危險危害因素?

General 更新 2024-06-04

危害因素的分類

對危險、危害因素進行分類,是為便於進行危險、危害因素分析。危險、危害因素的分類方法有許多種。這裡簡單介紹按導致事故、危害的直接原因進行分類的方法和參照事故類別、職業病類別進行分類的方法。 根據GB/T13861-92《生產過程危險和危害因素分類與代碼》的規定,將生產過程中危險、危害因素分為六類。此種分類方法所列危險、危害因素具體、詳細、科學合理,適用於各行業的在規劃、設計和組織生產時,對危險、危害因素的預測和預防、傷亡事故統計分析和應用計算機管理、職業安全衛生信息的處理和交換。也可用於職業安全衛生工作中的危險、危害因素的分析。(1) 物理性危險、危害因素:1) 設備、設施缺陷(強度不夠、剛度不夠、穩定性差、密封不良、應力集中、外形缺陷、外露運動件、制動器缺陷、控制器缺陷、設備設施其他缺陷);2) 防護缺陷(無防護、防護裝置和設施缺陷、防護不當、支撐不當、防護距離不夠、其他防護缺陷);3) 電危害(帶電部位裸露、漏電、雷電、靜電、電火花、其他電危害);4) 噪聲危害(機械性噪聲、電磁性噪聲、流體動力性噪聲、其他噪聲);5) 振動危害(機械性振動、電磁性振動、流體動力性振動、其他振動);6) 電磁輻射(電離輻射:X射線、γ射線、α粒子、β粒子、質子、中子、高能電子束等;非電離輻射:紫外線、激光、射頻輻射、超高壓電場);7) 運動物危害(固體拋射物、液體飛濺物、反彈物、岩土滑動、料堆垛滑動、氣流捲動、衝擊地壓、其他運動物危害);8) 明火;9) 能造成灼傷的高溫物質(高溫氣體、高溫固體、高溫液體、其他高溫物質);10) 能造成凍傷的低溫物質(低溫氣體、低溫固體、低溫液體、其他低溫物質);11) 粉塵與氣溶膠(不包括爆炸性、有毒性粉塵與氣溶膠);12) 作業環境不良(作業環境不良、基礎下沉、安全過道缺陷、採光照明不良、有害光照、通風不良、缺氧、空氣質量不良、給排水不良、湧水、強迫體位、氣溫過高、氣溫過低、氣壓過高、氣壓過低、高溫高溼、自然災害、其他作業環境不良);13) 信號缺陷(無信號設施、信號選用不當、信號位置不當、信號不清、信號顯示不準、其他信號與缺陷);14) 標誌缺陷(無標誌、標誌不清楚、標誌不規範、標誌選用不當、標誌位置缺陷、其他標誌缺陷);15) 其他物理性危險和危害因素。(2) 化學性危險、危害因素:1) 易燃易爆性物質(易燃易爆性氣體、易燃易爆性液體、易燃易爆性固體、易燃易爆性粉塵與氣溶膠、其他易燃易爆性物質);2) 自燃性物質;3) 有毒物質(有毒氣體、有毒液體、有毒固體、有毒粉塵與氣溶膠、其他有毒物南);4) 腐蝕性物質(腐蝕性氣體、腐蝕性液體、腐蝕性固體、其他腐蝕性物質0;5) 其他化學性危險、危害因素。(3) 生物性危險、危害因素:1) 致病微生物(細菌、病毒、其他致病微生物);2) 傳染病媒介物;3) 致害動物;4) 致害植物;5) 其他生物性危險、危害因素。(4) 心理、生理性危險、危害因素:1) 負荷超限(體力負荷超限、聽力負荷超限、視力負荷超限、其他負荷超限);2) 健康狀況異常;3) 從事禁忌作業;4) 心理異常(情緒異常、冒險心理、過度緊張、其他心理異常);5) 辨識功能缺陷(感知延遲、辨識錯誤、其它辨識功能缺陷);6) 其他心理、生理性危險危害因素。(5) 行為性危險、危害因素;1) 指揮錯誤(指揮失誤、違章指揮、其他指揮錯誤);2) 操作失誤(誤操作、違章作業、其他操作失誤);3) 監護失誤;4) 其他錯誤;5) 其他行為性危險和有害因素。(6) 其他危險、危害因素。 此種分類方法所列......

什麼叫安全,危險,危險因素,危害因素

危險因素:是指能對人造成傷亡或對物造成突發性損害的因素。

有害因素:是指能影響人的身體健康、導致疾病,或對物造成慢性損害的因素。

危險有害因素分析的分類

目前,在我國安全評價工作中,對危險、有害因素的分類主要有3個標準,安全評價中常用按“導致事故的直接原因”、“參照事故類別”和“職業健康”的分類方法進行分類。(一)按導致事故的直接原因進行分類《生產過程危險和有害因素分類與代碼》( GB/T13861-2009),將生產過程中的危險和有害因素分為4大類。1.人的因素(1)心理、生理性危險、有害因素。包括負荷超限 指易引起疲勞、勞損、傷害等的負荷超限;健康狀況異常、指傷、病期;從事禁忌作業;心理異常;辨識功能缺陷;其他心理、生理性危險(2)行為性危險、有害因素。包指揮錯誤;操作錯誤;監護失誤;其他錯誤;其他行為性危險和有害因素2.物的因素(1)物理性危險和有害因素。包括設備、設施缺陷;防護缺陷;電危害;噪聲危害;振動危害;電磁輻射;運動物危害;明火;能夠造成灼傷的高溫物體;能夠造成凍傷的低溫物體;粉塵與氣溶膠;作業環境不良;信號缺陷;標誌缺陷;其它物理危險有害因素(2)化學性危險和有害因素。包括易燃易爆性物質;自燃性物質;有毒物質;腐蝕性物質;其他化學性危險和有害因素(3)生物性危險和有害因素。包括致病微生物;傳雜病媒介物;致害動物;致害植物;其他生物性危險和有害因素3.環境因素(1)室內作業場所環境不良(2)室外作業場所環境不良(3)地下(含水下)作業環境不良(4)其他作業環境不良4.管理因素(1)職業安全衛生組織機構不健全(2)職業安全衛生責任未落實(3)職業安全衛生管理規章制度不完善(4)職業安全投入不足(5)職業健康管理不完善(6)其他管理因素缺陷(二)參照事故類別進行分類參照《企業職工傷亡事故分類標準》(GB 6441-1986),綜合考慮起因物、引起事故的誘導性原因、致害物、傷害方式等,將危險因素分為20類。1.物體打擊;2.車輛傷害;3.機械傷害;4.起重傷害;5.觸電;6.淹溺;7.灼燙;8.火災;9.高處墜落;10.坍塌;11.冒頂片幫;12.透水;13.放炮;14.火藥爆炸;15.瓦斯爆炸;16.鍋爐爆炸;17.容器爆炸;18.其他爆炸;19.中毒和窒息;20.其他傷害。(三)按職業健康分類參照衛生部頒發的《職業危害因素分類目錄》,將危害因素分為粉塵、放射性物質、化學物質、物理因素、生物因素、導致職業性皮膚病的危害因素、導致職業性眼病的危害因素、導致職業性耳鼻喉口腔疾病的危害因素、職業性腫瘤的職業危害因素、其他職業危害因素等10類。各行各業的差別較大,主要的危險、有害因素各不同,為了便於準確的辨識危險有害、因素,查找事故隱患,提出經濟可行的安全對策措施,應制定一個統一的危險、有害因素辨識標準,根據各行業本身特點,劃分危險、有害因素的類別。本人結合工作實際情況,初步劃分情況見表1。表1 危險有害、因素分類標準 類別 分類別 主要的危險有害因素 礦山 煤礦 瓦斯爆炸、煤塵爆炸、冒頂片幫、中毒、窒息、電氣設備、設施傷害、火災、機械傷害、水災、提升、車輛運輸、高處作業、掘進作業、採煤作業、頂底板災害、爆破作業等 非煤礦山 地壓、粉塵、爆破作業、中毒、窒息、觸電、設施傷害、火災、機械傷害、水災、提升、運輸、墜落、噪聲與振動危害、放射性危害、起重傷害、沉陷、裂縫、坍塌、位移、管湧、流土等、滑坡、物體打擊、車輛運輸、高溫、凍傷等 石油化工 火災、化學爆炸、中毒、化學腐蝕、物理爆炸、窒息、高溫灼燙、低溫凍傷、輻射、粉塵爆炸、高處墜落、開停車、檢修、危險品運輸等 煙花爆竹 ⑴藥劑的熱感度、火焰感度、機械感度、電能的敏感度、化學能的敏感度等;⑵明火引......

危害因素的產生

所有危險、危害因素儘管表現形式不同,但從本質上講,之所以能造成危險、危害後果(傷亡事故、損害人身健康和物的損壞等)均可歸結為存在能量、有害物質和能量、有害物質失去控制兩方面因素的綜合作用,並導致能量的意外釋放或有害物質洩漏、散發的結果。故存在能量、有害物質和失控是危險、危害因素產生的根本原因,都是危險、危害因素。 能量、有害物質是危險、危害因素產生的根源,也是最根本的危險、危害因素。一般地說,系統具有的能量越大、存在的有害物質的數量越多,系統的潛在危險性和危害性也越大。另一方面,只要進行生產活動,就需要相應的能量和物質(包括有害物質),因此所產生的危險、危害因素是客觀存在的,是不能完全消除的。(1) 能量就是做功的能力,它既可以造福人類,也可以造成人員傷亡和財產損失;一切產生、供給能量的能源和能量的載體在一定條件下,都可能是危險、危害因素。例如,鍋爐、爆炸危險物質爆炸時產生的衝擊波、溫度和壓力,高處作業(或吊起的重物等)的勢能,帶電導體上的電能,行駛車輛(或各類機械運動部件、工件等)的動能,噪聲的聲能,激光的光能,高溫作業及劇烈熱反應工藝裝置的熱能,各類輻射能等,在一定條件下都能造成各類事故。靜止的物體稜角、毛刺、地面等之所以能傷害人體,也是人體運動、摔倒時的動能、勢能造成的。這些都是由於能量意外釋放形成的危險因素。(2) 有害物質在一定條件下能損傷人體的生理機能和正常代謝功能,破壞設備和物品的效能,也是最根本的危害因素。例如,作業場所中由於有毒物質、腐蝕性物質、有害粉塵、窒息性氣體等有害物質的存在,當它們直接、間接與人體與物體發生接觸,能導致人員的死亡、職業病、傷害、財產損失或環境的破壞等,都是危害因素。 在生產中,人們通過工藝和工藝裝備使能量、物質(包括有害物質)按人們的意願在系統中流動、轉換,進行生產;同時又必須約束和控制這些能量及有害物質,消除、減弱產生不良後果的條件,使之不能發生危險、危害後果。如果發生失控:(沒有控制、屏蔽措施或控制、屏蔽措施失效),就會發生能量、有害物質的意外釋放和洩漏,從而造成人員傷害和財產損失。所以失控也是一類危險、危害因素,它主要體現在設備故障(或缺陷)、人員失誤和管理缺陷三個方面,並且三者之間是相互影響的;它們大部分是一些隨機出現的現象和狀態,很難預測它們在何時、何地、以何種方式出現,是決定危險、危害發生的條件和可能性的主要因素。(1) 故障(包括生產、控制、安全裝置和輔助設施等)故障(含缺陷)是指系統、設備、元件等在運行過程中由於性能(含安全性能)低下而不能實現預定功能(包括安全功能)的現象。在生產過程中故障的發生是不可避免的,遲早都會發生;故障的發生具有隨機性、漸近性或突發性,故障的發生是一種隨機事件。造成故障發生的原因很複雜(認識程度、設計、製造、磨損、疲勞、老化、檢查和維修保養、人員失誤、環境、其他系統的影響等),但故障發生的規律是可知的,通過定期檢查、維修保養和分析總結可使多數故障在預定期間內得到控制(避免或減少)。掌握種類故障發生規律和故障率是防止故障發生造成嚴重後果的重要手段,這需要應用大量統計數據和概率統計的方法進行分析、研究(可參考有關書籍、資料)。系統發生故障並導致事故發生的危險、危害因素主要表現在發生故障、誤操作時的防護、保險、信號等裝置缺乏、缺陷和設備在強度、剛度、穩定性、人機關係上有缺陷兩方面。例如,電氣設備絕緣損壞、保護裝置失效造成漏電傷人,短路保護裝置失效又造成交配電系統的破壞;控制系統失靈使化學反應裝置壓力升高,洩壓安全裝置故障使壓力進一步上升,導致壓力容器破裂、有毒物質洩漏散......

危險有害因素的生產過程中的危險、有害因素分為以下6大類

(1)對新建、改建、擴建項目設計階段危險、有害因素的識別。應從以下7 個方面進行 分析、識別。 ①根據生產工藝流程,按班組(或崗位)逐步辨識和分析生產、存儲和使用過程中潛在的 危險、有害因素。 ②設計階段是否通過合理的設計,儘可能從根本上消除危險、有害因素的發生。 ③當消除危險、有害因素有困難時,是否採取了預防性技術措施來預防或消除危險、危 害的發生。 ④當無法消除危險或危險難以預防的情況下,是否採取了降低危險、危害的措施。 ⑤當無法消除、降低危險的情況下,是否將人員與危險、有害因素隔離等。 ⑥當操作者失誤或設備運行一旦達到危險狀態時,是否能通過連鎖裝置來終止危險、危 害的發生。 ⑦在易發生故障和危險性較大的地方,是否設置了醒目的安全色、安全標誌和聲、光警 示裝置等。 (2)在進行安全現狀評價時,可針對行業和專業的特點及行業和專業制定的安全標準、規 程進行分析、識別。 (3)根據典型的生產單元進行危險、有害因素的識別。

機械設備的危險與有害因素各有哪些

一般機械設備的危險因素 機械設備危險主要是設備的運動部分,比如傳動機構和刀具,運動的工件和切屑。如果設備有缺陷、防護裝置失效或操作不當,則隨時可能造成人身傷亡事故。 我部的開卷機、切板機、縱剪機、自動焊、卷板機、工裝機、空壓機、空壓泵、水壓機、纏絲機、噴漿機、攪拌機、吊車、切割機、臺鑽等都存在危險因素。

(1)傳動裝置的危險 機械傳動分為齒輪傳動、鏈傳動和帶傳動。由於部件不符合要求,如機械設計不合理,傳動部分和突出的轉動部分外露、無防護等,或自身安全防護意識差,不小心及違章操作可能把手、衣服絞入其中造成傷害。鏈傳動與皮帶傳動中,帶輪容易把工具或人的肢體捲入;當鏈和帶斷裂時,容易發生接頭抓帶人體,皮帶飛起傷人。傳動過程中的摩擦和帶速高等原因,也容易使傳動帶產生靜電,產生靜電火花,容易引起火災和爆炸。

(2)壓力機械的危險 壓力機械都具有一定施壓部位,其施壓部位是最危險的。由於這類設備多為手工操作,操作人員容易產生疲勞和厭煩情緒,發生人為失誤,如進料不準造成原料壓飛、模具移位、手進入危險區等,極易發生人身傷害事故。

常 見 事 故 切壓工作最常見的事故是手指被切斷,

另外還有:1、工件被擠飛傷人。2、齒輪、傳動機構或卷輥將操作人員絞傷。3、鋼板卷、鋼筒起重、安裝、拆卸時造成砸傷、擠傷。4、沖模或工具崩碎傷人。

事 故 原 因 1、私自拆除安全裝置或安全裝置失效,導致事故發生。2、停機檢修時,未採取保護措施,機器突然啟動發生事故。3 多人操作,動作不協調,發生誤操作。4、 違反操作規程,在壓力機正要運行時,用手進入模內進行調整作業。5、身體不適、疲憊、體力不支發生誤操作。

(3)機器設備的危險 機器設備的旋轉部位和運動部位,危險性很大。 1、其旋轉部分,如鑽頭、纏絲機旋轉的工件卡盤等,一旦與人的衣服、袖口、長髮、圍在頸上的毛巾、手上的手套等纏繞在一起,就發生人身傷亡事故; 2、操作者與機床相碰撞,如由於操作方法不當,用力過猛,使用工具規格不合適,均可能使操作者撞到機床上; 3、操作者及施工人員站的位置不適當,就可能會受到機械運動部件和運動工件的撞擊,例如,站在攪拌機料斗或吊車的運動範圍內,以及站在開卷機、工裝機或卷板機工件運動範圍內。 4、刀具傷人,如切板機、縱剪機或高速旋轉的鑽頭、砂輪片,如果違規操作就容易削去手指甚至手臂。 5、運動的鋼板或縱剪機剪下的鋼板容易劃傷人體,噴漿機飛濺的砂石料容易傷及人的眼睛、頭部。纏絲機如鋼絲崩斷容易傷害身體。 6、吊車吊運的工件容易碰傷人,工件如墜落容易砸傷人。 7、工作現場環境不好,例如照明不足,地面滑汙,機床佈置不合理,通道狹窄以及零件、半成品堆放不合理等都可能造成施工人員滑倒或跌倒。

二、機械設備危險的防護措施

1、機械傳動機構危險的防護 傳動裝置要求遮蔽全部運動部件,以隔絕身體任何部分與之接觸。按防護部分的形狀、大小製成的固定式防護裝置,安裝在傳動部分外部,就可以完成防止人體接觸機器的轉動危險部位。主要防護措施: ①裸露齒輪傳動系統必須加裝防護護罩;②凡離地面高度不足2米的鏈傳動,必須安裝防護罩;在通道上方時,下方必須有防護檔板,以防鏈條斷裂時落下傷人;③傳動皮帶的危險部位採用防護罩,儘可能立式安裝。傳動皮帶鬆緊要適當;④採用防靜電的傳動帶,而且作業場所應保持較高溼度,並安裝接地的金屬刷把皮帶靜電荷導入大地或做成導電的傳動帶並接地以防止靜電火花。

2、衝剪壓機械危險的防護 衝剪壓設備最重要是要有良好的離合器和制動器,使其在啟動、停止和傳動制動上十分可靠。其次要求機器有可靠的安全防護裝置,安全防護裝置的作......

危險源與危害因素的區別

同意前一解答。補償,危險源也是危害因素之一,但危險因素一定不止危險源一種,還有其他可能導致危險的因素。

生產車間存在的危險因素和有害因素有哪些

中毒、機械傷害、高處墜落、物體打擊、坍塌、車輛傷害、化學爆炸

物理性危險,有害因素有哪些

物理性危險、危害因素(1)噪聲危害(機械性噪聲、電磁性噪聲、流體動力性噪聲、其他噪聲)

(2)振動危害(機械性振動、電磁性振動、流體動力性振動、其他振動)

(3)電磁輻射危害(電離輻射:x射線、丫射線、a粒子、β粒子、質子、中子、高能電子束等。非電離輻射:紫外線、激光、射頻輻射、超高壓電場)

(4)運動物危害(固體拋射物、液體飛濺物、反彈物、巖上滑動、料堆垛滑動、氣流捲動、衝擊地壓、其他運動物危害)

(5)明火危害。

相關問題答案
危險危害因素?
職業危害因素包括哪些?
職業健康危害因素?
電工職業病危害因素?
職業病危害因素?
什麼是職業危害因素?
生產過程中的有害因素?
職業有害因素?
較大危險因素辨識?
肥胖的危險因素是什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