佛教戒定慧是什麼意思?

General 更新 2023年10月15日

佛教裡講的"戒定慧"是什麼意思?

因戒生定,因定生慧。

戒即戒律,總的來說諸惡莫做,眾善奉行,自淨其意,是諸佛教。

定者,不動也,即心不為任何善惡好壞等順逆環境所打動。

慧者,智慧也,般若也。世間出世間之智慧。

佛者,覺也,即無上覺悟之意。

嚴格持戒即時定也。定則照見一切,智慧漸生。

佛教裡講的"戒定慧"是什麼意思?

六祖壇經

第四品 定慧

師示眾雲:"善知識,我此法門,以定慧為本。大眾勿迷,言'定慧別'。定慧一體,不是二。定是慧體,慧是定用。即慧之時定在慧,即定之時慧在定。若識此義,即是定慧等學。諸學道人,莫言先定發慧,先慧發定,各別。作此見者,法有二相,口說善語,心中不善,空有定慧,定慧不等。若心口俱善,內外一如,定慧即等。自悟修行,不在於諍。若諍先後,即同迷人。不斷勝負,卻增我法,不離四相。善知識,定慧猶如何等?猶如燈光。有燈即光,無燈即暗。燈是光之體,光是燈之用。名雖有二,體本同一。此定慧法,亦復如是。"

師示眾雲:"善知識,一行三昧者,於一切處行住坐臥,常行一直心是也。《淨名經》雲:'直心是道場,直心是淨土'。莫心行諂曲,口但說直,口說一行三昧,不行直心。但行直心,於一切法,勿有執著。迷人著法相,執一行三昧,直言常坐不動,妄不起心,即是一行三昧。作此解者,即同無情,卻是障道因緣。善知識,道須通流,何以卻滯?心不住法,道即通流。心若住法,名為自縛。若言常坐不動是,只如舍利弗宴坐林中,卻被維摩詰訶。善知識,又有人教坐,看心觀靜,不動不起,從此置功。迷人不會,便執成顛。如此者眾。如是相教,故知大錯。"

師示眾雲:"善知識,本來正教,無有頓漸,人性自有利鈍。迷人漸修,悟人頓契。自識本心,自見本性,即無差別。所以立頓漸之假名。善知識,我此法門,從上以來,先立無念為宗,無相為體,無住為本。無相者,於相而離相。無念者,於念而無念。無住者,人之本性。於世間善惡好醜,乃至冤之與親,言語觸刺欺爭之時,並將為空,不思酬害。念念之中,不思前境。若前念今念後念,念念相續不斷,名為繫縛。於諸法上,念念不住,即無縛也。此是以無住為本。善知識,外離一切相,名為無相。能離於相,則法體清淨。此是以無相為體。善知識,於諸境上,心不染,曰無念。於自念上,常離諸境,不於境上生心。若只百物不思,念盡除卻,一念絕即死,別處受生,是為大錯。學道者思之。若不識法意,自錯猶可,更勸他人。自迷不見,又謗佛經。所以立無念為宗。善知識,云何立無念為宗?只緣口說見性迷人,於境上有念,念上便起邪見,一切塵勞妄想,從此而生。自性本無一法可得。若有所得,妄說禍福,即是塵勞邪見。故此法門立無念為宗。善知識,無者無何事?念者念何物?無者無二相,無諸塵勞之心。念者念真如本性。真如即是念之體,念即是真如之用。真如自性起念,非眼耳鼻舌能念。真如有性,所以起念。真如若無,眼耳色聲,當時即壞。善知識,真如自性起念,六根雖有見聞覺知,不染萬境,而真性常自在。故經雲:能善分別諸法相,於第一義而不動。”

定慧並非單指出家人蔘禪打坐的功課,鄲果一個人的定慧還有一個特定的時間或特定的形式,就是有為法,即二法。不論出家在家心是一體,本性是佛,定慧無別。僧與俗、是與非、作佛、善惡、定慧本無差別,定是心與客觀事物環境動亂毫無相干;慧是心與千差萬別,錯綜複雜的是非煩惱毫無關係。定慧是自然自在不動心,不是用任何方法取來得來的。和光混俗,心不在焉。人生社會無一不介入。非離開社會家庭到深山老林之清淨環境。幼兒之心,天真活潑,學赤子混沌之心,不參禪,不打坐,就是功夫。定慧是平常心而發,定是心不被物轉,慧是佛性本能的妙覺靈通。在客觀環境是非動亂之中,定慧不失不變,一生一世如此,僧俗皆如此,即是定慧均等。定不失慧,慧不失定,心平自然,本無定慧。定念心動,慧念法生,心念來去自由,是非平等,何生定慧?自心如如不動,不就是定慧麼?什麼在家,出家、和尚、居士……......

佛教的戒定慧的具體內容?

戒律

最基本的是三皈依戒,然後是五戒十善,然後是八關齋戒,沙彌戒,比丘戒,比丘尼戒,菩薩戒。三皈依戒,從受皈依起,就應遵守。五戒十善等,都是隨份而受,你願意受幾戒就受幾戒,一戒不少,五戒不多。應先受戒再學戒,未受戒不學戒。在家人不看出家人戒書。

受戒就要嚴謹持戒,戒是用來保護我們身心的,我們持戒,能夠得到身心的安定。所以說,戒能生定。

禪定

外不著相,內不動心。不著相,就是了分別,觀照而不生分別,沒有分別自然就沒有取捨。

內不動心,就是安止於寂滅。於寂滅處,覺知清明。所以,安止寂滅,是停息妄心,是啟用真心。而非如頑石木頭,壓抑念頭。智慧

智慧有根本智,後得智。根本智,就是我們的清淨心,菩提心,般若無知。根本智,就如同一面鏡子,如實映現萬事萬物,物來則應,物去不留。 後得智,也就是我們通過啟用根本智,得到的關於世間一切事物的經驗,理論等。我們修行,應該先求根本智。也就是,要發明我們的真心,找到我們本自具足的清淨心。找到了這個清淨心,就會對佛法,升起真實的信心,明瞭修行的根本。

什麼是佛教上說的”戒定慧”,禪宗上的戒定慧和傳統的有什麼不同?

1

指戒律、禪定與智慧。據翻譯名義集卷四謂,防非止惡為戒,息慮靜緣為定,破惡證真為慧。學此三法可達無上涅盤,故稱三學。此三學在聖

者之身為無漏,故亦稱三無漏學。(一)戒學,指防止身、口之惡之戒律。小乘有五戒、八戒、二百五十戒,大乘有三聚淨戒、十重戒、四十

輕戒等。(二)定學,指防止心意散亂以求安靜之法。小乘有四禪定、四無色定、九想、八背舍等,大乘更加九種大禪、百八三昧、百二十三

等。(三)慧學,指破除迷惑以證真理之道。小乘觀四諦、十二因緣,大乘觀真如、實相。

佛經通常類別為經、律、論三藏,即各以詮顯定學、戒學、慧學為主。又經論中凡有關此三學者,多冠以‘增上’二字,稱增上戒(梵adhis/i^la )、增上心(梵adhicitta ,即定學)、增上慧(梵adhiprajn~a^ )。蓋‘增上’有殊勝之意味。〔雜阿含經卷二十九、瑜伽師地論卷二十八、大毗婆沙論卷一、大乘義章卷十、大藏法數卷九〕

2

此三者稱為三學。戒者防身之惡。定者靜心之散亂。慧者去惑證理也。五燈會元曰:‘法要有三:曰戒定慧。唐宣宗問弘辨禪師曰:云何名戒?對曰:防非止惡謂之戒。帝曰:云何為定?對曰:六根涉境,心不隨緣名定。帝曰:云何為慧?對曰:心境俱空,照覽無惑名慧。’名義集四曰:‘防非止惡曰戒,息慮靜緣曰定,破惡證真曰慧。’學此三法而到涅盤,故云三學。若人防止三業之邪非則心水自澄明,是由戒而生定者。心水澄明,則自照萬象是由定而生慧者。此三者次第相生。入道之關鍵也。玄義三下曰:‘增三數明行者,謂戒定慧。此三是出世梯橙,佛法軌儀。’三藏法數九曰:‘如來立教,其法有三:一曰戒訂,二曰禪定,三曰智慧。然非戒無以生定,非定無以生慧,三法相資,不可缺一。’

3

學佛者必須修持的三種基本學業,即戒、定、慧。

戒 亦稱增上(卓越)戒學,指戒律。即防止行為、語言、思想三方面的過失。由於大小乘的不同,其戒律也有所不同。另外對出家的僧侶和在家的居士也有所區別。例如小乘有五戒、八戒、二百五十戒等;大乘有三聚淨戒、十重四十八輕戒等。小乘五戒為:殺生、偷盜、邪淫、妄語、飲酒。八戒為:在五戒外另加臥高廣大床、花鬘瓔珞、歌舞戲樂。二百五十戒:即二百五十項應戒的言行細目,合併為五項時,稱五篇門。大乘三聚淨戒為:攝律儀戒、攝善法戒、攝眾生戒。十重禁戒為:殺生、偷盜、邪淫、妄語、飲酒、說過罪、自贊毀他、慳、瞋、謗三寶。四十八輕戒為:不敬師長、不舉教懺、背正向邪、不瞻病苦等四十八項具體戒條。

定 亦稱增上心學,指禪定。即擯除雜念,專心致志,觀悟四諦。小乘有四禪,大乘有九種在禪、百八三昧等。小乘四禪為:1、初禪。即禪定的初級階段,這時沉思於專一,擯除情慾、消除不善心,這就是“離”。由此漸進而生喜樂,即欣喜與慰安。但此時尚有思慮,尚未達到表象的沉靜,故稱初禪。2、二神。由初禪進而安住一想,達到表象的沉靜,獲得一種更高的喜樂。3、三禪。由二禪進而舍離喜樂而達到完全安靜境地,獲得輕安的妙樂。這時已產生了智慧,達到了正念和正智的階段。但此時尚有身體上妙樂的感覺,所以對涅盤境地來說還有一段距離。4、四禪。由三禪再進一步,完全超脫苦、樂,連自身的存在都已忘卻,達到舍念清淨的境界。即涅盤境界。九種大禪為:自性禪、一切禪、難禪、一切門禪、善人禪、一切行禪、除煩惱禪、此世他世樂禪、清淨禪。百八三昧為:般若經典中所說的一百零八種禪定,《大智度論》卷五有詳細說明。

慧 又稱增上慧學,亦即智慧。慧就是有厭、無慾、見真。擯除一切慾望和煩惱,專思四諦、十二因......

佛教要怎麼修戒定慧?

持戒可以讓我們內心清淨 調伏煩惱和散亂

通常指五戒 殺盜淫妄酒

阿彌陀佛

•不 殺 戒

●釋 名

斷命曰殺,有情曰生。斷有情命,是曰殺生。

墮胎胎兒死,犯殺戒。自殺亦犯殺戒,與殺人罪同。

●制 意

一、由殺生害命,罪業深重,不堪入道。

二、殺害眾生,違背大悲心故。

三、背恩養故,眾生皆我過去生中父母故。

四、傷善緣故。此生結冤,後世不相度故。

五、悉具佛性,應敬不輕,豈可殺害。

六、違背菩薩無畏施故。

七、乖四攝行故。以殺害眾生則不得攝化故。

八、殺生奪命,超過盜其所有一切極多極貴之珍寶錢財故。

九、依眾生故,乃得成佛,殺生何依。

十、三世諸佛法爾不殺眾生故。

●次 第

一、人道應具惻隱之心,菩薩萬行,以大悲為本,為存人道及萬行之本,先須戒殺。

二、有情所重,莫過性命,為救物命,先制殺戒。

●具 緣

具五緣成犯

一、是眾生。

二、眾生想。

三、起殺心。

四、興方便。

五、命斷。

●輕 重

◎有逆罪、重罪、輕罪之分:

一、殺父母、和尚、阿闍黎、阿羅漢為逆罪。

二、殺人為重罪。

三、殺畜生為輕罪。

◎又就

一、能殺心(痴重、嗔貪次之。)

二、所殺生。

三、所用殺法。

而罪報輕重不同。(注:此指犯戒後果報,不是指犯戒罪)

●開 遮

開緣有三:

一、為救多數之人。

二、為救三乘聖賢,以慈悲心殺害凶徒,寧自犯殺戒墮入地獄,而不令此惡人犯五逆罪。

三、狂亂心(即嚴重之精神病),見火而捉,如金無異,見糞而捉,如栴檀無異,乃名為狂。較此輕者仍為非狂,犯戒則得重罪。

●犯戒果報

◎殺 生

一、墮三惡道。二、若生人中,多病短命。

三、所感外物,皆少光澤,不久住故。

四、心常懷毒,世世不絕。

五、心懷恐怖。

六、惡夢。

七、眾生憎惡。

八、命終之時,狂怖惡死。

●持戒果報

◎戒 殺

一、戒殺即為修無畏施。

二、慈心增上,煩惱減少。

三、斷滅嗔心,蠲除熱惱。

四、少病、長命。

五、眾生親近,鬼神守護。

六、常無惡夢,寢覺快樂。

七、解除怨結,廣結善緣。

八、無惡道怖,命終生天。

九、於未來世,富貴自在。

十、受持五戒,若唸佛發願,則必往生淨土。(以下四戒例此)

●對 治

修慈悲行(參閱三忍三慈)

應起十種心(概分一切眾生為十種類,於十種眾生髮十種心。)

一、安穩心。於惡行眾生,欲令住善行故。

二、樂心。於受苦眾生,欲令樂具不盡故。

三、慈心。於怨憎眾生,不念加報故。

四、悲心。於貧窮眾生,欲令遠離彼苦故。

五、憐憫心。於享樂眾生,欲令不放逸故。

六、利益心。於外道眾生,欲令轉信佛法故。

七、守護心。於同行眾生,欲令不退轉故。

八、我心。於一切攝菩提願眾生,取如己身故。

九、師心。觀彼眾生,求大乘道,進取積集, 具足功德,我當遵之如師,從學或私淑之也。

十、尊心。觀彼眾生,求大乘道,進取積集,具足功德,我當尊重恭敬,不可輕視也。...

佛教的“戒、定、慧”是什麼意思?

戒是戒律 持戒 定是禪定 慧是般若智慧戒定慧合稱為三學,即三項訓練。其中,戒是指道德、品行;定是指心的平靜;慧是清明的智慧朗照。佛陀教導我們需要培育的就是這三學:防非止惡為戒,息慮靜緣為定,破惡證真為慧。學此三法可達無上涅盤,故稱三學1. 修戒——完善道德品行;2. 修定——致力於內心平靜;3. 修慧——培育智慧。戒定慧三學是次第的關係,即循序漸進的關係。先要完善自己的品德;有了品德,就應嘗試讓自己的心平靜;內心平靜了,應進一步提升智慧。所謂“戒能生定,定能生慧”

佛教說的貪嗔痴什麼意思

佛教中的三毒:   貪,是對於喜好的偏執;   嗔,是對於討厭的偏執;    痴,是根本的不明事理的實相而做出貪或者嗔的反應。 貪是指染著於色、聲、香、味、觸等五欲之境而不離的心理活動,《大乘義章》卷五說:“於外五欲染愛名貪。”就是指的這個意思。佛教認為,眾生生活於世間,以眼、耳、鼻、舌、身等器官與外界相接觸,產生色、聲、香、味、觸等感覺。這些感覺能引起眾生的利慾之心,因此叫做五欲。於此五欲執著併產生染愛之心,就成為貪。因此又以貪與愛為同體異名。   嗔 又作嗔怒、嗔恚等,指仇視、怨恨和損害他人的心理。《大乘五蘊論》中說:“云何為嗔?謂於有情樂作損害為性。”《成唯識論》中則說:“嗔者,於苦、苦具,憎恚為性,能障無嗔,不安穩性,惡行所依為業。”嗔是佛教所說的根本煩惱之一,與貪和痴一起被稱為“三毒”。   痴又作無明。指心性迷暗,愚昧無知。《俱舍論》中說:“痴者,所謂愚痴,即是無明。”佛教認為,眾生因無始以來所具之無明,致心性愚昧,迷於事理,由此而有“人”、“我”之分。於是產生我執、法執,人生的種種煩惱,世事之紛紛擾擾,均由此而起。因此痴為一切煩惱所依。《唯識論》卷六中說:“於諸理事迷暗為性,能礙無痴佛認為,人類的種種苦難(如煩惱、爭鬥等)主要來源於自身的貪慾心、怒心和愚痴心,即所謂“三毒”。也是人類身、口、意等一切惡行的根源。其實,貪慾是對名聲、財物等自己所愛好的東西沒有滿足的一種精神作用;怒是對不合自己意思的憎恨,從而使自己身心不得安寧的一種精神作用;愚痴是指愚昧無知、不明事理的一種精神作用。這些精神作用的擴張,使得人類相互間爭奪不已、仇恨不已,以至永遠不知道解脫苦難的真正道路在哪裡。佛陀教導我們要“勤修戒定慧,息滅貪嗔痴”,就是要人們通過戒定慧的自我修養,去除貪慾心、怒心和愚痴心,淨化自己的心靈。而在具體實踐上,則是要人們以佈施去轉化貪慾心,以慈悲去轉化怒心,以智慧去轉化愚痴心。佛認為,“心生則種種法生,心滅則種種法滅”(《大乘起信論》),說:“菩薩欲得淨土,當淨其心。隨其心淨,則佛土淨。”,一切雜染所依為業。”又說:“諸煩惱生,必由痴故。”

佛教所講的戒學、定學、慧學是什麼意思?五戒十善業又是什麼?四諦又是什麼?

經藏是定學,論藏是慧學,律藏是戒學,戒定慧三學

“戒”就是放棄、戒除、排除干擾;

“定”就是堅定、專一、座得住、要有定力;

“慧”就是智慧、能力、聰慧

你我的智慧就來源於是否做到了“戒”和“定”

佛教中的貪,嗔,痴,是什麼意思?

貪嗔痴,佛教中稱為“三毒”,是毒害我們人生幸福和健康的罪魁禍首。以下是簡單介紹:

貪——指貪財、貪色、貪吃、貪睡、……等等心理和言行。如果這些貪心嚴重,一生必定沒有幸福可言。

嗔——指仇恨、怨恨、憤怒……等等心理和言行。如果嗔恨心重,一生的快樂和幸福就大打折扣。

痴——指不明道理,以及種種愚昧的心理和言行。

以上是簡單介紹,請學習法師講經具體瞭解。

相關問題答案
佛教戒定慧是什麼意思?
佛教裡超度是什麼意思?
佛教的本跡是什麼意思?
佛教中迴響是什麼意思?
佛教中的我是什麼意思?
佛教的法門是什麼意思?
佛教的歸一是什麼意思?
佛教中普羅是什麼意思?
佛教中的無是什麼意思?
佛教三淨肉是什麼意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