病一般在莖葉上看不出來,但剖開距根部70釐米處的莖部,可見莖的輸導組織呈褐色病變,已遭破壞,導致果實出現上述病狀,這是與病毒病不同的地方。

  【病因】:由於是一種生理性病害,受害程度取決於品種***大果紅番茄萬達就不易感染***、日照時數、光照強弱以及土壤中氮、磷、鉀的比例。

  【防治方法】:主要是在管理上下工夫,適當增加光照科學確定播種、定植期,採用配方施肥。已出現上述病狀的可以噴多元素肥。

  ***1***物理防治

  高溫消毒土垠:利用三夏高溫期間進行。春保護地拉秧後,先清潔田園,把病殘株、病葉、病根消除出田外深埋或燒燬;每畝施石灰50~100千克和碎稻草***或麥秸***1000千克,可防治黃瓜枯萎病、疫病、根結線蟲等。

  小蘇打或高脂膜防治白粉病:白粉病剛剛發生時,噴小蘇打500倍液,隔3天1次,連噴5~6次,既防白粉病,又可分解出二氧化碳,提高黃瓜產量。或用27%高脂乳劑80~100倍液,6天噴1次,連噴4次。***3***黃板誘蚜或銀灰膜避蚜。

  ***2***生物防治

  防病:對白粉病、***病、黑斑病,初現個別病斑時,可噴2%農抗120或農抗B0-10水劑200倍液,隔6~7天噴1次,連噴4~5次,還可兼治灰黴病,霜黴病。細菌性病害,如角斑病發生初期,可噴農抗751水劑100倍液,隔5~6天噴1次,連噴2~3次。

  防蟲:黃瓜 蚜蟲發生時,可噴韶關黴素200倍液,加上0.01中性洗衣粉,或用0.65%茴蒿素200毫升,加60-80千克水進行噴灑。茶黃蟎可噴20%複方劉陽黴素800-1000倍液,隔6-7天噴1次,連噴2-3次。

  ***3***藥劑防治

  對於已發病的保護地番茄,可選用高效低素殘留的農藥,進行適當防治。晚疫病可用60%百泰或80%大生M-45可溼性粉劑或72%克露可溼性粉劑;黑星病可用防黑黴粉塵或40%福星乳油;***病用8%克炭靈粉塵或80%***福美可溼性粉劑;蚜蟲、白粉蝨可用防蚜防蝨粉塵或10%吡蟲啉可溼性粉劑進行防治。

  番茄果實空洞

  番茄空洞果是指果皮與果肉膠狀物之間有空洞的果實。儘管空洞果對番茄的產量影響不是很大,但會嚴重影響其商品性,降低經濟效益,在生產中不能不引起重視。

  番茄空洞果是一種生理性病害,心室數目少的品種易發生。形成番茄空洞果的原因較多,如噴施激素時間不當、光照不足、結果盛期澆水不足、留果太多、營養物質供應不上等。各番茄品種的長勢不一,應根據各品種的特性及時掐尖兒,使植株的營養生長和生殖生長平衡發展。

  番茄細菌斑點病

  番茄細菌性斑點病又叫細菌性葉斑病、細菌性葉斑疹病,一般減產10~30%,嚴重時可達50%以上。為害特點番茄細菌性斑點病主要為害葉、莖、花、葉柄和果實。

  葉片感病,產生深褐色至黑色不規則斑點,直徑2~4毫米,斑點周圍有或無黃色暈圈。

  葉柄和莖幹症狀相似,產生黑色斑點,但病斑周圍無黃色暈圈。病斑易連成斑塊,嚴重時可使一段莖杆變黑。

  花蕾受害,在萼片上形成許多黑點,連片時,使萼片乾枯,不能正常開花。

  幼嫩果實初期的小斑點稍隆起,果實近成熟時病斑周圍往往仍保持較長時間的綠色。病斑附近果肉略凹陷,病斑周圍黑色,中間色淺並有輕微凹陷。

  【防治方法】

  1.農業防治:加強檢疫,防止帶菌種子傳入非疫區;選用抗病、耐病品種;建立無病種子田,採用無病種苗;與非茄科蔬菜實行3年以上的輪作;整枝、打杈、採收等農事操作中要注意避免病害的傳播;在乾旱地區採用滴灌或溝灌,儘可能避免噴灌。

  2.種子處理:用55℃溫水浸種30分鐘,或用0.6%醋酸溶液浸種24小時,或用5%鹽酸浸種5~10小時,或用1.05%次氯酸鈉浸種20~40分鐘。浸種後用清水沖洗掉藥液,稍晾乾後再催芽。

  3.藥劑防治:在發病初期,選用77%可殺得可溼性粉劑400~500倍液、53.8%可殺得2000幹懸浮劑600倍液、20%噻菌銅***龍可菌***懸浮劑500倍液、14%絡氨銅水劑300倍液或0.3%~0.5%氫氧化銅溶液進行防治,每隔10天左右噴一次,連噴3~4次。

  病害主要有早疫病、葉黴病、灰黴病、潰瘍病。發病初期可用波爾多液進行防治,後期可用70%甲基託布津800-1000倍,75%百菌清600倍液或速克靈噴霧防治。蟲害主要有棉鈴蟲、菜青蟲、蚜蟲等,危害葉片和果實,用天潤殺蟲1號或天潤殺蟲2號對棉鈴蟲及菜青蟲有較好防治效果,蘇得利或蟲卵克防治效果也不錯。蚜蟲可用吡蟲啉或闢蚜霧噴霧防治。[17]

  生長期管理

  ***1***抓好生育期管理,包括中耕除草,蓄水保墒、搭架綁蔓,整枝打杈、去掉老葉、通風透光、加強防治病蟲害、加強溫度管理等措施。溫度管理就是要白天應適當加大棚室通風量,使棚內溫度保持在25℃左右。夜間溫度保持在10~13℃之間。開始放風時,放風口應由小到大,由少到多,午後氣溫下降後逐漸將風口變小或關閉。

  ***2***抓好肥水管理。西紅柿的生長期在夏秋雨季一般不需要澆水,但當1~3穗果成熟時遇旱,也應適當澆水。根據西紅柿植株生長情況,適時追肥,以促進果實發育,保花保果。一般作底肥可施入微生物菌肥,追肥可施入貝壯秧劑和增甜靈,使其看上去更加好看美味。有條件的可追施豆餅、棉籽餅等餅肥。

  ***3***做好整枝管理。 番茄在生長過程中,每個葉腋出會長出嫩芽,要把第一個花序以下的嫩芽及時除去,以免影響消耗營養、果實的採光和產量,每株留4-6個花序後,將植株掐尖去頂,控制營養只供應果實,保證產量。

  西紅柿的反季節栽培

  一、栽培季節:

  華南地區反季節栽培的番茄供應期一般為6~10月。播種時間為3~6月,定植期4~7月,4月上旬以前、7月下旬以後定植的可安排在海拔300~500米的山區種植,4月中旬至7月中旬定植,一般可安排在海拔500~700米的山區種植。

  二、品種選擇:

  栽培夏番茄應選耐熱、抗病性強、長勢旺、不易早衰、耐貯運、抗裂果、品質好、產量高、暢銷的品種。如豐順、益豐、新星101、年豐、夏紅1號、大豐順等,而金豐1號、明珠、紅寶石、聖女等不抗青枯病品種,在無青枯病流行地區可作為反季節栽培品種,在青枯病較嚴重的病區,不宜作為栽培品種。應因地制宜進行品種選擇,小面積試種成功後再行推廣。

  三、田間管理:

  夏番茄生長期間,正值高溫高溼、颱風暴雨多或高溫烈日曝晒交叉變化的季節,病蟲害嚴重,因此,應選擇2~4年未種過茄果類蔬菜的田塊,並採用深溝高畦,以利於排水,基肥應增加磷鉀比例,控制氮肥用量。同時,適當密植,以便相互遮陰,降低和穩定土壤溫度,有利於根系生長。

  定植後可用稻草等覆蓋畦面,上面再培土,防止雨後土錶板結,減少水分蒸發,抑制田間雜草生長,減輕病害的發生。整個生育期,只需除草、培土,不需中耕,還要早搭架。應保持土壤溼潤,及時追肥,坐果後要多施勤施。同時,應防止果實臍腐病的發生,可葉面噴施0.2%的磷酸二氫鈣。

  西紅柿的儲藏管理

  1、容易貯藏。夏秋季節可利用地窖、通風庫、地下室等陰閔場所貯藏番茄,筐或箱存時,應內襯乾淨紙或墊上用0.5%漂白粉消毒的薄包,防果實碰傷。將選好的番茄裝入容器中,一般只裝4-5層。秋季如果能將溫度控制在10-13℃,番茄也可以貯藏一個月

  2、冷藏。夏季調溫季節用機冷藏庫貯藏,貯藏效果更好,綠熟果的適宜溫度為12-13℃,紅熟果1-2℃,貯藏期可延長到30-45天左右。

  西紅柿的生理病害

  綠背果

  【症狀】:果實變紅後,在果實肩部或果蒂附近殘留綠色區或斑塊,始終不變紅,果實紅綠相間,綠色區果肉較硬,果實味酸,口感差。

  【發病緣故原由】:偏施氮肥,番茄植株長勢過旺的情況下發生,尤其在氮肥多、鉀肥少、缺硼、土壤枯燥時,發病最為嚴重。番茄果實的生理病害是由不相宜的環境條件惹起的,一旦環境條件規復正常後,生理病害停止發展,有時還可規復正常。生理病害的緣故原由許多,如溫度不適、光照不敷或過強、水分失調、營養失調以及藥害、肥害等種植管理不當因素。

  【防治方法 】:果實膨大期,及時補鉀,噴施含鉀和硼的複合微肥。

  茶色果

  【症狀】:果實成熟後變紅,但紅中顯暴露褐色而使果實呈茶褐色,果實外貌發汙,光芒度差,商品性明顯低落。

  【發病緣故原由】:高溫、弱光是產生茶色果的根來源根基因,果實成熟期溫度低於24℃,葉綠素就會增多,並延遲番茄紅素構成,招致茶色果的出現;偏施或過量施用氮肥,鉀、硼缺乏,在輪作、土壤鹽演化的溫室,若再過量施肥,都容易惹起茶色果。

  【防治方法】:舉行果實催熟處置懲罰,制止忽幹、忽溼或過幹、過溼。或過量施用氮肥,制止營養生長過旺! [19]

  臍腐果

  【症狀】:在果實乒乓球至雞蛋大小的幼果期發病,開始果實頂部***臍部***最初呈水浸狀暗綠色或深灰色,很快變為暗玄色,果肉失水,頂部呈扁平或凹陷狀,病斑有時有同心輪紋,果皮和果肉柔韌,一般不腐敗,氛圍溼潤時病果腐敗。

  【發病緣故原由】:直接緣故原由是缺鈣造成的。四是生長調治劑處置懲罰過的果實易發生臍腐病。

  【防治方法 】:一是制止氮鉀肥過多的同時又一次性施入大量的速效性肥料;二是防備土壤枯燥,增加灌水量;三是進入結果期後,每7天噴一次0.1%~0.3%的氯化鈣水溶液,也可一連噴施綠芬威3號等鈣肥。

  日灼果

  【症狀】:果實被灼部位呈大塊褪綠白斑,外貌有光芒呈通明革質狀,凹陷。後期病部變黃,外貌有時出現皺紋,幹縮變硬,果肉壞死,變成褐色塊狀。

  【防治方法 】:公道密植;過度整枝打杈;在選留花序和整枝綁蔓時,要把花序安排在支架的內側,靠自身的葉片遮光;打頂尖時在最後一個果穗的上面要留2片葉,為果穗遮光;及時透風、低落室溫;遮陽網籠罩,制止強光。

  【發病緣故原由】:果實受陽光直射部門溫度過高而被灼傷。

  畸形果

  【症狀】:果實膨大後有時呈現偏圓果、尖形果、橫裂果、指形果、多室雙體果等,統稱為畸形果。

  【發病緣故原由】:畸形果多在花芽分化過程中發生,與花芽分化前的營養狀況有關。

  開花期營養過剩,花芽分化遇低溫,營養從葉向花的運輸增多,使心皮數形成很多造成畸形果。激素處理不當也易形成畸形果。

  【防治方法 】花芽分化期儘量避免養分水分過多和低溫,激素處理濃度不宜過高。

  裂果

  【症狀】:在果實臨近成熟時,在果蒂附近發生放射狀的裂痕,並在果肩部出現同心狀的龜裂。

  【發病緣故原由】:高溫、乾旱、灌水不當和遭遇雨淋是發生裂果的主要原因。另外,裂果還與品種有關,果皮薄容易裂果。經過一段乾燥條件天氣後,接著一場大雨或灌溉,水分向果實運輸膨脹,造成裂果。

  【防治方法 】防止果實長期陽光暴晒,避免果皮老化。在果實收穫期前避免土壤水分含量的急劇變化和水分直接淋到果實上。鈣、硼不足可使果皮老化引起番茄裂果,在土壤鈣硼含量低的條件下,應及時補充鈣肥和硼肥調節各種養分比例,氮肥和鉀肥不宜過多,以免影響鈣的吸收。在乾旱條件下鈣和硼的吸收也會受到影響,均勻灌水利於鈣硼的吸收,防止裂果。

  網紋果

  【症狀】:在果實膨大期透過果實的表皮可以看到網狀的維管束,接近著色期嚴重,到了收穫期網紋仍不消失,這種果實叫網紋果。

  【發病緣故原由】:網紋果多出現在氣溫較高的夏初季節,土壤氮素多,地溫較高,土壤粘重,且水分多,土壤中肥料易於分解,植株對養分吸收急劇增加,果實迅速膨大,最易形成網紋果。

  【防治方法 】控制氮肥的施用量,在肥沃的土壤上不要施用過多的易分解的雞糞等有機肥,在氣溫升高時,保護地內應加強通風,防止氣溫和地溫急劇上升。[20]

  西紅柿的無土栽培

  一、品種選擇

  凡是有土栽培選用的品種均可用無土栽培。但是因無土栽培投資較高,一般應選用果實品質好,產量高,效益好的品種。佳園大粉、沈農大粉、卡魯索***荷蘭***、美國大紅、美國144、櫻桃番茄等。

  二、無土育苗

  冬春季番茄穴盤育苗生理苗齡4~5片葉、葉面積25~30平方釐米、株高10~12釐米、莖粗2.5~3.0毫米,日曆苗齡50天左右,選用72***128***孔苗盤;夏季育苗生理苗齡3葉1心、葉面積30~35平方釐米、株高13~15釐米、莖粗3毫米左右,日曆苗齡20天左右,選用72孔或128孔苗盤。

  番茄育苗基質配比為草炭2份、蛭石1份,此外,冬季育苗每立方米基質加15∶15∶15氮磷鉀三元複合肥2.5公斤,或1.2公斤尿素和1.2公斤磷酸二氫鉀。夏季育苗每立方米基質加15∶15∶15氮磷鉀三元複合肥2.0公斤。

  播種可用播種機或手工播種,一般採用幹籽播種,特別是丸粒化和包衣種子幹籽便於機械化播種,有催芽室或夏季播種可幹籽播。播種後應將苗盤覆蓋地膜保溫保溼,放入催芽室中溫度保持25℃。夏季高溫天氣要採取遮陽措施。出苗後白天溫度保持25℃左右,夜間保持10~12℃。基質育苗應經常澆水,保持基質溼潤。

  三、栽培方式

  番茄多采用基質槽培,東北寒冷地區採用半地下式槽,以免營養液溫度過低、溫差太大,其它地區為地上式槽。槽的規格為寬24~36釐米,高15釐米,栽1行。寬72釐米栽2行。一般用磚堆5層,底和四周用塑料薄膜鋪好,內裝基質厚度14釐米。也有用袋培的,一般用聚乙烯黑色或黑白雙色塑料薄膜筒製成,枕式袋規格為30~35×70釐米,裝基質20~30升基質,栽2株。筒式袋為30~35×35釐米,裝基質10~15升,栽1株。

  栽培基質為草炭1份,蛭石1份。有機生態型無土栽培每立方米基質中混入10~15公斤消毒雞糞、1公斤磷酸二銨、1.5公斤硫銨、1.5公斤硫酸鉀作基肥。

  因為無土栽培番茄多為長季節栽培,留8~10穗果,一般行距要加寬,定植株行距為55×75×30~35釐米。枕式袋定植前在袋上挖2個直徑10釐米定植孔,孔距40釐米。之後在基質表面覆蓋一層薄膜防止水分蒸發,最後將基質

  西紅柿的產量構成

  番茄產量主要由定植株數、坐果數和單果重量構成,可用公式表示為:

  產量=定植株數×單株坐果數×平均單果重量

  定植株數決定於栽培形式、品種、整枝方式等,生產者可根據具體條件選定,在寧夏回族自治區一般日光溫室每畝定植1800—2200株。

  坐果數決定於品種、育苗技術、花期管理技術和留果穗數等。寧夏回族自治區日光溫室生產上,秋冬茬和早春茬一般選留6—12穗,少數留4— 6穗以上;冬春一大茬一般選留12一24穗。每花穗留果3—4個較為適宜。

  番茄產量構成的三項因素內,受栽培技術影響最大的是單果重量。果實重量決定於每個果實的細胞數和細胞大小。因此生產上培育花芽發育良好的壯苗以及加強定植後的栽培管理,特別是果實膨大期的肥水管理具有直接的重要意義。

  西紅柿的增產途徑

  ***1***選擇優良品種是番茄生產獲得高產、高效益的基礎。好品種一般增產10%—30%,在病害嚴重地區,選擇高度抗病品種,增產可高達50%以上。另外,選擇耐寒性或耐熱性強的品種常常是冬季生產或夏季生產的成敗的關鍵,這是栽培管理所不能補償和替代的。

  ***2***合理密植是增產的有效途徑之一。生產上,在整地定植前,根據不同品種和栽培形式栽培密度***株距和行距***就應確定。但定植後缺苗或病害或機械損傷所造成的缺株對產量的影響應引起重視。

  ***3***保花保果、提高坐果率是番茄生產,特別是冬季生產和越夏生產增產的關鍵。生產上常常由於落花落果嚴重導致產量較低,因此,提高坐果率對增產具有重要意義。

  ***4***病蟲害防治是番茄生產的重要環節。生產上普遍遭受病、蟲的危害,輕者造成減產減收,重者甚至絕產絕收。

  ***5***適宜的栽培管理是增產的保證。栽培管理主要是環境條件的管理,也就是光照、溫度、水分、營養和氣體的調控管理。生產上增加光照,特別是冬季生產增加光照是比較困難的,也是有限度的,因此如何有效利用光照是栽培管理的關鍵。光照管理應儘可能使植株接受更多的光照,製造更多的養分。溫度管理要有一定的晝夜溫差。夜間溫度管理稍低,有利於養分積累。水分和養分管理要充足,特別是結果期,更要充足,否則將影響產量。

  番茄不同的栽培形式其栽培管理也略有不同。露地栽培由於光照充足,但溫度和氣體管理比較困難,所以主要是水分和養分的管理;而保護地生產,尤其是日光溫室生產由於光照不足,所以要以光照為前提條件,進行溫度、水分、養分和氣體的管理。番茄保護地栽培的莖葉大小要比露地栽培適當小些,如果過分繁茂,甚至徒長,易引起開花結果的延期或落花落果,造成減產減收。

  掌握番茄的生長髮育規律,創造適宜的環境條件,有目的地調控營養生長和生殖生長的平衡,對提高番茄產量和改善品質具有重要意義。


       

木菠蘿樹苗如何種植
某蔬菜基地種植黃瓜
相關知識
某蔬菜基地種植西紅柿
某蔬菜基地種植黃瓜
室內種植西紅柿的基本方法
溫室大棚種植西紅柿的方法
如何在家種植西紅柿的方法是什麼
陽臺種植西紅柿的技術
如何種植西紅柿
大棚種植西紅柿的方法
大棚種植西紅柿的技術有哪些
家庭種植西紅柿的方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