為什麼說大恩即大仇?

General 更新 2023年10月15日

為什麼有大恩即大仇一說?

大恩如大仇,這是中國人於人情世故冷酷而又精闢的至理名言,古今同理,中外一也,放之四海皆準。在我輩看來,小恩小惠如家常便飯,你請我一頓,我請你一頓,施之者如沐春風,受之者吹面不寒,倒顯得觥籌之間一團和氣,恭大恩則不然,施之者居高臨下,受之者心有慼慼,均知恩重如山報之不易,長久則成為雙方的負擔。但凡朋友往來,誰不希望人敬一尺?起碼也要平等,誰願意見一個自己先矮三分的故人?受人大恩的感覺,大抵如此,避大恩人有如避大仇人。古人云:受人滴水之恩,當以湧泉相報。可是如果你暫時甚至永久都拿不出湧泉哪怕是滴水回報,則又當如何?只有無顏相對,避之惟恐不及,有恩難報的壓力,低人一等的心理暗示,轉化為怨恨自然毫不足奇,陰暗一點的,甚至希望恩人在眼前永遠消失,於是大恩即成大仇。古之高風亮節之人,施恩不望報,常常舉家歸隱或遠遷,以免相見之尷尬,其實,這些暢曉世情的通達之輩,此舉名為避世、實乃避禍,深得大恩如大仇之三昧。

為什麼說大恩即大仇

因為 大恩代表付出很多 付出那麼多 肯定要求回報 但是對方如果不回報 這很容易導致自己對對方心理的抵觸 或者憎恨 因為沒有人會心甘情願不求回報的付出 再者 對方得到了大恩 如果不懂感恩的人 或感覺你傻 或者你應該做的 或者感覺她對你來說有價值 日後如果你不用同樣的態度對待他 他反而會感覺 你不好 就比如我有個朋友 經常借我錢 我每次都很痛快地答應 但是每次還錢的時候都很矛盾 去年借我錢我說 我手裡不寬鬆沒有 多說了兩句 結果對方說好吧 以後各走各的 可能大恩 大仇就是這意思吧

怎麼理解羋月傳裡的“大恩即大仇”

簡單來說就是,你對我有大恩,我無以為報,那我就欠你一個大人情,這就成了我們關係之中的敏感點和弱點,而我不允許別人拿著我的軟肋,所以我就對你防了又防。恩有多大,距離就有多遠。

怎麼理解大恩如大仇這句話背後的道理

人有逆反心理或為現實所困。因為大恩無以為報,如同揹債,不堪此債務之重負時,會覺得活得好累,如同仇人給自己莫大傷害而想向仇人討債帶來的心理負擔是一樣的。例如電影《搭錯車》的女主角成了大明星,不想認她撿酒瓶的養父一樣,在她成了大明星後,認為自己養父的身世會丟她的臉面,損毀她的前途一樣,視她的養父為仇人,直到最後覺悟迴歸。如果撿酒瓶子的人對她沒有養育的大恩情或者沒有前後的現實落差,就沒有電影起伏的情節了。

一般而言,對於心理健康的人而言,大恩即大恩,無論給予恩情的人是誰,有機會報則報,沒有機會的話說句謝謝,保持感恩的心就可以了,因為恩仇未必了,保持心靈的自由,不必過於負累於陳舊的人情債務觀念影響未來的生活。

為什麼說 大恩如大仇

都要銘記在心

人為什麼會忘大恩,而記小仇呢

這是人的本性。每個人都不會記住別人說他的所有的好話,但只要說了一句壞話,他一定會記住,以前說的什麼好聽的話都會忘,與人交往不能說人壞話,特別是在別人背後說,就更不可以了

為什麼說大恩如大仇,恩將仇報這是怎麼回事 20分

1,大恩如大仇:也有俗語說“鬥米恩升米仇”意思就是你對別人好是好事,但你如果對別人太好了,反而會適得其反,是你們變為仇人。因為人心叵測,你給他一點,他會很感激,你給他更多,他就會想要的更多,將你給他當成理所當然,你只要一不給他,他就會和你反目成仇,這也就是恩將仇報。而且這種仇比普通的恨更濃烈,就是因為人心難測啊。

怎麼理解大恩如大仇這句話背後的道理

大仇不可不報,大恩不可不報

大恩不言謝 深恩幾於仇 什麼意思

救人性命的恩堪稱大恩了吧?對於這樣的大恩,“湧泉報”顯然不足以償還了。那該怎麼報答呢?多少錢財都無法報答了,只有用自己的命來報答才算公平交易。自己肯定不想死,那只有要對方死,於是報答大恩、深恩卻變成了“恩將仇報”,殺了他,此所謂深恩幾於仇也。

《國史補》中有一則故事說:唐朝有個嶺南節度使,名叫李勉,在開封尉任上時,曾放走了一個囚於獄中的刺客。數年後,李勉客遊河北,偶然遇到這位當年的囚徒。故囚見到當年的救命恩人,不由分說將恩公李勉拉到家中盛情款待,並私下和結髮妻子商量:“此活我者,何以報德?”妻子說:“償還千匹可乎?”故囚說,不行不行,一千匹布不足以報答救命之恩。妻子又說:“兩千匹可乎?” 故囚仍然搖頭,說,還不夠。妻子就說:“若此,不如殺之!”幸得此家僕人密告,李勉才免於一死。

大恩成仇,唯有殺之方可報答,這故事很令人吃驚。可是,你如果看了《莊子·內篇》的最後一篇《應帝王》,你會發現,講這個故事的人很可能是抄襲了莊子,至少是受到了莊子的啟發。中國文學受莊子的影響太大了。

看一下莊子的這段原文:南海之帝為儵,北海之帝為忽,中央之帝為渾沌。儵與忽時相與遇於渾沌之地,渾沌待之甚善。儵與忽謀報渾沌之德,曰:“人皆有七竅以視聽食息,此獨無有,嘗試鑿之。”日鑿一竅,七日而渾沌死。

有個詞叫“疏忽”,現在都寫成“疏遠”的“疏”了,照古文寫,就是莊子的這個“儵”——南海之帝的名字,意思就是快。他的性格喜歡快,追求高速度。北海之帝呢,名叫“忽”,同樣喜歡快,同樣追求高速度。唯有中央帝國的皇帝不一樣,做什麼事都慢慢悠悠的樣子,既沒有定什麼規劃和目標,也不追求高速度,渾渾沌沌,糊糊塗塗,笨笨拙拙,一副睡不醒的樣子,這個皇帝呀,典型的無為而治,順其自然。

南北這兩位皇帝,都很有成就感,為國家做了不少事,蓋了不少高樓大廈。兩個人都很忙,自己國家發展太快了,走路都是一路小跑,難得一個公休的機會,兩人便相約到中央帝國皇帝渾沌那裡放鬆一下,因為在那裡休閒最好,那裡人節奏慢,所以,人們累了都喜歡來渾沌的國家度假。

儵和忽,來到自己的地盤上度假,出於禮貌,渾沌自然少不了接待一下,以盡地主之宜。渾沌這個皇帝呀,不太會說話,待人卻蠻誠懇,儵與忽感覺人家招待得太好了,有點過意不去。於是,兩個人就商量,人家對我們這麼好,吃了人家那麼多好東西,喝了那麼多好酒,我們該怎麼樣報答渾沌這位老兄呢?

儵和忽商量了大半天,終於想到了。儵說,一般人都有七竅對不對?兩隻眼睛用來看外面精彩的世界,兩隻耳朵是用來聽動聽的聲音的,兩個鼻孔是用來呼吸和聞味道的,還有那個嘴巴,是用來吃東西,說話的。可是,你看看渾沌這位老兄,一個竅都沒有開,“此獨無有”,和大家都不一樣,不開竅怎麼行呢?我們報答他的最好辦法就是給他開竅,也讓他看看世界上的花花草草,讓他品嚐一下各地美食。

忽說,好啊。我派人去拿工具,於是兩個人“嘗試鑿之”,一天給他開一個竅,到第七天,眼耳鼻舌身都開了竅,七個洞都開了,結果怎麼樣?“而渾沌死”,渾沌就這樣被兩個傢伙報恩給報死了。完蛋了!

莊子真是太幽默了。報答,報答,把人家活活報答死了。簡直要笑出眼淚來了。莊子的幽默文章,天下第一。笑啊笑啊,就成哭了;欠了人家的情,就商量報答,結果把人給殺死了。大恩成仇啊,非殺之不足以報答。

讀莊子的文章,你不能簡單地理解成好心辦壞事哦,是說處在渾沌境界的人,那是真正定,六根不動了,內外隔絕了,你不要試圖去給他開竅,不要去打擾他。

在上古時代,人都很自然,不需要修道的,個個都在道的境界。莊子說,“泰氏,其臥徐徐,其覺于于;一以己......

大恩成仇是什麼意思

一個人對另一個的恩情過大,必然會成為受恩者最沉重的精神負擔。

如果施恩者是一個絕對偉大的人,從不以施恩為念,那受恩者的心理壓力可以還不至於無法承受。

如果施恩者總是拿所施恩情影響愛恩者,那就非常容易造成受恩者的心理變態,變感恩為仇恨。

所以,就有了“長時間接受別人的大恩情反而容易變成仇恨”這句話了。

其實,生活中施恩者也要適當地掌握施恩的方法和程度,以免遭怨恨。

相關問題答案
為什麼說秀恩愛死的快?
為什麼說大恩即大仇?
為什麼說大熊貓是國寶?
加拿大為什麼說英語?
為什麼說母愛是偉大的?
為什麼說小女孩叫“黃花大閨女”有何來歷 ?
無心法師大結局嶽綺羅為什麼說她牙疼 ?
冰為什麼體積比水大?(說簡單一點 ?
為什麼卵泡長不大?
為什麼會有宇宙大爆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