評劇是哪個省的地方戲?

General 更新 2024年4月15日

評劇是哪個省的

評劇是流傳於我國北方的一個戲曲劇種 。產生於河北省東部,系由流行於灤縣、遷安、玉田、三河及寶坻(今屬天津)一帶農村的曲藝蓮花落釘展而成。1910左右形成於唐山。習稱"蹦蹦戲"或"落子戲",又有"平腔梆子戲"、"唐山落子"、"奉天落子"、"平戲"、"評戲"等稱謂。1935年蹦蹦戲在上海演出時,因為上演劇目多有"懲惡揚善"、"評古論今"的新意,採納名宿呂海寰的建議,改稱"評劇"。1936年白玉霜在上海拍影片《海棠紅》時,新聞界首次把"評劇"的名稱刊載於《大公報》,從此,評劇的名字廣泛傳播於全國[1] 。 評劇在華北、東北及其他一些地區流行很廣。 評劇在現代戲的創作演出方面,影響很大。其中如解放初期小白玉霜 演出的《九尾狐 》《小女婿 》,新鳳霞演出的《劉巧兒 》《祥林嫂 》《小二黑結婚 》《藝海深仇》,東北韓少雲 演出的《小女婿》,都受到普遍的歡迎。

評劇是哪裡的地方戲?

評劇是全國有影響的地方劇種之一,形成於清末民初,約有七十年的歷史。它源於冀東一帶的“蓮花落”,後來吸收了東北“蹦蹦”的腔調,故早年有“落子”、“蹦蹦”之稱。最初為對口演唱形式,近似東北的“二人轉”,後來陸續吸收了河北梆子的打擊樂.灤州影戲、樂亭大鼓和京劇的唱腔及表演,形成了“唐山落子”,又變為“奉天落子”,最後成為現在的評劇。現在評劇仍在華北、東北一帶流行。

評劇原分為東路和西路兩派。今天盛行的是東路,流行於華北和東三省,在南方也有廣大觀眾。西路評劇又叫“北京蹦蹦”,是在東路評劇梆子、老調的影響下形成的。它的腔調高亢,板頭豐富,別具風格。辛亥革命前後在北京及京西各地演出,很受觀眾歡迎,以後瀕於絕跡。

東路評劇流派劃分如下:

月明珠 派

倪(俊聲)派

李(金順)派

金(開芳)派

王(金香)派

張(鳳樓)派

碧(蓮花)派

劉(翠霞)派

白(玉霜)派

愛(蓮君)派

喜(彩蓮)派

花(蓮舫)派

桂(寶芬)派

花(玉蘭)派

新(鳳霞)派

花(月仙)派

李(憶蘭)派

魏(榮元)派

張(德福)派

馬(泰)派

韓(少雲)派

筱(俊亭)派

花(淑蘭)派

洪(影)派。

評劇是我國哪個地方的主要戲曲

評劇流行於北京、天津和華北、東北各省,約有七十多年的歷史。它源自河北東部一帶的“蓮花落”,並吸收京劇、河北梆子、皮影、大鼓等音樂和表演發展而形成的。這個劇種從農村進入城市後,受到話劇和京劇的影響演了許多新戲,擅於表現小市民生活。唱詞通俗易懂,唱腔口語化,吐字清晰易解,生活氣息濃厚,深受城鄉人民歡迎。早期評劇以女角為主,女腔婉轉動人,男腔貧乏簡單

我國的地方戲都有哪些屬於哪個省

1、崑曲

崑曲,又稱“崑腔”、“崑劇”,是一種古老的戲曲劇種。它源於江蘇崑山,明中葉後開始盛行,當時的傳奇戲多用崑曲演唱。除了保持早期崑曲特色的南昆外,還在全國形成許多支脈,如北方的昆弋、湘昆、川昆等。崑曲的風格清麗柔婉、細膩抒情,表演載歌載舞、程式嚴謹,是中國古典戲曲的代表。

2、高腔

高腔,是對一種戲曲聲腔系統的總稱。它原被稱為“弋陽腔”或“弋腔”,因為它起源於江西弋陽。其特點是表演質樸、曲詞通俗、唱腔高亢激越、一人唱而眾人和,只用金鼓擊節,沒有管絃樂伴奏。自明代中葉後,它開始由江西向全國各地流佈,並在各地形成不同風格的高腔,如川劇高腔、湘劇高腔、贛劇高腔等。

3、梆子腔

梆子腔,是對一種戲曲聲腔系統的總稱。它源出於山西、陝西交界處的“山陝梆子”,特點為唱腔高亢激越,以木梆擊節。然後,它向東、向南發展,在不同地區形成不同形式的梆子腔,如山西梆子、河北梆子、河南梆子、山東梆子等。

4、京劇

京劇,也稱“皮黃”,由“西皮”和“二黃”兩種基本腔調組成它的音樂素材,也兼唱一些地方小曲調(如柳子腔、吹腔等)和崑曲曲牌。它形成於北京,時間是在1840年前後,盛行於20世紀三、四十年代,時有“國劇”之稱。現在它仍是具有全國影響的大劇種。它的行當全面、表演成熟、氣勢宏美,是近代中國戲曲的代表。

5、評劇

評劇,清末在河北灤縣一帶的小曲“對口蓮花落”基礎上形成,先是在河北農村流行,後進入唐山,稱“唐山落子”。20世紀20年代左右流行於東北地區,出現了一批女演員。20世紀30年代以後,評劇在表演上在京劇、河北梆子等劇種影響下日趨成熟,出現了白玉霜、喜彩蓮、愛蓮君等流派。1950年以後,以《劉巧兒》、《花為媒》、《楊三姐告狀》、《秦香蓮》等劇目在全國產生很大影響,出現新鳳霞、小白玉霜、魏榮元等著名演員。現在評劇仍在河北、北京一帶流行

6、河北梆子

河北梆子,即流行於河北、北京一帶的梆子戲,它源於山、陝交界處的山陝梆子,經由山西傳至河北,結合河北與北京方言而形成。它保持了梆子腔以梆擊節的特點,唱腔高亢激越,善於表演悲劇情節。河北梆子著名劇目有《蝴蝶杯》、《轅門斬子》、《杜十娘》等

7、晉劇

晉劇,又名“中路梆子”,系由山西、陝西交界的山陝梆子發展至山西,結合山西語言特點而形成。現流行於山西中部及內蒙、河北一帶。它保持了梆子腔以梆擊節的特點,音樂風格在高亢之餘,也有柔婉細膩的一面。表演通俗質樸。著名劇目有《打金枝》、《小宴》、《賣畫劈門》等。

8、蒲劇

蒲劇,又名“蒲州梆子”,系由山西、陝西交界的山陝梆子發展而成,一說此即為原來的山陝梆子。現流行於山西西南部及陝西、河南一帶,在聲腔上近似於秦腔,語言也用陝西方言。著名劇目有《掛畫》、《殺狗》、《殺驛》等。

9、上黨梆子

上黨梆子,山西四大梆子之一,系由山西西南部的“蒲州梆子”發展而成,流行於山西東南部上黨一帶。其聲腔除梆子腔外,也兼唱崑曲、皮黃、羅羅腔等。劇目有《三關排宴》、《東門會》等。

10、雁劇

雁劇,也稱“北路梆子”,由“蒲州梆子”發展而來,流行於山西北部及河北張家口、內蒙古一帶。據說它對河北梆子的形成有很大影響。劇目有《血手印》、《金水橋》等。

11、秦腔

秦腔,陝西省地方戲,也叫“陝西梆子”,是最早的梆子腔,約形成於明代中期。其表演粗獷質樸,唱腔高亢激越,其聲如吼,善於表現悲劇情節。劇目有《蝴蝶杯》、《遊龜山》、《三滴血》等。

12、二人臺

二人臺,流行於內蒙古、山西及河北張家口一帶的戲曲劇種,在內蒙民歌及山西民間小調基礎上形成,後來又吸收晉劇的表演成份而漸漸成......

評劇是哪裡的劇種

評劇,是流傳於中國北方的一個戲曲劇種,是廣大人民所喜聞樂見的劇種之一,位列中國五大戲曲劇種。曾有觀點認為是中國第二大劇種。

清末在河北灤縣一帶的小曲“對口蓮花落”基礎上形成,先是在河北農村流行,後進入唐山,稱“唐山落子”。 20世紀20年代左右流行於東北地區,20世紀30年代以後,評劇表演在京劇、河北梆子等劇種影響下日趨成熟,出現了李金順、劉翠霞、白玉霜、喜彩蓮、愛蓮君等流派。現在評劇仍在華北、東北一帶流行。

評劇習稱“蹦蹦戲”或"落子戲",又有“平腔梆子戲”、“唐山落子”、“奉天落子”、“平戲”、“評戲”等稱謂,但最終以“評劇”之名聞名全國。

評劇有東路、西路之分,而以東路評劇為主。

2006年5月20日,評劇經國務院批准列入首批國家級非物質文化遺產名錄。

我國的地方戲都有哪些屬於哪個省

河南:豫劇 曲劇 越調

山東:呂劇

河北:河北梆子 評劇

山西:晉劇

浙江: 越劇

北京:京劇 評劇 話劇

東北:吉劇 龍江劇 二人轉

陝範:秦腔

上海:滬劇 越劇

江蘇:崑劇 錫劇 淮劇 揚劇

江西:贛劇

湖南:湘劇 採茶戲

湖北 漢劇

河南 豫劇 河南梆子

山東 呂劇 山東梆子

安徽 徽劇 廬劇 黃梅戲 泗州戲

廣東 粵劇

四川 川劇 清音

西藏 藏戲

評戲是哪裡的?

評劇是流傳於我國北方的一個戲曲劇種。產生於河北省東部,系由流行於灤縣、遷安、玉田、三河及寶坻(今屬天津)一帶農村的曲藝蓮花落髮展而成。

黃梅戲”是哪個省的地方戲?

黃梅戲,舊稱黃梅調或採茶戲,與京劇、評劇、越劇、豫劇並稱為中國五大劇種。它發源於湖北、安徽、江西三省交界處的黃梅多雲山,與鄂東和贛東北的採茶戲同出一源。清道光前後,產生和流傳於皖、鄂、贛三省間的黃梅採茶調、江西調、桐城調、鳳陽歌,受戲曲青陽腔、徽調的影響,與蓮湘、高蹺、旱船等民間藝術相結合,逐漸形成了一些小戲。經過一段時間的發展,又在吸收“羅漢樁”、青陽腔、徽調的演出內容和表演形式的基礎上,產生了故事完整的本戲。在從小戲過渡到本戲的過程中,曾出現過一種被老藝人稱之為“串戲”的表演形式。所謂“串戲”是指那些各自獨立而又彼此關連的一組小戲。這些小戲有的以事“串”,有的則以人“串””。“串戲”的情節比小戲豐富,出場的人物也突破了小丑、小旦、小生的三小範圍。其中一些年齡大的劇中人物需要用正旦、老生、老醜來扮演。這就為本戲的產生創造了條件。黃梅戲原名“黃梅採茶調”,淵源於唐初,十八世紀後期在皖、鄂、贛三省毗鄰地區宿松、黃梅形成的一種民間小戲。其中一支逐漸東移到安徽省安慶市為中心的安慶地區,與當地民間藝術相結合,用當地語言歌唱、說白,形成了自己的特點,被稱為“懷腔”或“黃梅調”。這就是今日黃梅戲的前身。在民國10年(1921年)出版的《宿松縣志》中,第一次正式提出“黃梅戲”這個名稱。安徽省宿松縣人民政府地方誌辦公室廖理南先生撰貳的《黃梅戲與宿松》(在網上輸入該文的題目即能查看)一文,對其形成、發展、嬗變、成熟,有較全面的介紹。

相關問題答案
評劇是哪個省的地方戲?
漢劇是哪個省的地方戲?
崑曲是哪個省的地方戲?
京劇哪個省的地方戲?
寶雞是哪個省的?
徐州是哪個省的省會?
貴州是哪個省的?
株洲是哪個省的?
靖江是哪個省的?
潮汕是哪個省的?

Have any Question?

Let us answer i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