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學生安全教育的重要性

General 更新 2024年06月04日

  大學校園是公共場所,學習是大學生集體性生活,安全隱患不可避免,作為教育者要做好的就是安全教育工作,那麼你知道嗎?小編在此整理了,希望大家在閱讀過程中有所收穫!

  ***一***

  維護國家安全和利益的需要

  首先,從國家面臨的安全環境來看,當前我國面臨的環境複雜多變,安全形勢不容樂觀,主要表現為***敵對勢力和間諜情報機構為達到分化、西化中國的目的,一方面利用各種渠道,以公開或祕密的方式,傳播西方的政治和經濟模式、價值觀念以及腐朽的生活方式,培養和平演變的“內應力量”。另一方面採取金錢收買、物質利誘、色情勾引、出國擔保等手段,或打著學術交流、參觀訪問、洽談業務等幌子,刺探、套取、收買我國家和單位祕密。其次,大學生對國家安全也存在著種種模糊的認識。

  一是大學生對國家安全還停留在軍事、戰爭、國防、領土、情報、間諜這樣一些傳統的、區域性的認識上。當前,國家安全既包括國土安全、主權安全、政治安全、經濟安全、國防安全、國民安全等傳統內容,也包括文化安全、科技安全、金融安全、資訊保安等方面的新內容。因此,全方位理解國家安全有助於端正大學生的思想認識,增強國家安全意識。

  二是講國家安全,大學生會自然聯想到美國的中央情報局、聯邦調查局以及國家安全機關、軍隊、警察身上,這種把國家安全等同於情報間諜活動的片面認識,使大學生不能自覺地把維護國家安全與自身的責任聯絡起來,或多或少地、有意無意地認為“國家安全與己無關”。

  三是隨著我國經濟發展、社會穩定、人民安居樂業,國際地位與日俱增,和平環境使大學生自覺不自覺地對國內外敵對勢力的破壞活動放鬆了警惕,淡化了安全意識,認為“對外開放無密可保”,“和平期間無間諜”等等。由於思想麻痺,造成國家的一些機密被洩露,更有甚者,個別經不起金錢、美色等種種誘惑,不惜喪失國格人格,出賣情報,給國家安全和利益造成重大損失,教訓極為慘痛深刻!

  總之,我國面臨著複雜嚴峻的安全形勢,而大學生的國家安全意識又相對薄弱,這就迫切需要對大學生進行安全教育,培養國家安全知識,樹立新的國家安全觀,既是必要的,也是緊迫的。

  ***二***

  高校治安形勢的需要

  隨著改革開放的深入,高校由過去的封閉型辦學變為開放型辦學,有一般教學、科研機構,變為教學、科研、生產、商貿等多元化的社會機構。

  當前高校管理方式社會化,辦學形式多樣化,學生結構複雜化,校園與社會相互交叉、相互滲透,校園治安形勢日趨複雜嚴峻。其主要表現為:

  一是校園環境日趨社會化、複雜化。隨著高等教育事業的發展和改革開放的深入,高校由原來單一的教學封閉型轉變為全方位、多功能、開放型的“小社會”,校園內不僅有教學區、生活區,有的還混雜家屬區、居民區;不僅有教學、科研設施,還有工廠、公司、超市、書店、銀行、郵局、醫院、賓館、浴室、飲食店、影劇院、歌舞廳等生活服務設施和機構。一所高校就像一個小縣城。這種複雜的格局,客觀上也給高校的安全造成諸多不利因素。社會上的一些不法之徒,時常竄入高校進行盜竊、搶劫、***、行凶等流氓犯罪活動,有的甚至危害師生的人身安全,直接影響學校的安全穩定。

  二是大量的外來務工、經商人員湧入校園,給學校的治安管理帶來了巨大的衝擊。隨著高校後勤社會化的形成,大量的外來人員來校務工、經商。由於這部分人文化素質偏低,法制觀念淡薄,流動性較大,不易管理。因此,部分外來人員違法犯罪現象比較突出。據調查,高校外來人員引發的案件佔高校刑事、治安案件的40%以上。有的外來務工人員在工餘時間東逛西遛,惹是生非,尋釁滋事;有的以打工做掩護,盜竊學校公私財物;也有的聚眾賭博、打架鬥毆,嚴重擾亂了校園治安秩序。

  三是校區多而分散,交通安全存在較大的隱患。高校合併辦學,打破了學校獨門獨院辦學格局。由於校區分散,相鄰校區間的人流、車流、物流互動,有的院***系***學生每天從甲校區到乙校區上課或去圖書館學習,形成了校區之間人員流動性增大,如果稍有疏忽,易發生交通事故。

  四是校園周邊治安環境日趨複雜。當前高校周邊治安形勢仍然嚴峻,引發校園及周邊地區治安問題的消極因素仍然大量存在,侵害學校師生人身及財產安全的治安、刑事案件時有發生。據有關統計資料表明,高校校園內發生的刑事、治安案件或安全問題,大多數與學生有關。這些案***事***件的發生,不僅會給學生本身及家庭造成傷害,而且也會直接影響到學校正常的教學、生活秩序,嚴重時將危及整個社會的穩定。因此,在社會治安形勢嚴峻、高校周邊治安環境複雜、校園治安形勢不容樂觀的情況下,加強大學生安全教育,提高他們的安全防範能力,可以有效地減少和避免發生在大學生中的各種安全問題,從而起到維護高校安全和穩定的積極作用。

  ***三***

  提高學生自我防範、自我保護能力的需要

  近年來,在校園內外發生了許多涉及學生意外傷害事故,究其原因雖然各不相同,但有一個共同點,就是大多數當事學生對事故的發生沒有任何心理準備和自我保護意識,面對傷害不知所措。

  當前大學生自我防範意識和自我保護能力方面,主要存在以下幾個方面問題:一是缺乏社會經驗。當代大學生由於從小都是在父母和老師的呵護下長大,沒有經受什麼挫折,思想比較單純,對社會上的不良風氣和一些壞人壞事不能作理性的認識。由於缺乏社會經驗,自我防範能力就相對比較弱,如缺乏保管自己的貴重物品、現金的經驗,易於發生財物被盜;缺乏人際交往中的經驗,容易上當受騙。也有一些學生在受到不法侵害時,不知道如何保護自己,輕而易舉地被一些不法之徒欺騙或威逼利誘。

  近年來發生的多起女大學生被拐賣、凌辱、殘害的案件就是這方面的活生生的例子。二是缺乏安全防範意識。一些大學生安全防範意識淡薄,對可能發生的各種安全問題,缺乏必要的重視和警惕,留下了種種影響安全的隱患。如人離不鎖門、貴重物品不加妥善保管、隨意丟放,導致錢物失竊;有的學生違反宿舍安全管理規定,在宿舍內亂接亂拉電線、違章使用電器、吸菸亂扔菸頭等,並由此造成各種安全事故。三是缺乏對社會消極因素的抵禦能力。

  目前,我國正處在一個前所未有的改革開放時期,乘虛而入的西方資產階級腐朽思想和沒落的生活方式,以及“一切向錢看”的極端個人主義、利己主義、享樂主義,對那些涉世不深、閱歷不廣、缺乏社會經驗、良莠不分的青年大學生來說具有極大的誘惑力。有的學生經不起這種誘惑,自覺或不自覺地接受了這些腐朽觀念,如有些大學生受拜金主義、享樂主義、極端個人主義思想的影響,經受不住來自社會金錢和好逸惡勞、貪圖享樂的誘惑,從貪小便宜、小偷小摸而發展到大肆行竊,害人害己、危害社會,墮落成為社會的罪人;有些大學生在西方“性解放”及淫穢書刊、錄影的影響下,奉行“青春不美,死了後悔”的人生哲學,在這種腐朽思想的支配下,便很快成為***思想的俘虜。針對上述大學生安全意識和防範能力方面存在的問題和不足,因此,加強大學生安全教育,使廣大學生提高警惕,掌握必要的安全知識,可以起到預防犯罪,減少發案的作用。

兒童安全教育的知識
安全知識小故事
相關知識
大學生安全教育的重要性
小學生學習安全教育的重要性
有關大學生安全教育的論文
關於大學生安全教育的演講稿範文
安全教育的重要性句子
簡單的大學生安全教育手抄報
中小學生安全教育的觀後感範文
學生安全教育的名言
大學生安全教育發言稿
大學生安全教育措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