艾灸養生腎俞穴

General 更新 2024年06月03日

  艾灸養生能激發、提高機體的免疫功能,增強機體的抗病能力,具有溫經散寒,扶正祛邪,疏通經絡,調和營衛,振興機體功能的作用,受到歷代醫家的重視。更由於艾灸養生保健功效顯著,而受到世人的推崇。下面小編給大家介紹,希望對你有用!

  腎俞穴養生作用

  長時間從事腦力勞動而又少運動的人,平常多按摩後腰的腎俞穴,腎俞穴有強腎的作用,能夠緩解久坐不動會引起的陽氣相對不足,無力、疲勞等各類不適感。

  取穴法:腎俞穴位置在腰部,在和肚臍同一水平線的脊椎左右兩邊雙指寬處。

  按摩法:雙掌摩擦至熱後,把掌心貼於腎俞穴,這樣反覆3至5分鐘,或直接以手指按揉腎俞穴,至出現酸脹感,並且腰部微微發熱。

  這類腰部保健按摩可以舒筋通絡,增進腰部氣血迴圈,消除腰肌疲勞,緩解腰肌痙攣和腰部疼痛,使腰部活動靈活、健壯有力。

  按摩腎俞穴對於腰疼、腎臟病患、高血壓、低血壓、耳鳴、精力減退等都有保健治療效果。因腎主人體水液,喜暖怕寒,按揉腎俞穴正好有利於溫補腎陽。長時間堅持按摩、擊打、照射腎俞穴,增加腎臟的血流量,改善腎功能。姐妹們可以在睡覺前按摩腎俞穴,每回10至15分鐘。出去散步時,兩手握空拳,邊走邊擊打雙腎俞穴,每回擊打30至50回。

  艾灸腎俞穴養生

  腎俞穴在腰背部,在第二腰椎棘突旁開1.5寸處,取穴時,腰部挺直,在側胸摸到肋骨下緣,沿著下緣水平向後面摸去,約正中線旁開2指處,左右各一穴,與肚臍水平,大約是系褲腰帶的地方。

  穴位釋義:

  腎臟的寒溼水氣由此外輸膀胱經。

  腎,腎臟也。俞,輸也。腎俞名:意指腎臟的寒溼水氣由此外輸膀胱經。

  穴位配伍:

  配氣海、三陰交、志室主治滑精;

  配關元、三陰交、太溪、水泉主治月經不調;

  配中脘、天樞、足三裡主治五更洩瀉;

  配委中、太溪主治腰痛。

  臨床運用:

  現代常用於治療腎炎、腎絞痛、性功能障礙、月經不調、腰部軟組織損傷等。

  日常保健:

  按摩腎俞穴降血壓。堅持按摩、擊打、照射腎俞穴,增加腎臟的血流量,改善腎功能。每日臨睡前,坐於床邊垂足解衣,閉氣,舌抵上顎,目視頭頂,兩手摩擦雙腎俞穴,每次10~15分鐘。每日散步時,雙手握空拳,邊走邊擊打雙腎俞穴,每次擊打30~50次。

  按摩腎俞穴緩解腰疼。 雙掌摩擦至熱後,將掌心貼於腎俞穴,如此反覆3~5分鐘;或者直接用手指按揉腎俞穴,至出現酸脹感,且腰部微微發熱。

  用火罐留罐5-10分鐘,可緩解小便不利、水腫、腰痛等。

  灸腎俞

  將3小段點燃的艾條放在灸盒裡,然後將灸盒移到腎俞穴,固定艾灸盒,直到小艾條燃盡,移走灸盒即可。

  中醫艾灸養生

  在整體性和系統性,目的是提前預防疾病,治未病。中醫理論的著名代表作品是《黃帝內經》。中醫養生來自古代精華醫學,當代中醫水平有所下降,而古代中醫值得後人繼續開發和研究。

  【取穴】:關元、氣海、其他穴按需要選擇

  【功效】:艾灸關元穴,可以狀元陽固虛脫、培補元氣、延年益壽;艾灸氣海穴,可以生髮陽氣、回陽益陰、抗衰防疾。

  【灸法】:溫和灸,每次每穴10-15分鐘,每週1-2次,長期堅持

  強身健體

  在身體某些特定穴位上施灸,能夠達到和氣血、通經絡、保健、益壽延年的目的,又稱為保健灸。

  灸療用於防病保健有著悠久的歷史,《扁鵲心書·須識扶陽》說:“人於無病時,常灸關元、氣海、命門、中脘,雖未得長生,亦可保百餘年壽矣。”

  【中醫好輕鬆艾灸療法】

  【取穴】:氣海、關元穴、足三裡穴、脾俞、腎俞穴、三陰交

  【灸法】:用艾條溫和灸,每穴10-15分鐘,每週2次,連續灸1-3個月或是隔附子灸法

  艾灸可預防辦公室綜合徵

  【取穴】:關元、中脘、大椎、足三裡、湧泉

  【功效】:針對缺少運動人群,起保健養生作用,幫助調理五臟六腑,預防市內空調受寒引起的頸椎病、以驅寒補陽之功效。

  【灸法】:溫和灸,每次每穴10-15分鐘,每週1-2次,長期堅持。大椎穴可以隔姜灸,每次3-5壯,半小時左右。

  美容先養肺

  艾灸對整個身體的調理起到一定的作用,對於全身美容比較好的穴位主要位於:肺俞和腎俞,肺俞的作用是把肺臟的溼熱水氣外輸到膀胱經。中醫講“肺住毛皮”,說明肺和面板、毛髮的關係是很密切的。如果肺被外邪佔據,氣血的滋養不夠,皮毛也要隨之受到影響,所以美容首選養肺。

  【中醫好輕鬆艾灸療法】

  【取穴】:肺俞、腎俞

  【功效】:排腎和肺的水溼,滋養毛髮,有助於調節體形。

  【灸法】:溫和灸,每次15分鐘左右,長期堅持。

艾灸養生原理
艾灸養生話術
相關知識
艾灸養生腎俞穴
艾灸養生保健穴位
人體穴位艾灸養生
艾灸養生穴位
艾灸養生穴
艾灸養生之性冷淡的穴位
艾灸養生之性冷淡的穴位
女性艾灸養生
冬病夏治艾灸養生
大雪節氣艾灸養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