餓也是一種養生的方法快來養生吧

General 更新 2024年06月02日

  飢餓,營養學上所稱的飢餓指機體未能得到或未能充分得到自身營養所需的氧、熱能或營養素的狀態。一般泛稱的飢餓主要指熱能不足。熱能充足與否是劃分“飢”、“飽”的基本標誌。

  餓給人的第一感覺就是要是東西,但是,其實,餓也是一種養生。

  餓一餓,助你壽命更長

  一日有規律地享用三餐的你, 不妨試試適當地讓自己飢餓一下,因為美國科學家近日進一步證實飢餓可以延長壽命。適當餓肚子可以延長壽命,所謂“適當”就是少運動或休息的時候。之前有科學家們對飢餓能夠長壽做出的解釋是:如同體育鍛煉能加強肌肉細胞的道理,適當減少進食有利於增加對細胞的壓力,從而使得細胞增強了它們對抗外界不利因素的能力。

  通過對老鼠進行實驗,美國約翰霍普金斯大學醫學院的科學家得出結論,適當的飢餓能夠“啟用”一種名為“賽特1”***SIRT1***的基因,而這種基因使得葡萄糖的新陳代謝速度加快。因為葡萄糖可防止超氧化物自由基的產生,最後抗衰老作用就實現了。

  “同樣,當蠕蟲和酵母出現飢餓時,其體內的“賽特1”基因同樣可以起到延緩衰老的作用。”研究人員表示。

  據國外媒體報道,在不太遙遠的將來,家庭醫生可能建議你每週禁食兩天,以預防大腦因衰老而萎縮,降低心臟病、糖尿病甚至癌症患病風險。過去,禁食是一種常見的治療方式,根據新研究發現,我們應該回歸這種傳統療法,因為禁食似乎能夠觸發一系列有益身體健康的激素和代謝變化。

  餓一餓,助你告別憂鬱

  當肚子裡空空如也的時候,胃就會產生大量的胃飢餓素,讓人有飢腸轆轆的感覺,從而推動著人們去尋找食物。

  不過胃飢餓素的作用不是僅限於此。有研究指出,較高水平的胃飢餓素具有抗抑鬱的效果,其結果是能夠讓人快樂。科學家研究發現,胃飢餓素水平低的小鼠顯得很抑鬱憂傷,甚至將它們放進深水中,也絲毫不掙扎;相比之下,那些體內胃飢餓素水平較高的小鼠則截然不同,它們在深水中使勁地游泳,拼命掙扎要離開水面,此外,當有其他小鼠時,它們的“社交活動”也很頻繁。

  科學家們認為,由飢餓誘導的這種快樂感,是人類進化產生的自我適應——要想找到食物,特別是在野外獲得食物,就必須集中精力、保持頭腦清醒以及和別人合作。如果飢餓讓我們渾渾噩噩,那麼我們早就成為別人的盤中餐了。為了避免成為別的物種的食物,胃飢餓素就促使我們集中精力來獲取食物。

  餓一餓,助你頭腦敏銳

  也許,飢餓的滋味讓人難以忍受,但這卻可以帶來大腦上的益處,讓人變得更聰明。研究發現,人在飢餓時,大腦分泌的一些化學物質會增多,它們能夠促進神經元快速增長。簡而言之,飢餓刺激了神經元的增長。所以,人才會變得更敏銳。而人類之所以進化出這種神經生長機制,很可能是由於這樣做有利於我們更快找到新的食物。這與飢餓時我們的嗅覺會變得更好的原因類似,大腦變得更聰明,會讓我們更清楚地回憶起或者記下食物的來源。 雖然我們現在不用像遠古祖先那樣到處獵取食物,但是這種機制卻仍然保留了下來。

  同樣, 從鍛鍊大腦的角度來說,飢餓也是有點益處的。科學家研究發現,處於微壓力下的細胞可以得到一些鍛鍊,從而變得更有耐力。當然,給腦細胞施加的壓力不能太大,因為餓到一定程度,就可能給細胞造成實質性的破壞。所以,鍛鍊腦細胞,偶爾餓一頓就夠了,千萬不要長時間禁食。

  餓一餓,助你調整時差

  坐飛機去其他國家旅遊,有一件人們可能會遇到的事,就是根據本地時間調整時差。然而,調整時差的過程還很痛苦,使得許多人就因為懼怕時差帶來的煩惱,而拒絕頻繁地出國公幹。

  那麼,有沒有調整時差的簡單方法呢?有,在你出差的時候,餓上十幾個小時或許能讓你更快地適應新的時區。因為飢餓的時間持續16 小時以上,身體就會形成一個新的生物鐘。

  從本質上來講,這是身體的一種保護機制在起作用。當食物短缺的訊號不斷持續時,身體便會自動調節生物鐘,以提高獲取食物的可能性。而且,不僅僅是人類,動物也會如此。如果延長老鼠的飢餓時長,將它們原來的進食時間5 時,改作23 時的話,那麼不久後,它們就會開始根據需要而不是日照來調節吃飯時間。

  飢餓時,身體會啟動體內的另外一個生物鐘。當你為調整時差煩惱時,不要忘了通過飢餓來開啟你身體裡的第二個生物鐘。

  餓一餓,可逆轉糖尿病

  在一項研究中,一組肥胖症和超重女性每天攝入1500 卡路里熱量;另一組每週有兩天只攝入500 卡路里熱量,其餘每天攝入2000 卡路里熱量。兩組女性在研究過程中都遵照健康的地中海飲食結構。研究領導人、英國曼徹斯特大學營養學家米歇爾·哈維博士表示:“我們發現兩組女性差不多減掉了相同的體重,可提高癌症風險的生物標記水平下降程度也不相上下。我們的目的是確定哪一種方式更有效。我們發現禁食組女性對胰島素敏感性的改善程度更高。”對胰島素的敏感性提高能夠更好地控制血糖水平。

  據英國紐卡斯爾大學的研究報告稱,通過在8 周內讓一些超重人群的熱量攝入量控制在800 卡路里,他們成功“逆轉”了這些超重人群的糖尿病。研究人員指出,每隔一天減少熱量攝入不僅是身體能夠承受的,同時也能有效控制糖尿病患者的血糖水平。

  餓一餓,讓病好得更快

  生病時,沒有胃口吃飯不用勉強。美國梅奧診所職業和空間醫學部預防醫學科首席醫生唐納德博士研究發現,“微餓”會讓你更快痊癒。

  生病時,身體會有很複雜的炎症反應,產生一種名為細胞活素類***cytokines***的化學物質。這種物質和生病時激素水平的變化是導致我們“食不知味”的主要原因。唐納德醫生表示,生病時進食,食物在胃裡的消化同樣會帶走我們的能量,所以如果我們沒胃口就不要免強吃,這可以節省出更多的能量幫助免疫系統抵禦疾病的侵襲。同時,“沒胃口”還會讓病毒在體內找不到可以汲取的“養料”,從而降低它們的繁衍速度。但“胃口不佳”只對短程疾病有效***例如感冒、發燒等***,如果在長期疾病中失去胃口***例如癌症***,就會導致損害性的體重減輕。專家強調,少吃不等於不吃,試圖“餓死”疾病也會使人體難以恢復正常機能。所以要考慮身體的需求,確保體內有足夠的能量讓免疫系統處於“警備狀態”。

  看到前面這麼多的好處,你是不是也嘗試著餓自己一下呢?

經常抽筋該怎麼辦
如何遠離青光眼
相關知識
餓也是一種養生的方法快來養生吧
淡定也是一種智慧的閱讀題答案
愛也是一種傷害的愛情感傷句子
寬容也是一種美德的名言
放棄也是一種超越的議論文作文
以分享也是一種幸福的話題作文
挫折也是一種財富的作文
自己辨別是哪種腎虛的方法
堅持太極拳練習是一種很好的養生方法
生活也是一種道理

Have any Question?

Let us answer i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