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寫事的作文?

General 更新 2023年10月15日

寫事的作文怎麼寫?

難忘的一件事

在我童年的記憶裡,發生過許許多多的事情,有的讓我感動,有的讓我羞愧,有的讓我憤怒,有的讓我感到妙趣橫生,有的讓我體驗成功的喜悅。現在我就把最令我感動的一件事講給你聽,這件事使我久久不能忘記。

記得三年級的時候,有一天我和小夥伴們去我家附近紡校的操場玩遊戲,我和夥伴們們正在興高采烈地玩遊戲,不幸發生了,一個高年級的大哥哥跑了過來,一下子把我撞倒了,我摔傷了膝蓋,疼得我哭了起來,小夥伴們聽見哭聲都圍了上來。有的小夥伴安慰我說:“你別哭,堅強點,我幫你揉揉吧!”有的蹲下來幫我吹傷口,有的蹲在我的面前,我的好朋友瑞瑞讓我趴在他的後背上,然後使勁的站了起來,用他的身體把我背到他家裡,讓我坐在凳子上休息,他像個小醫生樣把要抹的消炎藥給我拿來,灑在了傷口上用紗布包上……感受著這一切,我又一次哭了起來,這次抹得時候我感覺非常疼,便又哭了出來,但是這次流的不是疼痛的淚滴,而是感動的淚滴。

都說友誼是珍貴的,但是我看來,友誼不但是珍貴的,還是可以令人感動的。雖然這件事已經過去很長時間了,但是至今卻讓我記憶猶新,令我終身難忘。

寫事作文的結構該是怎樣的

起因 經過 結果 主要放在經過這一塊寫

【寫好敘事作文的五大要點】

(1)言為心聲,字如情語

選擇最打動自己心靈的內容來寫,寫出自己的真實感受。材料要從親身體驗過的生活或感受最深的生活中選取,不要一味地追求新奇、胡編濫造。文以情勝,“真情”是人世間最美好的東西,是心之所至,是真情流露,不是為寫而寫,不是“為賦新詞強說愁”。如優秀習作《愛的迷信》一文中,寫“我”得了怪病,中西醫看過後都不見起色,於是母親找鄉里的“大仙”,想借助迷信活動為“我”治病。 “我”不理解,甚至反感,但當“我”親眼看到母親焚香跪拜的虔誠動作時,“我”終於從中感悟到了偉大而深沉的母愛。

(2)主題明確,定好根基

一篇好的敘事文,一定有一個明確的主題,也就是文章的立意。一篇文章思想要健康正確,主題要明確集中,立意要深刻、鮮明、新穎。在敘事時,我們要善於從事件的表面揭示其蘊涵的科學性、哲理性或事件的社會意義。小中見大,平中見奇,從平凡、不顯眼的事件中揭示其不尋常的思想意義。我們所寫的記敘作文不是為記而記,而是有感而發,有悟所寫,這所感所悟就是敘事的主題,寫作時要注意把它貫穿於全文之中。在闡明我們的觀點時不要生搬硬套、削足適履,而應在事件的充分敘述和鋪墊的基礎上自然而然、水到渠成。一般來說,點明主題多數在文章的結尾,因為這樣從記敘事情到引出意義,比較自然,有時會起到畫龍點睛的作用;有時在文章開頭點明主題,即在記事之前先點明意義,讓讀者有一個心理準備。兩種方式各有所長,但不管怎樣,點明主題都要自然和諧,不能大呼口號。文章的主題就像人的靈魂,在敘事時一定要有明確的主題,要以主題思想凝聚全文。

(3)巧設線索,一脈相牽

敘事,尤其是複雜的敘事,需要一條根據主題來貫穿材料的主線。這條主線可以是一件物品、一句話、一件事,或者是作者的某種感情,等等。線索大致分為時空線、事態線、情感線。線索應該在全文中多次出現,最好有明顯的語言標誌,即一個短語或一句話,以保證其清晰、顯而易見。

(4)強幹弱枝,詳略得當

敘事要表現出事情積極的思想意義,因此,在材料的取捨上,要以中心事件為主線,根據表現中心意思的需要,仔細考慮哪些方面是主要的,要詳寫;哪些方面是次要的,要略寫。詳略處理得當,才能更好地表現中心意思。如著名作家契訶夫《變色龍》一文,為突出主人公奧楚蔑洛夫的“變色”,不惜筆墨地對他的語言、動作、神態等方面詳寫,而對其他陪襯人物則略寫。

(5)過渡自然,銜接流暢

把不同的段落組織成一個完整的篇章,需要使用一些銜接或過渡的方法。第一,可以用過渡句連接。這樣的句子往往出現在段落末尾或段落開頭,內容上和上下兩段都有聯繫,使情節的轉折、時空的轉換等更為流暢。如優秀習作《激流探險》中“剛剛通過了一個障礙,突然水流停止了,我們只好用船槳自己劃”這句就是個過渡句,從漂流部分巧妙過渡到了劃流部分。第二,可用一個短小的自然段來過渡。如魯迅名作《從百草園到三味書屋》中的第9自然段,從百草園過渡到了三味書屋,表現了作者對百草園的依依惜別之情。

如何寫事件的過程 作文技巧

事情的經過寫詳細,寫具體

內容具體形象,是記敘文最基本的要求,只有具體形象地寫人敘事、寫景狀物,才能強烈地感染讀者。那麼,怎樣才能把記敘文內容寫具體呢?

1、善於觀察,繪形傳神

寫人,讓人物“活”起來,讓人物的動作、話語、思想呈現在讀者面前。比如,你要寫一個人上樓梯很艱難,卻只用“他每次上樓梯都很艱難”這樣的話語來概述,讀者就無從知道“怎樣艱難”、“他上樓梯與別人上樓梯有什麼不同”等具體情況了。如果寫成:“他上樓梯前,雙手抓住扶手站穩後,伸開右手托住右腿放在臺階上,再托起左腿扶上臺階,上一級臺階,重複一次。每挪到一步,他都要咬緊牙關。”這段文字雖然沒有出現“艱難”的字眼,但讀者視乎看到了這個人上樓梯艱難的情景。寫景,讓景物“動”起來,使其具有人的情態,或呈現出自然的形態、天然的色質。比如,《從百草園到三味書屋》一文的主題是要表達對美好自由生活的嚮往,所以對百草園中的石井欄、樹木花草、藤蔓、小蟲、小鳥,從靜態到動態,從顏色到形狀,再到味道一一進行細緻的描繪,一個普普通通的小園子在作者筆下充滿了生機和歡樂,即使那些原本在生活中並不惹人喜愛的蜈蚣,也變得充滿情趣。作者對自由歡樂生活的嚮往之情,就洋溢在了文章的字裡行間。假如只有“百草園在那時卻是我的樂園”這樣很籠統地表達,文章還有感染力嗎?

描寫具體來自仔細觀察。對每一個描寫對象的觀察,都可以從感覺、視覺、觸覺、味覺、嗅覺五個方面入手。例如對一根頭髮的觀察:“我輕輕從媽媽衣襟上揀起一根頭髮,銀白銀白的(視覺),視乎還帶著媽媽的體溫(感覺),拿在手上有一些粗糙的感覺(觸覺),放到鼻子尖上有一股廚房的味道(嗅覺)。”只要調動所有感官,細心體察,就能描寫得逼真、細膩,使文章具體形象,搖曳生輝了。

2、不斷追問,凸現特徵

寫文章時,邊寫邊問自己相關的人和事“怎麼樣了”,抓住引起人物和事件變化的前因後果,把故事的來龍去脈一步步追問清楚。俄國作家陀思妥夫斯基曾舉出這樣的一個例子:“有個小銀元落在地上”,他認為這話不夠具體,應改為:“有個小銀元,從桌子上滾了下來,在地上叮叮噹噹地跳著。”為何要這樣改呢?因為它具體形象地回答了:“從哪裡落的?怎樣落的?落地後的響聲、動態怎樣?同理,如果我們寫“夕陽西下”,這樣來追問:夕陽依著什麼落下去的?怎樣落的?給大地帶來了什麼變化?就可以寫成:“紅彤彤的太陽,緊貼著崇山峻嶺,一步三回頭,慢慢下墜,萬道餘輝撒滿大地。爺爺的白鬍子變成金鬍子了,房子的白牆變成紅的了,柳樹的紙條變成黃的了。”“夕陽西下”這一情景就更具體、更形象、更有色彩和氣勢了。寫一次活動,也可以邊寫邊追問:活動地點在哪裡?天氣、環境怎樣?活動的內容是什麼?同學們幹得怎樣?誰表現得最好?為什麼最好,到底是怎樣乾的?乾的結果如何?這樣一步一步追問,就能具體追出人物肖像、動作、語言、心理,事件的起因、發展、經過、結果和重點景物的形狀、顏色、動態、聲音、氣味。

3、細緻刻畫,撲捉細節

一是運用細節描寫,把文章寫得具體生動。所謂細節,是指所記人、事、景中的細枝末節,如人物細緻的神態、生活中細小的事件、環境中細小的事物等。

怎樣刻畫細節呢?可以取小動作,準確地使用傳神的動詞。如《凡卡》中描寫他給爺爺寫信:“他想了一想,蘸一蘸墨水,寫上地址:‘鄉下爺爺收’。然後他抓抓腦袋,再想一想,添上幾個字。‘康斯坦丁?瑪卡里奇’”。“想”、“蘸”、“寫”、“抓”、“添”這一系列動作,把不會寫信的凡卡渴望爺爺收到信,救他出火坑的複雜心理刻畫得淋漓盡致。

動作描寫是刻畫人物,刻畫人物是為了表達中心孔。因此緊緊圍繞文章的中心,仔細觀察,精心選擇,具體......

寫事的作文怎麼才能新穎

在歡迎來學知識的學子們,茂密的樹林裡,有許多不知名的小花,因為秋天到,有的花葉和樹葉開始變色,樹林裡不時傳來鳥鳴聲.噢,花園中間還有一座假山立在池塘中央,好像一仙女在沐浴.

又讓我的視線久久不能離開的是竹林,它穿著翠綠的軍衣,頭看藍天腳踩大地,不停地生長.我站在竹下仰望,可愛的竹子們又向我點頭,時而發出沙沙地笑聲.在陽光下顯得更加美麗.

參觀完校園,才知道鬱鬱蔥蔥的常青樹將整個校園包圍,煞是好看.

校園,美麗的校園,我愛你.

儘可能多的寫:每天都寫,如果可能話,每天寫幾次。你寫得多了,也就寫得好了。學習如何寫作和其他的學問道理是一樣的,熟能生巧。寫寫你自己,寫只是寫,全情投入的寫,練得越多,你的寫作水平就提升得越快。

小學寫事的作文怎麼寫

在記敘文寫作中,敘述好一件簡單的事,這是一項基本功。練好這個基本功,以後進行復雜的敘事,也就有了基礎。德國大作家歌德曾經說過:“一個人只要能把一件事說得很清楚,他也就能把許多事都說得清楚了。

相關問題答案
如何寫事的作文?
如何寫小學作文評語?
關於如何成功的作文?
寫事的作文開頭怎樣寫?
怎樣寫事的作文?
教學生如何寫看圖作文?
初中生如何寫出好作文?
寫物的作文怎麼寫?
如何寫綜述論文?
企業如何生存的論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