身體溼熱重怎麼辦?

General 更新 2023年10月15日

體內溼氣重怎麼辦

體內溼氣重就要祛溼,如果不祛溼,其他病症就會加重,祛溼了才能得改善。

祛溼主要方法:

1、飲食祛溼毒

祛溼最好的食材就是薏仁和赤小豆(比紅豆更好),推薦一箇中醫祛溼毒方子,將薏仁、赤小豆、淡竹葉、馬齒莧、槐米、芡實、綠茶晒乾後煮水,當茶喝,每天喝一到兩杯薏仁茶,可祛溼排毒,美白淡斑,對溼氣重、腳氣、溼疹均有效。目前市面有成品薏仁茶,省去自制的麻煩,但要看好配料表,單一的薏仁祛溼效果沒有那麼好。

2、生活祛溼毒

穴位按摩:平時多揉按承山穴、陰陵泉、三陰交穴位,有一定的祛溼效果。

運動排汗:適度的運動可增強體質,提高機體的抗病力,還能助消化、促進氣血流通,從而防止內生溼氣的產生。

避免受涼:平時少吃冷飲,淋雨後及時換衣服,洗頭後馬上吹乾,天冷要保暖以防寒氣入體。

體內溼熱重,應該怎麼辦

治療溼熱一證,雖多守溼去熱孤之基本法,但在臨床上有效或少效。這是許多醫者不注重溼熱證的病機演化,忽略了該病證的辯證分型。溼熱證大致可分為溼重熱輕、熱重溼輕、溼熱並重等證型。證型不同,立方選藥顯然有別。下面筆者滋將溼熱證的三個證型的治則治法分述如下:

一、溼重熱輕

場候:無身熱或身熱不揚,頭重肢困,胸悶脘痞,胃納呆、腹脹腸鳴、甚或噁心嘔吐,口淡不渴或口渴不欲飲,小便微黃,大便稀溏,舌質淡紅,舌苔白厚膩,脈濡緩或濡滑。

病機:住處卑溼,水中作勞,汗出當風,溼衣裹身,溼邪客體;肺氣失宣,腎陽不足,脾虛運化失司生溼,三焦氣化不利等導致水溼過剩。溼漸化熱,乃溼中蘊熱,熱輕溼重之證。溼為陰邪,故無身熱或身熱不揚;溼性凝滯,溼濁內阻,氣機不暢,所以見頭重肢困,胸悶脘痞等症;而溼濁困阻也會反過來困阻脾胃,則脾胃運化失常,故有胃納呆、腹脹腸鳴、甚或噁心嘔吐,口淡不渴或口渴不欲飲,小便微黃,大便稀溏;舌質淡紅,舌苔白厚膩,脈濡緩或濡滑等,也是熱輕溼重的徵象。

治法:淡滲利溼,芳香化濁,佐以清熱。

方藥:三仁湯加減或茵陳五苓散加減。

二、溼熱並重

證候:神疲乏力,頭重身困,胸悶脘痞,兩肋隱痛,腰部脹痛,噁心嘔吐,胃納呆,口渴不欲飲或喜熱飲,發熱汗出不解,小便短黃,大便溏而粘滯不爽,舌質紅,舌苔黃膩,脈滑數。

病機:清溼欠早,久必鬱熱,化熱入裡。裡熱轉盛,故小便短少黃赤,發熱漸高,但不隨汗出而解;口渴為熱盛之故,但溼邪中阻,故雖渴而不欲多飲;噁心嘔吐,胸悶脘痞,胃納呆等症,是溼熱鬱阻於脾胃之故;大便溏而粘滯不爽,色黃如醬,是溼熱膠結大腸;溼熱相搏,腰絡不利,故腰部脹痛,伴有熱感;舌質紅,舌苔黃膩,脈滑數等,均是溼熱並重的表現。

治法要注意二點:

一是該證型中見大便溏而粘滯不爽,色黃如醬,是溼熱膠結大腸,與脾胃虛寒之大便溏的治則治法截然不同,醫者切不可以認為是腹瀉,錯誤地用止瀉的方法去治療,而應該“通因通用”,用理氣化溼、瀉熱通腑法治療,直至大便不溏而且成形(這是溼熱已清的標誌)為止。本證大便溏與脾胃虛寒之大便溏的鑑別點主要是:本證之大便溏必兼粘滯不爽,即大便雖溏但難以排出排淨,且多兼有肛門灼熱感、口苦口乾、舌質紅,舌苔黃膩,脈滑數等熱象。脾胃虛寒之大便溏則毫無粘滯不爽之感,且多兼有口淡不渴、面色蒼白、形寒肢冷、完谷不化、舌質淡、苔薄白、脈細弱而遲等中陽虛衰表現。

二是治療溼熱俱盛證型大便溏雖用理氣化溼、瀉熱通腑法治療,但在臨床運用上還主要採用“輕法頻下”法,多選方精藥輕的枳實導滯湯《重訂通俗傷寒論》。此方每味藥的劑量均很少,這是因為本證糸溼熱積滯膠結於胃腸道所致,難以一次攻下即可奏效,住往需要連續多次攻下,所以不可以大劑量猛下,而應該以輕劑多次緩下,即所謂的“輕法頻下”。

附枳實導滯湯藥物組成:

生大黃(酒洗)、檳榔、川厚朴、連翹各5克,黃連2克、木通3克、枳實6克、神曲、紫草、山楂肉各10克,生甘草2克。

方義:方中以大黃瀉熱通腑,川厚朴、枳實、檳榔理氣化溼,山楂肉、六神曲消食導滯和中;黃連、連翹、紫草清熱解毒;木通清熱利溼,導溼熱從小便而出。

三、熱重溼輕

證候:發熱,汗出,口渴欲飲,噁心嘔吐,納呆,兩脅脹痛,身重頭昏,心煩心悸,或胸悶氣促,脘痞腹脹,小便短赤,大便乾結,舌質紅,舌苔黃厚膩,脈滑數。

病機:長夏之際,溼熱燻蒸,侵入人體,與溼相搏;過食肥甘,飲酒太多,釀生溼熱;素體陽盛,或有伏火,感受溼邪,鬱而不達,蘊結溼熱;素體陽虛溼盛,或感受疫毒,或五志化火,溼遏熱伏,或體溼誤服溫燥藥,使熱毒更盛,達營入血,溼邪鬱久不得除而生熱;如是誤治失治,......

身體溼熱很重怎麼辦???

你好,身體溼熱重的話,建議採取以下方法:

1、在飲食上應以清淡為主,可多食紅小豆、綠豆、芹菜、黃瓜、藕等甘寒、甘平的食物。少吃羊肉、韭菜、生薑、辣椒、胡椒、花椒等甘溫滋膩及火鍋、烹炸、燒烤等辛溫助熱的食物。

2、避免居住在低窪潮溼的地方,居住環境宜乾燥,通風。

3、盛夏暑溼較重的季節,要減少戶外活動的時間。

4、不要熬夜或過於勞累,必須保持充足而有規律的睡眠。

5、運動上,適合做高強度、大運動量的鍛鍊,如中長跑、游泳、爬山、各種球類、武術等。夏天由於氣溫高、溼度大,最好選擇涼爽時鍛鍊。

給您再推薦一些調理菜譜:

泥鰍燉豆腐:泥鰍500克去腮及內臟,沖洗乾淨,放入鍋中,加清水,煮至半熟,再加豆腐250克,食鹽適量,燉至熟爛即成。可清利溼熱。

綠豆藕:藕去皮,沖洗乾淨備用。綠豆50克,用清水浸泡後取出,裝入藕孔內,放入鍋中,加清水燉至熟透,調以食鹽進食。可明目止渴。

希望對您有用!

女人身體溼熱重怎麼辦

環境中的潮溼固然可怕,存在體內的“溼”也不可小覷。 如果你經常覺得胃口欠佳、整天想打瞌睡、皮膚起疹子,可能是體內的溼在作怪。數千年前中醫就提到氣候環境變化對身體產生的影響,其中“溼”被視為引發及惡化疾病的關鍵。

溼熱體質的人身體乏力,睡意綿綿,大便溏稀或乾燥、祕結,小便短赤,面垢,臉上更是痘痘不斷,口苦舌幹,有時甚至伴有白帶增多的現象。有這樣體質的女人,養顏重在去溼化熱。

黃、綠果蔬,清熱利溼。調溼熱

溼熱,是中醫的說法,主要是指人體內多餘的水分無法正常排出,與熱結合,進而稱為溼熱。調節溼熱的五色果蔬,主要為黃、綠色果蔬。因為,黃色果蔬增補脾胃,而脾胃有“運化水溼”的功能,脾胃健康,水溼正常,易於排出毒素;綠色果蔬人肝,具有清熱、解毒的作用。身體溼熱,藏有毒素,又不能有效地解除或者排出,皮膚易生粉刺、痤瘡,面部也會時常油光滿面。所以溼熱女人應多食黃、綠色果蔬。

【調溼熱的綠豆藕]

原料:藕1節,綠豆50克。

做法:綠豆用清水浸泡,藕去皮洗淨,將浸泡後的綠豆裝入藕孔內,放置鍋中,加入適量清水,加入少量鹽,煮熟即可食用。

五色果蔬養顏經:綠豆入肝,藕入肺,具有清熱解毒、活血化淤的功效,適合溼熱和血淤體質者適用,有利於皮膚美白,補水,去暗瘡等。

體內溼氣重怎麼辦,平時要注意什麼

可以拔火罐,藥蒸,等平時不要喝冰冷的水,飲料,不要吃冰涼的食品,偏寒的食物不要吃

人的身體為什麼會溼氣重,如溼氣重要怎麼辦?

運動可以紓解壓力,活絡身體器官運作,加速溼氣排出體外。

現代人動腦多、體力消耗少,加上長期待在密閉空調室內,很少流汗,身體調控溼度的能力變差。試試看跑步、健走、游泳、瑜伽、太極等任何“有點喘、會流汗”的運動,有助活化氣血循環,增強水分代謝。

腸胃系統攸關營養及水分代謝,最好的方式就是適量、均衡飲食。

酒、牛奶、肥甘厚味等油膩食物不易消化,容易造成腸胃悶脹、發炎。甜食及油炸品會讓身體產生過氧化物,加重發炎反應。中醫認為生冷食物、冰品或涼性蔬果,會讓腸胃消化吸收功能停滯,不宜無限量食用。如生菜沙拉、西瓜、大白菜、苦瓜等,最好在烹調時加入蔥、姜,降低蔬菜寒涼性質。

此外,日常生活最好減少暴露在潮溼環境中。尤其對溼氣敏感的人,更應留心下列事項:

1.不要直接睡地板。空氣中水分會下降且地板溼氣重,容易入侵體內造成四肢痠痛。最好睡在與地板有一定距離的床上。

2.潮溼下雨天減少外出。

3.不要穿潮溼未乾的衣服。

4.水分攝取要適量。

體內溼熱重咋辦呢?

簡單點的打火罐來得比較直接.“脾主運水溼,輸布體內水分。脾虛失職。則導致水腫、便溏。”水溼運化不掉就會出現大便黏膩不成形,即便溏。 體內是否有溼最便捷的方法是看大便:大便不成形,長期便溏,必然體內有溼;大便成形,但大便完了總有一些粘在馬桶上,很難衝下去,也是體內有溼的表現;如有便祕,且大便不成形,排出不通暢,說明溼氣很重,這是大便黏膩停留腸內之故,久而久之糞毒入血,百病眾生。 “溼重如裹。”如你早上起來老覺的很困,覺得頭上身上有東西纏著,打不起精神 ,懶得動彈,那麼不用看舌頭,也不用看大便,也能判斷體內溼氣重。 溼氣鬱積過久就化為熱,體內溼熱明顯者,鼻部容易出現粉刺,擠出小白點,且多數小便顏色體黃。體內溼熱者因氣血運行受阻、。瘀滯,往往膚色偏黃偏黑、心情煩躁、體倦乏力、精神不振。 溼熱重者,體內類似於夏天悶熱潮溼的氣候,讓人喘不過氣來。通過健脾把體內溼邪驅逐出去,就能營造一個豔陽高照、天氣晴朗的和諧環境,身心就會光明燦爛。 脾虛者水溼停聚會造成人體浮腫。要注意:腎虛引起的水腫在腿腳部,脾虛引起的水腫在臉部及全身。故消除腿腳部水腫關鍵在補腎,消除臉部及全身水腫關鍵在健脾。脾氣足,面部去水腫而輪廓清晰,膚色白裡透紅,全身贅肉消失。這就是‘把人補瘦,而不應該把人瀉瘦、餓瘦“的道理。 脾腎兩虛者往往虛胖,渾身臃腫一身贅肉。補腎之法減肥能增加骨密度,健脾之法減肥能增加肌肉密度。

相關問題答案
身體溼熱重怎麼辦?
身體溼氣重怎麼調理?
孩子體內溼氣重怎麼辦?
全身過敏嚴重怎麼辦?
房間溼氣重怎麼辦?
鬥魚身體變彎了怎麼辦?
身體骨架小怎麼辦?
身體寒氣重怎麼調理?
身體有熱毒怎麼調理?
身體有虛火怎麼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