什麼是荒原意識?

General 更新 2023年10月15日

艾略特《荒野》所表現的荒原意識

《荒原》主要反映了第一次世界大戰後西方普遍悲觀失望的情緒和精神的貧困以及宗

教信仰的淡薄而導致西方文明的衰微。詩人筆下的“荒原”滿目荒涼:土地龜裂,石塊發

紅,樹木枯萎,而荒原人精神恍惚,死氣沉沉。上帝上人、人與人之間失去了愛的聯繫。

他們相互隔膜,難以交流思想感情,雖然不乏動物式的性愛。他們處於外部世界荒蕪、內

心世界空虛的荒廢境地。“荒原”的荒是水荒,然而只聽雷聲響,不見雨下來,更增添了

人們內心的焦急。雨水成了荒原的第一需求,詩人通過雷聲暗示了只有精神甘露(皈依宗

教,信仰上帝)才能使荒原人得救。

詩人利用神話傳說,作為對現實生活觀照,在《荒原》裡沒有完整的敘述,而是通過

迂迴曲折的隱喻,影射西方現代文明的墮落和精神生活的枯竭,這就增加了對這些典故不

太熟悉的讀者的解讀困難,也是詩人自己承認的晦澀。當然利用神話建立人類不分時間空

間的宇宙意識,隨意地對現代荒原上的人物和情景作各種比較的對照,這種手法並非T.S.

艾略特獨具,詹姆斯·喬伊斯和葉芝等現代派作家也是這樣創作的。利用神話激發創作想

像是現代作家常有的事。

還有的說法是把荒原意識說為滲透死亡情節

豆瓣ID“思貝”書評:

追逐死亡的荒原人

——論《荒原》的死亡情結

我想沒有人比荒原人更熱烈地期待著死亡吧,這是我們從《荒原》一詩的前言中便可

看出的。“古米的西比兒說‘我要死’”,痛恨著沒有青春與健康的永生,如同追逐死亡

的荒原人。在這首後象徵主義代表作家T.S.艾略特的代表作中,處處瀰漫著陰鬱與死沉的

灰色調,似乎對死亡有著異乎尋常的情結。

正如費爾巴哈所說的,死亡是與生俱來,深入骨髓的。死與生從來就是相互依存的二

元對立體,人們向來貪生惡死,對於死存在著深深的恐懼。荒原人卻超乎尋常的惡生戀死

,亦背棄了基督教“為主而活,為主而死”,主將使為他捨命的人“復活並且永生”的信

仰。也如德謨克利特所認為的,那些愚蠢怕死的人只是由於懷著“對地域的恐懼而願意活

著”,因而他們“雖然活著”卻從來“感覺不到生活的愉快”,“享受不到生活的快樂”

,他們過的實際上是一種非人的生活,至少不是一種真正的人的生活 。事實上,“懼怕死

亡、企圖逃避死亡的荒原人之所以是在追逐死亡,首先就在於這他們過著一種雖生猶死的

生活” ,這也是荒原人有著強烈死亡願望的原因。

一、《荒原》死亡情結的成因

縱觀全詩,荒原人生活在百無聊賴的精神荒漠中,過著荒唐無聊的日子,溺於情慾之

海、歷經戰爭傷害、喪失宗教信仰,內心一片荒蕪,生存陷入無邊困境。這樣的生活沒有

目標與希望,沒有光亮與明天,沒有溫情與依靠,僅有的過程也只剩麻木與蕭條,空洞與

寒冷,人們像活死人一樣。當生活不能帶給人們熱情與快樂,也就失去了活著的意義和價

值。卻又由於本能對於死的畏懼,逃避死亡的方式因此無可避免的是對死亡充滿著渴望的

追逐。對於死亡情結的成因,基於文本,有三個方面的表述:

(一)愛情失落,情慾吞沒了純潔

看到荒原人放縱的情慾時,我總是把他們不自覺的和弗拉基米爾•納博科夫的《

洛麗塔》中那個把對過去歲月的狂戀轉化成戀童癖的男人聯繫在一起。慾念之火,又是一

切的罪惡之源。他們都是因為太留戀過記憶中太過於美好的愛情,因而無法接受改變之後

的現在及未知的未來,走上了兩條看似不同的道路:《洛麗塔》中的男主人公變得只能愛

上未成年少女,而荒原人則過上了有欲無愛的麻木生活。當情慾吞沒了純潔,慾望變成一

場無名烈火,焚燒的不僅是愛情,......

對人生思考時,張愛玲的荒原意識如何引導

《封鎖》是一個男人和一個女人在遭遇到封鎖時發生的短暫的愛情故事。封鎖結束後,愛情也結束了,一切又都復原了。一從故事層面上看,這是一個“豔遇”的故事。它具備“豔遇”故事要求的一些元素,比如“旅行”。人物可以暫時從秩序化的日常生活中解脫出來而進入能夠產生愛情的特定的時間和空間。他們可以暫時忘掉他們的妻子或丈夫--產生愛情的最大障礙;並且他們可以有時間閒得無聊,這使得愛情的慾望能夠產生。兩者--障礙的消除和慾望的產生是“豔遇”故事在邏輯上能夠成立的前提,“旅行”是實現這個前提的標準化模式。我們可以把電車看作一個封閉的空間,它隔離了正常的生活空間,人和人之間許多不利於愛情發展的關係被排除了,只剩下比較單純的乘客關係,並且具有了向愛情關係發展的可能性。當然,還有時間因素,市內交通畢竟不同於長途旅行,所以張愛玲必須把時間封鎖起來,人為地讓時間停滯或延長。

此外,《封鎖》中的人物也一般地符合“豔遇”故事的要求--孤男寡女(當然在不同的文本中有不同的變體)。他們都存在某些缺乏,在意識或潛意識中存在著慾望。翠遠的缺乏是“好人”的缺乏,她“象一教會派的少奶奶”,“臉上一切都是淡淡的、鬆馳的,沒有輪廊”,“很有訃聞的風味”。真實的生命對於她就像從希伯萊文到上海話那麼遙遠,她的慾望就是要背叛自己,渴望刺激,渴望聽到“紅嘴脣斬賣淫婦……大世界……下等舞場與酒吧間”的充滿肉慾的感官誘惑。

宗楨的缺乏是一個“老實人”的缺乏。他是“菠菜包子”,“一個個雪白的,噴出淡淡的麻油氣味”,是像“訃告……申請……華股動態……隆重登場候教……”那些得勝的字眼兒。正因為他的瑣屑和平庸,甚至都不能覺察出自己的缺乏與俗望。他向翠遠的調情是被動的迫不得已的。甚至要藉助張愛玲在這裡設置的一個因果關係,要逃離董培芝和向她太太報復。但我們還是覺察了宗楨的慾望,只不過他自己一開始忘記了。後來,他的慾望才甦醒。“他現在記得了,他瞧見她上車的--非常戲劇化的一剎那,但是那戲劇效果是碰巧得到的,並不能歸功於她。他低聲道:'你知道麼?我看見你上車。前頭的玻璃上貼的廣告,撕破了一塊,從這破的地方我看見你的側面,就只一點下巴。'是乃絡維奶粉的廣告,畫著一個胖孩子,孩子的耳朵底下突然出現了這女人的下巴,仔細想起來是有點嚇人的。'後來你低頭去從皮包裡拿錢,我才看見你的眼睛、眉毛、頭髮。'拆開來一部分一部分的看,她未嘗沒有她的一種風韻。”

接下來是短暫的愛情,這是慾望的完成過程和慾望完成。它是“豔遇”故事必備的核心元素。最後,“豔遇”故事的結構元素常常是封閉式的,起點和終點的合一,就像一顆石子投入水中泛起漂亮的波紋而終將歸於平靜,在《封鎖》中前後兩次“叮玲玲玲……”的冷冷的鈴聲就把切斷的時間和空間給修復上了。“封鎖期間的一切,等於沒有發生,整個上海打了個盹,做了一個不近情理的夢。”二從小說類型的元素分析,我們可以把《封鎖》看成是普通意義上的“豔遇”故事。張愛玲對市民文化的興趣可能會為此提供一些佐證。但這樣的判斷可能隱藏著幾個危險。第一,從文本中有意地剝離出一些元素的分析方法可能會使文本的豐富性和諸多可能性受到破壞,會把分析引向“豔遇”故事而不是張愛玲的《封鎖》;第二,將《封鎖》歸類於“豔遇”故事之後,我們還能得出什麼其他結論呢?對文本的分析來說,雖然有時命名是必要的,但我們僅能將此作為進一步分析的開始,而不是結論。

的確,在《封鎖》中,我們會發現有許多豐富的意蘊不能為“豔遇”這個故事框架所容納,而它們對文本的解讀來說,甚至是至關重要的。它可以使我們能夠穿越文本的故事層面而進入更高一級的隱喻層......

現代主義詩歌中引入的艾略特的“荒原意識”是什麼,請高手作答。

打個比方吧!你得知道果園吧,果園裡有all kinds of fruits ,有一天來了兩個人(A和B學政治的,各擁有一個果園)他們PK了,PK得有點給力的場面吧,於是就把果園毀壞了。打架的結果是A贏了,B迷茫了(等待著“被**”),“果園”變成“荒原”,然後生活得繼續吧,假如C是果園的匠人,D是詩人也是匠人(代表兩種人,一種是事情“發生在”ta身上的,另一種是去“做”某事的人),C只能接受發生的事情,ta至少在極端的時間內調整不過來自己的正常的ta觀念中的“文明”人的狀態 ,然後“只聽從身體的需要,鍾情於不會留下陰影的太陽”,D呢,他就是寫詩表達思想的人,但作為匠人他得把斷了的線接上,他在學習中知道文明的線“曾經”怎樣打結怎樣前進,他會顫顫巍巍地提出來果園的復興之路,於是他的意識就是“荒原意識”,C呢?C是“木有意識”C在著手實幹了,比如偷幾顆禁果,修一修籬笆。 IN SHORT “歷史文化傳承意識”

上面是描述性解釋,精確解釋可以看看別人的論文吧,百度一下有很多吧

哪位大大能解釋一下艾略特的《荒原》.詳細點的,謝

《荒原》主要反映了第一次世界大戰後西方普遍悲觀失望的情緒和精神的貧困以及宗

教信仰的淡薄而導致西方文明的衰微。詩人筆下的“荒原”滿目荒涼:土地龜裂,石塊發

紅,樹木枯萎,而荒原人精神恍惚,死氣沉沉。上帝上人、人與人之間失去了愛的聯繫。

他們相互隔膜,難以交流思想感情,雖然不乏動物式的性愛。他們處於外部世界荒蕪、內

心世界空虛的荒廢境地。“荒原”的荒是水荒,然而只聽雷聲響,不見雨下來,更增添了

人們內心的焦急。雨水成了荒原的第一需求,詩人通過雷聲暗示了只有精神甘露(皈依宗

教,信仰上帝)才能使荒原人得救。

詩人利用神話傳說,作為對現實生活觀照,在《荒原》裡沒有完整的敘述,而是通過

迂迴曲折的隱喻,影射西方現代文明的墮落和精神生活的枯竭,這就增加了對這些典故不

太熟悉的讀者的解讀困難,也是詩人自己承認的晦澀。當然利用神話建立人類不分時間空

間的宇宙意識,隨意地對現代荒原上的人物和情景作各種比較的對照,這種手法並非T.S.

艾略特獨具,詹姆斯·喬伊斯和葉芝等現代派作家也是這樣創作的。利用神話激發創作想

像是現代作家常有的事。

追逐死亡的荒原人

——論《荒原》的死亡情結

我想沒有人比荒原人更熱烈地期待著死亡吧,這是我們從《荒原》一詩的前言中便可

看出的。“古米的西比兒說‘我要死’”,痛恨著沒有青春與健康的永生,如同追逐死亡

的荒原人。在這首後象徵主義代表作家T.S.艾略特的代表作中,處處瀰漫著陰鬱與死沉的

灰色調,似乎對死亡有著異乎尋常的情結。

正如費爾巴哈所說的,死亡是與生俱來,深入骨髓的。死與生從來就是相互依存的二

元對立體,人們向來貪生惡死,對於死存在著深深的恐懼。荒原人卻超乎尋常的惡生戀死

,亦背棄了基督教“為主而活,為主而死”,主將使為他捨命的人“復活並且永生”的信

仰。也如德謨克利特所認為的,那些愚蠢怕死的人只是由於懷著“對地域的恐懼而願意活

著”,因而他們“雖然活著”卻從來“感覺不到生活的愉快”,“享受不到生活的快樂”

,他們過的實際上是一種非人的生活,至少不是一種真正的人的生活 。事實上,“懼怕死

亡、企圖逃避死亡的荒原人之所以是在追逐死亡,首先就在於這他們過著一種雖生猶死的

生活” ,這也是荒原人有著強烈死亡願望的原因。

一、《荒原》死亡情結的成因

縱觀全詩,荒原人生活在百無聊賴的精神荒漠中,過著荒唐無聊的日子,溺於情慾之

海、歷經戰爭傷害、喪失宗教信仰,內心一片荒蕪,生存陷入無邊困境。這樣的生活沒有

目標與希望,沒有光亮與明天,沒有溫情與依靠,僅有的過程也只剩麻木與蕭條,空洞與

寒冷,人們像活死人一樣。當生活不能帶給人們熱情與快樂,也就失去了活著的意義和價

值。卻又由於本能對於死的畏懼,逃避死亡的方式因此無可避免的是對死亡充滿著渴望的

追逐。對於死亡情結的成因,基於文本,有三個方面的表述:

(一)愛情失落,情慾吞沒了純潔

看到荒原人放縱的情慾時,我總是把他們不自覺的和弗拉基米爾•納博科夫的《

洛麗塔》中那個把對過去歲月的狂戀轉化成戀童癖的男人聯繫在一起。慾念之火,又是一

切的罪惡之源。他們都是因為太留戀過記憶中太過於美好的愛情,因而無法接受改變之後

的現在及未知的未來,走上了兩條看似不同的道路:《洛麗塔》中的男主人公變得只能愛

上未成年少女,而荒原人則過上了有欲無愛的麻木生活。當情慾吞沒了純潔,慾望變成一

場無名烈火,焚燒的不僅是愛情,而且是生活。殊途同歸,......

艾略特的荒原如何反映了戰爭的危害

《荒原》主要反映了第一次世界大戰後西方普遍悲觀失望的情緒和精神的貧困以及宗

教信仰的淡薄而導致西方文明的衰微。詩人筆下的“荒原”滿目荒涼:土地龜裂,石塊發

紅,樹木枯萎,而荒原人精神恍惚,死氣沉沉。上帝上人、人與人之間失去了愛的聯繫。

他們相互隔膜,難以交流思想感情,雖然不乏動物式的性愛。他們處於外部世界荒蕪、內

心世界空虛的荒廢境地。“荒原”的荒是水荒,然而只聽雷聲響,不見雨下來,更增添了

人們內心的焦急。雨水成了荒原的第一需求,詩人通過雷聲暗示了只有精神甘露(皈依宗

教,信仰上帝)才能使荒原人得救。

詩人利用神話傳說,作為對現實生活觀照,在《荒原》裡沒有完整的敘述,而是通過

迂迴曲折的隱喻,影射西方現代文明的墮落和精神生活的枯竭,這就增加了對這些典故不

太熟悉的讀者的解讀困難,也是詩人自己承認的晦澀。當然利用神話建立人類不分時間空

間的宇宙意識,隨意地對現代荒原上的人物和情景作各種比較的對照,這種手法並非T.S.

艾略特獨具,詹姆斯·喬伊斯和葉芝等現代派作家也是這樣創作的。利用神話激發創作想

像是現代作家常有的事。

追逐死亡的荒原人

——論《荒原》的死亡情結

我想沒有人比荒原人更熱烈地期待著死亡吧,這是我們從《荒原》一詩的前言中便可

看出的。“古米的西比兒說‘我要死’”,痛恨著沒有青春與健康的永生,如同追逐死亡

的荒原人。在這首後象徵主義代表作家T.S.艾略特的代表作中,處處瀰漫著陰鬱與死沉的

灰色調,似乎對死亡有著異乎尋常的情結。

正如費爾巴哈所說的,死亡是與生俱來,深入骨髓的。死與生從來就是相互依存的二

元對立體,人們向來貪生惡死,對於死存在著深深的恐懼。荒原人卻超乎尋常的惡生戀死

,亦背棄了基督教“為主而活,為主而死”,主將使為他捨命的人“復活並且永生”的信

仰。也如德謨克利特所認為的,那些愚蠢怕死的人只是由於懷著“對地域的恐懼而願意活

著”,因而他們“雖然活著”卻從來“感覺不到生活的愉快”,“享受不到生活的快樂”

,他們過的實際上是一種非人的生活,至少不是一種真正的人的生活 。事實上,“懼怕死

亡、企圖逃避死亡的荒原人之所以是在追逐死亡,首先就在於這他們過著一種雖生猶死的

生活” ,這也是荒原人有著強烈死亡願望的原因。

一、《荒原》死亡情結的成因

縱觀全詩,荒原人生活在百無聊賴的精神荒漠中,過著荒唐無聊的日子,溺於情慾之

海、歷經戰爭傷害、喪失宗教信仰,內心一片荒蕪,生存陷入無邊困境。這樣的生活沒有

目標與希望,沒有光亮與明天,沒有溫情與依靠,僅有的過程也只剩麻木與蕭條,空洞與

寒冷,人們像活死人一樣。當生活不能帶給人們熱情與快樂,也就失去了活著的意義和價

值。卻又由於本能對於死的畏懼,逃避死亡的方式因此無可避免的是對死亡充滿著渴望的

追逐。對於死亡情結的成因,基於文本,有三個方面的表述:

(一)愛情失落,情慾吞沒了純潔

看到荒原人放縱的情慾時,我總是把他們不自覺的和弗拉基米爾•納博科夫的《

洛麗塔》中那個把對過去歲月的狂戀轉化成戀童癖的男人聯繫在一起。慾念之火,又是一

切的罪惡之源。他們都是因為太留戀過記憶中太過於美好的愛情,因而無法接受改變之後

的現在及未知的未來,走上了兩條看似不同的道路:《洛麗塔》中的男主人公變得只能愛

上未成年少女,而荒原人則過上了有欲無愛的麻木生活。當情慾吞沒了純潔,慾望變成一

場無名烈火,焚燒的不僅是愛情,而且是生活。殊途同歸,......

分析《荒原》第一章

《荒原》第一章《死者的葬儀》主要寫荒原和荒原上的人的意象。詩篇一開始便寫西方人雖死猶生的荒蕪景象。

詩人把他對埂方文化困境的感受上升到哲理的高度,經過意識融合所展示出的既有戲劇色彩又富於啟示錄式的內心獨白。詩人要以他的恐怖之詩來震撼荒原人這個上帝缺席的現實,詩人之詩為我們傳來了上帝回返的訊息,如此,《荒原》也才不是那種雖死猶生的絕望。荒原意識也就是危機意識,荒原之死是再生之死,即用皈依宗教來拯救荒原。

紅樓夢有什麼現實意義

《紅樓夢》在繼承中國古代小說藝術傳統的基礎上,有了很大的創造和發展,達到了我國古典小說前所未有的高峰。問世後,引起人們評論、研究它的濃厚興趣,並形成一門專門的學問――紅學。

《紅樓夢》有很高的藝術成就:

一、《紅樓夢》對中國古典小說的形象塑造進行了一次歷史性的總結,塑造出一大批高度個性化的藝術典型,從而完成了具有中國古代民族特色的現實主義人物藝術的發展歷程。

1. 《紅樓夢》完全改變了以往小說人物類型化、絕對化的描寫,寫出了人物性格的複雜性、豐富性。作者嚴格依照生活的本來面目進行創作,“敢於如實描寫,並無諱飾”,他筆下的人物往往“正邪兩賦,善惡相兼”,大都是多側面、多稜角、多變化的圓形人物,真正打破了“惡則無往不惡,美則無一不美”的傳統人物描寫模式。

2. 《紅樓夢》寫出了人物形象的獨特性格,人各一面,毫不雷同。書中所寫多為年輕女性,年齡、身份、教養、生活環境相近,作者以其精湛的技巧塑造了一批同中有異的藝術典型。之所以能達到如此效果,與作者創造性地運用了多種表現手法有關。第一,打破以往小說的傳奇性特徵,通過日常瑣屑的生活細節,對主要人物的獨特性格反覆皴染。第二,藉助於對比與映襯手法,使人物既立體、豐富,又鮮明、獨特。作者不僅使那些性格不同的人物在對比中顯得異常分明,而且能使那些性格相似的人物顯出各自的獨特性。第三,通過環境描寫和氣氛渲染襯托人物個性。

3. 在《紅樓夢》之前,中國古代小說的心理描寫相當薄弱,《紅樓夢》在人物內心世界的開掘上卻最見功力。作者運用多種方式描寫人物的心理活動,形神畢現,入木三分,成功地揭示出人物的精神世界和內心深處種種隱微曲折的情感。有時是直接以內心獨白的形式將人物的所思所想剖析得細緻入微;有時是將人物的心理活動外化為具體可感的、確定性的動作、語言和景物,以之來間接地傳達人物的心理;有時還將筆觸深入到夢境和潛意識的層面,使心理寫實和主觀表意相結合。《紅樓夢》代表著中國古代小說心理描寫的最高成就。

二、《紅樓夢》工於敘事,徹底擺脫了說書體通俗小說的模式,極大地豐富了小說的敘事藝術,為小說能真實地反映豐富複雜的社會生活和生動地刻劃眾多的人物性格,找到了理想的藝術形式。

1. 寫實與詩化相融合的敘事風格。《紅樓夢》是一部偉大的寫實小說,又是一部表意性很強的詩體小說,它既顯示了生活的原生態又充滿詩意朦朧的甜美感,既是高度的寫實又充滿了理想的光輝,從而形成了其獨特的敘事風格,即寫實與詩化的完美融合。整部小說雄麗深邃而又婉約纏綿,既直面現實人生,有人情世態的充暢刻繪,又富於意韻雅趣,有真摯濃郁的感情色彩。這樣就真正在新型的敘事文學體制中實現了化俗為雅,雅俗兼容,提高了小說的藝術品位,又實現了古代敘事文學與抒情文學藝術傳統的融合創新。

2. 渾然一體的網狀敘事結構。《紅樓夢》徹底突破了古代長篇小說單線結構的方式,採用了多條線索齊頭並進、交相連結又互相制約的網狀結構。全書由神話世界、理想世界和現實世界構成一個立體交叉的宏大結構,把眾多的人物和紛繁的事件組織在一起。同時書中的每個事件無不百面貫通,筋絡相連,都有它的來龍去脈;各個事件互為因果,連環勾牽,毫不間斷。可以說,《紅樓夢》是作者用生活的綵線織成的一幅藝術巨錦,巧奪天工而又自然渾成。

3. 轉換靈活的敘事視角。在敘述者問題上,《紅樓夢》突破了說書人敘事的傳統,作者與敘述者開始分離,作者退隱到幕後,由作者創造的虛擬化以至角色化的敘述人來敘事,在中國小說史上首次自覺採用了頗有現代意味的敘述人敘事方式。在敘事角度問題上,作品創造性地運用敘述人多角度複合敘述,取代了說書人單一的全知......

艾略特 荒原中倫敦城象徵什麼?

第一章《死者的葬儀》,將西方社會描繪為萬物蕭瑟,生機寂滅的荒原。起首幾句便流露出詩人深深的痛苦和無盡的失望和悲哀。春天原本該萬物復甦,生意盎然,而在詩人的筆下,現代文明的象徵―――倫敦卻是一片枯萎的荒原。在這沒有生氣的棲息之所,人不生不死,雖生猶死,心中唯有幻滅和絕望,眼前的世界只氾濫著海一樣的情慾。在這令人窒息的現實中充斥著庸俗卑下的人慾,死亡的陰雲濃濃地罩在了西方世界的上空,人們在渾渾噩噩之中走向死亡。詩人把現實社會比作地獄,現代人視為沒有靈魂的幽靈。

第二章《對弈》。用維吉爾的《伊尼特》、奧維德的《變形記》和莎士比亞的《安東尼與克里奧佩特拉》這些作品中描寫的上流社會男女的淫慾和罪惡與現實低層社會卑鄙齷齪的肉體交易疊映,突出表現精神枯萎,道德墮落的現代生活。物別是《變形記》中翡綠眉拉被國王鐵盧歐斯強姦殺死後變為鶯夜=典故的引用,自然有力地表達了詩歌深刻的主題。對弈即爭鬥,象徵現代人的勾心鬥角,用古代的暴行和現代的罪惡相比較。艾略特認為,現代人重複著古代的人罪惡,世界放縱獸慾,人們成了喪失人性的行屍走肉,說他們“是在老鼠窩裡,在那裡死人連自己的骨頭都丟得精光。”

第三章《火誡》。表現倫敦這現代荒原上庸俗、骯髒、罪惡的生活:聖潔的教堂讚歌中,世界重複著鐵盧的獸行;明亮的月光下,母女登倆幹著賣淫行徑;昏黃的濃霧中,商人為金錢而奔走;精神空虛的青年男女在苟合中打發光陰;人們尋歡作樂後留下的濁物漂浮在昔日詩意盎然的泰晤土河。在詩人看來,情慾之火毀滅了人性也毀滅了大自然,造成了這個“烏有和烏有聯結在一起的現實”。他向佛陀籲請,要讓焚燒物的火來掃盡情欲,拯救人類:“燒啊燒啊燒啊燒啊/主啊你把我拯拔出來/主啊你拯拔/燒啊”。

第四章《水裡的死亡》。通共只有10行,行行都是含義深刻的象徵,有人說它象徵的內容抵得過但丁的一部《煉獄》。人在慾海中死去,死去後忘掉生前的一切,讓他靜靜地在死亡的慾海中反思。艾略特筆下的海既是情慾的象徵,它奪去了人的生命,又是煉獄,它讓人認清自己生前的罪惡。實際上艾略特是要現代人正視自己的罪惡,洗涮自己的靈魂。

第五章《雷霆的話》。重新回到歐洲是一片乾旱的荒原這一主題。詩的起首用耶穌被釘死在十字架上來象徵信仰、理想、崇高的精神追求在歐洲大地上消失,詩人認為,從此歐洲便成了一片可怖的荒原。人們渴望著活命的水,盼望著救世主的出現,盼望著世界的復甦,靈魂的再造。他用《聖經》的典故寫了耶穌復活後的身影。然而基督並未重臨,卻聽見了驚天動地的聲巨響―――革命的象徵。艾略特把社會主義革命視為人類的一場災難。最後,詩人借雷霆的話告誡人們:要施捨、同情、剋制、皈依宗教,這樣大地才會復甦,人們才分擺脫不死不活的處境獲得永久的寧靜。

枯萎的荒原―――庸俗醜惡、雖生猶死的人們―――復活的希望,作為一條主線貫穿了全詩陰冷朦朧的畫面,深刻地表現了人慾橫渡、精神墮落、道德淪喪、生活卑劣猥瑣、醜惡黑暗的西方社會的本來面貌,傳達出第一次世界大戰後西方人對世界、對現實的厭惡、普遍的失望情緒和幻滅感,表現了一代人的精神病態和精神危機,從而否定了現代西方文明。同時,詩歌把西方社會的墮落歸之於人的“原罪”,把恢復宗教精神當作拯救西方世界,拯救現代人的靈丹妙藥,反映出艾略特思想上的保守和反動。

《荒原》在藝術上的成就超過現代派的其他詩作,是一首具有借鑑價值,值得認得認真研究的傑作。這首抒情長詩風格多樣,表現手法不拘一格,柔和了象徵主義、意象主義和玄學派的一些特點。詩中陳述與詠歎,抒情與諷刺,描繪與警句,莊嚴典雅的詩句、滑稽可哂的市井俗語,交織穿......

相關問題答案
什麼是荒原意識?
請談談什麼是品質意識?
什麼是創新意識?
什麼是紅線意識?
什麼是職業意識?
什麼是品質意識? ?
什麼是質量意識 ?
什麼是還原鐵粉?
什麼是高原現象?
什麼是支原體感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