春聯及含義?

General 更新 2024-05-17

春節對聯和意思

伐世歲月當代好 千古江山今朝新 橫批:萬象更新

百萬年的歲月咱們當代人最好,千萬年自古流傳的江山今年最新.一切都是新的開始.

春花含笑意 爆竹增歡聲 橫批:喜氣盈門

春天的花朵含笑來臨,噼叭的爆竹聲讓大家歡聲笑語.歡喜的氣味送進門來.

春聯對歌民安國泰 喜字成雙花好月圓 橫批:國泰民安

春聯及春聯的 含義

梅開春爛漫 竹報歲平安 意思:表達了人們對新的一年的美好祝願. 又是一年芳草綠 依然十里杏花紅 意思:描繪了美麗的春光 勤勞門第春光好 和睦人家幸福多 意思:歌頌了人民幸福美好的生活 春回大地千山秀 日照神州百業興 意思:表現了祖國欣欣向榮的景象 大順大財大吉利 新春新喜新世紀 意思:表達了人們對新的一年的美好祝願. 春風入喜財入戶 歲月更新福滿門 意思:描繪了美麗的春光 壯麗山河多異彩 文明國度遍高風 意思:表現了祖國欣欣向榮的景象 一乾二淨除舊習 五講四美樹新風 意思:表達了人們對新的一年的美好祝願. 日出江花紅勝火 春來江水綠如藍 意思:描繪了美麗的春光 和順一門有百福 平安二字值千金 意思:歌頌了人民幸福美好的生活

春聯的意思

春聯,就是春節期間貼的對聯,也叫"門對","春貼","對聯","對子",是一種獨特的中國文學形式,它以工整、對偶、簡潔、精巧的文字描繪時代背景,抒發美好願望。春節貼春聯是中華民族傳統習俗,每逢春節,無論城市還是農村,家家戶戶都要精選一副大紅春聯貼於門上,一副副春聯,似家家戶戶向春天發出的請柬,又似春天給家家戶戶送來的喜帖;不僅增添了節日的喜慶氣氛,表達了人們對美好願景、幸福生活的殷殷期盼;而且從風格不同、內容豐富的對聯中,可以感受到中華文化的博大精深,感受到淳厚的鄉風民俗和濃郁的年味,感受到萬家團圓、和和美美、喜氣洋洋的春節歡欣。

春聯,起源於桃符。"桃符"是周代懸掛在大門兩旁的長方形桃木板。據《後漢書、禮儀志》說,桃符長六寸,寬三寸,桃木板上書"神荼"、"鬱壘"二神。"正月一日,造桃符著戶,名仙木,百鬼所畏。"所以,清代《燕京時歲記》上說:"春聯者,即桃符也。"

五代時,西蜀的宮廷裡,有人在桃符上提寫聯語。據《宋史、蜀世家》說:後蜀主孟昶令學士章遜題桃木板,"以其非工,自命筆題雲:';新年納餘慶,嘉節號長春';",這便是我國的第一副春聯。直到宋代,春聯仍稱"桃符"。王安石的詩中就有"千門萬戶幢幢日,總把新桃換舊符"之句。宋代,桃符由桃木板改為紙張,叫"春貼紙"。

明代,桃符才改稱"春聯"。明代陳雲瞻《簪雲樓雜話》中載:"春聯之設,自明太祖始。帝都金陵,除夕前忽傳旨:公卿士庶家門口須加春聯一幅帝微行時出現。"朱元璋不僅親自微服出城,觀賞笑樂,他還親自題春聯。他經過一戶人家,見門上不曾貼春聯,便去詢問,知道這是一家閹豬的,還未請人代寫。朱元璋就特地為那閹豬人寫了"雙手劈開生死路,一刀割斷是非根"的春聯。聯意貼切、幽默。經明太祖這一提倡,此後春聯便沿習成為習俗,一直流傳至今。

附:幾副經典春聯:

新年納餘慶;

嘉節號長春。

——這是五代十國蜀國國君孟昶的一幅桃符對聯,也是我國有歷史記載的第一副春聯,從字面上看,“納”即“享受”;“餘慶”,舊指“先代的遺澤”,《易經•坤•文言》:“積善之家,必有餘慶。”上聯的大意是:新年享受著先代的遺澤.下聯的大意是:佳節預示著春意常在。全連蘊含著喜迎新春、祈求幸福的意思。對聯的頭尾還嵌入“新春”兩個字,中間嵌入了“嘉節”兩個字,合起來“新春嘉節”,非常巧妙。

一元復始;

萬象更新。

——這是一副傳統春聯,深得世人喜愛,所以使用非常普遍廣泛,影響較大。聯意為:新的一年又開始了,世間一切事物都除舊佈新,得以新生和發展。“一元復始”,指新的一年又要開始。“萬象”,指宇宙間的一切事物或景象。“更新”,除舊佈新。聯語緊切新春佳節世人辭舊迎新的心態,簡潔明快,言約意豐,凝鍊工整。因此,人們除了單獨作春聯外,還常常以它為春聯的基本詞組,構成較長的新春聯,如“一元復始春光好;萬象更新喜氣多。”“瑞氣盈門,一元復始;春風拂面,萬象更新。”等。

人登壽域;

世躋春臺。

——這也是一副傳統春聯。春為一歲之首。中國民俗,不論出生在哪個月份,大多以“過一年,長一歲”推算,而健康長壽又幾乎是所有人的願望。此聯就是表達的這個祝福。......

100幅春聯並簡要的寫出寓意

1、春臨大地百花豔 節至人間萬象新 橫批:萬事如意

對仗工整,用春天的景象與春節的人間相媲美,真是巧奪天工。

2 上聯:華夏有天皆麗日 下聯:神州無處不春風 橫批:春滿人間

簡評:“華夏”與“神州”,皆指輝煌的中華民族;“有天皆麗日”和“無處不春風”寫得更為精妙,描繪出一幅春意盎然、春光明媚的風景圖,“麗日”對“春風”,一靜一動,動靜結合;橫批則貫連上下聯,畫龍點睛。整幅對聯,詞詞都有吞山河、貫長虹的氣勢。觀後,使人驚歎不已,拍案叫絕,引發人們無限的遐想。

3.春滿人間百花吐豔 福臨小院四季常安 橫批:歡度春節寓意春風滿人間、百花遍地開,一派春和景秀的好景;福氣來到宅院,一年四季常常安和。

春節對聯的意義?

對聯是我國人民普遍喜愛的一種民族文化形式,在人民群眾遇到婚喪喜慶、節假、壽辰等重要事件或時刻,都喜歡用它來表示慶賀或悼念之情。這種對聯在春節時期應用最廣,稱之為春聯。

春聯,也叫"門對","春貼","對聯","對子",是一種獨特的中國文學形式。它以工整、對偶、簡潔、精巧的文字描繪時代背景,抒發美好願望。每逢春節,無論城市還是農村,家家戶戶都要精選一副大紅春聯貼於門上,辭舊迎新,以增加節日的喜慶氣氛。餘亞飛《迎新歲》稱:“喜氣臨門紅色妍,家家戶戶貼春聯;舊年辭別迎新歲,時序車輪總向前。” 家門口貼上春聯的時候,意味著過春節正式拉開序幕。傳統春聯是由人手以毛筆書寫,現在亦有機器印製的春聯。春聯的種類較多,有街門對、屋門對等,每幅春聯都有橫批。

有些地區“春聯”也是各種春貼的統稱,而有些地區又把條狀、不成對的春貼稱為春條、春揮。朝鮮則有立春榜、立春書、立春貼等名稱,簡稱春榜、春貼等。

春聯,起源於桃符(周代懸掛在大門兩旁的長方形桃木板)。據《後漢書·禮儀志》所載,桃符長六寸,寬三寸,桃木板上書降鬼大神“神荼”、“鬱壘”的名字。“正月一日,造桃符著戶,名仙木,百鬼所畏。”所以,清代《燕京時歲記》上記載:“春聯者,即桃符也。”五代十國時,宮廷裡,有人在桃符上題寫聯語。《宋史·蜀世家》說:後蜀主孟昶令學士辛寅遜題桃木板,“以其非工,自命筆題雲:‘新年納餘慶,嘉節號長春’”,這便是中國的第一副春聯。直到宋代,春聯仍稱“桃符”。王安石的詩中就有“千門萬戶瞳瞳日,總把新桃換舊符”之句。宋代,桃符由桃木板改為紙張,叫“春貼紙”。

據說五代時的後蜀國國君孟昶是個喜歡標新立異的國君,在公元964年歲尾的除夕,他突發奇想,讓他手下的一個叫辛寅遜的學士,在桃木板上寫了兩句話,作為桃符掛在他的住室的門框上。這兩句話是“新年納餘慶,嘉節號長春”。第一句的大意是:新年享受著先代的遺澤。第二句的大意是:佳節預示著春意常在。由此開始,桃符的形式和內容都發生了變化,這不僅表現在開始用駢體聯語來替代“神荼”、“鬱壘”,而且還擴展了桃符的內涵,不只是避邪驅災,還增加了祈福、祝願的內容。這就成了中國最早的一副春聯。

到了宋代,在桃木板上寫對聯,已經相當普遍了。王安石的《元日》詩中寫的“爆竹聲中一歲除,春風送暖入屠蘇。千門萬戶瞳瞳日,總把新桃換舊符”就反映了每到除夕之日,家家戶戶掛桃符(即今春聯)的盛況。同時,隨著門神的出現和用象徵喜氣吉祥的紅紙來書寫桃符,以往的桃符所肩負的驅邪避災的使命逐漸轉移給門神,而桃符的內容則演化成用來表達人們祈求來年福運降臨和五穀豐登的美好心願。

“春聯”一詞的出現,則是在明代初年。當年明太祖朱元璋當上皇帝之後,喜歡排場熱鬧,也喜歡大戶人家每到除夕貼的桃符,就想推廣一下。在一年的除夕前他頒佈御旨,要求金陵的家家戶戶都要用紅紙寫成的春聯貼在門框上,來迎接新春。大年初一的早晨,朱元璋微服巡視,挨家挨戶察看春聯。每當見到寫得好的春聯,他就非常高興,讚不絕口。在巡視時見到一家沒有貼春聯,朱元璋很是生氣,就詢問什麼原因,侍從回答說:“這是一家從事殺豬和劁豬營生的師傅,過年特別忙,還沒有來得及請人書寫。”朱元璋就命人拿來筆墨紙硯,為這家書寫了一副春聯:“雙手劈開生死路 ,一刀割斷是非根。”寫完後就繼續巡視。過了一段時間,朱元璋巡視完畢返回宮廷時,又路過這裡,見到這個屠戶家還沒有貼上他寫的春聯,就問是怎麼回事。這家主人很恭敬地回答道:“這副......

春聯的寓意

春聯是古時的桃符逐漸演化而來的,而桃符是用來避邪的,是給人帶來好運的,所以春聯寓意是好運,吉祥如意。

相關問題答案
春聯及含義?
如沐春風的含義?
春聯及意思?
古詩裡面網名及含義?
中國環保標誌及含義?
徽標及含義?
春字的含義?
接近開關型號及含義?
五星紅旗的來歷及含義?
詩歌常見意象及含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