政協由什麼組成?

General 更新 2024-06-10

政協有哪些組成?

人民政協是由中國共產黨、中國國民黨革命委員會、中國民主同盟、中國民主建國會、中國民主促進會、中國農工民主黨、中國致公黨、九三學社、臺灣民主自治同盟、全國工商聯,以及無黨派民主人士、人民團體、各少數民族和各界代表,臺灣同胞、香港同胞、澳門同胞和歸國僑胞的代表以及特別邀請的人士組成。

人民政協設全國委員會和地方委員會,全國和地方委員會的常務委員會主持全體會議閉會期間的會務,常務委員會組成人員由全體會議選舉產生,主席、副主席、祕書長組成主席會議處理常務委員會重要日常工作,根據工作需要決定專門委員會及其他工作機搐的設置和變動。

政協由哪些人員組成的?

《政協章程》中規定:

政協由我黨、各民主黨派、無黨派人士、人民團體、各少數民族和各界的代表,香港特別行政區同胞、澳門特別行政區同胞、臺灣同胞和歸國僑胞的代表以及特別邀請的人士組成,設若干界別。

人民政協由哪些界別構成

十屆全國政協共有34個界別,包括中國共產黨、中國國民黨革命委員會、中國民主同盟、中國民主建國會、中國民主促進會、中國農工民主黨、中國致公黨、九三學社、臺灣民主自治同盟、無黨派人士、中國共青團、全國總工會、全國婦聯、全國青聯、全國工商聯、中國科協、全國臺聯、全國僑聯、文化藝術界、科技界、社科界、經濟界、農業界、教育界、體育界、新聞出版界、醫藥衛生界、對外友好界、社會福利和社會保障界、少數民族界、宗教界、特邀香港人士、特邀澳門人士以及特別邀請人士。

人民政協是由哪些方面組成的

人民政協是由中國共產黨、中國國民黨革命委員會、中國民主同盟、中國民主建國會、中國民主促進會、中國農工民主黨、中國致公黨、九三學社、臺灣民主自治同盟、全國工商聯,以及無黨派民主人士、人民團體、各少數民族和各界代表,臺灣同胞、香港同胞、澳門同胞和歸國僑胞的代表以及特別邀請的人士組成。

人民政協設全國委員會和地方委員會,全國和地方委員會的常務委員會主持全體會議閉會期間的會務,常務委員會組成人員由全體會議選舉產生,主席、副主席、祕書長組成主席會議處理常務委員會重要日常工作,根據工作需要決定專門委員會及其他工作機構的設置和變動。

政協是什麼意思

就是各民主黨派,愛國人士組成的政治協商會議其主要作用是參政、議政,對國家的重大方針提供建議,對共產黨起監督作用,給國家領導人一面鏡子。當然咯,這些都是理論上的,至於究竟起了多大的作用,我就不得而知了

一、人民政協的性質

中國人民政治協商會議是中國人民愛國統一戰線的組織,是中國共產黨領導的多黨合作和政治協商的重要機構,是我國政治生活中發揚社會主義民主的一種重要形式。

二、人民政協的作用

中國人民政治協商會議是我國政治生活中發揚社會主義民主的一種重要形式。根據中國共產黨同各民主黨派和無黨派人士“長期共存,互相監督,肝膽相照,榮辱與共”的方針,對國家的大政方針和群眾生活的重要問題進行政治協商,並通過建議和批評發揮民主監督的作用。根據實際工作情況,人民政協的作用主要有以下幾個方面:

(一)促進改革開放,為社會主義現代化建設事業服務;

(二)推進社會主義民主建設,維護社會穩定;

( 三)促進“一國兩制”,和平統一祖國;

(四)加強團結,鞏固和發展愛國統一戰線。

人民政治協商會議 由什麼組成

全國人民代表大會是最高國家權力機關,人民代表大會制度是實現人民當家作主的根本政治制度。在我國,人民通過民主選舉選出自己的代表,組成人民代表大會,集中行使國家權力。根據憲法的規定,全國人民代表大會具有全權的和最高的地位,其主要職權有:(一)修改憲法;(二)監督憲法的實施;(三)制定和修改刑事、民事、國家機構的和其他的基本法律;(四)選舉中華人民共和國主席、副主席;(五)根據中華人民共和國主席的提名,決定國務院總理的人選;根據國務院總理的提名,決定國務院副總理、國務委員、各部部長、各委員會主任、審計長、祕書長的人選;(六)選舉中央軍事委員會主席;根據中央軍事委員會主席的提名,決定中央軍事委員會其他組成人員的人選;(七)選舉最高人民法院院長;(八)選舉最高人民檢察院檢察長;(九)審查和批准國民經濟和社會發展計劃和計劃執行情況的報告;(十)審查和批准國家的預算和預算執行情況的報告;(十一)改變或者撤銷全國人大常委會不適當的決定;(十二)批准省、自治區和直轄市的建置;(十三)決定特別行政區的設立及其制度;(十四)決定戰爭和和平的問題;(十五)應當由最高國家權力機關行使的其他職權。人大的組成機構主要有全國人民代表大會常務委員會及全國人民代表大會專門委員會。與全國人大會議不同,全國人大常務委員會是全國人大的常設機構,二者的職權在選舉、決議等方面並不完全相同。人大會議組織機構構成圖中國人民政治協商會議主要職能是政治協商和民主監督,組織參加政協的各黨派、團體和各族各界人士參政議政。政協全國委員會每屆任期5年,每年舉行一次全體會議。人民政協在中央設有全國委員會和常務委員會以及9個專門委員會,在地方設有政協地方委員會。每屆任期5年,每年舉行一次全體會議。政協會議參與的各方主要有:中國共產黨,作為執政黨參與會議;中國國民黨革命委員會,由原中國國民黨民主派和其他愛國民主人士所創建,於1948年1月1日成立,是政協的重要組成政黨之一;中國民主同盟,於1941年3月19日在重慶祕密成立,其成員有中國青年黨、國家社會黨(後改稱民主社會黨)、中華民族解放行動委員會(後改稱中國農工民主黨)、中華職業教育社、鄉村建設協會的成員及其他人士。1942年,全國各界救國聯合會加入,形成現有格局,是政協的重要組成政黨之一;中國民主建國會,1945年12月16日,民建在重慶成立,成員主要是愛國的民族工商業者和有聯繫的知識分子,發起人有黃炎培、胡厥文、章乃器、施復亮、孫起孟等,是政協的重要組成政黨之一;中國民主促進會,由馬敘倫、王紹鏊、周建人、許廣平、林漢達、徐伯昕、趙樸初、雷潔瓊、鄭振鐸、柯靈等著名愛國民主人士於1945年12月30日在上海建立,是政協的重要組成政黨之一;中國農工民主黨,於1930年8月9日在上海成立,是政協的重要組成政黨之一;中國致公黨,中國致公黨是以歸僑、僑眷中的中上層人士和其他有海外關係的代表性人士組成的政黨,於1925年10月成立於美國舊金山,是政協的重要組成政黨之一;九三學社,前身為抗日戰爭後期一批進步學者在重慶組織的“民主科學座談會”,後為紀念1945年9月3日抗日戰爭和世界反法西斯戰爭的偉大勝利,改建為九三學社,是政協的重要組成政黨之一;臺灣民主自治同盟,臺灣民主自治同盟是由臺灣省人士組成的社會主義勞動者、社會主義事業建設者和擁護社會主義愛國者的政治聯盟,1947年11月12日在香港成立,是政協的重要組成政黨之一;此外,參與政協會議的還有無黨派民主人士,中國共產主義青年團,中華全國總工會,中華全國婦女聯合會,中華全國青年聯合會,中華全國工商業聯合會,中國科學技術協會......

人民政協各組成單位有哪些

中國人民政治協商會議第九屆全體會議參加單位

中國共產黨

中國國民黨革命委員會

中國民主同盟

中國民主建國會

中國民主促進會

中國農工民主黨

中國致公黨

九三學社

臺灣民主自治同盟

無黨派民主人士

中國共產主義青年團

中華全國總工會

中華全國婦女聯合會

中華全國青年聯合會

中華全國工商業聯合會

中國科學技術協會

中華全國臺灣同胞聯誼會

中華全國歸國華僑聯合會

文化藝術界

科學技術界

社會科學界

經濟界

農業界

教育界

體育界

新聞出版界

醫藥衛生界

對外友好界

社會福利界

少數民族界

宗教界

特邀香港人士

特邀澳門人士

特別邀請人士

中國民主同盟

人民政協由哪些界別構成

根據1982年的《中國人民政治協商會議章程》規定,政治協商會議設全國委員會和地方委員會。全國委員會由中國共產黨、各民主黨派、無黨派愛國人士、人民團體、各少數民族和各界代表、臺灣同胞、港澳同胞和歸國僑胞的代表以及特邀人士組成。每屆任期5年。設主席、副主席若干人和祕書長。

中國人民政治協商會議是由中國共產黨、中國國民黨革命委員會、中國民主同盟、中國民主建國會、中國民主促進會、中國農工民主黨、中國致公黨、九三學社、臺灣民主自治同盟,以及無黨派民主人士、人民團體、各少數民族和各界代表,臺灣同胞、香港同胞、澳門同胞和歸國僑胞的代表以及特別邀請的人士組成。

全國委員會全體會議每年舉行一次。其職權為:修改政協章程,選舉政治協商會議全國委員會的主席、副主席、祕書長和常務委員;聽取和審議常務委員會的工作報告;討論本會的重大工作、方針、任務並作出決議;參與對國家大政方針的討論,提出建議和批評。全國委員會設常務委員會主持會務。常務委員會由全國委員會主席、副主席、祕書長和常務委員組成,其職權為:召集並主持全國委員會全體會議,組織實現政治協商會議章程規定的任務,執行全國委員會全體會議的決議,審查通過提交全國人民代表大會及其常務委員會或國務院的重要建議案,根據祕書長提議任免副祕書長,決定政治協商會議全國委員會工作機構的設置和變動等。

在全國各省、自治區、直轄市、市、自治州及部分縣和市轄區,設政治協商會議地方委員會和常務委員會。其組成根據當地情況,參照全國委員會的組成決定。政治協商會議全國委員會和地方委員會之間以及地方委員會上下級之間是工作指導關係。

人民政協的常務委員會由哪些人員組成

中國人民政治協商會議全國委員會常務委員會組成人員

全國政協主席

全國政協副主席

全國政協常務委員

全國政協祕書長

政協是幹什麼的

中國人民政治協商會議(簡稱人民政協)是中國人民愛國統一戰線的組織,是中國共產黨領導的多黨合作和政治協商的重要機構,是中國政治生活中發揚社會主義民主的一種重要形式。中國人民政治協商會議,是中國各族人民經過長期的革命鬥爭,在新中國成立前夕,膽中國共產黨和各民主黨派、無黨派民主人士、各人民團體、各界愛國人士共同創立的。 中國人民政治協商會議又稱“新政協”,以別於1946年1月召開的“舊政協”。1945年抗日戰爭勝利後,中國共產黨和國民黨在重慶談判,決定為組諸新政府而召開政治協商會議。1946年1月10日,政治協商會議在重慶召開,參加這次會議的有中國國民黨、中國共產黨、中國民主同盟、中國青年黨和社會賢達五個方面。同年11月,國民黨撕毀政治協商會議決議,單方面宣佈召開“國民大會”,遂使政治協商會議即舊政協解體。 1948年4月30日,中共中央發佈紀念“五一”國際勞動節的口號,提出召開新的政治協商會議,成立民主聯合政府的號召,各民主黨派、各人民團體、無黨派民主人士及國外華僑積極響應,參加籌備新政治協商會議。 1949年1月30日,北平宣佈和平解放。6月15日,新政治協商會議籌備會在北平開幕,參加會議的有23個單位的代表共134人。9月17日,新政治協商會議籌備會第二次全體會議正式決定將新政治協商會議定名為“中國人民政治協商會議”。 1949年9月21日,中國人民政治協商會議第一屆全體會議在北平隆重舉行,宣告中國人民政治協商會議正式成立。參加會議的有46個單位的代表共662人。會議通過了《中國人民政治協商會議共同綱領》、《中國人民政治協商會議組織法》、《中華人民共和國中央人民政府組織法》這三個為新中國奠基的歷史性文件。會議還通過了關於國旗、國歌、國都、紀年等項決議,會議選舉了中國人民政治協商會議第一屆全國委員會的委員,中國人民政治協商會議在當時還不具備召開普選的全國人民代表大會的條件下,肩負起執行全國人民代表大會職權的重任,完成了建立新中國的歷史使命,揭開了新中國歷史的第一頁。 1954年9月,全國人民代表大會第一次會議在北京召開。會議通過並公佈了《中華人民共和國憲法》。至此,作為代行全國人民代表大會職權的第一屆中國人民政治協商會議,以圓滿完成其歷史使命而載入史冊。全國人民代表大會召開後,人民政協作為中國共產黨領導的人民民主統一戰線的組織繼續存在。在國家政治生活和社會生活以及對外友好交往活動中繼續發揮多黨合作和政治協商的作用,為推動社會主義革命和建設事業的發展作出了重要貢獻。 迄今為止,中國人民政治協商會議舉行過九屆全國委員會會議。毛澤東當選為第一屆全國委員會主席,周恩來當選為第二、第三、第四屆全國委員會主席,鄧小平當選為第五屆全國委員會主席,鄧穎超當選為第六屆全國委員會主席,李先念當選為第七屆全國委員會主席,李瑞環當選為第八屆、第九屆全國委員會主席,賈慶林當選為第十屆全國委員會主席。 中華人民共和國憲法規定:中國共產黨領導的多黨合作和政治協商制度將長期存在和發展。 中國人民政治協商會議是中國共產黨領導下,由中國共產黨、8個民主黨派、無黨派民主人士、人民團體、各少數民族和各界的代表,臺灣同胞、港澳同胞和歸國僑胞的代表,以及特別邀請的人士組成,具有廣泛的社會基礎。 中國人民政治協商會議根據中國共產黨同各民主黨派和無黨派人士“長期共存,互相監督,肝膽相照,榮辱與共”的方針,對國家的大政方針和群眾生活的重要問題進行政治協商,並通過建議和批評發揮民主監督作用。人民政協的主要職能是政治協商和民主監督,組織參加本會的......

相關問題答案
政協由什麼組成?
行政公文由什麼組成?
網絡是由什麼組成部分?
黨旗黨徽是由什麼組成?
太陽系由什麼組成?
食鹽由什麼組成?
工程直接費由什麼組成?
果實一般由什麼組成?
預算是由什麼組成?
螺旋傳動是由什麼組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