明禮是什麼意思?

General 更新 2024-06-02

明禮 什麼意思?

懂得明白禮儀

如果你失去了今天,你不算失敗,因為明天會再來。

如果你失去了金錢,你不算失敗,因為人生的價值不在錢袋。

如果你失去了文明,你是徹徹底底的失敗,因為你已經失去了做人的真諦。

文明涵蓋了人與人、人與社會、人與自然之間的關係。它的主要作用,一是追求個人道德完善,一是維護公眾利益、公共秩序。

說到文明禮儀,我想到了一個故事。有一次,列寧同志下樓,在樓梯狹窄的過道上,正碰見一個女工端著一盆水上樓。那女工一看是列寧,就要退回去給讓路。列寧阻止她說:“不必這樣,你端著東西已走了半截,而我現在空手,請你先過去吧!”他把“請”字說得很響亮,很親切。然後自己緊靠著牆,讓女工上樓了,他才下樓。這不也是良好文明禮儀的體現麼?

這裡我不想過多地舉偉人的例子,因為這很容易令大家產生一種錯覺:認為文明禮儀只是偉人、名人才具備,那麼我們將無需為自己或多或少的不文明言行而愧疚;或者認為即使踐行了文明的要求,也並不因之成為偉人、名人。我們不但要有講道德的大人物,我們更需要一群有道德的民眾。

一個社會的公共文明水平,可以折射出一個社會一個國家的文明程度,一個人如果不遵守社會文明,小的會影響自身形象,大的會影響國家聲譽。在清朝的時候,大臣李鴻章出使俄國,在一公開場合,惡習發作,隨地吐了一口痰,被外國記者大加渲染、嘲弄,丟盡了中國人的臉。這是一個不遵守社會文明的歷史教訓。

公共文明是社會意識的一種體現,而公共文明又建立在個人的道德修養水平之上。試想一下,如果有人不注重自身的文明修養,他會有良好的公共文明嗎?不會!個人文明禮儀是根、是本。人要有良好的公共文明必須先從自身做起,從身邊做起。所以魯迅先生說:“中國欲存爭於天下,其首在立人,人立而後凡事舉。”“立人”的意思便是要完善人的思想和文明修養,人的文明修養並不是與生俱來的,而是靠後天不斷完善的。要完善個人修養,首先要致力於讀書求學,完善自身的認知水平;認知到達一定水平,就有了明辨是非的能力;有了分辨是非善惡的能力,就要端正自身的心態,不違背自己的良知,努力使自己的一言一行都符合道德的標準,自己的修養便得到完善。這就是古人所說的:格物、致知、誠意、正心、修身。完善個人道德修養,便有了推進社會公共文明的基礎。

而一個社會的文明氛圍對他的民眾亦有莫大的影響。為什麼這麼講呢?相信有的同學去過歐洲或日本,就很有親身體會。大的不說,只看看過馬路這樣的小事。只要亮起紅燈,縱使馬路上一輛車都沒有,外國人絕不會過馬路。他們認為這是必須遵守的公共文明。試問,在如此的氛圍中,有誰會肆無忌憚的闖紅燈呢?這就是社會氛圍的力量所在。但再想一想,如果我們不是從自身做起,這社會氛圍又從何而來呢?

有記者訪問一個獲得諾貝爾獎的科學家,“教授,您人生最重要的東西是在哪兒學到的呢?”,“在幼兒園。在那裡,我學到了令我終身受益的東西,比如說,有好東西要與朋友分享,謙讓,吃飯前要洗手……”我們完善自己的文明修養也一樣,並非一定要有什麼了不起的舉措,而是要從身邊吃飯洗手這些小事做起。養成文明的習慣,使文明的叮念從意識層次進入無意識層次,使文明貫穿我們的一舉一動。

我們從小接受文明禮儀的教育,很多同學都可以滔滔不絕地大談文明禮儀。可是看見校園中隨處丟棄的飯盒,飲料瓶,聽著某些同學口中吐出的髒話,怎能不教人痛心疾首呢!難道我們都是“語言的巨人,行動的矮人”麼?明代大學者王守仁說“知是行的主意,行是知的功夫;知是行之始,行是知之成;知和行是一個本體、一個功夫。知而不行,只是未知。”我們接受文明禮儀的教育,自己卻吝於履行、甚至反其道而......

明禮誠信什麼意思

明禮

1、懂禮貌、禮節

2、知書識禮   3、講文明,懂禮儀。知書然後達禮,講文明,懂禮儀是對師生行為規範的最基本要求。

誠信

誠信是什麼?從道德範疇來講,誠信即待人處事真誠、老實、講信譽,言必行、行必果,一言九鼎,一廠千金。在《說文解字》中的解釋是:“誠,信也”,“信,誠也”。可見,誠信的本義就是要誠實、誠懇、守信、有信,反對隱瞞欺詐、反對偽劣假冒、反對弄虛作假。

明禮什麼意思 5分

意思是懂得道理,什麼是對,什麼是錯,心裡是明明白白的。說一個人“明禮”,是表揚的意思, 是說這個人供得道理,可以與之講道理的,不是不講道理的人。

明禮誠信的意思

講文明,懂禮儀;誠實守信。

如何寫《明禮》這篇文章,只要知道大概意思?

講文明講禮貌,是做人的起點。每個人來到世上,學習做人就是從講文明禮貌開始的。在孩子咿呀學語期間,父母首先教其文明禮貌,進入學校,老師教其文明禮貌,到社會上,時時處處都要求人們講文明禮貌。文明禮貌不僅給他人、給社會帶來愉快和諧,也能創造充滿愛心的環境,給自己帶來快樂,帶來溫馨。在現代社會生活中,在我們國家闊步走向世界的時候,文明禮貌已經成為投資環境、國家形象的一個組成部分。

一家企業請有合作意向的外商來廠參觀,招待熱情備至,外商印象很好,正在酒足飯飽之時,廠長一口痰吐到地上,外商皺起眉頭,放棄了合作的打算。

一個城市搞對外經濟洽談,會場和沿街掛起了裝飾的小紅傘。鞭炮聲中,一些人爭先恐後搶奪這些只值幾元錢的小紅傘。弄得整個活動秩序大亂,結果可想而知。

生活中供這類現象並不少見。它不僅給他人帶來困擾和不快,也影響了國家的形象、城市的形象,影響著對外開放和現代化建設的進程。一個充滿文明禮貌的城市,能夠給人帶來愉快和信心?一個不講文明禮貌的城市,設施再好,也難秩序井然,賞心悅目。文明禮貌表現的不僅是個人形象、城市形象、市民素質,也在一定程度上反映了社會的文明程度。這一點,越來越成為大家的共識。

今年北京申奧成功後,一位網民呼籲,為辦好奧運會,北京人首先要改掉不講文明禮貌的十二個小毛病,提高市民修養和公共道德水平,展示“新北京、新奧運”的風采。這封信引起了北京市領導和市民的強烈共鳴。《公民道德建設實施綱要》將“明禮”作為基本道德規範之一,反映了人民群眾的願望,也是我們民族以新的風貌走向世界必需的。

“明禮”,需要開展廣泛持久的教育。社會教育、學校教育、家庭教育與自我教育應成為一個有機結合的系統,以強化人們講文明禮貌的自覺意識、公德意識,培養和完善公民的道德人格,形成無論在家庭、學校、單位、社會都能夠自覺自願地講文明、講禮貌的習慣。

“明禮”,需要自覺行動。一些人談起不文明不禮貌的現象時憂心忡忡,輪到自己了照樣不講文明禮貌。改變這種狀況,需要每個人從一言一行開始,不能只說不做。單位要從領導做起,給群眾做出榜樣。家庭要從大人做起,為孩子做出榜樣,孩子也要監督大人。家長不能只盯著孩子的學習成績,還要重視文明禮貌的教育,重視孩子的道德修養。大人尤其要為孩子作榜樣。而在很多時候,像不隨地吐痰,不亂扔廢物,不加塞兒,讓座位等,恰恰是孩子在為大人作榜樣。

“明禮”,需要加強管理。文明禮貌既要靠自覺,也要靠規矩。完善的社會管理,是形成全社會講文明講禮貌的保證。無論是領導還是群眾,無論大人還是孩子,都應遵守規矩。規矩不能有彈性,不能有特殊,不能有例外。只有綜合運用教育、法律、行政、輿論等手段,形成嚴格的監督機制,“明禮”才能成為每個人的良好的習慣,成為整個社會新的風尚。

明禮的意思

古代經常有匾上題“明禮”‘明經’的,明禮,就是懂得封建時的倫禮道德。

王牌特工裡面明禮、方能、成人是什麼意思

原話是“Manners maketh man”,也有版本翻譯成“人無禮,無以立”。

(總之就是說那群小混混們沒有禮貌冒犯到他大爺了他大爺要優雅地教訓他們一頓)(。)

其實就是強調禮節的重要性嘛。

遵紀明禮是什麼意思啊遵紀明禮是什麼意思

簡單一點來說,遵紀守法,文明禮貌

相關問題答案
明禮是什麼意思?
自制三明治是什麼意思?
空調聰明風是什麼意思?
歷史的洗禮是什麼意思?
美好的明天是什麼意思?
全民明星是什麼意思?
明鑑是什麼意思?
基督徒洗禮是什麼意思?
明友是什麼意思?
明線是什麼意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