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化產業視域下視覺藝術產業探微

General 更新 2024年06月19日
  摘 要:隨著高新技術的快速發展和普及,視覺藝術已經滲透到生產、生活的各個領域,發展勢頭突飛猛進,對文化的傳播、經濟的發展發揮著越來越重要的作用。視覺藝術已不僅僅侷限於藝術領域,更構成文化產業的重要內容,並逐步形成新興的產業業態。在文化產業視域下探討視覺藝術產業化,依據文化產業的特殊性思考視覺藝術產業化發展的相關問題,突出視覺藝術的行業優勢、規避問題、借勢發展等等方面,具有現實針對性和理論指導性。

  關鍵詞:文化產業;藝術產業;視覺藝術

  一、視覺藝術概述及文化產業的前景

  視覺藝術***Visual Art***是用一定的物質材料,塑造可為人觀看的直觀藝術形象的造型藝術,傳統的視覺藝術包括繪畫、雕塑、建築與產品、織物等設計。視覺造型採用手工或以手工為主、機器裝置為輔的工藝手段。

  20世紀初電影技術的誕生與20世紀中期電視媒體的出現,拓寬了視覺藝術的表現領域,視覺藝術從單一媒體跨越到多媒體;從二維***平面***延伸到三維***立體空間***和四維***時間、空間***。20世紀下半葉,數字軟硬體不斷髮展更新,網路技術與裝置應用得到普及,數碼藝術與設計的飛速發展極大豐富視覺藝術的語彙,新的視覺藝術形態層出不窮:數字二維動畫與三維動畫、數字遊戲、數字影視、虛擬現實、數字出版物、網頁程式介面、數字形象系統、數字廣告、數字效果圖、數碼畫、彩信……視覺藝術由傳統形態上的實體化、靜態化、單向化,開始逐漸向虛擬化、動態化、互動化方向轉變。

  目前,我國文化產業發展呈現良好勢頭,文化產業成為全國乃至全球最有前景的產業之一。聯合國教科文組織關於文化產業***Culture Industry***的定義如下:文化產業就是按照工業標準,生產、再生產、儲存以及分配文化產品和服務的一系列活動。儘管各國依據不同的視角對於文化產業的定義和文化產業政策不盡相同,但是,其作用得到國際間的普遍重視和認可。近年來,在新的國際、國內形勢下,文化由傳統的意識形態領域擴大為經濟生活的重要組成部分,在推動經濟發展的同時,還對一國在國際間的競爭力產生重大影響,文化軟實力的重要性日益彰顯。在此背景下,我國陸續出臺《文化產業振興規劃》、《國家“十二五”時期文化改革發展規劃綱要》等一系列支援文化產業發展的政策性檔案,旨在將文化產業提升為國民經濟的重要組成部分,推動文化和經濟的全面振興。這些政策的出臺標誌著文化產業已經上升為我國戰略性產業,在未來經濟社會生活中擔任重要角色。由國務院常務會議審議通過的我國第一部文化產業專項規劃——《文化產業振興規劃》中將“文化創意、影視製作、出版發行、印刷複製、廣告、演藝娛樂、文化會展、數字內容和動漫等” 列為重點推進的文化產業,從政策上界定了發展重心。視覺藝術的觸角涉及到文化產業的各個方面,作為文化產業的重要內容參與到產品的設計、生產、銷售等等環節,視覺藝術產業已經成為文化產業的重要組成要素。“十二五”規劃將文化產業確定為戰略先導型國家支柱產業後,全國各地都加大了對文化產業的資金投入和政策扶持力度:建設產業基地、創意產業園等專案,培養文化產業上市企業,培育骨幹文化企業,扶持中小文化創意企業,打造具有核心競爭力的知名文化品牌。文化消費市場空間巨大,視覺藝術產業發展前景廣闊。

  二、視覺藝術產業的定義及其發展

  視覺藝術產業是以視知覺為主要滿足物件,在唯美主義的意識支配下,使作品呈現表層上的、完全以娛樂視覺為目的繼而產生心理和生理上滿足以致產生商業行為的一切精神和物質的產業。視覺藝術產業是文化產業中演藝、娛樂、動漫、遊戲、文化旅遊、藝術品、工藝美術、文化會展、創意設計、網路文化、數字文化服務業等行業的主要組成部分。

  視覺藝術產業是融合了視覺藝術、數字技術、創意設計、工業生產和商品營銷等的新型文化產業;也是資訊化社會新型產業化道路的典型代表。視覺藝術產業是市場經濟執行的結果,其市場運作必須符合市場經濟發展規律,生產、銷售等環節必須有可操作性。

  視覺藝術產品在市場經濟體制下,成為特殊的商品,具有三重屬性:一方面視覺藝術產品是以藝術手段創作出的視覺形式,無論視覺藝術產品是靜態的還是動態的、互動的,都具有視覺美學價值,能夠帶給人們審美體驗;另一方面,它必須遵循商品經濟規則,以市場動態為導向,按照現代市場經濟規律進行生產和銷售;再一方面,視覺藝術產品是社會主義精神文明的重要組成部分,它以形象、生動的形式,承擔著“提供優質豐富的文化產品,不斷滿足人民群眾的精神文化需求。深入推進社會主義核心價值體系建設。加強社會公德、職業道德、家庭美德和個人品德教育,做好青少年思想道德教育工作,努力形成知榮辱、講正氣、守誠信、作奉獻、促和諧的良好風尚”的重要任務。視覺藝術產品的設計生產需要社會主義價值觀的導向指導。

  隨著高新技術的發展,視覺藝術產品得以大批量生產和複製,並通過現代傳播技術在全世界迅速傳播。個人手持移動終端的普及與4G網路覆蓋,中國手機使用者與網民人數躍居世界首位;3D電視訊道開通與3D電視機、3D攝像機等硬體裝置投入市場,使人們選擇更多地在家中欣賞影視節目;數字辦公、電子商務、虛擬社交、沉浸式娛樂、碎片化閱讀等體現了數字化工作、生活、學習、娛樂方式,視覺藝術產品的存在越來越具有廣泛性,消費成本越來越低廉、消費方式越來越便捷,視覺藝術產業消費主體呈全民性、大眾化趨勢,設計範疇涉及數字時代的每一個位元。視覺藝術的影響和作用無處不在。

  與發展速度和廣度不相吻合的是視覺藝術產業化整體停留在摸索階段,配套管理滯後,視覺藝術產業企業起步較晚,基礎較差,普遍存在總量偏少、規模偏小、結構不合理、資金匱乏等問題;視覺藝術產業缺乏管理運營經驗,專案往往缺乏前瞻性的策劃與有效的營銷,以及貫穿始終的良好管理與資本運作。造成一些專案因資金斷鏈而夭折或銷路不暢,造成“有行業無產業”的情況;視覺藝術產品的智慧財產權保障制度不健全不完善,產權交易資訊不對稱,造成資源浪費。視覺藝術產業在數字技術與手繪能力上已經處於國際領先水平,但在指令碼、情節設計與視覺形象等內容上缺乏原創,一些中小企業淪為為國外公司做“代工”,靠密集勞動賺取低廉的報酬。視覺藝術產業各行業專業人員匱乏成為制約行業發展的瓶頸,特別是缺少管理、策劃、創意、營銷的高階專業人才。而每年藝術設計類高校的大量畢業生面臨就業壓力,供與求發展不平衡。

網際網路時代科技期刊編輯模式的變化
電視播音創作中情景再現技巧的運用淺析
相關知識
文化產業視域下視覺藝術產業探微
關於文化視域下的翻譯研究
產業經濟學視域下的新媒體
建構主義理論視野下市場營銷專業課堂教學的改革與探索論文
重慶文化藝術職業學院視訊
淺談商務溝通語言在社會語言學視域下的研究
淺談文化活動中應重視民間美術的開展論文
和諧視角下促進勞動就業的稅收政策選擇
試論資本主義視域下高校教師角色衝突與調適
文化需要相互凝視閱讀答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