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的歷法是什麼?

General 更新 2023年10月15日

中國的農曆屬於哪一種曆法?

陰陽曆是兼顧月亮繞地球的運動週期和地球繞太陽的運動週期而制定的歷法。陰陽曆歷月的平均長度接近朔望月,歷年的平均長度接近迴歸年,是一種“陰月陽年” 式的歷法。它既能使每個年份基本符合季節變化,又使每一月份的日期與月相對應。它的缺點是歷年長度定差過大,制歷複雜,不利於記憶。我國的農曆就是一種典型的陰陽曆。

中國最早的歷法

夏曆,即農曆。

中國的歷法與紀年採用陰陽干支三合曆;上古時期,根據不同的農業牧業生產情況需要,分別產生過太陽曆法和太陰曆法。農曆作為中國傳統曆法,最早源自何時無從考究,據出土的甲骨文和古代中國典籍多有記載,現時陰陽合一的歷法規則一般認為源自殷商時期。從黃帝曆法到清朝末期啟用西曆(公曆)始,中國歷史上一共產生過102部曆法,這些曆法中有的曾經對中國文化與文明產生過重大影響,比如夏曆、商曆、周曆、西漢太初曆、隋唐大衍曆和皇極曆等,有的歷法雖然沒有正式使用過,但對養生、醫學、思想學術、天文、數學等起到過重大作用,如西漢末期的三統曆和唐朝的皇極曆法等。漢朝以前的古代中國曆法以366天為一歲,用"閏月"確定四時和確定歲的終始;已經有日、月、旬和時的時間單位,具備了陰陽曆的技術;觀察到了五大行星和日月的運動規律,用"閏月""減差法"來調整時差;禒法實施成為重要大事,主要內容之一是"以閏月定四時成歲"和"正閏餘",即確定閏月位置和如何減去多餘出來的天數(不是加上缺少的天數),由此來確定年歲的終結和開始。到了春秋戰國時期,由於周朝王室衰落,諸侯各行其是,因此出現多軌制曆法,亦即各諸侯和各地部落還有自己的地方曆法;秦朝為中國歷史上最後一個"以閏月定四時成歲"的歷法。

漢朝初期開始中國曆法出現了大轉折,全國統一曆法,曆法也成為了一門較為獨立的科學技術。漢武帝責成司馬遷等人編寫了《太初曆》,之後劉歆作《三統曆》,這兩歷的重要特點是年歲合一,一年的整數天數是365天,不再之前曆法的366天。以"加差法"替代之前的"減差法"以調整時差,年歲週期起始相當固定,用數學計算就能確定閏月,用不著"考定星曆,建立五行",至此,陰陽五行基本上退出了曆法。之後中國曆朝頒佈的歷法,均與太初曆大同小異;中華民國成立後,紀年採用西曆或民國紀年並用。

古代中國最優秀的歷法是什麼

郭守敬的《授時歷》

元朝統一中國以前,中國所用的歷法是《大明曆》。這部使用了七百多年的歷法誤差很大。元朝皇帝忽必烈決定修改曆法,派大科學家郭守敬主持這項工作。

郭守敬認為:曆法要精確必須經過實地測驗,而要進行測驗必須有精密的儀表。因此,他自己動手改造和創制了許多天文儀器。

元代以前,用來測量日月等恆星和行星位置的儀器是渾儀,但它結構複雜,轉動不靈活。郭守敬根據自己的觀測經驗,把渾儀改裝成兩個簡單的裝置,叫作“簡儀”。簡儀很精密,不但使用方便,觀測結果也比渾儀準確得多。

郭守敬還研製了仰儀,用來觀測太陽的位置和月食。他還改革了圭表,創制了景符等儀器。景符與圭表結合使用,可以觀測太陽、月亮和星星的運行變化。

有了先進的儀器後,郭守敬向忽必烈提出要在大都(北京)建一座新的司天臺(天文臺),又建議在全國分期分批設立觀星臺,開展實測。經過認真研究,決定在全國設立二十七個測影點,派出十四個歷官。郭守敬親自經廣州到最南邊的南海進行測量。

新的司天臺在大都修好後,郭守敬把各種最新式的天文儀器安放在上面,日夜進行天體觀測。

郭守敬等人經過辛勤的工作,計算出一年為365.2425日,這個數字比地球繞太陽一週的時間只差26秒。根據這一數據,郭守敬終於完成了新曆法的編制工作。新曆法被命名為《授時歷》,意思是要告訴老百姓日月時光,不要錯過了農時。

中國歷史上一直用什麼曆法

夏曆是中國傳統曆法之一,也稱為農曆、陰曆、殷歷、古歷、舊曆等。夏曆屬於一種陰陽曆,以月球圍繞地球運行一週作為一個月,平均月長等於一個朔望月。這一點與陰曆原則相同,所以叫作“陰曆”。另一方面設置閏月以使每年的平均長度儘可能接近一個迴歸年,並設置二十四節氣以反映季節的變化特徵。至今幾乎全世界所有華人以及朝鮮半島和越南等國家,仍使用夏曆來推算傳統節日如春節、中秋節、端午節等節日。

中國的歷法與紀年採用陰陽干支三合曆;上古時期,根據不同的農業牧業生產情況需要,分別產生過太陽曆法和太陰曆法。農曆作為傳統曆法,最早源自何時無從考究,據出土的甲骨文和古代典籍多有記載,現時陰陽合一的歷法規則一般認為源自殷商時期。

從黃帝曆法到清朝末期啟用西曆(公曆)始,中國歷史上一共產生過102部曆法,這些曆法中有的曾經對中國文化與文明產生過重大影響。

比如夏曆、商曆、周曆、西漢太初曆、隋唐大衍曆和皇極曆等,有的歷法雖然沒有正式使用過,但對養生、醫學、思想學術、天文、數學等起到過重大作用,如西漢末期的三統曆和唐朝的皇極曆法等。漢朝以前的古代中國曆法以366天為一歲,用“閏月”確定四時和確定歲的終始;已經有日、月、旬和時的時間單位,具備了陰陽曆的技術;觀察到了五大行星和日月的運動規律,用“閏月”“減差法”來調整時差;曆法實施成為重要大事,主要內容之一是“以閏月定四時成歲”和“正閏餘”,即確定閏月位置和如何減去多餘出來的天數(不是加上缺少的天數),由此來確定年歲的終結和開始。

到了春秋戰國時期,由於周朝王室衰落,諸侯各行其是,因此出現多軌制曆法,亦即各諸侯和各地部落還有自己的地方曆法;秦朝為中國歷史上最後一個“以閏月定四時成歲”的歷法。

漢朝初期開始曆法出現了大轉折,全國統一曆法,曆法也成為了一門較為獨立的科學技術。漢武帝責成鄧平、唐都、落下閎等人編寫了《太初曆》,之後劉歆作《三統曆》,這兩歷的重要特點是年歲合一,一年的整數天數是365天,不再之前曆法的366天。

以“加差法”替代之前的“減差法”以調整時差,年歲週期起始相當固定,用數學計算就能確定閏月,用不著“考定星曆,建立五行”,至此,陰陽五行基本上退出了曆法。之後中國曆朝頒佈的歷法,均與太初曆大同小異;中華民國成立後,紀年採用西曆或民國紀年並用。

夏曆、殷歷和周曆以不同的月份作為一年之始:夏曆以寅月為正月、殷歷以子月(今農曆11月)為正月、周曆以丑月(今農曆12月)為正月。

歷代之曆法:

古六歷

顓頊歷 - 秦朝、西漢(? - 公元前104年)

太初曆(三統曆) - 西漢、新朝、東漢(公元前104年 - 84年)

四分曆 - 東漢(85年 - 220年)、曹魏(220年 - 236年)、東吳(222年)、蜀漢(221年 - 263年)

乾象歷 - 東吳(223年 - 280年)

景初歷 - 曹魏、西晉、東晉、劉宋(237年 - 444年)、北魏(398年 - 451年)

元嘉歷 - 劉宋、南齊、南樑(445年 - 509年)

大明曆 - 南樑、南陳(510年 - 589年)

三紀曆 - 後秦(384年 - 517年)

玄始歷 - 北涼(412年 - 439年)、北魏(452年 - 522年)

正光歷 - 北魏(523年 - 534年)、東魏(535年 - 539年)、西魏(535年 - 556年)、北周(556年 - 565年)

興和歷 - 東魏(540年 - 550年)

天保歷 - 北齊(551年 - 577年)

天和歷 - 北周(566年 - 578年)

大象歷 - 北周(......

中國古時候最早是什麼曆法

我國古代曆法的起源是很早的。有原始的農牧業就應該有原始的歷法。早期的歷法現在只留下片言隻語的傳說,難以深入考究。

成文的歷法從周未到漢初的《古四分曆》開始,經過多次的歷法改革,在改革和鬥爭中不斷進步和完善,達到了相當高的科學水平,取得了一個又一個成就。

我國古代的歷法大都使用傳統的陰陽曆,但是所包含的內容卻不僅僅是年月日時的安排,還包括日月五星位置的推算、日月食的預報、節氣的安排等。

曆法的改革,包括了新的理論的提出,精密天文數據的測定,計算方法的改進等。我國古代的歷法成就,在世界天文學史上佔有相當重要的地位。

中國的陰曆曆法是誰發明的?

陰曆俗稱農曆、殷歷、古歷、舊曆,是指中國傳統上使用的夏曆。夏曆是中國古六歷之一,傳說是夏代創立的歷法,原曆法規則已軼失,現只從一些古籍上了解一些內容:採用冬至之月為子月作歷算一歲開始,曆法年則採用以建寅月開始,即寅正(後來叫做夏正),其大致是採用整數366天為一歲,用減差法和正閏餘,來調整時差。

現在被稱為夏曆的中國傳統曆法,是辛亥革命使用西曆後,一些人以為中國傳統曆法行的是夏正,所以就叫夏曆。其實現在使用的這部傳統曆法,其基本規則是沿用漢代制定的漢歷(太初曆),所以應該叫漢歷。目前也稱為農曆、陰曆、古歷、舊曆等。屬於一種陰陽曆,平均歷月等於一個朔望月,這一點與陰曆原則相同,所以有陰曆的成分;另一方面設置閏月以使平均歷年為一個迴歸年,並設置二十四節氣以反映季節(太陽直射點的週年運動)的變化特徵,所以又有陽曆的成分。至今幾乎全世界所有華人以及朝鮮半島和越南等國家,仍使用夏曆(漢歷)來推算傳統節日如春節、中秋節、端午節等節日。

夏曆與殷歷、周曆,秦歷不同,主要在於以哪個月為正(作為一年之始)。一年十二個月,分為子月、丑月、寅月、卯月、辰月、巳月、午月、未月、申月、酉月、戌月(注意:不是戍)、亥月。中氣冬至所在的月(仲冬之月)為子月,大寒所在的月(季冬之月)為丑月,雨水所在的月(孟春之月)為寅月餘類推。夏曆以寅月為正月(與今漢歷(所謂農曆)正月相同)、殷歷以丑月(相當於今漢歷(所謂農曆)12月)為正月、周曆以子月(相當於今漢歷(所謂農曆)11月)為正月。秦歷以亥月為正月(相當於今漢歷(所謂農曆)10月)。比如說,夏曆的三月就是殷歷的四月、周曆的五月。從漢武帝開始至今,都採用夏正。這樣後人誤以為現在曆法是夏曆,其實只是用了夏正而已。

希望對您有幫助,望採納,您的採納將是我們回答的動力

我國最早的歷法是什麼??

伏羲歷也稱“上元歷”、“太初曆”,或者“甲歷”。

“上元”指的是“上古紀元”,也是華夏民族的初始紀元。它是以華夏先祖伏羲治世時期中的一次特異的天文現象為起點的紀元。

史料記錄:“太初上元甲子,適逢夜半朔旦冬至時,七曜皆會聚鬥牽牛分度,夜盡如合璧連珠”。因為,甲子為天干地支的起點;夜半為1天的起點(子時);朔旦為1月的起點;冬至為二十四節氣的起點。也就是說:太初曆的上元是選在甲子日夜半子時,又正是冬至、朔日;而且日月五星(七曜)皆會聚於鬥(十二星宿之一)與牽牛之間的分度處,夜盡時日月如合璧,五星如連珠。 [1]

我國古代著名數學家祖沖之用大衍求一法計算了太初曆的上元甲子的起始點:發現上元甲子至宋大明七年癸卯(西元463年)已經過了五萬一千九百三十九年。當代學者,揚州大學數學科學學院的左銓如等人,在國家自然科學基金數學天元基金資助項目(A0224013)中,用秦-左表求乘率,用現代數學方法,改進了大衍求一術的古法,通過解不定方程組,再次證明了該結論 [2] 。東漢皇甫謐《帝王世紀》有云:“太昊(即‘伏羲’)在位一百一十年,子孫五十九,傳世五萬餘歲”。南宋謝守灝所撰《太上混元老子史略》中也說:“伏羲木德,初造歷,……子孫相承四萬五千六百年”。皆與數理計算的結果相差不多。當代學者閻朝科通過考古與文物研究,也證明了這一時間點的可考性。(參見《連山神農炎帝故里八鐵證》。)

此外,伏羲又名皰犧氏。宋王應麟的《玉海•曆法》稱:“伏羲紀陽氣之初為律法,建五氣,立五常,定五行有甲歷五運”。《古三墳》也稱:“伏羲氏,木王月命臣,龍潛氏,作甲歷。”在華夏傳說中,伏羲也是教導人們烹飪和畜牧的祖先,同時也是教導人們天文曆法的祖先,而考古學發現,人類開始畜牧和關注天文的時代,恰好是在距今五萬年這一時段,因此說,伏羲紀年是有據可依的 [3] 。

具體說來:伏羲歷與西曆之間的換算關係是:

伏羲曆紀年=西曆紀年+51477(年)。

舉例而言,西曆的1984年,正是甲子年,這一年正好是伏羲53461年。伏羲歷以六十年為一甲子,因此甲子年的伏羲紀年一定是:

某甲子年數=N×60+1

而:53461=891×60+1

本書所採用的伏羲歷是一種純陽曆,這種純陽曆也是干支歷的原型,均為華夏上古聖人伏羲所制。

伏羲歷以太陽迴歸年中的包含節氣冬至 [4] 的一天(以下簡稱冬至日)為正月初一 [5] ,而月份與日期的計算採用均氣紀法。均氣法的具體方法是:

設每年有十二氣月(因為此劃分是以節氣和十二地支為主要依據,接近月球的一次朔望週期,故簡稱“氣月”或“支月”,出於習慣簡稱“月” [6] ),臨近近日點的月份,每月的天數為一年總天數的十二分之一再取整,臨近遠日點的月份,每月的天數為一年總天數的十二分之一再取整再加一。然後用此方法將一年的天數進行分配盡,即可得到每月天數。也就是說,若:冬至日到冬至日包含365日,近日點在冬至與小寒之間,則1、2、3、9、10、11、12每月三十天。4、5、6、7、8每月31天,若:冬至日到冬至日包含366日,近日點在冬至與小寒之間,則1、2、3、10、11、12每月有三十天,4、5、6、7、8、9每月31天,9月為潤月。因為這種曆法是以定氣法下的節氣為基礎,在節氣變更的基礎上將每月做一個平均簡化,因此稱為“均氣法”。

應當說,本書採用伏羲歷相較於人類已有的其它曆法(比如我國現行的格里高利曆以及西方紀元法,也就通常所說的“西元”)具有明顯的優勢。

首先,伏羲元年距今已有五萬多年,而這五萬多年正是新人類形成的時期。人類的文明大多是在這五萬年間形成的,在此之前......

我國曆法上的“十天下”指的是什麼

有十天干,沒見過十天下。。。。

古代的紀年法,十天干十二地支,十天干:甲乙丙丁午己庚辛壬癸,十二地支就是十二生肖:子醜寅卯辰巳午未申酉戌亥。

60年一輪。俗稱一甲子。

相關問題答案
中國的歷法是什麼?
法治中國的含義是什麼?
中國的簡稱是什麼?
中國的死緩是什麼意思?
蛇在中國的寓意是什麼?
中國的摩羯是什麼動物?
中國的別稱是什麼?
中國的州長是什麼級別?
中國的籍貫是什麼?
中國的祭司是什麼意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