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加強環保建設?

General 更新 2023年10月15日

如何加強環保作風建設

黨的十七大指出:“要以保持黨同人民群眾的血肉聯繫為重點加強作風建設”。這是加快構建社會主義和諧社會,加強黨的執政能力建設和先進性建設,密切黨同人民群眾血肉聯繫的重要舉措。率先科學發展,實現小康目標,構建和諧鼓樓,加快全區

經濟建設又好又快發展,不僅體現在各項方針政策和決策部署上,更體現在廣大黨員幹部的良好作風上。如何進一步改進機關作風,不斷提高機關服務的質量和水平,真正讓人民群眾感受到親民利民惠民政策,切實為老百姓辦實事、解難題,這是擺在區級機關各級黨組織面前的一項重要課題。

一、強化思想建設,為機關作風建設奠定堅實基礎

“基礎不牢,地動山搖”。機關黨員幹部的思想基礎是否紮實,理想和宗旨意識樹立得牢不牢,精神狀態好不好,將直接影響到作風建設的根基,影響到黨和政府的形象。加強對機關黨員幹部的思想教育,使大家時刻胸懷大局,積極主動地開展工作,自覺把思想和行動統一到促進全區經濟發展和社會穩定上來,應該成為機關黨建工作的首要任務。一是注重理論武裝,切實抓好“三會一課”等組織制度的落實。堅持把主題教育、黨課教育和警示教育相結合,組織黨員幹部系統學習鄧小平理論和“三個代表”重要思想,用黨的十七大精神和科學發展觀武裝思想,指導工作。教育機關黨員幹部牢記“兩個務必”,樹立正確的世界觀、人生觀、價值觀和權力觀、地位觀、利益觀,自覺規範從政行為,增強作風意識。二是注意抓好思想政治工作。將科學有效的思想政治工作自然溶入到機關整體工作當中,及時發現作風建設中存在的苗頭性問題和不良傾向,及時整改落實,大力營造民主向上,團結共事的和諧工作氛圍,形成講團結、講工作、講奉獻的良好風氣。三是全面樹立民生為本的工作理念。十七大報告通篇閃耀著關注民生的思想,關注民生,改善民生已成為衡量政府政績的一個重要方面。要教育機關黨員幹部始終把人民群眾的利益放在首位,把涉及人民群眾切身利益的問題作為工作中的重要問題來解決,真誠傾聽群眾呼聲,真實反映群眾願望,真情關心群眾疾苦;多為群眾辦好事、辦實事,做到權為民所用、情為民所繫、利為民所謀,確保人民群眾利益得到切實維護。

二、強化制度建設,為機關作風建設提供有力保障

加強機關作風建設,樹立良好的黨風政風,提升政府機關形象,關鍵要有一套完善制度作保證,形成用制度管權、按制度辦事、靠制度管人的有效機制。近年來,區級機關各部門重點圍繞組織、職能、管理、服務、責任等層面,不斷完善細化,初步形成了比較規範的機關管理運行工作機制。不少部門還將各項規章制度彙編成冊,人手一份,對加強機關作風建設起到了極大的推動作用。要建立健全有效機制,為機關作風建設形成強有力支撐。一是建立以建設高績效機關為目標的管理機制。根據鼓樓發{2007}81號《鼓樓區區級機關部門績效評價辦法》,由機關工委負責起草制定了《區級機關部門績效評價效能測評類考核辦法(試行)》,主要以每年的機關作風評議為基本內容,將街道和群眾評議機關作風的測評結果,分別作為評價機關各部門的主要依據,明確考核的範圍和方法,機關共有41個部門被列入考核範圍。考核辦法的出臺對機關各部門工作作風、服務意識、辦事效率等方面起到了較好的促進作用。二是建立以密切聯繫群眾為目標的服務機制。圍繞服務發展、服務基層、服務群眾的要求,積極創新服務手段、服務內容、服務方式,完善服務機制。借鑑先進性教育活動中開展主題實踐活動的好做法,把結對共建、愛心幫扶、雙進雙評、示範窗口以及機關開展的黨員業務能力競賽、文明科室創建等一些特色鮮明、成效明顯的主題活動長......

如何做好環保工作

很多啊,我們科學書上就有啊訂給你列舉下:

1.不對著水龍頭沖洗餐具,放適量的水災盆裡洗,減少水的用量;

2.購物時,儘量不選用有過多包裝的商品,並少用塑料袋;

3.儘量少使用一次性筷子。

4.購買可更換筆心的中性筆和圓珠筆;

5.雙面使用本子和紙;

6.家庭垃圾分類,紙張等可回收的垃圾送到廢品回收站,廢電池不亂丟棄;

7.當距離不是很遠時,用騎車或步行代替乘車;

8.隨手關燈,打開冰箱後腰及時關門;

9.積極參與環保公益活動;

10.在社區宣傳減少使用、重新使用、回收利用垃圾的重要性;

11.利用班會或課餘時間到附近公園撿拾垃圾並向遊人宣傳環境保護知識。

如何加強生態文明的制度建設

要把資源消耗、環境損害、生態效益納入經濟社會發展評價體系,建立體現生態文明要求的目標體系、考核辦法、獎懲機制。建立國土空間開發保護制度,完善最嚴格的耕地保護制度、水資源管理制度、環境保護制度。深化資源性產品價格和稅費改革,建立反映市場供求和資源稀缺程度、體現生態價值和代際補償的資源有償使用制度和生態補償制度。加強環境監管,健全生態環境保護責任追究制度和環境損害賠償制度。加強生態文明宣傳教育,增強全民節約意識、環保意識、生態意識,形成合理消費的社會風尚,營造愛護生態環境的良好風氣。

胡··錦··濤說,我們一定要更加自覺地珍愛自然,更加積極地保護。

加強生態文明制度建設

為了保障生態文明建設順利推進,dǎng的十八大報告突出論述和部署了加強生態文明制度建設。這主要包括:把資源消耗、環境損害、生態效益納入經濟社會發展評價體系,建立體現生態文明要求的目標體系、考核辦法、獎懲機制;建立國土空間開發保護制度,完善最嚴格的耕地保護制度、水資源管理制度、環境保護制度;深化資源性產品價格和稅費改革,建立反映市場供求和資源稀缺程度、體現生態價值和代際補償的資源有償使用制度和生態補償制度;積極開展節能量、碳排放權、排汙權、水權交易試點,建立資源環境領域的市場化機制;加強環境監管,健全生態環境保護責任追究制度和環境損害賠償制度;等等。

社會行為在很大程度上是制度安排的結果,保護生態環境必須依靠制度。制度建設的意義在於:人無完人,不僅要依靠覺悟、自律,而且要依靠完善的體制機制來激勵和約束人們的行為。加強制度建設,對於推進生態文明建設具有重要意義。

dǎng的十六大以來,dǎng和政府對節約資源、保護環境作出一系列部署,我國生態文明建設取得了重要進展,但仍存在一些不可忽視的問題,如單位GDP的能源消耗和二氧化碳排放量仍然較高。之所以如此,一個重要原因在於我國生態文明制度還很不完善。目前比較突出的問題有以下幾個:一是環境產權制度不明晰,環境經濟政策體系不完善。排汙權、碳排放權交易剛剛起步,相關法律制度尚未確立,合法的排汙量難以界定。由於環境產權界定不清,利益主體不明,再加上支持資金嚴重不足、補償標準低且缺乏可持續性,生態補償機制還很不完善。二是環境保護與經濟發展綜合決策機制不健全,公眾參與生態文明建設的機制尚未建立。三是環境執法成本高、違法成本低,監管機制不健全。四是在很多地方的領導幹部政績考核體系中,生態環保指標所佔比重低,經濟發展指標所佔比重過高,以GDP為主導的發展觀仍然沒有從根本上改變,導致經濟發展方式粗放,資源消耗高、利用率低,環境汙染嚴重。五是對生態文明制度建設重視不夠、認識不足,沒有充分認識到較為完善的生態文明制度對環境保護和資源有效利用的重大意義。

加強生態文明制度建設,應在以下幾個方面作出努力。首先,進一步調整領導幹部政績考核內容,淡化GDP考核,建立體現生態文明要求的目標體系、考核辦法、獎懲機制。在生態文明制度建設中,考核制度最引人矚目,最應予以重視。考核制度是轉變觀念、改變行為的指揮棒,對生態文明建設具有牽引和保障作用。因此,推進生態文明建設,首要的是完善領導幹部政績考核制度,促使領導幹部將相關工作落到實處。其次,合理設置管理機構和劃分管理職責,優化行政資源及相應的財政資源配置,切實解決影響人民群眾健康和威脅資源、環境、生態安全的突出問題。第三,加強重點領域立法,進一步充實完善有關生態環境保護的法律法規。應更多地通過司法途徑追究汙染環境和破壞生態者的責任,索取生態環境損害賠償,維護公民環境權益,實現社會公平正義,促進生態系統和經......

結合本職工作,淡談如何加強環保管理

一、指導思想和目標

指導思想:以“科學發展觀”為指導,以集團公司創建“三化一型”大企業集團為目標,以全面提升執行力、提高效率和效益為出發點,圍繞分公司中心工作,運用科學適

-

當的管理工具和方法,把“精、細、實、嚴”落實到管理工作的每個環節,不斷提高分公司整體管理水平和核心競爭力,有效促進分公司的可持續發展。

目標要求:以“精”為目標,以“細”為手段,用1-2年時間,把精細化理念貫徹到運營管理的整個過程,以“精細化的規劃,精細化的分析,精細化的控制,精細化的操作,精細化的核算”,實現企業管理從機會型到戰略型、從經驗型到科學型、從定性到量化、從靜態到動態、從外延式到內涵式、從粗放型到精細化的轉變。實現分公司發展思路明晰化、組織體系科學化、績效考核全面化,使員工執行力、服務質量大幅提高。

二、活動內容

(一)精細化管理

實施精細化管理,是針對分公司當前管理現狀,解決經營管理中存在的問題,提高管理水平的重要舉措。以抓好關鍵環節、重點細節為著力點,提高整體管理水平。

1、精細化管理的核心理念、突破口和基本方法

精細化管理的核心理念:精、準、細、嚴。精是做精、做好,精益求精;準是準確、準時,信息與決策準確無誤;細是操作細化、管理細化,重視細節;嚴是嚴格執行制度標準和程序規定,嚴格控制偏差。

精細化管理的突破口:完善制度與規範流程、提高員工的執行力,即通過精細化管理,使崗位責任、流程、制度執行到位。

精細化管理的基本方法:細化、量化、實證化、流程化、標準化、協同化。

2、精細化管理的主要內容

一是制定並細化落實發展戰略和任務目標。6月底前,完成分公司“十二五”發展規劃(草案)編制工作,並報集團公司;10月底前,根據集團公司“十二五”發展規劃,完善分公司的發展規劃,對有關任務目標進行細化、落實。

二是完善細化規章制度。對現行規章制度進行全面的清理、修訂,細化規章制度的執行程序。4月底前,將現有制度彙編以及修訂方案報送集團公司;6月底前,將修訂後的規章制度彙編成冊,並報送集團公司審核;審核後,在分公司內網公佈。

三是細分業務流程,細化產品與服務標準。要全面梳理、細化、再造業務流程,明確管理層級之間、前後工序之間的界面與權限,處理好業務之間的接口。根據實際,將集團公司制定的標準體系落實到管理和員工操作中去,確保執行到位。

四是以貫標為抓手,推行精細化管理。根據自身實際,努力建立ohsas18000職業健康安全管理體系、iso14000環境管理體系和sa8000社會責任體系。在生產、辦公等現場積極推廣“6s”管理、流程再造、可視化管理等精細化管理方法。通過人的規範化、事的流程化、物的規格化,提高效率,保證質量,保障安全,使工作環境整潔有序,提高員工素養和企業形象。

五是樹立精細化管理的理念,抓好服務與生產過程中的細節。細節決定成敗、細節體現管理水平。要把“五精四細”的要求落實到管理與生產的每個環節,積極學習先進企業的管理精華,掌握管理企業的精髓,打造精品和品牌,精通管理的方法、工具和渠道,業務流程之間要做到協同精密;要細分職責崗位、細化任務目標、細化制度流程,培育精益求精的企業文化。結合文明創建工作,樹立“以顧客為關注焦點”的管理理念,全面細化業務流操作規範,提高員工職業素質,實現提升司乘人員滿意度和市場佔有率的目標。提出1-2條體現精細化管理的理念。

六是加強業務流程與管理環節的信息化建設。要加強辦公自動化、人力資源管理、投資管理、統計分析、財務管理、設備管理、業績考核等方面的信息化建設。同時,要加大信息技術在道路運營管理過程中的應用,提高生產效率和服務能力。

(......

為什麼要加強生態文明建設?如何加強?意義?

原因:

建設生態文明是中共十七大提出的理論創新成果,是國家治國理念的一個新發展,是根據中國國情條件、順應社會發展規律而做出的正確決策。它體現了黨和政府對新世紀新階段我國發展呈現的一系列階段性特徵的科學判斷和對人類社會發展規律的深刻把握,是對人類文明發展理論的豐富和完善,是對人與自然和諧發展的深刻洞察,是實現我國全面建設小康社會宏偉目標的基本要求,也是對日益嚴峻的環境問題國際化主動承擔大國責任的莊嚴承諾。

一、建設生態文明是發展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的必然選擇

二、建設生態文明是全面建設小康社會的客觀要求

三、建設生態文明是促進社會和諧的基礎和保障

四、建設生態文明是落實科學發展觀的內在要求

五、建設生態文明是提高中國國際競爭力的重大舉措,也是中國對世界發展所作的貢獻

如何加強:

堅持節約資源和保護環境的基本國策,堅持節約優先、保護優先、自然恢復為主的方針,著力推進綠色發展、循環發展、低碳發展,形成節約資源和保護環境的空間格局、產業結構、生產方式、生活方式,從源頭上扭轉生態環境惡化趨勢,為人民創造良好生產生活環境,為全球生態安全作出貢獻。

一.

要優化國土空間開發格局。

要按照人口資源環境相均衡、經濟社會生態效益相統一的原則,控制開發強度,調整空間結構,促進生產空間集約高效、生活空間宜居適度、生態空間山清水秀,給自然留下更多修復空間,給農業留下更多良田,給子孫後代留下天藍、地綠、水淨的美好家園。加快實施主體功能區戰略,

推動各地區嚴格按照主體功能定位發展,構建科學合理的城市化格局、農業發展格局、生態安全格局。提高海洋資源開發能力,堅決維護國家海洋權益,建設海洋強國。

二.

要全面促進資源節約。

要節約集約利用資源,推動資源利用方式根本轉變,加強全過程節約管理,大幅降低能源、水、土地消耗強度,提高利用效率和效益。推動能源生產和消費革命,支持節能低碳產業和新能源、

可再生能源發展,確保國家能源安全。加強水源地保護和用水總量管理,建設節水型社會。嚴守耕地保護紅線,嚴格土地用途管制。加強礦產資源勘查、保護、合理開發。發展循環經濟,促進生產、流通、消費過程的減量化、再利用、資源化。

三.

要加大自然生態系統和環境保護力度。

要實施重大生態修復工程,增強生態產品生產能力,推進荒漠化、石漠化、水土流失綜合治理。加快水利建設,加強防災減災體系建設。堅持預防為主、綜合治理,以解決損害群眾健康突出環境問題為重點,強化水、大氣、土壤等汙染防治。堅持共同但有區別的責任原則、公平原則、各自能力原則,同國際社會一道積極應對全球氣候變化。

四.

要加強生態文明制度建設。

要把資源消耗、環境損害、生態效益納入經濟社會發展評價體系,建立體現生態文明要求的目標體系、考核辦法、獎懲機制。建立國土空間開發保護制度,完善最嚴格的耕地保護制度、水資源管理制度、環境保護制度。深化資源性產品價格和稅費改革,建立反映市場供求和資源稀缺程度、體現生態價值和代際補償的資源有償使用制度和生態補償制度。加強環境監管,健全生態環境保護責任追究制度和環境損害賠償制度。加強生態文明宣傳教育,增強全民節約意識、環保意識、生態意識,形成合理消費的社會風尚,營造愛護生態環境的良好風氣。

意義:

良好的生態環境是經濟社會可持續發展的重要條件,也是一個民族生存和發展的重要基礎。加快推進生態文明建設,深入實施可持續發展戰略,是推動整個社會走上生產發展、生活富裕、生態良好的文明發展道路的重要支撐。我們要深刻認識加快推進生態文明建設的重要性和緊迫性,始終堅持和全面落實節約資源和保護環境的基本國策......

如何改善環境汙染

最主要是減少汙染物排放、排放出的汙染物經過環保處理治理合格以後在排放。

怎樣保護生態環境,加強生態文明建設?

生態文明建設概論

生態文明是人類在發展物質文明過程中保護和改善生態環境的成果,它表現為人與自然和諧程度的進步和人們生態文明觀念的增強。改革開放以來,我們黨多次鄭重提出,在建設物質文明的同時,建設政治文明和精神文明。黨的十七大報告在闡述實現全面建設小康社會奮鬥目標的新要求時,第一次明確提出建設生態文明。生態文明是建設社會主義和諧社會的必然要求,是科學發展觀的重要內容。搞好生態文明建設,首先應搞清生態文明的基本內涵和生態文明建設的幾個層面。

生態文明具有豐富的內容。就其內涵而言,主要包括生態意識文明、生態制度文明和生態行為文明三個方面。

生態意識文明。它是人們正確對待生態問題的一種進步的觀念形態,包括進步的生態意識、進步的生態心理、進步的生態道德以及體現人與自然平等、和諧的價值取向。

生態制度文明。它是人們正確對待生態問題的一種進步的制度形態,包括生態制度、法律和規範。其中,特別強調健全和完善與生態文明建設標準相關的法制體系,重點突出強制性生態技術法制的地位和作用。

生態行為文明。它是在一定的生態文明觀和生態文明意識指導下,人們在生產生活實踐中推動生態文明進步發展的活動,包括清潔生產、循環經濟、環保產業、綠化建設以及一切具有生態文明意義的參與和管理活動,同時還包括人們的生態意識和行為能力的培育。

建設生態文明,不同於傳統意義上的汙染控制和生態恢復,而是克服工業文明弊端,探索資源節約型、環境友好型發展道路的過程。生態文明建設不僅包括人類在生態問題上所有積極的、進步的思想觀念建設,而且包括生態意識在經濟社會各個領域的延伸和物化建設。

生態文明建設的經濟層面,是指所有的經濟活動都要符合人與自然和諧的要求,主要包括第一、二、三產業和其他經濟活動的“綠色化”、無害化以及生態環境保護產業化。這就要求我們:

大力發展循環經濟。資源是有限的。要滿足人類可持續發展的需要,就必須在全社會倡導節約資源的觀念,努力形成有利於節約資源、減少汙染的生產模式、產業結構和消費方式。應大力開發和推廣節約、替代、循環利用資源和治理汙染的先進適用技術,發展清潔能源和再生能源,建設科學合理的能源資源利用體系,提高能源資源利用效率。把建設資源節約型、環境友好型社會放在現代化發展戰略的重要位置,並具體落實到單位、家庭、個人。

實施清潔生產。清潔生產,不僅指生產過程要節約原材料、能源並減少排放物,同時也要求最大限度地減少整個生產週期對人的健康和自然生態的損害。“預防汙染”是清潔生產的本質特徵,功適宜於包括工業生產在內的第一、二、三產業。傳統生產是一種只強調物質生產而忽視生態環境保護的生產方式。改變這種生產方式,需要不斷進行清潔生產意識教育,引導人們轉變傳統生產觀念,讓清潔生產的要求和方式深入人心,使採用清潔能源、預防和減少汙染成為政府、企業、社會的自覺意識和行為。

增強環保產業的職業責任意識。環保產業作為專門為改善生態環境而開發提供實用技術、商品和服務的產業,不僅是一種實體、一種市場行為,而且具有十分重大的社會責任。因此,在大力發展環保產業的基礎上,應進一步通過廣泛開展生態環境宣傳教育,不斷提高環保產業單位和從業人員的生態職業責任意識。

生態文明建設的政治層面,是指黨和政府要重視生態問題,把解決生態問題、建設生態文明作為貫徹落實科學發展觀、構建和諧社會的重要內容。這就要求我們:

樹立正確的發展觀和生態觀。把生態文明建設作為實現好、維護好、發展好人民群眾根本利益的一項重要任務,特別是領導幹部要樹立正確的發展觀和生態觀。各級政府應發揮主導和主體作用,為推進生態文明......

如何加強環保與各職能部門的配合

一、實行環境質量行政首長負責制。各級人民政府必須對本轄區環境質量負責,市、縣(市)、鎮、管理區都要建立環境保護責任制,各部門、各企業領導人,應對所屬單位、企業環境保護負責。

二、認真編制環境保護規劃,實行宏觀綜合決策

在制定土地保護規劃和城鎮總體規劃時,必須把環境保護規劃作為一項重要依據,並有獨立的環境保護篇章。在制定經濟政策、確定重點項目、調整產業、產品結構及生產佈局、規劃城市基礎設施建設時,應有環境保護部門參與綜合決策。

三、加快環境保護立法步伐,強化環境執法監督

必須把環境保護立法作為法制治市(縣)的一項重要內容。

建立健全環境保護執法責任制,加大執法力度。環境保護行政主管部門要依法履行對本轄區環境保護實施統一監督管理的職責。法律法規賦予環境保護監督管理職責的其他政府部門,應按各自職責實施汙染防治和資源保護的監督管理。各有關部門要密切配合,齊抓共管,積極開展環境執法檢查,共同解決突出的問題。對嚴重汙染環境,破壞生態的違法行為,要堅決制止,依法查處。

四、嚴格建設項目環境管理,堅決控制新的汙染

實行建設項目環境保護第一審批權制度。各級環境保護部門要按職責權限嚴格建設項目環境管理,計劃、經貿、建設、工商、土地、規劃等部門,要共同把好建設項目審批關。

五、加大汙染治理力度,推進城市環境綜合整治

堅決關閉《國務院關於環境保護若干問題的決定》中規定的15種小型企業。

六、實施《汕頭市綠水青山工程計劃》,保護水源水質和山林資源

各區縣(市)、鎮人民政府要將綠水青山工程計劃有關項目納入本地國民經濟和社會發展計劃及年度計劃,分期實施。各級計委、經委、建委、外經貿委、國土、財政、規劃、城建、環保、公安、交通、水電、農業、林業、旅遊、園林、綠化等部門要密切配合,各負其責,認真貫徹實施綠水青山工程計劃。

七、積極開展環境科研,大力發展環保產業

各級政府及有關部門要把環境保護納入科技中遠期規劃和年度計劃,優先安排環境保護科研課題,設立專項資金予以保證。

八、加強環境保護機構建設,完成環境管理體系

環境保護部門是政府管理環境的職能部門,只能加強,不能削弱。

九、落實環境保護經濟政策,增加環保資金投入

必須貫徹落實國家有關環境保護的各項經濟政策,逐步增加環保資金投入,並將其納入政府財政預算,建立長期穩定的環保資金渠道。

十、強化環境保護宣傳教育和輿論監督,提高各級領導和廣大幹部群眾的環境意識

必須廣泛深入地開展環境保護的宣傳教育,提高全民的環境意識,動員全社會參與環境保護。各級黨委、政府要把環境保護宣傳教育作為一項重要工作來抓。

如何牢固樹立生態文明理念,加強生態環境建設保護

加強關於生態文明教育宣傳力度,關注少年兒童人生觀、價值觀和環境資源觀的建立。

相關問題答案
如何加強環保建設?
中國如何加強國防建設?
如何加強城市建設?
如何加強誠信建設論文?
如何增強環保意識?
如何加強黨支部建設?
如何加強宣傳隊伍建設?
如何描述加強隊伍建設?
如何才能加強法制建設?
如何加強保險專業知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