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薑種植技術大全

General 更新 2024年05月24日

  生薑如何種植是很多農民面臨的難題,那麼你們知道生薑是如何種植的呢?下面是小編精心為你整理的生薑種植技術,一起來看看。

  更多熱門的生薑種植內容↓↓↓

  ◆❁◆❀◆生薑種植方法

  ◆❁◆❀◆生薑的種植方法

  ◆❁◆❀◆生薑種植管理技術

  ◆❁◆❀◆生薑種植病蟲害防治方法

  生薑種植技術

  一、精選姜種

  好種才能產好姜、多產姜。選種包括選品種和選種姜。目前優良生薑品種主要有:山東萊蕪大姜、廣州肉姜、安徽臨泉虎頭姜等二十多個品種。這些品種都具有較強的適應性和良好的豐產性。可結合當地自然條件選擇適宜品種。

  確定品種後,姜種可以自己選留,也可以異地購買。自留姜種要先選擇無病姜田的健壯姜株,單獨採收,再挑選肥大、整齊、健壯的姜塊做姜種,單獨貯藏。外地購買的姜種要進行嚴格的檢疫。

  二、培育壯芽

  培育壯芽就是在播種前對姜種進行必要的處理,促使姜芽萌發,保持姜芽生長健壯。通常按三個步驟進行:

  ***一***晒姜和困姜

  晒姜通常於播種前20—30天進行。淮北地區地膜覆蓋栽培一般在3月上、中旬,趁晴天從貯藏窖內取出姜種,於上午8點到下午4點,平鋪在草蓆或乾淨的地上晾晒1—2天。晒姜要適度,若中午陽光強烈,可用草蓆遮陽。晒姜時要勤翻動姜塊,保證晾晒均勻,傍晚收進屋內,以防夜間受凍。

  晒姜結束後,將姜種置於屋內,覆蓋草苫或舊棉被,堆放2—3天,稱為“困姜”。

  晒姜和困姜可以提高姜塊溫度,促進內部養分分解,加快發芽速度,減少姜塊水分,防止姜塊腐爛。

  ***二***挑選

  晒姜、困姜後,將瘦弱乾癟、肉質變褐及發軟的姜塊淘汰。選留肥大豐滿、皮色光亮、肉質新鮮、不幹縮、無病蟲危害的健壯姜塊做姜種。

  ***三***催芽

  把姜种放在溫度20—25℃、溼度70—80%的環境中,促使種姜幼芽快速萌發。催芽在北方稱“炕姜芽”,地膜栽培多在驚蟄至春分前後;南方稱“薰姜”或“催青”,多在驚蟄前後。露地栽培推遲25—30天進行。

  催芽的方法很多,只要滿足姜芽生長的溫度、溼度條件即可。這裡介紹一種簡單易行的電熱毯加溫催芽法:在室內乾淨的地上或床上,先鋪一層10釐米厚的幹麥秸,上鋪一層薄地膜,一層電熱毯,再鋪一層薄地膜,一層2—3釐米厚的幹麥秸,做成催芽床。趁晴暖天氣姜體溫度較高時,將姜種層層平放在麥秸上,堆放厚度為50—60釐米,過厚則溫度高,溼度大,容易引起爛種,反之則不利於發芽。然後把電熱毯溫度控制器的接點溫度計放到姜堆中間,上面再蓋一層10釐米厚的麥秸,一層舊棉被。接通電源,把溫度控制器指標定在25℃,10—12天以後,姜堆內部溫度升高,溫度調低到20--21℃。如溼度過大,中午時分可把棉被掀開1—3小時,再蓋上即可。經過20—25天左右,幼芽長至0.5—1.0釐米時即可播種。 三、整地

  姜田應選擇地勢較高、土層深厚、有機質豐富、保水保肥、鬆軟透氣、呈微酸性的肥沃壤土地。姜田不要重茬連作,近二、三年內發生過姜瘟病的地塊不可種姜。

  選好的姜田,要在秋季作物收穫後深耕25釐米,冬季經雨雪風化,第二年3月上、中旬土壤解凍後,再細耙1—2遍,並結合耙地施基肥:每畝施腐熟優質廄肥5000—8000千克,尿素30千克,磷酸二銨13千克,硫酸鉀50千克,硫酸鋅1千克,硼砂0.5千克;為防止地下害蟲,每畝用3%辛硫磷顆粒劑2千克摻土12-15千克撒勻。然後將地整平耙細。 四、播種

  適期播種是獲得高產的前提。淮北地區地膜栽培一般於4月上、中旬播種;常規栽培一般於5月上旬、土壤溫度穩定在15℃以上時即可播種。在適播期內宜早不宜遲。

  播種前,先用生石灰、硫酸銅、水按1:1:100配成的波爾多液浸種20分鐘。然後將大塊姜種掰開,以每塊種姜50--75克為宜,一般只保留1個短壯芽,少數姜塊可根據幼芽情況保留2個壯芽,其餘幼芽全部去除。掰姜時若發現幼芽基部發黑或掰開的姜塊斷面褐變,應予嚴格剔除。掰姜後將掰口蘸新鮮、清潔的草木灰封傷口

  在整好後的田塊上按行距50釐米、深20釐米開溝,在播種前澆底水。澆水量既要充足,又不可溼透壟面,否則不便下地操作。

  按株距16—17釐米將姜種水平放入溝內,姜芽方向要保持一致,東西向溝姜芽一律向南,南北向溝姜芽一律向西。用手輕輕把姜塊按入泥中,使姜芽與土面持平。每畝播種大姜400千克約7400—7800株,小姜300千克約7600—8000株為宜。

  每畝溝內噴施濟農150毫升、殺菌先鋒20毫升加水25千克混合藥液,及時將壟上的溼土扒入溝內蓋住種姜,覆蓋厚度以4—5釐米為宜。

  噴施除草劑:每畝用菜草通150毫升加水60千克,均勻噴施地表。

  覆地膜:用寬1.2米的透明地膜,拉緊蓋於溝兩側的壟上,取土壓緊地膜。

  五、田間管理

  田間管理是生薑高產栽培的重要環節。要獲得豐產需要做好以下六個方面:

  ***一***遮陽

  地膜栽培的生薑,在4月底--5月上旬生薑出苗前,將一層黑色地膜覆蓋在原來的透明地膜上即可。露地栽培的生薑播種後即可覆雙層黑色地膜,也可在6月中旬姜苗出齊後用遮陽網搭棚遮陽。遮陽程度以遮光60%效果最好。7月下旬至8月上旬撤除遮陽設施。

  ***二*** 破膜與撤膜

  播種後20—30天,姜苗開始陸續出土。待苗與地膜接觸時,打孔引出幼苗,以後隨著生薑側枝的發生,增大放苗孔,以防高溫灼傷姜葉。7月下旬至8月上旬,姜株已經枝繁葉茂,能夠遮蓋地表,可撤除黑膜與透明地膜。

  ***三*** 灌溉與排水

  生薑喜溼潤,忌積水,怕乾旱,生長期間必須根據土質、土壤水份和天氣情況及時排灌。地膜栽培的生薑,一般在生薑出齊苗時開始第一次澆水,以後4—5天澆水一次;露地栽培的生薑,一般在生薑出苗70%時開始第一次澆水,以後2—3天澆水一次,立秋後4—5天

  澆水一次。一般選用井水澆灌。夏季以早晨或傍晚澆水為好。連陰雨天要及時排水,保證姜溝無積水。

  ***四*** 中耕除草

  生薑為淺根性作物,不宜深耕。地膜栽培的生薑在撤膜前不需要中耕。露地栽培的生薑一般在出苗後,結合澆水淺中耕1—2次,起鬆土保墒、提高地溫和清除雜草的作用。

  ***五*** 追肥與培土

  生薑屬耐肥作物,生長期較長,需肥量大,應根據不同生長期合理追肥。

  立秋前後生薑由幼苗期轉入旺盛生長期,對肥水需求量明顯增大,須施“轉折肥”。一般在拆除地膜後,每畝施餅肥75千克,尿素30千克,硫酸鉀10千克,硫酸鋅0.5千克,硼砂0.25千克。覆土封溝培壟,使原來姜株生長的溝變為壟,壟變為溝。一般施肥後2天澆水。

  9月中旬,為保證生薑根莖膨大的養分需要,須施“補充肥”。每畝施尿素5—7.5千克。追肥時,可在壟下開小溝施入,也可將肥料溶解在水中,順水衝施。為防止根莖膨大時露出地面,需要進行培土。一般在立秋前後追肥的同時進行第一次培土。以後結合澆水進行第二次培土,逐漸把壟面加寬、加厚至17—20釐米左右。

  ***六***病蟲害防治

  1、 病害

  生薑的病害主要有腐爛病和炭疽病。

  生薑腐爛病:又稱姜瘟病,是生薑生產中最常見且普遍發生的一種毀滅性病害。帶菌的姜種、土壤是主要傳染源,病菌汙染的水和廄肥,也可傳播病菌。

  生薑腐爛病發生的適宜溫度為28℃左右,一般在6—7月開始發生,8月發病嚴重。發生腐爛病的姜株,葉片最初表現為下垂無光澤,而後自下而上變成枯黃色,邊緣捲曲,最終全株下垂枯死。根莖發病初期基部呈水浸狀,黃褐色,失去光澤後內部組織逐漸軟化腐爛,僅殘留外皮,擠壓病部可流出汙白色米水狀汁液,散發臭味。

  生薑腐爛病主要採取農業措施防治:一是輪作換茬:一般每3--4年輪作一次,尤其是發病的地塊,要間隔4年以上才可種姜;二是嚴格選用無病姜種。三是防止雨季田間積水;四是施淨肥、澆淨水。姜田要使用腐熟後的農家肥,最好用井水灌溉,嚴禁將病株丟入水渠和井中;五是及時剷除病株,消毒土壤。發現病株後,應及時拔除中心病株及其周圍0.5米以內的健康姜株,並挖去帶菌土壤,在病穴內撒上生石灰或漂白粉,然後用乾淨的無菌土掩埋,再撒上一層生石灰並及時改變澆水渠道,防止病菌擴散蔓延。

  藥劑防治生薑腐爛病:一是播種前浸種,掰姜後用草木灰處理傷口;;二是在病株周圍1米範圍內,用50%多菌靈可溼性粉劑500倍液灌根,或用新植黴素每袋15克兌水5千克灌根,一個星期灌1次,連續灌2—3次;也可每畝用姜瘟清500—600倍液,每隔10—15天噴一次,連續5—7次。

  生薑炭疽病症狀為:受害葉片多先自葉尖及葉緣出現病斑,初為水浸狀褐色小斑,後向內擴充套件成橢圓形、梭形或不規則狀褐斑,數個病斑連成病塊,使葉片變褐乾枯。

  農業措施防治生薑炭疽病:一是注意輪作;二是收穫時徹底清除染病植株殘體,集中燒燬,防止病菌汙染土壤;三是增施農家肥,注意氮、磷、鉀配方施肥,增強植株抗病能力,嚴禁偏施氮肥;四是及時清溝排漬,防止田間積水。

  藥劑防治生薑炭疽病:可用70%甲基託布津可溼性粉劑1000倍液加75%百菌清1000倍液噴施;或用50%使百功1000倍液,於發病初進行葉面噴施,7—10天1次,連續2—3次。

  2、 蟲害

  生薑蟲害主要有姜螟和蠐螬。

  姜螟又名鑽心蟲。被害葉片成薄膜狀,莖、葉鞘常被咬成環痕。被害姜苗上部枯黃凋萎或造成莖稈折斷。地膜栽植生薑因出苗早,田間綠色植物少,更易發生姜螟蟲。

  防治方法一是清理田園:生薑收穫後,將生薑的斷株、枯葉、雜草清除乾淨,集中燒燬;二是人工捕捉:發現姜葉捲縮萎垂,莖上有蟲孔和排洩物,用小刀剖開姜株的受害莖部捕捉;三是藥劑防治:從6月上旬開始,每畝用生物農藥Bt 800--1000倍液噴施;或用20%營利1000倍液噴施, 7—10天1次,連續3—5次。

  蠐螬也稱白地蠶。防治蠐螬和其他地下害蟲,只要每畝用3%辛硫磷顆粒劑2千克摻土12—15千克,在整地時撒勻翻入土內即可。

  六、收穫與貯藏

  生薑不耐霜凍,一般於10月下旬氣溫降至11-15℃,初霜到來之前應及時收穫。

  收穫時要注意:

  ***一***,選在晴朗天氣採收。收姜時,土壤不能過幹過溼,土壤過干時,要提前2—3天,澆1次水,使土壤溼潤;土壤過溼時,要晾晒至鬆散時再收穫;

  ***二***,仔細刨挖,勿傷姜塊。若土質疏鬆,可抓住莖葉整株拔出,抖掉根莖上的泥土;

  ***三***,自莖杆基部向上保留2-3釐米,掰去或用刀削去地上莖;

  ***四***,挖出後的姜塊,要及時採取遮陽措施。

  ***五***,輕裝運,不要碰傷姜皮;

  ***六***留種生薑單收、單貯。

  淮北地區多采用臥式窖貯藏生薑:選擇地勢較高、排水好、地下水位低、背風向陽處挖窖。先挖深2米,寬1.2米,長以貯姜量多少而定的長方形池子,池底略斜,然後在兩側各挖一個滲水溝。在池底從較高的一端開始豎排姜塊,每排一層加蓋一層溼潤的細土,直至距地面50釐米處,最上層蓋8—10釐米厚的細土。窖的一端留60—80釐米做為走廊。然後架上竹竿、木棍,其上鋪作物秸杆,用細土封頂至高出地面。雨雪天再蓋上防雨布。窖口開在其上。老窖要用50%多菌靈可溼性粉劑500倍液進行殺菌處理。

  生薑入窖後,當氣溫高於15℃時,只用姜秧或草苫稍加遮蓋窖口,保持空氣流通。這期間姜塊呼吸旺盛,產生大量的熱量和二氧化碳,窖內嚴重缺氧,操作人員不可貿然下窖。當窖內溫度降到11 --13℃時即可封實窖口。

  生薑貯藏適宜溫度為11—13℃,適宜相對溼度為90%--95%。封窖後,要定期檢查窖內溫度、溼度變化,注意防止雨水浸透窖內,窖頂如有積雪應及時清除。

  生薑經過貯藏,不僅可以保鮮,而且可以反季節銷售,避免集中上市造成的價格競爭,使農民朋友獲得更好的經濟收入。

  生薑種植的準備

  1、地塊選擇。選擇土層深厚、土質肥沃、有機質豐富、pH值6-7的微酸性地塊,地勢高燥、排灌方便,前茬地為糧田或大蒜田。要求地塊周圍3公里以內無“三廢”汙染源存在。姜田大氣環境質量、灌溉水質、土壤均應符合無公害農產品基地質量標準。

  2、品種選擇。依據當地種植習慣,選用高產、優質、抗病蟲、抗逆性強、商品性好的品種,萊州本地選用“萊由”牌生薑。

  3、選種。選用上年無病地的姜作姜種。用井水衝去泥沙,選取姜塊肥大、豐滿、皮色有光澤、肉色鮮黃不幹縮、質地硬、未受凍、不腐爛、芽頭肥圓、無病蟲害的姜作種。嚴禁從病姜區調種。嚴格剔除皮色發黑***已受澇***、受凍、腐爛、姜肉鬆軟或有其他病蟲害的姜塊。

  生薑種植要點

  1、選地、整地、播種:選擇土質疏鬆、肥沃、排水良好的地塊。整地施肥、選優良品種,切成小塊栽種,栽種施足底肥、澆透水,整地下種後,再噴灑新高脂膜土壤表面,可保墒防水分蒸發、防晒抗旱、保溫防凍、防土層板結,窒息和隔離病蟲源,提高發芽率。

  2、施肥、澆水,除草:生薑需肥量大,應及時追肥。為促進嫩姜根莖伸長,提高品質,培土結合澆水進行,保持溼潤即可,中耕除草***主要靠人工拔除雜草***,噴施新高脂膜大大養肥的有效成分利用率,不怕太陽暴晒蒸發,能調節肥水的吸收量,防旱防雨淋。

  3、成長期:生薑要達到產量高、品質好,在葉面噴施地果壯蒂靈,促使地下果營養運輸導管變粗,提高地果膨大活力,果面光滑,果型健壯,達到高產,提高品質。

  4、防病蟲害:蟲害有玉米螟,病害主要是姜腐敗病即姜瘟,主要為害葉及根莖部,以高溫期發病最重,防治方法:實行輪作換茬,選用無病種姜,增施鉀肥,保持合理墒情,在發病期前及時噴灑針對***物預防滅殺,並加施灑新高脂膜鞏固滅殺效果。


猜你感興趣:

1.生薑高產最新栽培技術

2.生薑的種植技術

3.生薑怎麼種植

4.生薑種植管理技術

5.種植生薑的技術

>>>下一頁更多精彩“生薑的高產栽培技術” 

玉米芯生料怎樣袋栽香菇
種植姜的方法
相關知識
生薑種植技術大全
西瓜的種植技術大全
果木種植技術大全
雲南生薑種植技術
北方生薑種植技術是什麼
桃樹種植技術大全_桃樹種植注意事項
淺水蓮藕種植技術大全
大棚草莓種植技術大全有什麼
北方生薑種植技術
大棚蔬菜種植技術大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