仔豬飼養管理方法

General 更新 2024年06月01日

  仔豬培育工作的成敗,既關係著養豬生產水平的高低,又對提高養豬經濟效益,加速豬群週轉,起著十分重要的作用。下面是小編精心為你整理的,一起來看看。

  

  一、仔豬的生長和生理特點

  1、生長髮育快,產後7-10天內體重可增加1倍,30天內,體重可增加5倍以上,由於生長髮育快,體內物質沉積多,對營養物質在數量和質量的需求很高,同時對這方面的短缺反應敏感,稍有不慎就會出現問題。

  2、消化道生理機能尚不完備,剛出生時,仔豬的胃只有5g,僅能裝25ml乳汁,胃液、膽汁分泌不夠正常,消化酶的分泌不夠平衡,對乳汁中的營養吸收尚可,對來自外界補充的營養物質消化吸收能力極差。因而在飼養過程中,要儘快讓其適應外來營養,仔豬在出生後7天,剛好出牙齒,喜歡啃東西,此時補充一些高蛋白質的全價顆粒飼料,鍛鍊胃腸消化功能的作用。

  3、缺乏先天免疫力,容易患病,出生時儘量讓其早吃初乳,以獲得母源抗體,仔豬出生第3天,肌肉注射每頭小豬1ml的牲血素,第10天再次肌肉注射1.5ml牲血素,以增加仔豬抵抗力,杜絕外來細菌,病毒的侵襲。

  4、體溫調節機能差,寒冷季節注意保暖,我們採用仔豬紅外線保溫燈,把仔豬統一放入護仔欄內進行保溫,夏季多用些口服補液鹽或小蘇打來降溫防暑。

  二、要養好仔豬必須抓四食過四關

  1、抓乳食,過好初生關。

  哺食初乳,固定乳頭,仔豬出生後一般都能自由活動,依靠自身的嗅覺尋找乳頭,個別體弱的仔豬必須藉助於人口輔助,最遲應該在產後2小時內讓乳豬吃上初乳,最好母豬邊分娩邊讓乳豬吮乳,在操作中我們通常有意識地把強壯的仔豬放在後面乳頭,體弱的放在前面乳頭,這樣有利於仔豬發育均勻,大小整齊。母豬整個分娩過程應有人在場,避免母豬壓死小豬,出現意外。

  2、抓開食過好補料關,仔豬在第7天,用全價的顆粒飼料哄吃,實在不吃的豬隻,把顆粒料強制塞入小豬嘴內,反覆幾次,讓其覺得有味道,下次才會主動去舔食。仔豬出生第3天,最好補充電解質水,可以買現成的口服補液鹽,也可以自配:葡萄糖45g,鹽8.5g,檸檬酸0.5g,甘氨酸6g,檸檬酸鈉120ml,磷酸二氫鉀400ml,加入2kg清水中,連飲10-15天。此方法很關鍵,有利於仔豬早開食,更健康成長。

  3、抓旺食,過好斷奶關。30日齡左右仔豬將進入旺食階段,抓好此階段,增加採食量,每天飼餵次數以5-8次為宜,不更換飼料,保證飼料質量的穩定性,建議補飼量標準供參考:

  第3周:平均每頭每天20g

  第4周:平均每頭每天45g

  第5周:平均每頭每天100-110g

  第6周:平均每頭每天230-240g

  第7周:平均每頭每天380-400g

  4、抓防病過好活命關,仔豬一生中可能出現的3次死亡高峰。第一次在出生後7天內,第2次在20-30天奶量不足,飼料量增加的時候,第3次在斷奶時出現應激的時候,這3個死亡高峰與飼養管理的科學性與否直接關係,合理細緻的管護和飼養可以使仔豬少死亡,快增長,尤其是下痢是哺乳仔豬培育中最棘手的一個問題,由其導致的死亡可以佔到仔豬總死亡的30%,甚至更高,所以哺乳仔豬的防病要點要落實好正常的免疫接種和消毒措施,仔豬欄舍內經常用消毒藥噴灑。

  三、斷奶仔豬的飼養:

  最佳斷奶時間為28-32天,斷奶時應原欄留養***即趕走母豬留下仔豬***,做到欄舍不變,飼料質量不變, 飼養員不變, 我們平時在飼餵斷奶仔豬時,跟昨天喂同樣的料,不知為什麼還會下痢。我提醒廣大養殖戶,你已經在改變飼料的質量了,下面給你作一下分析:

  昨天母豬與仔豬同欄飼養,不知有否注意到仔豬在吃母豬的飼料,而今天趕走母豬,當然仔豬欄內不存在母豬料了,而仔豬一個月與母豬一起共同分享著母豬料,它的胃腸道已經適應了全價的仔豬顆粒料與母豬料共存的環境,因而我建議:在趕走母豬時,仍然採用30%母豬料,50%仔豬全價料,20%為乳清粉均勻摻在一起,一直維持到10天左右,逐步減少母豬料和乳清粉直至全部轉為仔豬全價料。此時飼料中可以加些強力黴素或林可黴素等抗菌藥,按1000斤仔豬體重用20%強力需求0.3-0.4斤/天或者同劑量的林可黴素,連用5天可以起到預防消化道及呼吸道疾病。

  四、再次提醒:未打過藍耳病疫苗的朋友趕緊上縣畜牧獸醫站購買,切勿大意。

  仔豬飼養管理要點

  1、提早誘食補料哺乳期的仔豬生長髮育迅速,對營養物的需要量大,而母豬泌乳量在21日齡左右達到高峰後,就逐漸下降,單靠母乳已經不能滿足仔豬生長髮育的需要了,仔豬開始誘食以7~10d開始,12~14d能採食補料為宜。因為這時仔豬已長大牙。喜歡啃咬硬東西,具有明顯的採食行為,25日齡前的誘食料蛋白質水平可以不要太高,因為誘食階段的仔豬消化吸收飼料蛋白質的能力很弱。

  2、補給全價乳豬料仔豬經過早期誘食訓練後,20日齡前後能較好的採食飼料。這時若仍用一般的誘食料,已不能滿足仔豬對蛋白質及其它營養了,從仔豬能很好認料開始要逐漸向全價乳豬料過渡,自配混合料的要求是高能量、高蛋白、營養全價,適口性好,容易消化,飼料消化能應在3.2Mcal/kg以上,粗蛋白質19%~22%,賴氨酸0.8%~1%,鈣1%,磷0.6%,仔豬最好補乾溼料,喂乾溼料比喂稀粥料日增至提高20.9%,因為稀料和熟料的幹物質相對減少,沖淡了消化液,影響消化。

  3、精心護理仔豬,及時防治疾病仔豬出生後,由於本身生理機能的不完善和環境方面的應激雙重作用下,仔豬承受不了而發病、死亡。只有精心護理,及時預防和治療各類疾病,才能提高仔豬的成活率和個體重。

  ***1***對弱小仔豬,全身震顫打抖的仔豬,在第1天每頭腹腔注射10ml10%的葡萄糖加5萬IU的鏈黴素以增強仔豬體質,預防白痢。注射部位:請人抓好兩腳倒提起來,以便使腸子下沉。進針部位在趾骨前緣之下3~5cm處,腹中線側面,把連有注射器的針頭垂直剌入腹腔。注意做好注射部位的消毒。

  ***2***防制仔豬黃白痢的措施,仔豬黃白痢是哺乳仔豬的多發病和常發病,仔豬生後1~3日齡發生黃痢。3~10日齡發生白痢。仔豬黃白痢是由大腸桿菌引起的一種條件性傳染病。該病的發生誘因有:

  ①氣候突變致仔豬受寒感冒引起;

  ②環境衛生較髒;

  ③母豬喂得過好,飼料脂肪含量過多,造成母乳脂肪含量過多,乳汁過濃,又因仔豬喝水不足或喝髒水造成;

  ④母豬過瘦,泌乳量少,仔豬受餓;等等。

  ***3***防疫注射。已注射豬瘟弱毒苗的母豬其仔豬生後可從母乳中獲得抗豬瘟的免疫抗體,這些抗體能保護仔豬21日齡內不受豬瘟毒的危害。21日齡後由於抗體水平逐漸下降,仔豬就沒有抵抗豬瘟病毒的能力了。因此,在仔豬生後20~25日齡就一定要給仔豬打豬瘟預防針。打了這一針後,免疫力可維持到仔豬60~70日齡時,以後抗體水平又逐漸下降消失,仔豬60~70日齡時必需再打第二次豬瘟預防針,打完兩次預防針後,仔豬一直養到大豬出欄就不須再打豬瘟預防針了,豬也不會再得豬瘟病。

 

仔豬的飼養管理方法視訊
仔兔的飼養方法
相關知識
斷奶仔豬飼養管理方法
仔豬飼養管理方法
長白種豬飼養管理方法
獺兔仔兔飼養管理方法
夏季公豬飼養管理方法
夏季生豬飼養管理方法
豬場產仔舍的飼養管理方法有哪些***2***
仔豬的飼養管理方法論文
仔豬的飼養管理方法視訊
乳仔豬的飼養管理方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