芍藥怎麼種?

General 更新 2024-06-01

怎麼種植芍藥

芍藥的繁殖有播種、扦插和分株法,通常以分株繁殖為主。分株期以九月下旬至十月上旬為宜,將根株掘起,震落附土,用刀切開,使每個根叢具2~3芽,最好3~5芽,然後將分株根叢栽植在準備好的圃地。如果分株根叢較大(具3~5芽),第二年可能有花,但形小,不如摘除使植株生長良好。根從小的(2~3芽),第二年生長不良或不開花,一般要培養2~5年。

播種繁殖以種子成熟後採下即播種為宜,越遲播發芽率越低。芍藥種子有上胚軸休眠現象,播種後當年秋天生根,次年春暖後芽才出土。幼苗生長緩慢,有的芽3~4年才可開花,還有到第5~6年才開花的。

扦插法可用根插或莖插。秋季分株時可收集斷根,切成5~10釐米一段,埋插在10~15釐米深的土中。莖插法在開花前兩週左右,取莖的中間部分由二節構成插穗,插溫床沙土中約一寸半探,要求遮蔭並經常澆水,一個半月至兩個月後既能髮根,並形成休眠芽。

怎麼用花盆種芍藥

芍藥盆栽受土壤侷限性大,首先要了解芍藥的生長特性,才能正確的使其盆栽。芍藥喜光喜肥惡積水,所以花盆最好選用透氣透水性好的泥盆,如果因為美觀可以在泥盆外套盆,塑料或瓷質盆均可。芍藥為肉質根,積水易導致根系腐爛。所以盆土底層要鋪一層直徑3-5cm碎磚或瓦片,上層土壤選用透水性好的腐殖沙壤土,拌入腐熟的基肥,滿足芍藥喜肥的特性。種植時要注意根系舒展不要折斷,如折斷必須用硫磺粉塗抹防腐。種好後現在半陰處休養一週,以後逐步見光至全日照。盯溫多溼,通風差的環境,芍藥花後易生霜黴病,花後剪去花蒂每月噴灑一次多菌靈,就能生長良好。盆栽芍藥易徒長,生長期注意控水和修剪過密枝條。

盆栽芍藥花怎麼養 芍藥花的種植方法介紹

芍藥花盆栽種植技術

芍藥適宜溫暖溼潤氣候條件,具有喜光、喜溫、喜肥和一定的耐寒特性。在年均溫14.5℃,7月均溫27.8℃,極端最高溫42.1℃的條件下生長良好。芍藥是宿根植物。每年3月萌發出土,4-6月為生長髮育旺盛時期,花期5月,果期6-8月,8月中旬地上部分開始枯萎,這時是芍藥甙含量最高時期。

芍藥花既可地栽,又可盆栽家養佈置陽臺,或作為切花進行瓶襁水養。芍藥不僅是名貴花卉,而且其根是卓有療效的中藥。古藥方中,本不分赤芍、白芍,人們在長期的醫藥實踐中,對芍藥藥用的認識也逐步深化。將人工栽培的芍藥,選取肥大的根,入沸水煮熟、晒乾,如此所得的藥材叫白芍。它有養血平肝,斂陰收汗、緩中止痛作用。而將野生芍藥的根與栽培芍藥細瘦的根直接晒乾所得的藥材叫赤芍。它有瀉肝火、散惡血的作用。有入說,開白花的叫白芍,開紅花的叫赤芍,這是不對的。

芍藥喜陽光,耐寒,好肥,夏季喜涼爽氣候。要求肥沃疏鬆、排水良好的沙質壤土。忌鹽鹼土。盆養芍藥宜在秋季10月間進行,需帶泥團或泥塊。如分株的,其塊莖需帶芽眼,否則栽後不長枝葉、不開花。栽後覆土厚於塊莖3~4釐米,並施入基肥,盆土保持溼潤。

盆栽用土可用培養土加入1/10的河沙拌和後上盆種植。

盆栽芍藥宜放置於陽臺上陽光充足處,冬季也無須移人室內。盆土除施基肥外,還須在

春季萌芽、孕蕾時及人秋生長芍芽時施追肥。

生長期間特別是現營期和開花期不可缺水。側蕾出現後可予摘去,以便養分集中,促使頂蕾開花美麗大。花凋謝後應及時剪去花梗,以免結籽,消耗養分。花謝後半個月,即6月下旬進行肥,以及時補充芍藥開花期所消耗的養分,為芍藥進入第二個旺盛生長期準備物質條件,保證來年開花豔麗。霜後,平盆剪去枯萎的地上部分,適當澆水覆土。入冬起至早春的整個休眠期,土壤都應保持溼潤,不可太乾,但排水要暢通,忌積水,否則地下塊根易腐爛致死。越冬期間盆土不要過幹即可。

盆栽芍藥l~2年換盆一次,於10月初進行。換盆時應多保留些宿土。如株叢不大,不要分株。

芍藥一般採用分株繁殖。俗語稱:“春分分芍藥,到老不開花。一故芍藥春季不宜移植,通常於

10月間地上部分枯萎後進行分株。分株時將根株掘出,用利刀順根部裂縫處切開,使每叢帶有

3~5個飽滿充實的芽及下面的根群(切忌傷害芽眼),然後栽於施過基肥的廣口深盆中,覆土至芽頂上3—4釐米,保持盆土溼潤,分株栽植後在第二年即能開花。

芍藥怎樣栽培和管理

更多資訊請查看【花木頻道】芍藥的栽培管理要注意,芍藥喜溫和而較乾燥的氣候,宜栽培於肥沃、深厚、排水良好、疏鬆的砂質土壤中,並以中性土或微鹼性土為佳。芍藥喜陽光,忌烈日曝晒,夏季喜涼爽環境,宜置半陰半陽處。芍藥耐寒、耐旱,也耐陰。芍藥喜肥,栽植前宜施以充足的腐熟堆肥、廄肥和骨粉作基肥。澆水和施肥常結合進行,花前一個月和花後半個月各澆一次水,現蕾後施一次速效性磷肥,可使芍藥花開得大而色豔。每次澆水施肥後,要及時鬆土。芍藥孕蕾時只保留頂部花蕾,側枝花蕾均要去除,以集中養分開大花

。盆栽芍藥忌積水。芍藥花期較短,一般為8-10天,天氣涼爽或置遮蔭處,花期可延續半個月。花謝之後,及時剪去花梗,不使結籽,以免消耗養分。秋冬之際,芍藥可施一次追肥,以利來年開花。

請問芍藥是怎麼種出來的?種它需要什麼注意事項呢?

芍藥的栽培

芍藥為毛茛科、芍藥屬多年生宿根草本植物。有肉質的粗大主根,莖叢生,莖和葉梗有紫紅和綠色兩種。葉互生,二回三出複葉,小葉三裂。花蕾單生於分枝頂端,立夏前後開花。芍藥原產於我國,在大別山、秦嶺及京西百花山等地均有野生種,栽培歷史悠久。芍藥花色鮮豔,形似牡丹,花大略香,花色有純白、微紅、深紅、紫紅、淡紅、金黃等色,有單瓣和重瓣之分,通常栽培供觀賞的為重瓣品種。芍藥根可入藥,味微苦,有鎮痛等功效。現就栽培芍藥的有關知識介紹如下。

一、習性:芍藥性耐寒,喜肥怕澇,喜土壤溼潤,但也耐旱,喜陽光,夏季喜涼爽氣候。盆栽芍藥盛夏烈日下易焦葉,應注意遮陰。芍藥為肉質根,根系較長,故應栽植在肥沃疏鬆、排水良好的沙質壤土中,栽於黏土和低窪積水的地方易爛根。

二、繁殖:芍藥繁殖有分株法和播種法兩種。

1.分株繁殖法:分株時間最好在9月下旬至10月上旬,這時芍藥地上部分已停止生長,根莖養分最充足,分株栽植後,根系尚有一段恢復生長的時間,對來年全株生長有利。先將母株的根掘出,振落附土,晾一天,再順著芍藥的自然分離處將根分開,用利刀切分,每叢根帶有4個至5個芽。根部切口最好塗以硫磺粉,以防病菌侵入,再晾1 天至2天即可分別栽植。露地栽植的芍藥,株距50釐米,行距70釐米,盆栽芍藥,花盆口徑與深度均為40釐米較適宜。以觀花為主的芍藥,應5年至6年分株一次,以採藥為主的芍藥,應3年至5年分株一次。

2.播種繁殖法:8月份芍藥種子成熟時,果實開裂,應隨採隨播種。播前要整地做畦,澆透水,然後播種。播後覆細沙土,厚度為種子直徑的1倍至2倍,經常保持土壤溼潤,必要時上面可蓋上一層玉米秸或稻草,以達遮陰、通風、保溼的目的。秋季播種的當年即可生根,但幼芽在翌年春暖後始能出土。播種的幼苗生長緩慢,發育良好的需3 年至4年始能開花。一般播種芍撫,多為了培育新品種。

三、栽培管理:芍藥定植後不能經常移栽,否則會損傷根部,影響生長和開花,為使芍藥良好生長,每年需進行合理施肥。第一次在3 月份出芽時施用;第二次在4月份現花蕾時施用;第三次在5月下旬花謝後施用;第四次在8月下旬處暑以後,植株孕育翌年花芽時施用;第五次在11月份,在植株周圍開溝施冬肥。每次施肥後,都要澆足水,並應立即鬆土,以減少水分蒸發。雨季應經常中耕除草。

盆栽芍藥,霜降後剪去枯萎枝葉,以防孳生病蟲。越冬期間無需移入室內,放置在陽臺上或房檐下陽光充足處,盆土不要過幹即可。

芍藥開花前,側蕾出現後,可及時摘除,以便養分集中,促使頂蕾花大花美。花謝後,如不打算播種繁殖,應隨時剪去花梗,以免結籽,消耗養分。

四、防治病蟲害:為害芍藥的害蟲有蠐螬、紅蜘蛛和蚜蟲。為防蠐螬咬食芍藥根,每年初春可用1000倍50%辛硫磷稀釋液灌根防治。對紅蜘蛛和蚜蟲可用樂果噴殺。芍藥的病害主要有褐斑病,其症狀是,夏季芍藥葉片上出現褐色斑點,到秋後,葉片逐漸枯萎,甚至全株死亡。防治方法是,從4月份起至秋後止,每月噴波爾多液1次至2次。(閆俊富 李桂英)

一、芍藥的繁殖

芍藥繁殖可用播種、分株、嫁接、組培等方法。當果實採收後,放於室內或陰涼處,每2—3天翻1次,10—15天后,果皮自裂放出種子即可播種。播種前用水選法將水中下沉的飽滿顆粒取出,用50~C的溫水浸種,24—48小時後種皮脫膠變軟,種皮厚的,可用硫酸浸種2—3分鐘或用95%酒精浸種30分鐘,用清水沖洗乾淨。點播按行距6—9釐米,株距3—4釐米進行播種。播後覆土1—2釐米並蓋地膜,地膜上覆土6—8釐米以保墒。1個......

買的芍藥的球莖回來怎麼種植

芽向上埋土裡,深度是芋上能埋土一二寸,坑裡可用有機肥

怎樣種植芍藥

人工栽培

繁殖方法

芍藥傳統的繁殖方法是用:分株、播種、扦插、壓條等方法繁殖,其中以分株法最為易行,被廣泛採用。播種法僅用於培育斷品種、生產嫁接牡丹的砧木和藥材生產。觀賞品種的快速繁殖,是一項急待解決的課題,一直寄希望於組織培養,國內外都進行了許多工作,至今雖有進展,但距實際應用尚有相當距離。   分株法   分株法是芍藥最常用的繁殖方法,芍藥產區的苗木生產,基本採用此法繁殖。其優點有三:一是比播種法提早開花,播種苗4-5年開花,而分株苗隔年即可開花;二是分株操作簡便易行,管理省工,利於廣泛應用;三是可以保持原品種的優良性狀。缺點是繁殖係數低,三年生的母株,只能分3-5個子株,很難適應和滿足現代化大生產及不斷飛速增長的國內外花卉市場的需要。這一直是困擾芍藥苗木生產的一大難題。   1.分株時間   芍藥的分株,理論上講,從越冬芽充實時到土地封凍前均可進行。但適時分株栽植,地溫尚高,有利於根系傷口的癒合,並可萌發新根,增強耐寒和耐旱的能力,為次年的萌芽生長奠定基礎。不可過早分株,以免發生秋髮現象,影響翌年的生長髮育;亦不宜過遲分株,其時地溫已不能滿足芍藥髮根的需要,以致次年新株生長不良;若遲至春天分株栽植,芽萌發出土,因春季氣溫漸高、空氣溫度小,蒸騰量大,分株後根系受傷,不能正常吸收水分和養分,造成斷株生長十分衰弱,甚至死亡,所以我國農諺有“春分分芍藥,到老不開花”之說。芍藥分株適期一般較牡丹為早,荷澤的農諺“七月芍藥,八月牡丹(指農曆月份)”,是說在菏澤,從8月底芍藥就可以分株了,直至9月下旬(處暑至秋分)。而揚州在9月下旬到11月上旬分株。分株苗經三四年生長又可再次分株。年久不分,會因根系老朽,植株生長衰弱,開花不良。   2.分株方法   分株時細心挖起肉質根,儘量減少傷根,挖起後,去除宿土,削去老硬腐朽處,用手或利刀順自然縫隙處劈分一般每株可分3-5個子株,每子株帶3-5個或2-3個芽;母株少而栽植任務大時,每子株也可帶1-2芽,不過恢復生長要慢些,分株時粗根要予以保留。若土壤潮溼,芍藥根脆易折,可先晾一天再分,分後稍加陰乾,蘸以含有養分的泥漿即可栽植。 在園林綠地中,芍藥栽植多年,長勢漸弱急待分栽,又不能因繁殖影響花期時遊人觀賞,可用就地分株的方法,用鍬在芍藥株旁挖一深穴,露出部分芍藥根,然後,用利鏟將芍藥株切分,儘量減少對原株的震動,取出切分下來的部分,進行分株栽植,方法同上一般以切下原株的一半為宜。挖出的深穴,可加人適量肥料摻土壓實。也可以用隔行分栽或隔株分栽的方法,這樣,可在不影響景觀的前提下,分株復壯,只是要連續分株2-3年而已。但是,因為芍藥忌連作,隔行或隔株分栽的方法,不可連續應用,否則病蟲害發生嚴重,生長不良,甚至死亡率大為增加。   芍藥作藥用栽培時,芍藥產區多用芍頭分株繁殖,秋天挖出母株,將粗根全部切下藥用,而將帶芽的芍頭作為繁殖材料。首先去除無芽和病腳的芍頭,將芍頭切分成塊狀,每塊帶壯芽2-3個,芍頭厚2釐米,過厚主根不壯,多分叉,過薄則養分不足。最好隨切分,隨栽植,若不能及時栽植,不要切分,芍頭可沙藏備用。宜於8月上旬到9月下旬栽植。   3.分株後管理   栽植深度以芽入土2釐米左右為宜,過深不利於發芽,且容易引起爛根,葉片發黃,生長也不良,過淺則不利於開花,且易受凍害,甚至根莖頭露出地面,夏季烈日暴晒,導致死亡。如果分株根叢較大(具3~5芽),第二年可能有花,但形小,不如摘除使植株生長良好。根從小的(2~3芽),第二年生長不良或不開花,一般要培養2~5年。   播種法   芍藥的果實為蓇葖,每個蓇葖含種子1-......

三月份如何種植芍藥

【生長習性】 野生於山坡、山谷和灌木叢中。適宜溫和溼潤,陽光充足的氣候。耐寒,抗乾旱。忌連作。

【繁殖方法】 用芍頭繁殖,也可用種子繁殖。

1.選地與整地:芍藥為深根系植物,以排水良好,土層深厚,疏鬆肥沃的砂質壤土為好。每畝施基肥3 000千克,深耕30釐米,然後耙細整平,做寬1.2~1.5米的畦,畦間開排水溝。

2.芍頭繁殖

(1)芍頭的挑選:先把刨下的芍根從芍頭著生處割下,根加工入藥。留下的芍頭,選其形狀粗大,芽頭飽滿的,縱切成數塊,每塊帶有粗壯的芽苞2—3個,供種苗用。芍頭宜隨收,隨切芽,隨種。一畝芍藥所產的芍頭,可栽3—4畝。

(2)芍頭的貯藏:芍頭可貯藏,秋栽或春栽。選高燥陰涼處,挖寬50釐米,深40釐米的溝,將芍頭按順序堆放,厚約20釐米,上蓋一層溼潤的沙,芍頭稍露出。如春栽,北方天氣變冷時,加蓋稻草或草簾子。

(3)栽種:秋栽芍頭先長根後發芽,成活率高;春栽芍頭先發芽後長根,成活率較低,故以秋栽為好,9月上旬至10月上旬為宜。按行株距50釐,米X40釐米挖穴,芽頭向上,埋入穴內,覆土4釐米左右,栽後澆水。每畝種植2 500~3 000株較適宜。春栽與秋栽方法相同。每畝用種秧100千克。

3.種子繁殖:8月下旬至9月初收穫種子,採收後及時播種,不然,則需將種子與溼沙按1:3混合後沙藏促進種子後熟,於翌年春季3月下旬至4月上旬播種。秋播於9月中下旬,按行距15釐米開溝,深2—3釐米,在溝內按粒距3—5釐米播入種子,覆土後稍加鎮壓,澆水。翌年4月上旬出苗,生長1年後移栽。每畝播種量3廣4千克。

【田間管理】

1.中耕除草:幼苗出土後,及時中耕除茸,不宜深,以免損傷幼根。夏季乾旱時應中耕保墒,每年中耕除草3—4次。

2.追肥:芍藥是喜肥植物。第一年因芍根太嫩,少追肥或不追肥。栽後第二年起,每年追3次肥:第一次在3月下旬,每畝施人畜糞水1 000千克;第二次4月中旬,每畝施人畜肥水l 500千克,過磷酸鈣15千克或餅}]E30千克;第三次在秋季lo月中旬,每畝施廄肥2 500千克,溝施,施後澆水。

3.摘蕾:除留種外,一般在現蕾時將其花蕾摘除,促進植株和根的生長。

4.間作:栽後1~2年內,植株生長緩慢,發棵小,為充分利用土地,可間作蔬菜、豆類、芝麻作物。

【病蟲防治】 主要病害有鏽病。葉背生有黃色至黃褐色的顆粒狀物,後期葉背在夏孢子堆里長出暗褐色的刺毛狀物。防治方法:發病初期,噴萎鏽靈500倍液或0.3-0.4波美度石硫合劑。

【採收加工】 芍藥以根入藥。用種子育苗的4—5年,用芍頭栽種的3~4年收穫。於9月採挖,除去根莖及鬚根,洗淨,颳去粗皮,入沸水中略煮,使芍根發軟,撈出晒乾。一般畝產幹品250千克。

芍藥怎麼種,芍藥種植技術

芍藥種植,有兩種方法,一個是移栽種植,一個是窩播種植,移栽是將苗圃的苗移栽,窩播是是整好了的地按株行距一窩一窩的播2至3粒種子播下,窩播和移栽之前深耕土地,上足肥料有機肥一畝5000斤,翻勻,打箱,箱寬3尺,清明節種植,株距9寸,行距7寸,注意保墒除草,有白粉病用多菌靈800至1000倍液噴霧,有蚜蟲用敵殺死1000倍液滅殺。苗圃要把苗圃地整好肥上足,清明節前後播種,罩薄膜,注意保墒,溫度不能超過33度,苗高1寸至1.5寸間苗,間距1寸至1.5寸,苗高4至6寸移栽,移栽前陰雨天揭棚煉苗3天,開始移栽。花可賣,秋季收種子,初冬前根入藥。

芍藥怎麼盆栽

芍藥一般是地栽,如果盆栽一定要用大盆。喜肥喜光。對土壤要求不嚴,很好養,我以前經常栽。

相關問題答案
芍藥怎麼種?
山藥怎麼種植?
芍藥什麼時候種植?
山藥是怎麼種植的?
怎麼種發財樹?
怎麼種花生高產?
桃子核怎麼種盆栽?
牛油果籽怎麼種植方法?
牡丹花根怎麼種?
中藥怎麼喝才不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