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學者必看的太極拳知識

General 更新 2024年06月06日

  太極拳是我國的傳統武術,而且是我國的非物質文化遺產,太極拳不僅僅是一種武術,更是我們民族的象徵,所以有很多朋友練習打太極拳。下面是小編為大家整理的關於:。歡迎閱讀!

  初學者必看的太極拳10個知識

  一:學藝先學禮,習武先習德

  “德有多高,功有多深。”對這句話,以前沒有真正領會,今天我終於明白了它的含義。 學習太極拳,首先要先學會做人。尊師重友這一點非常之重要。我曾經有過2個師傅,其中一位師傅告誡我,“要別人的東西不好,得讓別人主動給你東西。那麼怎樣能讓師傅給你東西呢?把自己放在最低的位置,永遠當小學生。有了一點進步不要沾沾自喜,目空一切!只有這樣,才能學到東西而從中獲益。

  二:定位

  學習太極拳首先要給自己定位。常言說:“人比人氣死人”。所以呢,人不能跟人比,要自己跟自己比,這樣就會在自己的小天地裡,其樂融融。練拳也是這樣,根據自身的條件,合理定位,定得低一點為好,一旦達到目標,就會很滿足,超越了目標,就會有成就感,這樣會增強自信心,給生活帶來益處。

  三:要讀書

  早晨,晨練的人很多,練太極拳的人更是不少。然而,當走到他們中間,問一問有多少人看書,看拳理的?少得可憐。說很多人練太極象做操,有的彎彎斜斜的,很不雅觀,原因就在於此吧。太極拳打好了,能打出“韻味”。而這個“韻味”我想正是拳理的體現。所以,不但要看拳理拳法,而且相關的類別的書也應該看一看。比如:易經,中醫的經絡學等等。要想拳練得舒服,別人享受,除了師父口授,另外得到書裡多品味。

  四:學拳要多練,多問,多看

  太極拳是中國傳統文化中的瑰寶,它集易經、中醫經絡學說、道家的養生術及傳統的兵法等古代哲學思想創編而成。它是很抽象的,有些東西難以用文字和語言來表達,沒有名師的口傳身授,只憑自己看書,看光碟是學不成的,必須在師傅的指導下,不斷地體會、吸取和改進,才會學有所成.。

  師傅教拳的時候,每說的一句話,一個動作,都要細心體會,不懂就要問,不要裝懂。練拳的時候,也不要怕別人看,偷練不可取,一旦添了毛病,就不好改了。俗話說:“學拳容易,改拳難”就是這個道理。當然,偷藝也是一種學拳的方式,當師傅教別人的時候,不妨留心聽一下,從而補充不足之處,使拳架不斷改進。另外,不懂就問這是通向成功的必經之路。在行拳走架時,要細心揣摩,做到鬆、柔,慢、勻、穩,這樣才能體會出太極的韻味。許多人練拳從來不問,我說:“你問問師傅,讓師傅給你改改拳。”他說:“我不知道問啥。”象這樣的朋友我告訴你一個妙方:你對師傅說:“師傅,我練一個式子,給我看看毛病?”問題不就出來了嗎?

  學拳不能關上門自練,要多看別人練拳。剛學的時候,你會認為誰練得都好,好在哪?不知道,不好,又說不出道理,這是因為對拳理沒有認識,隨著功夫的不斷提高,逐步地,你就會有自己的見解,能選擇性地看,闡明自己觀點。這個時候,說明你的拳術有了進展,好的取之,變為己有,不好的就當是自己的毛病,不能再犯。

  學習太極拳要在“練”和“悟”字上下功夫,在這個問題上沒有捷徑可走。但是,必須按拳理練,理論聯絡實際地練,那樣才會有所收穫。有些人認為“拳打萬遍理自現”,這話不對,必須有個前提,那就是要合規矩地練才對,否則,功夫下得再多也是白練。

  五:要明白“會練會養能成功”的道理

  “三分練,七分養”。拳練得再好,不會養也會前空盡棄。練拳要方法得當,方法不當,也會有損自身健康。每個人自身條件不同,但練拳必須圍繞一個宗旨:“順其自然”!不要勉強做一些動作。練完以後也不能亂**服,洗冷水擦身等。“滿身是汗,防風似箭”這是師傅常常告誡的一句話。明瞭這個理,你就會知道怎樣來保護自己了。平時的飲食起居都要以養為主:

  1:生物鐘要有規律。

  2:犯病的不吃,飲食有節。

  3:戒菸限酒。

  4:心態平和。

  六:老師的重要性

  “師傅領進門,修行在個人”這話不假,可是,拜什麼樣的師傅,這一點很重要,他直接關係到你學拳的“質量”。有的人打了一輩子拳不懂什麼叫“丹田內轉”,更談不上怎樣轉。“丹田內轉”是太極拳的精華,不練丹田練什麼呢?這樣的人只能說練了一輩子花架。同樣是健身,質量當然不同,回饋你的自然不一樣。所以不能盲目拜師,要多走,多看,多問,找一位明拳理,武藝又高的人來做師傅,說穿了就是文武雙全的人。這樣可以最短的時間,最快的速度,掌握基本要領,在學習的過程中不走彎路。

  七:不能貪多,少而精

  做人不能貪,學拳也是如此。師傅常說:“容易得到的東西,不是好的東西。”一套拳學會容易,學好不易。一套拳研究透了,別的拳只是形式而已。所以練一套拳就要練好,練精,真正讓拳理在你的行拳走架中體現得淋漓至盡,把自己熔融到大自然之中,達到一種境界,進入一種狀態。真正體會到有病去病,無病健身的要旨。到了這個時候,太極拳回饋給你的就會是健康的體魄和不盡的快樂!

  八:不斷提高拳的質量

  人不能總停留在一貫水平上,要不斷地上進,有進取心。練拳也是如此,每天都要有一定的收穫。剛剛學會一套拳,你會很得意,其不知,那只是剛剛開啟太極拳大門的一道縫隙,有很多很多的內容需要在拳架中完善,充實。練功其實是很苦的,要有耐力,有毅力,是時間加汗水。付出得越多,回報的越厚,這也是另外一種陰陽的關係。

  練習太極拳,要注重過程,不注重結果,反而結果來得要容易些。因為,它在過程中一點點地積累起來,不經意間,成功的大門就敞開了。所以學拳的每一步,都要踏踏實實,一步一個腳印,一天一個臺階,不斷地完善,不斷地充實。

  九:要學出興趣,學出自信

  太極拳是一門形體藝術,要把練拳當成一種藝術享受,陶醉其中,而不是厲行公事,一種負擔。另外,要有自信心,相信自己是最棒的,這樣你才能越走越好,自己打拳陶醉,別人看著享受。

  十:學拳不能狂,不能滿,滿招損

  拳理和做人的道理是相通的。驕傲自滿,你的功夫就會倒退。要知道,中國的武術,博大精深,沒有人能說我學完了。活到老,學到老。天外有天,人外有人。剛剛學到點皮毛就自以為是,這就是你前進中的拌腳石。永遠要記住:拳無止境。德行有了,功夫才能有,要靠你的品行,實力去贏得大眾的口碑。

  太極拳的總體特點

  太極拳在技擊上別具一格,特點鮮明。它要求以靜制動,以柔克剛,避實就虛,借力發力,主張一切從客觀出發,隨人則活,由己則滯。為此,太極拳特別講究“聽勁”,即要準確地感覺判斷對方來勢,以作出反應。當對方未發動前,自己不要冒進,可先以招法誘發對方,試其虛實,術語稱為“引手”。一旦對方發動,自己要迅速搶在前面,“彼未動,己先動”,“後發先至”,將對手引進,使其失重落空,或者分散轉移對方力量,乘虛而入,全力還擊。太極拳的這種技擊原則,體現在推手訓練和套路動作要領中,不僅可以訓練人的反應能力、力量和速度等身體素質,而且在攻防格鬥訓練中也有十分重要的意義。

  太極拳技擊法皆遵循陰陽之理,以“引化合發”為主要技擊過程。技擊中,由聽勁感知對方來力大小及方向,“順其勢而改其路”,將來力引化掉,再借力發力。

  太極拳的八種勁:掤***用於化解或合力發人***,捋***用於借力向後引力***,擠***對下盤的外掤勁***,按***對上盤的外掤勁,或作反關節拿法***,採***順力合住對方來力,或作拿法***,挒***以側掤之勁破壞對方平衡***,肘***以肘尖擊人***,靠***以肩膀前後寸勁擊人***.太極拳是一種技擊術。其特點:“以柔克剛,以靜待動,以圓化直,以小勝大,以弱勝強”。

  全面性

  太極拳是一項全面的系統工程,是一種具有漢族傳統文化特色的綜合性學科,它涉及人與社會﹑人與自然以及與人體本身有關的問題,包括古典文學﹑物理學﹑養生學﹑醫學﹑武學﹑生理學﹑心理學﹑運動生物力學等,體現東方文學的宇宙觀﹑生命觀﹑道德觀﹑人生觀﹑競技觀。

  適應性

  太極拳動作柔和﹑速度較慢﹑拳式並不難學,而且架勢的高或低﹑運動量的大小都可以根據個人的體質而有所不同,能適應不同年齡﹑體質的需要,並非年老弱者專利。無論是理論研究還是親身實踐,無論是提高技藝功夫,還是益壽養生,無論是個人為了人生完善自我者,都能參與太極拳,並從中獲取各自需要。

  安全性

  太極拳鬆沉柔順﹑圓活暢通﹑用意不用力的運動特點,既可消除練拳者原有的拙力僵勁,又可避免肌肉﹑關節﹑韌帶等器官的損傷性。既可改變人的用力習慣和本能,又可避免因用力不當和呼吸不當引起的胸悶緊張﹑氣血受阻的可能性。
 

初學者練習太極拳的要領
太極拳入門基本功的學習有哪些要領
相關知識
初學者必看的太極拳知識
攝像初學者必看
滑雪初學者必看攻略和技巧指南
汽車維修初學者必看書籍
初學者必懂的基本瑜伽常識
初學太極拳者必看的知識
太極拳初學者必須遵守的原則
初學釣魚者必看的基本知識
初學者必知的瑜伽常識是什麼
電腦初學者必須瞭解的技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