稅收效率原則包括哪些?

General 更新 2023年10月15日

稅收的原則包括哪些內容

一、公平原則

稅收公平原則,就是政府徵稅,包括稅制的建立和稅收政策的運用,應確保公平,遵循公平原則。公平是稅收的基本原則。

二、效率原則

稅收效率原則,就是政府徵稅,包括稅制的建立、稅收政策的運用和整個稅收管理,都是應講求效率,遵循效率原則。稅收不僅應是公平的,而且應是有效率的。這裡的效率,通常有兩層含義:一是行政效率,也就是徵稅過程本身的效率,它要求稅收在徵收和繳納過程中耗費成本最小;二是經濟效率,就是徵稅應利於促進經濟效率的提高,或者,至少對經濟效率的不利影響最小。

三、適度原則

稅收適度原則,就是政府徵稅,包括稅制的建立和稅收政策的運用,應兼顧需要與可能,做到取之有度。這裡,“需要”是指財政的需要,“可能”則是指稅收負擔的可能,即經濟的承受能力。遵循適度原則,要求稅收負擔適中,稅收收入既能滿足正常的財政支出需要,又能與經濟發展保持協調和同步,並在此基礎上,使宏觀稅收負擔儘量從輕。

四、法治原則

稅收的法治原則,就是政府徵稅,包括稅制的建立、稅收政策的運用和整個稅收管理,應以法律為依據,以法治稅。法治原則的內容包括兩個方面:稅收的程序規範原則和徵收內容明確原則。前者要求稅收程序——包括稅收的立法程序、執法程序和司法程序——法定;後者要求徵稅內容法定。稅收的法治原則,是與稅收法學中的“稅收法律主義”相一致的。

什麼是稅收效率原則

你好!

稅收效率原則是用指儘可能少的人力,物力,財力消耗取得儘可能多的稅收收入,並通過稅收分配促使資源得到合理有效的配置。

稅收效率原則的簡介

資源有效配置,提高經濟效率為目標的稅收制度準則。稅收原則之一。

稅法基本原則的稅收效率

在一般含義上,稅收效率原則所要求的是以最小的費用獲取最大的稅收收入,並利用稅收的經濟調控作用最大限度地促進經濟的發展,或者最大限度地減輕稅收對經濟發展的妨礙。它包括稅收行政效率和稅收經濟效率兩個方面。 稅收的行政效率可以從徵稅費用和納稅費用兩方面來考察。徵稅費用是指稅務部門在徵稅過程中所發生的各種費用。比如,稅務機關的房屋、建築、設備購置和日常辦公所需要的費用,稅務人員的工薪支出等。這些費用佔所徵稅額的比重即為徵稅效率。徵稅效率的高低和稅務人員本身的工作效率又是密切相關的。而且對不同的稅種,其徵稅效率也會存在很大的差異。一般而言,所得稅的徵收,單位稅額所耗費的徵稅費用最高,增值稅次之;而按銷售額徵收的銷售稅,單位稅款耗費的徵收費用又低於增值稅。納稅費用是納稅人依法辦理納稅事務所發生的費用。比如,納稅人完成納稅申報所花費的時間和交通費用,納稅人僱傭稅務顧問、會計師所花費的費用,公司為個人代扣代繳稅款所花費的費用等。相對於徵稅費用,納稅費用的計算比較困難,如將納稅申報的時間折算成貨幣,這本身就不是一件容易的事。又如,由於徵稅使納稅人憂慮不安,實際上付出了心理費用。因此,有人把納稅費用稱為稅收隱蔽費用。從數量方面看,馬斯格雷夫認為,納稅費用通常要大於徵稅費用。稅收的行政效率問題實際上早在亞當.斯密時期就受到了研究者的重視,亞當.斯密的便利原則、最少徵收費用原則,以及其後瓦格納的稅務行政原則其實都是著眼於此。為了提高稅收的行政稅率,一方面應當採用先進的徵收手段,節約費用,提高效率,堵塞漏洞,嚴厲打擊偷稅、騙稅行為;另一方面,也應儘可能簡化稅制,使稅法語言準確明白,納稅手續便利透明,儘量減少納稅費用。稅收的經濟效率的主旨在於如何通過優化稅制,儘可能地減少稅收對社會經濟的不良影響,或者最大程度地促進社會經濟良性發展。處在不同歷史時期和不同經濟體制背景下的學者對這個問題有著不同的結論。在資本主義經濟興起的初期和以自由競爭為基礎的市場機制較好地運行的發展時期,人們所關注的稅收效率完全被理解為稅收中性的同義詞,稅收中性原則成為了人們判斷稅收是否高效和優良的重要標準。稅收中性原則起源於亞當.斯密的“看不見的手”的理論,並在19世紀末首先由英國新古典學派的代表人物馬歇爾所倡導。稅收中性原則的基本涵義是,國家課稅時,除了使人民因納稅而發生負擔以外,最好不要再使人民遭受其他額外負擔或經濟損失。據此原則,一個比較理想的稅收制度對個人的生產和消費決策皆無影響,不會扭曲資源的配置。隨著社會的發展,稅收效率原則的內涵也在演變之中。如從20世紀30年代末到70年代初,西方發達國家的稅收政策受凱恩斯主義國家干預經濟的理論所左右,即主張運用稅收糾正市場存在的缺陷,調節經濟的運行。到了20世紀70年代中後期,在政府幹預經濟部份失靈或失效的情況下,凱恩斯的宏觀經濟理論不斷受到貨幣主義、供給學派、新自由主義學派的衝擊和挑戰。這些學派力主減少國家干預,依靠市場經濟自身的力量來保證經濟的運轉。稅收中性思想又有所復歸和再發展,並已成為以美國為代表的西方發達國家進行稅制改革的基本理論依據。非市場經濟的社會主義國家以及其他一些發展中國家在看待稅收的經濟效率問題時其出發點和著眼點是不同的。如何利用稅收的財政職能、經濟調節職能、社會政策職能促進社會的穩定和經濟的發展是這些國家最為關心的,至於稅收對資源的市場配置效果的負面影響則沒有必要考慮,因為市場不是這些國家配置資源的主導方式。如果說稅收中性思想所要求的是應當儘可能減少稅收的負面效應,使市場能更大程度地發揮其對資源配置的作用的話,那麼在非市場經濟國家,稅......

稅收效率原則的稅收理論

現代稅收理論一般把稅收效率原則概括為3個方面1生態效率角度 稅收生態效率是21世紀的理論創新,體現了稅收以可持續發展為核心的稅制。2經濟運行角度 稅收分配要有利於經濟運行,促進國民經濟穩定增長和微觀經濟效益的提高。政府徵稅是將私人經濟部門佔有和使用的資源轉移給政府部門的過程如果稅收分配不當,就會造成對市場經濟的扭曲,影響生產者和消費者的正確決策,給社會帶來福利損失,形成所謂稅收超額負擔,因此,徵稅要遵循效率原則,使社會承受的超額負擔最小,並形成較小的稅收成本換取較大的所得(即效率)3稅務行政角度 在徵稅過程中徵稅主體支出的費用佔收入的比例要儘可能地最小。

如何理解稅收的效率原則的內涵和要求

稅收效率原則可以分為稅收的經濟效率原則和稅收本身的效率原則兩個方面。

稅收的經濟效率原則經濟資源配置和經濟機制運行的影響,要使稅收超額負擔最小化和儘量增加稅收的額外收益。要提高稅收經濟效率,必須在有利於國民經濟有效運轉的前提下,一方面儘可能壓低稅收的徵收數額,減少稅收對資源配置的影響度;另一方面,儘可能保持稅收對市場機制運行的中性,並在市場機制失靈時,將稅收作為調節槓桿加以有效糾正。

稅收本身的效率原則是指稅務行政管理方面的效率,檢驗稅收本身效率的標準在於稅務支出佔稅收收入的比重。提高稅收本身效率的途徑有三:一是運用先進科學方法管理稅務,以節省管理費用;二是簡化稅制,使納稅人易於掌握,以壓低執行費用;三是儘可能將執行費用轉化為管理費用,以減少納稅人負擔或費用分佈的不公,增加稅務支出的透明度。

稅法基本原則有哪些?

我國稅法的基本原則主要有稅收法定原則、公平原則、效率原則和社會政策原則。

所謂稅法的基本原則,是指一國調整稅收關係的基本規律的抽象和概括,是貫穿稅法的立法、執法、司法和守法全過程的具有普遍性指導意義的法律準則。

如何理解稅收的公平與效率原則

(一)效率與公平的相容性

稅收的效率與公平是密切相關的,甚至可以認為它們是互為前提、互相促進的。一方面,效率是公平龔前提。沒有效率,公平只是淺層次的公平,即使形式上留有公平的痕跡,也不過是無本之木。另一方面,公平也是效率的前提。因為失去了稅收的公平就不可能實現經濟的高增長,效率的標誌就無法反映。可見,效率與公平的選擇不能顧此失彼,應該將相容性發揮得淋漓盡致。

(二)公平與效率的不相容性

公平與效率歷來是一對難解的矛盾,其間存在著很深的排他性。要麼強調效率以犧牲公平為代價,換取效率的提高;要麼強調公平,以犧牲效率為代價,換取公平的實現。

(三)效率與公平的選擇

通過上述分析,必須正確處理好稅收效率與公平的關係。在“魚”和“熊掌”不能兼得的情況下,要注重解決主要矛盾。新稅制條件下,我國效率與公平的選擇應該是效率優先,兼顧公平。

選擇題:現代稅收的三項最高原則是()A、財政原則B、公平原則C、效率原則D、穩定原則

財政原則

稅收的財政原則的基本含義是:一國稅收制度的建立和變革,都必須有利於保證國家的財政收入,亦即保證國家各方面支出的需要。自國家產生以來,稅收一直是財政收入的基本來源。

公平原則

稅收公平原則,就是政府徵稅,包括稅制的建立和稅收政策的運用,應確保公平,遵循公平原則。

效率原則

稅收效率原則,就是政府徵稅,包括稅制的建立和稅收政策的運用,應講求效率,遵循效率原則。

稅收公平和效率原則有何區別與聯繫

(一)公平是稅收的基本原則,在亞當·斯密的稅收四原則中,公平原則列為首位.稅收公平,首先是作為社會公平問題而受到重視的.稅收本來就是政府向納稅人的無償徵收,雖然有種種應該徵稅的理由,但從利益的角度看,徵稅畢竟是納稅人利益的直接減少,因此,納稅人對徵稅是否公平、合理,自然就分外關注.在現代經濟中,稅收公平原則事實上不僅包括社會公平,還包括經濟公平.稅收的經濟公平包括兩個層次的內容:首先是要求稅收保持中性,即對所有納稅人同等對待,以便為其創造一個合理的稅收環境,促進經營者進行公平競爭.其次是對於客觀上存在的不公平因素,如資源稟賦差異等,需要通過差別徵稅實施調節,以創造大體同等或說大體公平的競爭環境.經濟的發展使各類經濟組織成為重要的納稅主體,與個人相比,它們要求經濟方面的公平比社會公平更迫切、更現實.而且,經濟公平也是稅收效率原則的必然要求.稅收公平,特別是經濟公平,對我國向市場經濟體制轉軌過程中的稅制建設與完善具有重要的指導意義.因為,我國市場發育還相當不健全,導致不公平競爭的外部因素較多,同時,適應市場經濟發展要求的稅制體系也有待進一步完善,因此,如何使稅制更具公平,為市場經濟發展創造一個公平合理的稅收環境,是我國進一步改革稅制的重要研究課題.

(二)稅收效率原則. 這裡的效率,通常有兩層含義:一是行政效率,也就是徵稅過程本身的效率,它要求稅收在徵收和繳納過程中耗費成本最小;二是經濟效率,就是徵稅應有利於促進經濟效率的提高,或者對經濟效率的不利影響最小.遵循行政效率是徵稅最基本、最直接的要求,而追求經濟效率,則是稅收的高層次要求,它同時也反映了人們對稅收調控作用認識的提高.

(三)稅收公平與效率原則的關係

稅收的公平與效率原則是既矛盾又統一的,矛盾性表現在:在具體的稅收制度中往往很難兼顧公平與效率.公平原則強調量能負擔,而效率原則強調稅收應儘量避免對經濟產生干擾,實現資源的有效配置和經濟的穩定與增長,要實現這一目標,就可能拉開貧富差距,從而破壞公平原則.但從整個經濟運行的方面來看,公平原則是實現稅收效率原則的前提.只有以達到一定程度的公平原則為前提,才能談及效率問題.如果不以一定的公平為前提,政府徵稅就不會為納稅人接受進而影響市場的公平競爭,扭曲經濟活動主體的經濟行為,當然也就無法提高效率.從另一方面看,效率原則為公平原則的實現提供了動力.效率的提高可以保障公平更好地實現.盲目的平均主義並不是真正意義上的公平,只有在整個經濟都很活躍的時候,人們的生活提高一個層次,公平程度也就會向前邁進一步.

相關問題答案
稅收效率原則包括哪些?
合作原則包括哪些內容?
房產稅原值包括哪些?
企業所得稅時收入總額都包括哪些 ?
審計準則包括哪些內容?
有機化工原料包括哪些?
收益性支出包括哪些?
心理學原理包括哪些?
稅收建築業包括哪些?
免稅收入包括哪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