陳式太極拳與楊式太極拳有何不同

General 更新 2024年04月28日

  太極拳的流派主要有陳式、楊式、孫式、武式、吳式、和式等幾大派系,它們之間有共同點也有不同點。那麼陳式太極拳和楊式太極拳有什麼不同呢?下面就和小編一起來看看吧!

  楊式太極拳與陳式太極拳的區別

  楊式太極拳除在套路的風格上與陳式太極拳有較大的區別外,在其他要領方面也有一些區別。陳式太極拳大架的手形要求為凹形,中指領勁;陳式太極拳小架的手形要求為瓦稜形,食指領勁;楊式太極拳的手形要求為凹形,中指領勁。再步法方面,陳式太極拳要求落地生根;而楊式太極拳要求前腳為四正,後腳為四隅。當後腳向前上步時,前腳必須先變成四隅腳,邁步為“川”字步。襠的要領方面也有較大的區別,陳式太極拳大架要求翻襠和圓襠;陳式太極拳小架要求翻襠和合襠;楊式太極拳要求吊襠和圓襠。

  楊式太極拳與陳式太極拳的共同點

  楊式太極拳的形成是在陳式太極拳套路為基礎,是以陰陽、五行、八卦理論為指導的科學演化。楊式太極拳在理論、要領方面與陳式太極拳是一致的,是共同的。 《楊祿禪太極拳譜》中說:“當洪蒙之時,天地未分,無邊無際,混圓而已,恍恍惚惚。其中含有三直、四順、六合、四大節、八小節。隨在恍惚之中,絕未見其氣,有撇有停,毫無主宰,而蹈於流水,此天地未分之形象也。人身也如天地之混圓,人身無處不混圓。天地有三直,是上中下;人身也有三直,即頭身腿。天地有四順,是寒溫暑涼;人身也有四順,即身手腳腿。天地有六合,是上下四方;人身也有六合,即身手腳膝胯膀。天地有四大節,是春夏秋冬;人身也有四大節,即兩膀兩胯。天地有八小節,是四立二分二至;人身也有八小節,即兩手兩肘兩膝兩腳。天地未見有撇是數,未見有停是氣;人身亦不撇亦是數,亦不停亦是氣。

  不過有四時嫌滯,天地有主宰是理,而不流水是節;人身也有主宰是心,而不流水是節制。不過未免有少混,所吾人本太極。以造拳必須是從三直、四順、六合、四大節、八小節、不撇不停不流水作起是練拳。洪蒙之時所以名無極,雖說與天地有關,並非外爍,強為索拉也。然非修煉者不知,若將此數練過,其中之混圓一變即成背絲扣,斯拳之聯成矣。再有背絲扣一變即成太極”。此理論與陳式太極拳理論相同。 陳式太極拳有十五個套路,即五路拳、五路捶、一路一百單八勢長拳、一路小四套以及散手、短打、亦是短打。楊式太極拳也有十五個套路,即太極拳大架、太極拳中架、太極拳小架、太極拳提腿架、太極拳快架、太極四路炮捶、太極四隅捶、太極十三路炮捶、太極撩挎八卦掌、太極散手、太極一時短打。其中中架有四個套路,提腿架有兩個套路。楊式太極拳的三個十三勢與陳式太極拳的三個十三勢相同。陳式太極拳有八卦、五行即掤、扌履、擠、按、採、挒、肘、靠,進、退、顧、盼、定十三勢;楊式太極拳也有八卦五行即掤、扌履、擠、按、採、挒、肘、靠,進、退、顧、盼、定十三勢。

  陳式太極拳將拳架分為十三節意寓太極十三勢;楊式太極拳將拳式劃為八十五式意寓八五十三勢。陳式太極拳有層次十三勢練法,即太極丹田練法、太極襠練法、太極頂勁練法、太極圓練法、太極上下練法、太極進退練法、太極開合練法、太極出入練法、太極領落練法、太極迎敵練法、太極纏絲練法、太極背絲扣練法、河圖洛書合成纏絲勁練法。楊式太極拳也有層次十三勢練法,即太極丹田練法、太極襠練法、太極頂勁練法、太極圓練法、太極上下練法、太極進退練法、太極開合練法、太極出入練法、太極領落練法、太極迎敵練法、太極纏絲練法、太極背絲扣練法、河圖洛書合成纏絲勁練法。楊式太極拳的十個要領與陳式太極拳的十個要領相同。陳式太極拳講求圓、三直、四順、六合、四大節、八小節、不撇、不停、不流水、眼神。楊式太極拳也講求圓、三直、四順、六合、四大節、八小節、不撇、不停、不流水、眼神。

  楊式太極拳是一種系列性的拳種,要想了解它、學習它、研究它,那你就的全面的掌握它。如果你想利用太極拳鍛鍊身體,學一箇中架就完全可以了。楊式太極拳的學習程式是先學中架、再學提腿架、大架、快架、散手、一時短打,在中架學好後,四隅捶、四路炮捶、十三路炮捶、撩挎八卦掌即可和其他架子穿插著學,最後學習小架。

  太極拳中架:

  姿勢高低幅度適中,故稱中架子。是初學太極拳的入門架子。該拳架分為陰手陰腿、陰手陽腿、陽手陽腿、陽手陰腿四個拳架現在在社會上流傳大都是楊澄甫先生簡化定型的陽手陽腿和陽手陰腿拳架,也就是人們常說的虛腿拳架和實腿拳架。陰腿陽手還是陽腿陰手,除在練習周身一家和將各種身法要領練到身上之外,主要是在練習纏絲,給練習背絲扣打基礎。應該知道,區分太極拳和其它拳種的主要依據就是看你練的拳中是否有纏絲和背絲扣。楊式太極拳中架還有一層意思就是練圓,是練平圓。圓在卦象上是指天,也就是乾。在練習時,先求形似,後求神似。在手、眼、身、步皆能合度的基礎上,做到圓活連貫,上下相隨。由鬆入柔,運柔成剛。漸至輕靈不浮,沉穩不僵。加之推手練習。在實戰中主要用於中盤。整個套路除比當今流傳的楊澄甫定型拳架多一個踐步栽捶、二起腳外,其它拳勢、順序基本接近。速度較慢,每遍約15分鐘。

  太極拳提腿架:

  拳勢順序與中架相同,姿勢要求比中架略低,步子稍大。在每個定勢運動時,不可忽高忽低,但在每一個姿勢完成後加一個提腿,故稱提腿架。提腿架有兩種練法,也可以說是兩個架子。一個是側重實戰應用的,一個是練習提放術的。提腿的具體要求是,一條腿直立起來,另一條腿曲膝上提,提的越高越好,腳同時要有向前踢或蹬之意,在實戰中主要用於上盤。然後,這條直立的腿下蹲,另一腿伸出去做下一勢動作,比中架增加了八十多個提腿動作,使腿產生巨大的摧毀力,在技擊中一旦被腿擊中,對方不亡即傷,故太極拳有“傳上不傳下”之說,所以能得到其傳者甚少。楊式太極拳提腿架還有一層意思就是練方,是練立方。方在卦象上是指地,也就是坤。中架的圓為天為乾,提腿架的方為地為坤,這就是一對陰陽,陰陽即為太極,這是拳架與拳架而言。此拳架還有一層意思就是著重練習太極樁功,即太極活樁,以增強氣力,體用兼備。配合專門的呼吸鍛鍊,就是太極提放術。尤以健身效果最佳。堅持鍛鍊,可舒筋活血,順氣通絡,調節陰陽,祛病延年。因速度較慢,每遍約25分鐘左右。

  太極拳大架:

  是在提腿架基礎上進一步提高功力的拳架。其特點與提腿架相近,但每勢完成後不提腿,而都要跟步,使兩條腿當一條腿用。步子和動作幅度比提腿架更大一些,故稱大架。在練習時,弓步坐腿,臀部均低於膝,進退都要求在一條腿下蹲的條件下,先將另一腿收回,再僕步伸出,這樣勢必增加了活動量,故此架便於提高功力。由於不斷以僕步往來、旋轉,因而可以在方桌甚至高凳下往返穿越。其高難度,於此可見端倪。該拳架在實戰中主要用於下盤。楊式太極拳大架還有一層意思就是練圓,是練立圓。中架是練平圓,大架是練立圓,平圓和立圓就構成了立體圓。再具體些說就是無極一變就是太極,太極一變是纏絲,纏絲一變是背絲扣,由纏絲變背絲扣即是太極拳。大架因吃功夫,一般每遍約6分鐘左右,但功夫越深速度越慢

  太極拳快架:

  動作名稱順序與中架相似,是在中架、提腿架、大架具有相當基礎之後,為增加功力而深入練習上盤、中盤、下盤綜合運用提高的拳架。此架一直祕不外傳,僅傳入門弟子。其特點是速度快、姿勢低、步子比中架要大。全套要在三分鐘內一氣呵成,故稱快架。因架勢即低又快,姿勢與中架、提腿架、大架有明顯的區別,它可以在實戰中用任何一勢封住對方上中下三盤的進攻。同時可以用任何一勢擊打對方上中下三盤。在演練速度上,除整體動作較快之外,很多動作定勢要帶發勁。據說,楊班侯在打四玉捶時,四捶聽起來是一個聲音,使人目不暇接。此架難度較大,長功較快,實用性強。即使中架、提腿架、大架功底較好,初學也難較快適應。必須先分段練習,隨著功力增長,漸至一氣呵成,此拳架功夫越深,速度越快。楊式太極拳快架還有一層意思就是練方,是練平方。提腿架練的是立方,快架練的是平方,平方和立方就構成了立體方。楊式太極拳的學習程式就是先學中架,中架練的是圓;再練提腿架,提腿架練的是方;然後再練大架,大架又是練圓;接著再練快架,快架又是練方。這一平圓一立方,一立圓一平方相互交織在一起,形成了陰中有陽,陽中有陰,陰不離陽,陽不離陰太極功夫,這種太極功夫就是太極拳。

  太極散手:

  分上手和下手、單人練和雙人對練。是在掌握了以上中架、提腿架、大架、快架的基礎上用以實戰訓練的一個套路。在練時可以體會到太極拳獨有的沾、連、粘、隨、不丟不頂、纏絲、背絲扣、上下、開合、進退、領落、迎敵等太極諸多功夫。散手象推手一樣,只要掌握了中架以後就可以練推手,推手是練聽勁、懂勁、引勁、化勁、拿勁、發勁等諸多勁路的一層功夫,但在實戰中尚不能運用自如。散手是練在具有中架、提腿架、大架、快架、推手的功夫之後,在實戰應用中的一層功夫。

  太極一時短打:

  可以兩人對練,主要是一人單練,因出手剛猛,兩人對練很容易失手傷人,一般不主張對練,但要求會練。一時短打是在太極推手、太極散手的基礎上的又一層功夫。只要太極推手、太極散手這兩層功夫缺一,哪一時短打也是練不成的。就象上學那樣,沒有學加減法,就想學乘除法一樣,無論如何是學不成的。即便學了幾式一時短打的動作,那只是學了幾個招勢而已。就象學算術那樣不會加減法,即便是知道×表示乘法,÷表示除法,再進一步說,就是將乘除的運算式子比葫蘆畫瓢寫下來,同樣是運算不出來結果的。一時短打是講究一手出三手,手手帶暗藏。這正符合“道生一、一生二、二生三、三生萬物”的理論,同時也是“無極生太極,太極生兩儀,兩儀生四象,四象生八卦”的具體體現。學習太極一時短打,必須是在有一定的太極推手、太極散手的基礎上才能夠學有所成。楊式太極拳的“一時短打”名稱是在陳式太極拳的“亦是短打”的名稱上演化而成的。

  太極四隅捶:

  亦稱太極四玉捶。顧名思義,四隅捶就是四角捶,就是打的四個隅角。四隅捶有四種練法,一是中架四隅捶,二是提腿架四隅捶,三是大架四隅捶,四是快架四隅捶。它們即可以每個架單獨練習,也可以將四個拳架穿起來一氣呵成。楊式太極拳第四代傳人林金聲1913-1988為了便於練習,將這四個四隅捶分別放進了太極拳中架、太極拳提腿架、太極拳大架、太極拳快架中去。捶架子是練掌、拳的爆發力,增強腰、腿的靈活性和提高實戰能力的。林金聲先生說:“只要功夫到家,掌就是刀,拳就是捶,無堅不摧,分筋挫骨,無一不能”。

  太極撩挎八卦掌:

  在太極拳中佔據者非常重要的地位,撩挎八卦掌在太極掌中為第四掌。太極掌的第一掌是無極掌、第二掌是太極掌、第三掌是九宮掌、第四掌是撩挎八卦掌。太極掌的功用:一是練身法、步法、手法、眼法。二是練纏絲、背絲扣、迎敵。撩挎八卦掌在太極丹田功中為第五套。撩挎八卦掌可以單練,一是練纏絲,二是練背絲扣,三是練發勁,四是練招勢,五是練左騰挪、右閃戰。

  太極四路炮捶:

  在太極拳中也佔據著十分重要的地位,四路炮捶與四隅捶亦有將其統稱為太極八卦捶的。四隅捶打的是四隅角,四路炮捶打的是四正方,合二為一為八方,即八卦,故稱八卦捶。四路炮捶在太極丹田功中為第六套。四路炮捶主要是單練,一是練纏絲,二是練背絲扣,三是練上下,四是練開合,五是練領落

  太極十三路炮捶:

  在太極拳中同樣也佔據著很重要的地位,十三路炮捶中包含了四隅捶、撩挎八掌、四路炮捶。是四隅捶、撩挎八卦掌、四路炮捶的一個總合。但十三路炮捶不能代替四隅捶、撩挎八卦掌和四路炮捶。十三路炮捶在太極丹田功中為第六套。十三路炮捶以單練為主,主要是練腳手並用。十三路是腳踢四正方、手擊四隅角、上打、下掃、左騰挪、右閃戰、中定。十三路炮捶的名稱就將其概括為:前打白蛇吐信,後打老龍翻身,左打鳳凰展翅,右打金雞鬥翎,上打插花蓋頂,下打古樹盤根。

  太極拳小架:

  是繼以上拳架之後更高層次的拳架。其特點是姿勢高、速度慢、動作幅度小,故稱小架。整個套路可在八仙桌上演練,故有拳打臥牛之地之說。其名稱順序雖然與中架接近,但從中增加了六十多個開合動作,每遍拳架約30分鐘練完。整個套路中兩手掌始終似抱球運動,不帶發勁,從表面看,似乎回到比中架更高更慢的狀態,然其內涵卻有質的飛躍,使太極十三勢在此拳架中前後穿插練習,一經功力已就,技法嫻熟,由此進入練神還虛階段。亦即由抬功、勁功進入氣功階段,真正將陰陽、剛柔、虛實、動靜、蓄髮、體用合為一體,乃至無形無象,全身透空,肅靜自然之境,架子雖小,仍可鞏固加深原有功力,健身效果更屬上乘。故此,該架被歷代傳人視為珍寶,即是拜門弟子也要嚴格擇人而傳。就像練習鄭多燕減肥舞一樣。
 

練習太極拳時怎樣進行練氣養氣
太極拳四兩撥千斤有什麼含義
相關知識
陳式太極拳與楊式太極拳有何不同
陳式太極拳與楊式太極拳的共同點和差異性
中國式教育與西方式教育有何不同
職業拳擊與業餘拳擊有何不同
從員工到管理者的思維轉變_兩者思維方式有何不同
古代跟現在歡慶除夕的方式有何不同
太極拳陳式與楊式的區別
太極拳與中醫經絡學有什麼練習
簡化太極拳與傳統太極拳的區別
太極拳和氣功到底有何異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