什麼是中庸思想?

General 更新 2023年10月15日

中庸思想的核心是什麼

今天一提到“中庸”很多人的理解都是“平庸、折中、調和”,這是對儒家“中庸”思想的大大的曲解。不錯,中庸的確有“平庸、折中、調和”的含意,但這些絕不是中庸思想的全部,否則《中庸》就不可能被自孔子之後一代又一代的儒家奉為經典了。

在儒家看來“中庸”不僅是建立在儒家人性證基礎上的一種倫理道德觀,同時也是一種思想方法。作為具有具體內容的儒家倫理道德觀——“中庸”由孔子首創,再經過後來的儒家,特別是《中庸》一文的作者充實發展,終於成為一套儒家的處世規範。但如果單純從“中庸”的概念上看,“中庸”在孔子之前就已存在,儒家的“中庸”說正是從前人有關“中”的思想發展演變而來的。

“中”在先秦古籍中常見的字義有三,一指中間、中等、兩者之間;二指適宜、合適、合乎一定的標準,用作動詞;三指人心、內心,即人的內在精神。如今很多人之所以會把“中庸”理解為折中主義或調和主義,就是僅僅把“中庸”的“中”字簡單地理解為“中”的第一種含義,故而造成對“中庸”的屈解,其實,“中庸”的“中”與上述三種含義都有關係,只有把這三方面的意思貫通了理解,才能弄清“中庸”的完整含義。

“中庸”裡的“中”首先是“適宜、合適、合乎一定的標準”的動詞含義。這個含義我們今天也在用,讀作zhòng,如“你這話很中聽”的中就是這個含義。在儒家典籍中,如:“孔子曰:‘不得中道而與之,必也狂指乎’”,《孟子盡心下》這裡的“中”就是適宜、符合的意思,《禮記·中庸》說聖人“從容中道”,《大戴禮記·保傅》說:“化與心成,故中道者性”,所有這些“中道”都是中於道,合於道的意思,和折中調和、中間道路,沒有直接聯繫。那麼,儒家的“中道”究意是指“中”什麼“道”呢?這個“道”就是“禮”,儒家所謂的“中庸”應該首先指的是適宜,符合“禮”的行為,“庸”在這裡做用、講,“中庸”的含義就是使自己的行為為適宜、符合實用。也就是符合“禮”。在《禮記·仲尼燕居》中:“子曰:敬而不中禮,謂之野,恭而不中禮,謂之給,勇而不中禮,謂之道……子貢越庸而對曰:敢問將何以為此中者也?子曰:禮禮,夫禮所以制中也。”由此可見孔子所謂“中”是以“禮”的要求為標準的。

丹著“中禮”的深入,“中庸”又有了進一步的含義。如《中庸》中“喜怒哀樂之未發謂之中”,在這裡“中”就已常常用業指人的內心世界,如《禮記·樂記》所謂“情動於中,故形於聲”,《左傳》中所謂“信不由中,質無益也”,在《中庸》所以用“中”本指含而未發的喜怒哀樂之情是為了說明:禮是道德準則,是根源於人的含而未發的內心的。

由此一來,“中”就把內外貫通起來了,一方面“中”是內在的指人內心的某種狀態,也即含而未發的內在要求,另一方面,“中”又是外在的,也即表現於外部行為上的“中道”,合於禮,內心的“中”是行為“中道”的前提,而行為的“中道”則是內心之“中”的結果。

《中庸》一文的主要內容正是通過反覆強調這種內外的關係本闡明中庸之道的,《中庸》中說:“忠恕違道不遠”,“忠”也就是要存養省察內心之“中”,“恕”則是要長而為解在道德行為的“中道”,《中庸》認為道德修養首先要從人所不見的“慎獨”工夫做起,“內省不疚,無惡於志”,達到內心的“誠”即含而未發的“中”,由此出發,就能“微之顯”,“闇然而彰”,漸漸外化為行動上的“中道”。內心的“中”與外部行為的“中道”統一,《中庸》稱之為“合內外之道”,“致中和”不僅能使君臣父子各處其位,而且可以參天地之造化,使天地萬物各得其所。這就是“中”的大功用,所以叫做“中庸”。

當然,“中庸”的“中”還有中間、中等的意思,如“執......

什麼是中庸?

本指中正、平和。以後引申為符合中庸之道的道德修身境界的一種原則。儒家認為人們的道德修養能達到致中的境界,那麼天地萬物均能各得其所,達到和諧的境界了。《荀子.王制》:“公平者職之衡也,中和乾聽之繩也。”楊倞注:“中和謂寬猛得中也。”《禮記.中庸》:“喜怒哀樂之未發謂之中,發而皆中節謂之和;中也者,天下之大本也,和也者,天下之達道也。致中和,天地位焉,萬物育焉。”宋葉適《中庸》:“古之人,使中和為我用,則天地自位,萬物自育;而吾順之者也,堯舜禹、湯、文、武之君臣也,夫如是,則偽不起矣。”

中庸的思想究竟是什麼?

今天一提到“中庸”很多人的理解都是“平庸、折中、調和”,這是對儒家“中庸”思想的大大的曲解。不錯,中庸的確有“平庸、折中、調和”的含意,但這些絕不是中庸思想的全部,否則《中庸》就不可能被自孔子之後一代又一代的儒家奉為經典了。

在儒家看來“中庸”不僅是建立在儒家人性證基礎上的一種倫理道德觀,同時也是一種思想方法。作為具有具體內容的儒家倫理道德觀——“中庸”由孔子首創,再經過後來的儒家,特別是《中庸》一文的作者充實發展,終於成為一套儒家的處世規範。但如果單純從“中庸”的概念上看,“中庸”在孔子之前就已存在,儒家的“中庸”說正是從前人有關“中”的思想發展演變而來的。

“中”在先秦古籍中常見的字義有三,一指中間、中等、兩者之間;二指適宜、合適、合乎一定的標準,用作動詞;三指人心、內心,即人的內在精神。如今很多人之所以會把“中庸”理解為折中主義或調和主義,就是僅僅把“中庸”的“中”字簡單地理解為“中”的第一種含義,故而造成對“中庸”的屈解,其實,“中庸”的“中”與上述三種含義都有關係,只有把這三方面的意思貫通了理解,才能弄清“中庸”的完整含義。

“中庸”裡的“中”首先是“適宜、合適、合乎一定的標準”的動詞含義。這個含義我們今天也在用,讀作zhòng,如“你這話很中聽”的中就是這個含義。在儒家典籍中,如:“孔子曰:‘不得中道而與之,必也狂指乎’”,《孟子盡心下》這裡的“中”就是適宜、符合的意思,《禮記·中庸》說聖人“從容中道”,《大戴禮記·保傅》說:“化與心成,故中道者性”,所有這些“中道”都是中於道,合於道的意思,和折中調和、中間道路,沒有直接聯繫。那麼,儒家的“中道”究意是指“中”什麼“道”呢?這個“道”就是“禮”,儒家所謂的“中庸”應該首先指的是適宜,符合“禮”的行為,“庸”在這裡做用、講,“中庸”的含義就是使自己的行為為適宜、符合實用。也就是符合“禮”。在《禮記·仲尼燕居》中:“子曰:敬而不中禮,謂之野,恭而不中禮,謂之給,勇而不中禮,謂之道……子貢越庸而對曰:敢問將何以為此中者也?子曰:禮禮,夫禮所以制中也。”由此可見孔子所謂“中”是以“禮”的要求為標準的。

隨著“中禮”的深入,“中庸”又有了進一步的含義。如《中庸》中“喜怒哀樂之未發謂之中”,在這裡“中”就已常常用業指人的內心世界,如《禮記·樂記》所謂“情動於中,故形於聲”,《左傳》中所謂“信不由中,質無益也”,在《中庸》所以用“中”本指含而未發的喜怒哀樂之情是為了說明:禮是道德準則,是根源於人的含而未發的內心的。

由此一來,“中”就把內外貫通起來了,一方面“中”是內在的指人內心的某種狀態,也即含而未發的內在要求,另一方面,“中”又是外在的,也即表現於外部行為上的“中道”,合於禮,內心的“中”是行為“中道”的前提,而行為的“中道”則是內心之“中”的結果。

《中庸》一文的主要內容正是通過反覆強調這種內外的關係本闡明中庸之道的,《中庸》中說:“忠恕違道不遠”,“忠”也就是要存養省察內心之“中”,“恕”則是要長而為解在道德行為的“中道”,《中庸》認為道德修養首先要從人所不見的“慎獨”工夫做起,“內省不疚,無惡於志”,達到內心的“誠”即含而未發的“中”,由此出發,就能“微之顯”,“闇然而彰”,漸漸外化為行動上的“中道”。內心的“中”與外部行為的“中道”統一,《中庸》稱之為“合內外之道”,“致中和”不僅能使君臣父子各處其位,而且可以參天地之造化,使天地萬物各得其所。這就是“中”的大功用,所以叫做“中庸”。

當然,“中庸”的“中”還有中間、中等的意思,如“執兩用中”的“中”,......

《中庸》的核心思想是什麼?

看到你這個問題了,隨便說兩句,中庸本來的思想我不知道,但從我看來,你對中庸思想理解的非常錯誤。

比如:我在大街上碰到不公平的事,只要不涉及我的利益,我不去管 我保持中庸,我在社會上不去做壞事 我也不去做好人 這樣能行麼?

我告訴你,這非常不能行。中庸的思想真正的解決辦法是量力而為。重要在“度”。如果在大街上碰到這樣有人搶劫這樣的事,如果我個頭弱小,我會立馬報警,或喊其他強壯的人,或立即團結其他人來幫忙,而不是坐視不理。小人者遛之。有勇無謀者上前制止,不被捅一刀,也被一腳踢飛,不救人反害己。這兩種都不被推崇。中庸者,在度,在於衡量利弊後行事。當稜勇者是被大家讚賞,贏得了掌聲,但傷的是自己,這次會被踢一腳,下次說不定就丟了小命。

中庸者更不會危害社會,只會享受自己的生活,比如,應該不應該隱瞞家人的表情,中庸者認為善意的謊言是應該說的,耿直的人認為他有知情權,對人處事的態度不同而已,沒對錯之分。

但中庸者不可能有大的作為,但作為一定不會小,比上不足比下有餘,愈強不弱,與弱不強。激進者才能成大事,但是成大事的畢竟太少了,毛澤東夠狠,建立了新中國。愛迪生夠強,發明了電燈泡。你認為你很有才嗎?

中庸思想是什麼人提出來的

中庸

所謂中庸之道就是孔子提倡、子思闡發的提高人的基本道德素質達到太平和合的一整套理論與方法。

中庸思想是什麼人提出來的

中庸思想是孔子提出來的

孔子的中庸思想來源於他的天道宇宙觀,是將其宇宙觀應用於人類社會中所衍生出的“不偏不倚”、“時中”、“合宜”的方法和準則。換句話說,中庸思想是孔子天道觀在人道中的應用。

相關問題答案
什麼是中庸思想?
什麼是中心思想?
什麼是左傾思想?
什麼是黨的思想路線?
什麼是中心法則?
什麼是中華傳統美德?
什麼是中線有什麼性質?
什麼是中國?
什麼是中間業務?
什麼是獨立思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