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軟實力是什麼意思?

General 更新 2023年10月15日

中國軟實力到底都包括哪些方面???

軟實力是相對於國內生產總值、城市基礎設施等硬實力而言的,是指一個城市的文化、價值觀念、社會制度等影響自身發展潛力和感召力的因素。軟實力( S OFTPOWER):則分為國家的凝聚力、文化被普遍認同的程度和參與國際機構的程度等。

按照約瑟夫·奈的觀點,“軟實力是通過勸說和魅力而非通過威脅或軍事力量來影響別國的能力”,因此主要包括文化影響、外交合作、經濟互利以及在發展模式和意識形態等價值觀方面對其他國家的吸引力。

儘管中國的軟實力越來越強,但中國想要達到美國的影響力,還有很大差距。即使是俄羅斯,也有很強大的軟實力資源。

在阿拉伯國家,人們對日本在經濟上的依賴要遠遠大於中國,日本的汽車、電器等已經深入阿拉伯千家萬戶,但阿拉伯人仍對日本人缺乏像對中國人那樣的好感。相比而言,阿拉伯更看重中國的外交和文化。中國第一代領導人通過對許多阿拉伯國家民族解放和經濟建設的無償支援,樹立起來了中國的形象。

其實,世界許多國家和地區認為中國的軟實力似乎更有“吸引力”,最主要的是中國從不像美國那樣把自己的意識形態和道德觀念強加於別國,不在別國強行推行自己的政治體制,提供經援從不附加任何政治條件,更不會訴諸武力解決爭端。中國的軟實力是以一種“潤物細無聲”的方式進行,而美國在利用軟實力時,是一手拿供餌,一手拿大棒。

中國的軟實力指的是什麼

軟實力是相對於國內生產總值、城市基礎設施等硬實力而言的,是指一個城市的文化、價值觀念、社會制度等影響自身發展潛力和感召力的因素。

軟實力( S OFTPOWER):則分為國家的凝聚力、文化被普遍認同的程度和參與國際機構的程度等。

軟實力指的是什麼

中國人民大學新聞學院教授喻國明指出:“一個國家是存在兩種實力的,一種是硬實力,一種是軟實力。硬實力通常是指國家的GDP、硬件設施等,而文化、制度、傳媒等被稱為軟實力。”

硬實力是相對於國內生產總值、城市基礎設施等硬實力而言的,是指一個城市的文化、價值觀念、社會制度等影響自身發展潛力和感召力的因素。

軟實力( S OFTPOWER):則分為國家的凝聚力、文化被普遍認同的程度和參與國際機構的程度等。

20 世紀 90 年代初,哈 佛大學教授約瑟夫·奈首創“軟實力”( Soft Power )概念,從此啟動了“軟實力”研究與應用的潮流。按照他的觀點,軟實力是一種能力,它能通過吸引力而非威逼或利誘達到目的,是一國綜合實力中除傳統的、基於軍事和經濟實力的硬實力之外的另一組成部分。這一 概念的提出,明確了軟實力的重要價值,將它提高到了與傳統的“硬實力”同等甚至比其更為重要的位置——正如約瑟夫·奈所言,“ 硬實力和軟實力 同樣重要,但是在信息時代,軟實力正變得比以往更為突出”。圍繞“軟實力”的一系列研究, 明示人們以一種新型、全面和平衡的發展路徑 ,在提升各級主體綜合實力問題上啟迪著人們的新思維。

在分析一個國家的綜合國力的構成要素時,通常將之分為有形力量與無形力量,或硬實力與軟實力。美國哈佛大學教授約瑟夫·奈就將綜合國力分為硬實力與軟實力兩種形態。硬實力(HARD POWER)是指支配性實力,包括基本資源(如土地面積、人口、自然資源)、軍事力量、經濟力量和科技力量等;軟實力(SOFT POWER)則分為國家的凝聚力、文化被普遍認同的程度和參與國際機構的程度等。相比之下,硬實力較易理解,而軟實力就複雜一些。約瑟夫·奈把軟實力概括為導向力、吸引力和效仿力,是一種同化式的實力--一個國家思想的吸引力和政治導向的能力。

“軟實力”作為國家綜合國力的重要組成部分,特指一個國家依靠政治制度的吸引力、文化價值的感召力和國民形象的親和力等釋放出來的無形影響力。它深刻地影響了人們對國際關係的看法。 “軟實力”主要包括以下幾種內容:一是文化的吸引力和感染力。二是意識形態和政治價值觀的吸引力。三是外交政策的道義和正當性。四是處理國家間關係時的親和力。五是發展道路和制度模式的吸引力。六是對國際規範、國際標準和國際機制的導向、制定和控制能力。七是國際輿論對一國國際形象的讚賞和認可程度。

“軟實力”概念一經提出,便在世界範圍內得到積極響應,世界各國紛紛研究並認真謀劃提升自己的“軟實力”。

美國學者克萊因在20世紀70年代提出了有名的“國力方程”,把“戰略目標”與“國民意志”作為衡量國力的重要組成部分。無論是“戰略目標”還是“國民意志”,都是極其複雜的無形因素,也可稱為軟實力,難以用靜態標準來衡量。另一位美國學者斯拜克曼把民族同質性、社會綜合程度、政治穩定性、國民士氣都視為軟力量。英國著名學者羅伯特·庫伯則認為,合法性是軟實力的核心要素。

綜上所述,硬實力是指看得見、摸得著的物質力量;軟實力所指的就是精神力量,包括政治力、文化力、外交力等軟要素。兩者既緊密聯繫,又互相區別。它們不是簡單的加減關係,而是相輔相成、相互制約和協調。硬實力是軟實力的有形載體、物化,而軟實力是硬實力的無形延伸。在當前全球化浪潮、信息革命和網絡時代的大潮下,硬實力的重要性顯而易見。軟實力則具有超強的擴張性和傳導性,超越時空,對人類的生活方式和行為準則產生巨大的影響。

在當前的國際關係中,綜合國力的競爭和博弈將決定一個國家在未來世界秩序中的排序......

“軟實力”是什麼意思

軟實力是相對於硬實力而言的,軟與硬是一種比喻意義,是對實力的一種比喻性描述。

硬實力的硬是指客觀的可以有影響的力量,例如一個國家的軍備水平、軍隊戰鬥力等絕對是一個硬實力的標準之一。

軟實力的軟是指對對方的實際決策的影響性力量,這種軟實力取決於決策對方對這種因素的心理認知和感悟能力。例如一個國家在國際社會的外交認可和外交水平等都可以視為軟實力的表現。

國際關係主要是主權國家與主權國家、主權國家與國際組織之間、國際組織之間的關係,但主要是主權國家之間的關係。

在國際社會上,每個國家都在追求自己國家利益的最大化。

因此,對於國際上的問題都要有所決策,這時這兩種實力的影響就表現出來了,首先要考慮的就時對方的硬實力,在硬實力絕對不對等的條件下做出符合自己國家利益的選擇。但也會考慮軟實力,但這時的軟實力是次要的,可以說對決策的影響是微乎其微的。

在兩個國家(包括組織)之間的硬實力被屏蔽或者實力相對均衡的時候,這是軟實力是主要考慮因素,這時一個國家(包括組織)的軟實力就是一種決定因素,在軟實力因素作用下,做出符合本國(包括組織)利益的情況下。

以上所討論的是國家(包括組織)在理智的情況下,做出選擇時兩種實力因素的影響。但是當一個處於非理智狀態下,例如因為宗教信仰方面的衝突等原因,兩種實力因素的關係可能另當別論了!

總之,在理智狀態下,軟實力時有重要影響的,但是要考慮硬實力因素。

參考資料:版權作者本人所有,如無允許不得轉載!

什麼是中國文化軟實力

中國人福大學新聞學院教授喻國明指出:“一個國家是存在兩種實力的,一種是硬實力,一種是軟實力。硬實力通常是指國家的GDP、硬件設施等,而文化、制度、傳媒等被稱為軟實力。”

國家文化軟實力是什麼意思

國家文化軟實力,是綜合國力和國際競爭力的重要組成部分。就是從全球的思想文化激盪來看,中國的文化具有自主能力和調適能力,文化認同感增加。具體地說,要注意處理好經濟全球化和文化多樣性的關係。在當今世界,很明顯的事實是:經濟越來越全球化、一體化,政治則是多極化、多元化。而文化則介於兩者之間。一方面,隨著高科技特別是傳媒與網絡的迅速發展,文化的認同性日益取代了意識形態的差異性。另一方面,由於文化習慣、宗教傳統、價值觀念上的鴻溝難以彌合,不同文化與文明之間的差異所造成的裂痕亦有擴大的可能。一方面是全球價值趨同,另一方面是迴歸民族傳統,復興民族文化,實現民族自我認同。一方面是文化的多樣性和差異性被同質化,另一方面是文化的交流、綜合與新的多樣性的出現。如何處理好全球普遍價值認同與民族角色的自我認同,對於發展中國家的文化選擇來說,具有決定性的意義。中華民族幾千年來歷經磨難而綿延不絕,一個重要原因就是有著深厚的文化傳統和強烈的文化認同。面對全球的思想文化激盪,中國千萬不能“失語”和“他者化”。千萬不能丟掉文化主體性,失去自己的文化基因和文化密碼。

國家文化軟實力-理論淵源

約瑟夫 奈“軟實力”(softpower)一詞最早出現於1990年3月美國哈佛大學教授約瑟夫·奈為美國《大西洋》雜誌撰寫的一篇名為《衰落的誤導性隱喻》的論文裡。他說“我們需要在‘軟實力’上增加投入,而不是在‘硬實力’上即昂貴的新武器系統上增加投資”。在此後出版的《註定領導世界》中約瑟夫·奈進一步指出,如果一個國家可以建立並且主導國際規範及國際制度,從而左右世界政治的議事日程,那麼它就可以影響他人的偏好和對本國國家利益的認識,從而具有軟實力,或具有“制度實力”(institutionalpower)。後來在他的著作《軟實力:世界政壇成功之道》的前言中約瑟夫·奈把“軟實力”明確定義為“是通過吸引、而非強迫或收買的方式來達到自己目的的能力。它源自一個國家的文化、政治觀念和政策的吸引力”。他把國家的軟力量歸於三種主要資源:其一是能對其他國家產生吸引力的文化;其二是能真正實踐的政治價值觀;其三是能被視為具有合法性和道德威信的外交政策。可見,約瑟夫·奈的軟實力理論包括了文化、政治、外交三個組成部分。

作為美國主流意識形態的代言人,約瑟夫·奈的文化理論自有他提出的戰略意圖與歷史語境,在此我們不再贅述。對於中國來說,今天所強調的國家文化軟實力,由於不盡相同的話語體系與社會政治背景,與約瑟夫·奈的“軟實力”理論並不完全一致。我們所強調的國家文化軟實力,主要是指那些在社會文化領域中具有精神的感召力、社會的凝聚力、市場的吸引力、思想的影響力與心理驅動力的文化資源。我們的著眼點是落在文化的基本層面上,我們更加註重的是主流文化自身的積極建構,是文化產業與文化事業的繁榮與發展,而不是把文化僅僅作為一種實現經濟與外交目的的次等手段來對待。另外,我們強調的國家文化軟實力,帶有鮮明國家意識形態屬性,它是我們國家政體的文化顯現,是我們國家利益的獨特呈現方式,這都與約瑟夫·奈的文化理念存在實質上的區別。所以,我們尋求的不是一種抽象意義上的軟力量,而是一種體現中國國家利益與國家意識形態的國家文化軟實力。

國家文化軟實力-背景與啟示

提升國家文化軟實力是當前實現民族振興的必然要求,是增強我國綜合國力,增強國家競爭力的必然要求,贏得國際競爭力的必然要求。現在,相對於經濟的迅速發展,我們文化的發展速度已經滯後,特別是文化自身的凝聚力、吸引力和影響力還不能夠與經濟增長的實力相媲美。在經濟領域中國的貿易順差為我們帶來了......

什麼叫軟實力?什麼叫硬實力?

軟實力,指一個國家是存在兩種實力的,一種是硬實力,一種是軟實力。硬實力通常是指國家的GDP、硬件設施等,而文化、制度、傳媒等被稱為軟實力。

“軟實力”作為國家綜合國力的重要組成部分,特指一個國家依靠政治制度的吸引力、文化價值的感召力和國民形象的親和力等釋放出來的無形影響力。它深刻地影響了人們對國際關係的看法。 “軟實力”主要包括以下幾種內容:一是文化的吸引力和感染力。二是意識形態和政治價值觀的吸引力。三是外交政策的道義和正當性。四是處理國家間關係時的親和力。五是發展道路和制度模式的吸引力。六是對國際規範、國際標準和國際機制的導向、制定和控制能力。七是國際輿論對一國國際形象的讚賞和認可程度。

硬實力是指看得見、摸得著的物質力量;軟實力所指的就是精神力量,包括政治力、文化力、外交力等軟要素。兩者既緊密聯繫,又互相區別。它們不是簡單的加減關係,而是相輔相成、相互制約和協調。硬實力是軟實力的有形載體、物化,而軟實力是硬實力的無形延伸。

什麼是中國軟實力輸出

硬實力是指支配性實力,包括基本資源(如土地面積、人口、自然場源)、軍事力量、經濟力量和科技力量等;

軟實力則分為國家的凝聚力、文化被普遍認同的程度和參與國際機構的程度等。

相關問題答案
中國軟實力是什麼意思?
中國軟實力指什麼?
中國的死緩是什麼意思?
中國倒按揭是什麼意思?
中國黑車牌是什麼意思?
中國大使館是什麼意思?
中國的祭司是什麼意思?
中國珍珠婚是什麼意思?
中國東八區是什麼意思?
中國大洗牌是什麼意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