行俎什麼意思?

General 更新 2024-06-15

雜俎是什麼意思

(1).就是雜錄。意謂如菜雜陳於俎,故稱。 清 錢謙益 《<鏡古篇>序》:

“蓋 鄭廣文 薈蕞, 段柯古 雜俎之流。”

如《酉浮雜俎》、清人尤侗的《西堂雜俎》等。

隔行如隔山,越俎代庖,終成俎上之肉是什麼意思

隔行如隔山:指不是本行的人就不懂這一行業的門道。

越俎代庖:廚師雖不在廚房做飯,司祭也不能放下祭品去替他下廚房。比喻越權辦事或包辦代替。出自《莊子逍遙遊》:“庖人雖不治庖,尸祝不越俎而代之矣。”

行道者是什麼意思

此註音為 dào héng 容易混淆

釋義:

1.通道。

《管子·問》:“關者,諸侯之陬隧也,而外財之門戶也,萬人之道行也。” 尹知章 注:“謂因此出入。”

2.在通道中行走。

唐 段成式 《酉陽雜俎續集·支諾皋下》:“挺身入穴,因拽豪家子臂,不覺同在穴中。道行十數步,忽睹高門崇墉,狀如州縣。”

3.行道之人;行人。

《管子·形勢》:“燕雀之集,道行不顧。” 尹知章 注:“燕雀翔集,事之常細也。故行道之人,忽而不顧,謂小事非大人所宜知。”

4.職官名。

漢 賈誼 《新書·輔佐》:“道行典知變化,以為規是非,明利害;掌僕及輿馬之度,羽旄旌旗之制,步驟徐疾之節,春夏秋冬用之倫色;居車之容,登降之禮,見規宜諭,見過則譋。故職不率義,則道行之任也。”

5.謂政治主張被採用實行。

唐 白居易 《和楊尚書》:“道行無喜退無憂,舒捲如雲得自由。” 宋 陸游 《送李德遠寺丞奉祠歸臨川》詩:“道行端有命,身隱更須名。” 元 孛術魯翀 《大都路總都管姚公神道碑》:“遠近震讋,道行遵化。”

6.道德;品行。

《晉書·儒林傳·杜夷》:“才學精博,道行優備。” 宋 王讜 《唐語林·補遺三》:“僧 從誨 住 安國寺 ,道行高潔,兼工詩,以文章應制。” 清 俞正燮 《癸巳類稿·駐札大臣原始》:“ 伊犁 所奉之 固爾札廟 、 海努克廟 喇嘛道行卑惡。”

7.佛法;佛教教義。

《世說新語·言語》“ 支道林 常養數匹馬” 南朝 樑 劉孝標 注:“嘗於 餘杭山 沉思道行,泠然獨暢。”《首楞嚴三昧經》卷下:“菩薩若能通達《首楞嚴三昧》,則能通達一切道行。”《全漢三國晉南北朝詩·全晉詩》“ 支遁 ” 丁福保 題注:“ 晉哀帝 即位,遣使徵請出都,止 東安寺 講道行。”

8.僧道修行的功夫。

晉 支遁 《五月長齋詩》:“淵汪道行深,婉婉化理長。” 宋 錢易 《南部新書》癸:“門僧 曇照 道行甚高,能知休咎。”《紅樓夢》第一○一回:“這個散花菩薩,根基不淺,道行非常。” 魯迅 《且介亭雜文末編·我的第一個師父》:“後來,三師兄也有了老婆,出身是小姐,是尼姑,還是‘小家碧玉’呢,我不明白,他也嚴守祕密,道行遠不及他的父親了。”

9.泛指一個人的涵養。

《小說月報》1981年第4期:“他倒了一杯白開水,點燃了一支廉價煙,坐在靠背椅上,慢慢抽,慢慢呷,想享點清福。但是,他沒有那道行;心頭一股氣,被喉嚨結塞住了,在胸膛裡竄來竄去,不得平靜。”

10.謂能力、本領。

老舍 《神拳》第四幕:“好嘛,咱年紀輕,道行淺,壓不住臺呀!” 艾明之 《火種》第四章:“他在店夥當中,畢竟資歷最淺,道行最低呵!”

越俎代庖是什麼意思

【讀 音】yuè zǔ dài páo

【解 釋】越:跨過;俎:古代祭祀時擺祭品的禮器;庖:廚師。主祭的人跨過禮器去代替廚師辦席。比喻超出自己業務範圍去處理別人所管的事。

【用 法】作謂語、定語;含貶義。

【結 構】連動式

【近義詞】包辦代替

【反義詞】自力更生

俎姓百家姓裡排第幾

俎姓,念zǔ,也有念chuò,jū(爼),為當今中國罕見姓氏,宋版百家姓沒有收錄。"俎"姓主要分佈於山東、江蘇、河南、遼寧,河北、山西、湖北、福建、臺灣、內蒙古、北京等地。據說,俎姓有3個來源:一是鮑俎氏,二是朱姓,三是祝姓。

越俎代庖是什麼意思?

yuè zǔ dài páo 越:超過。俎:音組,指樽俎,古代祭祀時盛牛羊祭品的器具。庖:音袍,廚師。《莊搐·逍遙遊》:“庖人雖不治庖,屍、祝不越樽俎而代之也。”(屍:古代代表死者受祭的人。祝:主祭祀的人。)意思是即使廚師不在廚房做飯,司祭也不能放下祭品去替他下廚房。比喻超出自己職務範圍去處理別人所管的事。〔注意〕“庖”不能讀作bāo。

食不餚俎 宴不嗺卮 怠不吞雲 娛不狎博 行不廝幫 事不逐流 什麼意思

比較、斤斤計較、較真、較量、較力、較對、較正、較準00863785

各司其職、各負其責的意思。

各自負責掌握自己的職責,做好所承擔的工作

鞭笞是什麼意思

鞭笞:1,指用鞭子抽打某人或某物,2,古代的一種刑法,指用鞭子抽打犯人。

解釋一

鞭打;杖擊。

〖示例〗《韓非子·外儲說右下》:“使王良操左革而叱吒之,使 造父 操右革而鞭笞之,馬不能行十里,共故也。” 唐 元稹《唐故朝議郎侍御史內供奉鹽鐵轉運河陰留後河南元君墓誌銘》:“教諸子無鞭笞之責,而亦不至於不令。” 《東周列國志》第九十七回:“獄卒鞭笞亂下,將牙齒打折。(範)雎血流被面,痛極難忍,號呼稱冤。”清 紀昀 《閱微草堂筆記·如是我聞四》:“吾在冥府,大受鞭笞。” 冰心 《最後的安息》:“她腦中所充滿的只有悲苦恐怖,軀殼上所感受的也只有鞭笞凍餓。”《三國演義》蓋曰:“請鞭笞我吧,公瑾!”“赴湯蹈火,在所不辭!”

解釋二

古刑罰名。

〖示例〗 晉 葛洪 《抱朴子·用刑》:“昔周用肉刑,積祀七百,漢氏廢之,年代不如。至於改以鞭笞,大多死者外有輕刑之名,內有殺人之實也。” 宋 張耒 《喜雪走筆呈李宣城》詩之二:“聒聒庭中爭曲直,紛紛筆下判鞭笞。”

由於現在笞刑普遍被國際組織認為是對受刑人不人道及侵犯其人權,此刑罰在世界上多數地區已經廢除。今日世界上約有16個國家實施類似笞刑,大部份在亞洲及非洲(多數也實行沙里亞法),例如阿富汗、伊朗、文萊、馬來西亞、坦桑尼亞、博茨瓦納、尼日利亞、新加坡等。

解釋三

拷打用的鞭子、竹板等物。

〖示例〗唐 元稹 《夏陽縣令陸翰妻河南元氏墓誌銘》:“我太夫人聖善六姻,訓子婦以憫默,罰婢僕傭保以莊勵為鞭笞。”宋 蘇軾 《論積欠六事並乞檢會應詔所論四事一處行下狀》:“監司督守令,守令督吏卒,文符日至其門,鞭笞日加其身。” 清 黃鈞宰 《金壺浪墨·淮關》:“少年怒,嗾從者詰之,鞭笞交下。”

5、解釋四

比喻譴責;批判。

〖示例〗瞿秋白 《亂彈·談談“三人行”》:“《三人行》的全篇對於‘愚蒙頑固’的市儈主義,並不加以鞭笞的。” 茅盾 《蕭紅序》四:“她不留情地鞭笞他們,可是她又同情他們。”

解釋五

比喻以暴力征服控制。

〖示例〗漢 賈誼 《過秦論上》:“執捶拊以鞭笞天下,威振四海。” 宋 蘇軾 《謝館職啟》:“理則訓兵,有鞭笞戎狄之志。”明 謝肇淛 《五雜俎·地部一》:“﹝我太祖﹞命將出師,鞭笞群雄。” 清 鄒容 《革命軍》第一章:“自秦始統一宇宙,悍然尊大,鞭笞宇內,私其國,奴其民。”

望採納

應驗是什麼意思

拼音:

yìngyàn

基本解釋

原來的預言或估計與事後的結果相合或得到證實:他的話應驗了。

詳細解釋

1. 謂後來發生的事實與預先所言、所估計的相符。

明 謝肇淛 《五雜俎·天部一》:“占卜之家,量晴較雨,一二應驗。其它災祥,即史官所佔,不盡然也。”《紅樓夢》第一一○回:“ 鳳姐 道:‘你也說起這個話來了,可不是 鴛鴦 說的話應驗了麼?’” 老舍 《趙子曰》第十七:“ 歐陽 那小子說給我介紹她,說了一百多回了,一回也沒應驗!”2. 猶效驗。

詞語分開解釋:

應 : 應(應) yīng 該,當,又引申料想理該如此:應當。應該。應分(f坣 )。應有盡有。回答:答應。� 詳細>>

驗 : 驗(驗) yàn 檢查,察看:驗核。驗血。驗屍。驗光。驗證。效果,有效果:驗方。靈驗。應驗。效驗 詳細>>

相關問題答案
行俎什麼意思?
銀行跨行是什麼意思?
青絲商行是什麼意思?
異地跨行是什麼意思?
與園所同行是什麼意思?
銀行的支行是什麼意思?
私募投行是什麼意思?
重聯運行是什麼意思?
旅行旅行是什麼意思?
血不行是什麼意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