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醫養生穴位

General 更新 2024年05月21日

  中醫認為,人體有很多穴位,經常按摩這些穴位可以起到防病祛病。下面小編給大家介紹,希望對你有用!

  

  1、湧泉

  在足心凹陷處。平時按揉有助於治療咽喉腫痛、頭痛、眩暈、高血壓等。由於此處最敏感,刺激後有開竅蘇厥、回陽醒腦的特殊功效,若發現有人猝然昏倒、不省人事,可給予該穴位強刺激,按揉50~100次。

  2、關元穴

  它位於肚臍下三寸,是“男子藏精,女子蓄血之處”,臨床上常用它來治療泌尿、生殖系統等疾病,例如不孕不育、閉經、遺尿、陽痿、洩瀉、帶下、產後腹痛等。還可以用擦法,以透熱為度,每天1~2次;或者可以艾灸,每次10~15分鐘,每天1次。

  3、膻中穴

  位於兩乳頭連線中點,胸骨之上,屬於任脈,是心包經經氣聚集之處,此外,一身宗氣也匯合於此穴。膻中有理氣開胸、降氣通絡之功,多用於治療心悸、氣短、胸悶、胸痛、乳腺增生、咳嗽、哮喘等心肺疾病。可用掌根來回摩擦,以透熱為度。

  4、三陰交

  在小腿部內側內踝高點上三寸,脛骨內側面後緣,為主治婦科病常用穴。婦女由於月經、胎產、哺乳等,以血為用,又易耗血,因此,情緒易於激動,肝氣容易鬱滯,出現肝血不足的狀態。三陰交能疏理肝脾養血,常用來治療月經不調、崩漏、痛經、經閉、帶下、產後腹痛、習慣性流產、乳汁缺乏等。每日按揉50~100次,以有酸脹感為宜。

  5、足三裡

  它位於小腿的外側,膝蓋骨斜下方。足三裡是胃腑疾病和人體強壯的重要穴位,幾乎所有的胃腸道疾患,例如淺表性胃炎、糜爛性胃炎、萎縮性胃炎、腸炎等疾病,一旦有胃痛、胃脹、反酸、燒心、呃逆、便祕、洩瀉等症狀,都可以按足三裡穴位來進行保健。具體操作方法是每日按揉50~100次,以有酸脹感為最佳。

  相關知識

  1、止胃痛:

  胃痛時,用雙手拇指按揉雙腿足三裡穴***位於膝蓋下三寸,脛骨外側一橫指處***,待有痠麻脹感後堅持3至5分鐘,胃痛便可明顯減輕。

  2、止心絞痛:

  心絞痛發作時常常伴有胸部壓迫感、窒息感等。此時可按壓至陽穴***位於人體背部,當後正中線上,第七胸椎棘突下凹陷中***,一般按壓3~6分鐘,心絞痛即可得到有效緩解。

  3、止頭痛:

  頭痛發作時,患者自己可用雙手食指分別按壓頭部雙側太陽穴***位於眉梢與外眼角中間向後一寸凹陷處***,壓至有脹痛感並按順時針方向旋轉約1分鐘,頭痛便可減輕。

  4、治休克:

  刺激人中穴***位於人體鼻脣溝的中點***具有升高血壓、興奮呼吸中樞的作用。當遇到中風、中暑、中毒、過敏的病人突然出現昏迷、呼吸停止、血壓下降甚至休克等情況時,可用大拇指尖按壓其人中穴往往能夠起到急救的效果。

  5、降血壓:

  高血壓患者因生氣、暴怒、激動、勞累等原因往往導致血壓會急劇上升,這對患者生命有極大的威脅。此時按壓勞宮穴***位於人體的手掌心,當第2、3掌骨之間偏於第3掌骨,握拳屈指的中指尖處***,常常可使血壓逐漸恢復正常。

  6、治便祕:

  便祕者在大便時倘若用左手中指點壓左側天樞穴***位於肚臍左側2寸處***,至有明顯酸脹感即按住不動,堅持1分鐘左右,就會有便感;然後屏氣,增加腹內壓,一會兒即可順利排便。

  7、治暈厥:

  中暑、中風、虛脫時,病人突然昏倒,不省人事,面色蒼白,大汗淋漓。這時家人可用大拇指捏壓患者合谷穴***位於人體的手背部位,第二掌骨中點,拇指側***,持續2~3分鐘,一般會緩解。

  8、止嘔吐:

  嘔吐時,患者可用中指壓內關穴***位於前臂正中,腕橫紋上2寸處***來止嘔,應壓至有酸脹感為宜,約1分鐘即止嘔吐。

  9、止鼻血:

  鼻子出血時,馬上用拇指和食指捏自己的腳後跟穴***位於踝關節及足跟骨之間的凹陷處***,左鼻出血捏右腳跟,右鼻出血捏左腳跟,即可止血

  10、止膽絞痛:

  膽囊炎、膽結石發作時,右上腹可發生劇烈絞痛。病人可用大拇指持續按摩右小腿的陽陵泉穴***位於膝蓋斜下方,小腿外側之腓骨小頭稍前凹陷中***2分鐘,即可獲得良好的止痛效果。

中醫養生穴位助女人補氣養血
適合秋季瑜伽減肥的動作
相關知識
中醫養生穴位助女人補氣養血
中醫養生穴位
中醫養生穴位之少府穴
中醫養生穴位之衝陽穴
中醫養生穴位之八邪穴
中醫養生穴位之十宣穴
中醫養生穴位之極泉穴
中醫養生人體穴位
中醫養生調理
中醫養生體質養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