讀汪國真詩集有感

General 更新 2024年06月12日

  每當看完,汪國真所寫的一首詩文心裡都會有一種感觸。下面是小編給大家整理的,供大家參閱!

  篇1

  "你真是吃飽了撐的沒事幹"在我讀到汪國真詩集***所謂的全集***最後一首小詩按捺不住內心的喜悅時,旁邊有這樣一個聲音,在他看來,我應該多讀些學術論文,才是正事。

  我也曾認為我這個年齡不是讀詩的年齡,因為人生經驗不足,應該多讀些隨筆、散文、人生感悟之類的書籍,以豐富對人生和外在事物的理解;因為感性豐富,理性不足,應該多讀些哲學、歷史之類的書籍,以增加自己的理性思考,保持清醒的頭腦;因為自己是英語專業出身現在又從事英語教學,應該讀一些經典英文原版小說,積累優秀的表達,學教並用;而我的書架、我的電腦、我的手機閱讀器以及最近收進的kindle專業閱讀器上,放著的也大多是這些書籍,我姑且把這些類書籍當作自己的興趣所在,狹隘的按種類數量計算,我也算稱得上興趣廣泛,但這些書籍只是引起我的好奇心,我的閱讀興趣而已,多半我都無法堅持讀完,更不用提閱讀的樂趣。

  讀汪國真的詩集,純屬偶然,是一個悲哀的邂逅。晚間瀏覽新聞時,汪國真逝世的訊息,讓我停下了滑動的滑鼠,之前只知道他是一個詩人,寫過很多清新易讀的小詩,不曾系統地讀過他的詩篇,於是忍不住找出來,讀起來,欲罷不能,感動不已。

  他的詩給我的印象用四個字概述:簡、清、靜、情。

  簡:每首詩大概只有100字左右,短的有不到50字,形式至簡,但意義綿延。一首《只要明天還在》"只要生命還在,我就不會悲哀,縱使陷身茫茫沙漠,還有希望的綠洲存在;只要明天還在,我就不會悲哀,冬雪終會悄悄融化,春雷定將滾滾而來",氣勢磅礴,悲壯還在。忍不住為這個逝去的生命感到悲哀,通過他的詩可以看出他是多麼熱愛生命啊,儘管如此,希望還是伴隨生命的隕落消逝於茫茫天際。

  清:汪國真的詩,讀起來讓人感到清淨輕盈,似乎是他刻意為讀者營造了一個不被打擾的小世界,好讓讀者完全沉浸在他的情與意之中,一首《我把小船划向月亮》"請不要責怪,有時會離群索居,要知道,孤獨也需要勇氣;別以為,有一面旗幟,在前方嘩啦啦地招展,後面就一定會有我的步履;我不崇拜,我不理解的東西;我把小船划向月亮,就這樣劃呵,把追求和獨立連在一起,把生命和自由連在一起。",猶如月亮的光輝灑在夜晚的湖面上,清澈皎潔,輕盈背後是他對獨立和自由的沉重追求。

  靜:汪國真的靜,似乎是刻意保持,又似乎是參透人生後的自然流露,一切情與理娓娓道來,一首《假如你不夠快樂》"假如你不夠快樂,也不要把眉頭深鎖,人生本來短暫,為什麼還要栽培苦澀;開啟塵封的門窗,讓陽光雨露灑遍每個角落,走向生命的原野,讓風兒熨平前額;博大可以稀釋憂愁,深色能夠覆蓋淺色。"他在用寧靜的心去呼喚生命的律動,"既然選擇了選方,便只顧風雨兼程。既然目標是地平線,留給世界的只能是背影。"他是如此地熱愛生命。

  情:因為感同身受,所以覺得他的詩動情,詩裡有他的身影,也有我的身影。一首《剪不斷的情愫》"誰曾想,到頭來,山河依舊,愛也依舊,你的身影,剛在身後,又到前頭"想要忘記,卻往往徒勞,最後只得帶著這剪不斷的情愫,繼續行走,但卻不再憂愁。他的情為他眼中的景著色,一首《只要彼此愛過一次》"一個眼神,便足以讓心海掠過颶風,在貧瘠的土地上,更深地懂得風景;死怎能不從容不迫,愛又怎能無動於衷,只要彼此愛過一次,就是無憾的人生。"他的情是如此地飽滿、熾熱。

  一口氣讀完汪國真的詩集,讓我感受了詩中的簡、清、靜、情之意境,也讓我領悟到功能主義的讀書態度不可取,這就像很多人在學習外語時,想找個老外聊天,關心的只是有人聊,而非有的聊。讀書本應是件隨心所動的事情,有了詩意的心情時,又何必在乎自己是否到了讀詩的年齡?

  篇2

  在汪國真的詩集裡看到這樣兩句話:“開頭不幸,結局幸福,仍然稱得上幸福;開頭幸福,結局不幸,仍然只能是不幸”。

  幸福是什麼?難道幸福就由一個開頭,一個結局來決定的嗎?也許用這樣的言語來詮釋幸福,我們看見的只有兩點,一點是開頭,一點是結局,而忘卻了故事記憶形成的地方-----過程!

  在汪國真的詩集裡看到這樣兩句話:“太感情化的人,命運多坎坷;太理智化的人,一生多寂寞”。我是感情還是理智?生命的個體,他是複雜的組合體,往往不是用感情和理智這樣兩個詞語可以來描述他的。如果要我選擇,我選擇珍惜:珍惜現在擁有的每時每刻!

  篇3

  有人說,80後的人是在這樣的一個環境中長大:汪國真的詩,小虎隊的歌,龐中華的字,瓊瑤的小說。你別說,還真是這樣。在我的印象裡,從初中開始就接觸到汪國真的詩。那個時候,由於課外書籍等相對匱乏,也沒有現在網路如此發達,還真沒有收藏過他的一本書。對於他的詩,也僅僅侷限於在寫字本上抄錄,但是依然愛不釋手。

  那個時候也還小,根本談不上有什麼現代詩的概念,只是覺得很好,詩句像是寫進了自己的心裡,每一個句子就在心底裡跳躍,激盪。自由的青春,總是希望與夢想,在那暖心的文字間徜徉。偶爾,也照著他的格式、韻味,模仿幾句在同學面前炫耀一翻,儼然把自已當成一個小文藝了。

  記得,于丹教授說過,“我們遇見汪國真,在恰好的年齡上,那個時候恰好信任詩,我們也相信愛情。所以,汪國真在我們青春裡留下了深深的烙印。像一段輕搖滾的旋律,像一次成績的掛科,像一點擦肩而過的遺憾,還有那些不著邊際,說不清道不明的莫名感傷。”是的,在那個年代,汪先生的確是伴著我們的青春一起度過的,那裡有我們的喜怒哀樂,還有懵懵懂懂。

  而今,再次讀起汪先生的書,像是一個離別很久的老朋友,好久沒有見但是見面後卻依然很親切,沒有絲毫唐突之感;又像一醞陳釀數年的美酒,依然***即醉。有的人說,汪國真曾經以一人之力,大大地拉低了詩歌的門檻,令詩歌以一種庸俗、油滑的姿態被銘刻下來,它們令人們對文字不再敬畏,令詩歌這個行當蒙羞。

  真是如此嗎,顯然不是。汪國真是純真、夢想的代名詞,他以溫和純美的清新詩句,影響了整整一代人。是的,是他用通俗易懂的言語把詩歌從高不可攀的山峰山拉了下來,這本向就值得讚賞!任何一種文學形式,不可能高不可攀,不可以高深居象牙塔裡把自己封閉起來,不食人間煙火。如果詩歌脫離了廣大的普通讀者,那將走進死衚衕。而汪先生,將遙不可及的詩歌變成了大眾化,人人可以理解,用夢想、用青春、用一種執著的態度,向年輕的一代傳遞著真善美。不得不說,他能擁有千萬的讀者,這不是偶然!我不承認存在即合理這一觀點,但是汪先生確實做到了,引起年青一代的千萬人共鳴。誰又能否定他的詩,否定他的影響力呢?

  現在手捧起他的書,我還是可以信口背誦:“沒有比腳更長的路,沒有比人更高的山”;“我不去想是否能夠成功,既然選擇了遠方,便只顧風雨兼程”;“沒有羅盤的風帆,只能四處去流浪;如果你是魚,不要迷戀天空;如果你是鳥,不要痴情海洋”;“只要明天還在,我就不會悲哀。冬雪終會悄悄融化,春雷定將滾滾而來”。語言不能不說明快,寓意不能不說深刻。

  非常遺憾的是,汪國真先生4月份因病去逝。然而,一夜之間,他又成了一個飽受爭議的人物。並且以兩種極端的形式存在,詩人身體的溫度還沒有冷去,就受到一些人員的批判,多少讓人有些心寒。作為他的一名讀者,支援王小川詩人的一席話,“無論如何看待汪國真的詩歌,但是我們不得不承認這樣的一個事實,他的的確確影響了一個代人,尤其是文藝青年。這是不爭的事實。有的人口口聲聲說他不是詩人,寫的東西不是詩,那麼直白,有的甚至是順口溜,打油詩等,那就請你用文字說話,去影響一代人,一個時代……”

  逝者已矣,我相信汪先生,我也始終相信,“檢驗詩歌價值的權威標準只有兩個,一是時間,一是讀者”。
 

簡愛讀後感美文
朱自清背影散文讀後感
相關知識
讀汪國真詩集有感
熱愛生命汪國真詩集摘抄
汪國真詩集精選紀念汪國真詩人
汪國真詩文語錄
汪國真詩歌欣賞及解析
紀念汪國真汪國真詩歌精選
汪國真詩文
讀魯迅雜文集有感
閱讀金庸散文集有感
讀了國學經典有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