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遊臺怎麼翻譯?

General 更新 2024-06-13

作文 文遊臺遊記300字

汪曾祺的散文《文遊臺》第一句就是“文遊臺是我們縣首屈一指的名勝古蹟”。接著就有許多泰山廟看戲的描寫。但現在去看,泰山廟沒了,廟對面的戲臺也只剩下一個土墩,還有一座高高的樓閣。這也好,反倒使文遊臺的內容更集中,更突出了秦少游、蘇東坡、孫莘老、王定國文酒遊會的主題。大門口一個三間四柱的石牌坊,上刻四字:“古文遊臺”。穿牌坊過單孔玉帶橋,進清式結構的門廳,就是一個大四合院,院中立有秦少游全身銅像。他手執書卷,頭微仰,如沉思,如吟誦。

秦少游是高郵最大的文人,也是中國歷史上著名的詩人。汪曾祺對他很推崇,說:“秦少游是高郵人的驕傲。高郵人對他有很深的感情。”又寫詩一首:

風流千古說文遊,

煙柳隋堤一望收。

座上秦郎今在否?

與卿同泛甓湖舟。

秦少游銅像後面就是文遊臺了。就是建在泰山(與山東泰山同名)頂端一座高高的樓閣。為重檐歇山頂的二層樓,一樓中堂嵌著畫家範曾繪製的蘇軾、秦觀、孫莘老、王定國四賢集會的瓷壁畫。

畫是文遊臺的註解。

在文遊臺樓上感受秦少游蘇東坡等文人氛圍時,總覺得缺點什麼。缺什麼呢?缺點汪曾祺的東西。作為與文人有關的景點,怎麼找不到汪曾祺呢?正這麼想著,猛擡頭,發現頭上有一個匾是汪曾祺題的,寫的是“稼禾盡觀”。大喜,就用攝影機一字一字錄下,似乎為汪曾祺爭得一席之地。

運河在高郵城外,與高郵湖比鄰,看到運河就看到高郵湖。運河很直很寬。可能是現在的建築物高了,運河就低了,看不出“懸河”的跡象。河裡有許多大船,但不是汪曾祺《我的家鄉》裡說的撐篙的船,而是像火車一樣一拖十幾只的大駁船。大駁船是機動船,故也看不到“脫光了上身,鼓勁地將篙梢頭頂上肩窩處”的船伕。運河旁的高郵湖又大又平靜,也還是過去“這樣一片大水,浩浩淼淼,讓人覺得有些荒涼,有些寂寞,有些神祕”。雖然也是黃昏,但因沒有太陽,看不到令汪曾祺深深感動的“紫色長天”。湖邊有幾處長草的小洲,不知是不是大淖,因時間太遲,沒辦法進去考查。進去的是運河邊上的鎮國寺。因剛剛修葺後,一切都顯得新氣。方形的唐塔也在,與寺院隔得遠遠的,鶴“離”雞群。“傾斜的照壁”沒有傾圮的感覺,可能是重修後不斜了。整個寺在運河中的一個島上,類似《受戒》中的荸薺庵。我去時,和尚們正關了寺門做晚課,只聽到整齊洪亮的誦經聲。這中間有沒有明海小和尚呢?如有,也該八十來歲了。鎮國寺孤零零地立在島上,旁邊沒有民房,也沒有閒人。二姑娘小英子呢?沒看到,也許是將船劃到蘆花蕩裡去了吧。

天已灰濛濛地暗下來了。我說,快去北街汪曾祺的家,太遲怕找不著了。

就往老城北街跑。

老城北街還是一條完整的老街。兩旁是一家家窄小的舊店面,店面前,還時時有一輛兩輛板車賣貨,將路擠得更小,車子在街中歪歪扭扭地如同蟲爬。司機說,這條街是當年高郵城最繁華的主街道,現在只住些老人或窮人。看那屋裡或吃晚飯或閒坐的老人,個個都像《異秉》中的王二,《鑑賞家》裡的葉三,《歲寒三友》中的王瘦吾、陶虎臣。年輕的呢,就是平平常常的“世間小兒女”。街邊有一座學校,說是很著名的高郵小學。是不是汪曾祺的母校五小呢?這時正放學,從校內走出許多學生和老師。裡頭有沒有寫校歌的高北溟和敲鐘的詹大胖子呢?有沒有“戴著媽媽孝”的汪曾祺呢?

終於到了一座頗具氣派的磚房前,司機說到了。下車一看,有一木牌,寫著“王氏舊宅”,怎麼看還是缺了三點水。走進門內,看到一旗杆,又有兩個人的銅像,底座刻著:“王念孫、王引之”。有沙孟海的題匾:“一代宗師”。又有李一氓題寫的對聯:

父子一門乾嘉絕學,

宋明以外訓詁大成。

原來不是汪曾祺的家,卻順帶著把著名的......

《秦觀勸學》 文言文 誰能幫我翻譯一下

【原文】

予少時讀書,一見輒能誦。暗疏之,亦不甚失。然負此自放,喜從滑稽飲酒者遊。旬朔之間,把卷無幾日。故雖有強記之力,而常廢於不勤。

比數年來,頗發憤自懲矣,悔前所為;而聰明衰耗,殆不如曩時十一二.每閱一事,必尋繹數終,掩卷茫然,輒復不醒.故雖有勤勞之苦,而常廢於善忘。

嗟常!敗吾業者,常此二物也。比讀《齊史》,見孫搴答邢詞曰:”我精騎三千,足抵君羸卒數萬.”心善其說,因取”經””傳””子””史”之可為文用者,得若干條,勒為若干卷,題曰《精騎集》雲。

噫!少而不勤,無知之何矣。長而善忘,庶幾以此補之。

【譯文】

我年輕時讀書,看一遍就能背誦,默寫它,也不會有多大的錯誤。依仗這樣的本事就放任自流,喜歡和巧言善辯、喝酒的人交往,一個月,沒有幾天在看書。所以,即使有很強的記憶力,也常常荒廢在不勤奮上。

近幾年來,非常勤奮,後悔以前的所作所為;然而聰明已經耗盡,大概不如以前的十分之二,每看一件事,心中反覆推敲幾遍,合上書還是感到茫然不知,就又不知道了。所以即使有勤奮刻苦的辛勞,卻常常荒廢在善忘,嗨!損害我的學業的,常常是這兩種情況。最近讀《齊史》,看到孫摩答邢詞中有這樣的句子:“我精騎三千,足敵君羸卒數萬。”

心中贊同喜歡這個說法,於是摘取了“經”、“傳”、“子”、“史”中在寫文章時可以用到的語句,摘錄幾千條,編為幾卷,取名為《精騎集》。

啊!年輕時不勤奮,無可奈何啊。成年後善忘,也許可以用這個來補救吧。

【註釋】

① 本段文字選自北宋婉約派詞人秦觀的《精騎集·序》。秦觀,字少遊,號淮海居士,高郵(今屬江蘇)人,“蘇門四學士”之一。

② 輒:常常。

③ 誦:記誦,記熟。

④ 暗疏:默寫。

⑤ 負:依仗。

⑥ 自放:放,放縱。即放縱自流。

⑦ 滑稽滑稽:詼諧善辯。指行為放蕩、玩世不恭的酗酒者。

⑧ 旬朔:古時十日為一旬,泛指較長的時間。旬,十天。朔,農曆的每月初一,也指一個月。

⑨ 把卷:看書。

⑩ 比:近,近來。

11 懲艾:懲:戒止、警戒;艾讀yì。即懲治過錯,警戒將來。

12 殆:大概、恐怕。

13 曩時:昔日。

14 十一二:十分之一二。

15 必尋繹數終:尋繹:思考。數終:多遍,多次。從頭到尾翻閱數次。

16 輒:總是,就。

17 省:懂得、明瞭,此處指記住。。

18 善忘:健忘。

19 孫搴答邢:北齊的大將。

20 精騎:精銳的騎兵。

21 贏卒:疲弱的士兵。

22 經:儒家經典,如《論語》、《孟子》、《周易》等。

23 傳:人物轉記作品。

24 子:諸子百家。

25 勒:編。庶幾:差不多。

張可久的 [中呂]迎仙客 括山道中 鑑賞

應該是這個吧

[原文]

[中呂]迎仙客 括山道中

雲冉冉,草纖纖,誰家隱居山半崦。

水煙寒,溪路險。半幅青帘,五里桃花店。

〔註解〕

迎仙客:中呂宮曲牌。句式:三三七、三三、四五。

括山:指括蒼山,在浙江省東南部。

纖纖:草林木茂盛的樣子。

崦:山坳。

青帘:酒旗。

〔譯文〕雲彩緩緩地飄飛;纖纖的細草碧綠一片,是誰家的房舍在半山崦裡若隱若現?水上瀰漫寒煙,溪水旁邊山路陡峭而且艱險,遠處半幅青帘招展,是五里外桃花路邊的酒店釘

參考資料:bbs.2008red.com/f/read.php/6750/65232/1

汪曾祺 文遊臺 讀後感600

汪曾祺的散文《文遊臺》第一句就是“文遊臺是我們縣首屈一指的名勝古蹟”。接著就有許多泰山廟看戲的描寫。但現在去看,泰山廟沒了,廟對面的戲臺也只剩下一個土墩,還有一座高高的樓閣。這也好,反倒使文遊臺的內容更集中,更突出了秦少游、蘇東坡、孫莘老、王定國文酒遊會的主題。大門口一個三間四柱的石牌坊,上刻四字:“古文遊臺”。穿牌坊過單孔玉帶橋,進清式結構的門廳,就是一個大四合院,院中立有秦少游全身銅像。他手執書卷,頭微仰,如沉思,如吟誦。

秦少游是高郵最大的文人,也是中國歷史上著名的詩人。汪曾祺對他很推崇,說:“秦少游是高郵人的驕傲。高郵人對他有很深的感情。”又寫詩一首:

風流千古說文遊,

煙柳隋堤一望收。

座上秦郎今在否?

與卿同泛甓湖舟。

秦少游銅像後面就是文遊臺了。就是建在泰山(與山東泰山同名)頂端一座高高的樓閣。為重檐歇山頂的二層樓,一樓中堂嵌著畫家範曾繪製的蘇軾、秦觀、孫莘老、王定國四賢集會的瓷壁畫。

畫是文遊臺的註解。

在文遊臺樓上感受秦少游蘇東坡等文人氛圍時,總覺得缺點什麼。缺什麼呢?缺點汪曾祺的東西。作為與文人有關的景點,怎麼找不到汪曾祺呢?正這麼想著,猛擡頭,發現頭上有一個匾是汪曾祺題的,寫的是“稼禾盡觀”。大喜,就用攝影機一字一字錄下,似乎為汪曾祺爭得一席之地。

運河在高郵城外,與高郵湖比鄰,看到運河就看到高郵湖。運河很直很寬。可能是現在的建築物高了,運河就低了,看不出“懸河”的跡象。河裡有許多大船,但不是汪曾祺《我的家鄉》裡說的撐篙的船,而是像火車一樣一拖十幾只的大駁船。大駁船是機動船,故也看不到“脫光了上身,鼓勁地將篙梢頭頂上肩窩處”的船伕。運河旁的高郵湖又大又平靜,也還是過去“這樣一片大水,浩浩淼淼,讓人覺得有些荒涼,有些寂寞,有些神祕”。雖然也是黃昏,但因沒有太陽,看不到令汪曾祺深深感動的“紫色長天”。湖邊有幾處長草的小洲,不知是不是大淖,因時間太遲,沒辦法進去考查。進去的是運河邊上的鎮國寺。因剛剛修葺後,一切都顯得新氣。方形的唐塔也在,與寺院隔得遠遠的,鶴“離”雞群。“傾斜的照壁”沒有傾圮的感覺,可能是重修後不斜了。整個寺在運河中的一個島上,類似《受戒》中的荸薺庵。我去時,和尚們正關了寺門做晚課,只聽到整齊洪亮的誦經聲。這中間有沒有明海小和尚呢?如有,也該八十來歲了。鎮國寺孤零零地立在島上,旁邊沒有民房,也沒有閒人。二姑娘小英子呢?沒看到,也許是將船劃到蘆花蕩裡去了吧。

天已灰濛濛地暗下來了。我說,快去北街汪曾祺的家,太遲怕找不著了。

就往老城北街跑。

老城北街還是一條完整的老街。兩旁是一家家窄小的舊店面,店面前,還時時有一輛兩輛板車賣貨,將路擠得更小,車子在街中歪歪扭扭地如同蟲爬。司機說,這條街是當年高郵城最繁華的主街道,現在只住些老人或窮人。看那屋裡或吃晚飯或閒坐的老人,個個都像《異秉》中的王二,《鑑賞家》裡的葉三,《歲寒三友》中的王瘦吾、陶虎臣。年輕的呢,就是平平常常的“世間小兒女”。街邊有一座學校,說是很著名的高郵小學。是不是汪曾祺的母校五小呢?這時正放學,從校內走出許多學生和老師。裡頭有沒有寫校歌的高北溟和敲鐘的詹大胖子呢?有沒有“戴著媽媽孝”的汪曾祺呢?

終於到了一座頗具氣派的磚房前,司機說到了。下車一看,有一木牌,寫著“王氏舊宅”,怎麼看還是缺了三點水。走進門內,看到一旗杆,又有兩個人的銅像,底座刻著:“王念孫、王引之”。有沙孟海的題匾:“一代宗師”。又有李一氓題寫的對聯:

父子一門乾嘉絕學,

宋明以外訓詁大成。

原來不是汪曾祺的家,卻順帶著把著名......

相關問題答案
文遊臺怎麼翻譯?
西遊記怎麼翻譯?
畢業論文題目怎麼翻譯?
在微信怎麼翻譯成英文?
文言文對怎麼翻譯?
昔年的英文怎麼翻譯?
小時候用英文怎麼翻譯?
浣紗英文怎麼翻譯?
禁止英文怎麼翻譯?
至尊寶用英文怎麼翻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