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教育自私的孩子?

General 更新 2023年10月15日

任性、自私的小朋友要怎樣教育

什麼叫任性呢?我們先舉幾個例子來分析。

——小明已上小學六年級了,爸爸媽媽帶他上公園,孩子想跑著玩,爸爸媽媽不讓,非要拉著孩子,孩子說什麼也不聽,自己跑到山坡上玩去了。家長生氣的說:“這孩子真任性,再這樣不聽話,下次不帶你來了。”

——小剛特別喜歡製作飛機模型,一干起來什麼也不顧了。每當這時,媽媽叫他去買東西他都不動。媽媽指責他,他更擰,說:“不去!不去!就是不去!”氣的媽媽說道:“我那輩子倒黴生了你這麼個擰種。”

——小紅跟媽媽到商店去買東西,看到玩具槍就不走了,非讓媽媽給買。媽媽說咱家有好幾支了,不能再買了。小紅說什麼也不依,坐在地上不起來,媽媽生氣的打了他一巴掌,他就躺到地上打滾。最後,媽媽還是妥協了,說:“這孩子天生的這麼擰,沒治了。”

上面三個例子,家長都說孩子是任性。很多家長判斷孩子是否任性的根據是孩子聽不聽家長的話來確定的,這是不準確的。孩子不聽家長的話原因很多,有的是任性,有的不是任性,甚至是優點。

前面提到的第一個例子就不能算任性,而是孩子正常的心理要求。孩子到了高年級獨立意志增強,不希望家長在把他們栓在身邊。雖然家長認為孩子自己上山危險,但孩子自己心裡有把握,認為家長的操心是多餘的。任性與獨立性只有一步之差,有時很難分辨。孩子到了一定年齡,獨立性增強了,不可能像小時候百依百順了,他們總想脫離家長,顯示一下自己的能力,有時對家長的限制表現反抗,這是正常的。家長要適應孩子的發展變化,給他們一點自己支配自己的權利,允許一定的“任性度”,這對孩子的發展是有好處的。家長一定不能把孩子這種獨立性視為對自己的權威的蔑視,要允許孩子有獨立見解,允許孩子提出不同意見。不要要求孩子事事都聽家長的,只要孩子做得對家長就要支持,這是培養創造性人才的需要。第二個例子也不能算任性。孩子傾心於自己的愛好,一心鑽在小飛機模型的製作上, 反映了孩子濃深厚的興趣,旺盛的求知慾,一心要把自己的模型做好,這是意志堅強的表現。孩子正在精心於自己創造的時候,家長要給以支持,不要破壞他的情緒分散他的精力,使其創造力得到發展。

如果家長無視孩子的具體情況,要求孩子無論什麼情況下都要絕對服從家長的支配,孩子“任性”沒了,可“韌性”也沒了,這樣要求的結果只能扼殺孩子的個性,使孩子成為一個毫無主見,唯唯諾諾的庸人。我們應該分清“任性”與“韌性”的界限。“韌性”是堅信自己的做法正確無論有多大困難,也要堅持下去的一種頑強精神的表現。意志堅強,是良好的品質,家長應予以支持,而“任性”則不同,它是不分是非,固執己見,不願受任何約束,是缺乏控制自己的能力,又不聽勸告的一種表現。

魯迅先生說,人要有點韌性。就是說,人要有點主見,有點堅持性。這是新型人才必備的基本素質。沒有韌性的人,是很難成才的,古瞭中外凡是有建樹的人都是有韌性的人。哥白尼堅持“日心說”就是最有名的事例。董存瑞少年時代就是一個韌性很強的孩子,他的擰脾氣表現在對的追求上。對於孩子的“反抗”家長要給以分析,不能一概反對。有的心理學家做過這樣一個試驗,他從2——5歲兒童中挑選出100名“反抗”意識較強的兒童和100幾乎看不出有“反抗”性的兒童,進行追蹤調查,一直追蹤到青年期。結果發現,在“反抗”性較強的100名兒童中,長大後有84人意志較堅強,有主見,有獨立分析、判斷、決定問題和解決問題的能力;而在“反抗”較弱的100名兒童中,只有26名意志比較堅強,其餘的人遇事都不能獨立承擔任務,不能獨立做出決定,獨立處理問題。可見“反抗”並不一概都壞,只要引導得法,可以增強孩子的獨立性、韌性。對於孩子正確的“反抗”我......

如何糾正孩子的自私?

自私,這是當前獨生子女中比較普遍的問題。出現這個問題,固然同孩子在家中沒有兄弟姐妹相伴有關,但更重要的是緣於家長的教育態度和方法不當,對孩子的關心過度、照顧過度、擡舉過度、遷就過度,使孩子自覺不自覺地加重自我意識,養成了自我中心的習慣,只顧自己,不考慮他人,甚至爭名奪利,做損害他人的事。糾正自私的習慣,不是一件容易的事,家長要耐心地從多方面做工作。這裡,建議家長採取以下措施:第一,讓孩子在家庭生活中扮演合適的角色。自私的孩子在家庭生活中差不多都有以下特徵:不關心父母和爺爺奶奶,不做或很少做家務勞動,霸佔好吃好玩的東西,提出生活上過高的要求,總是感到自己得到的好東西太少。改變孩子的以上不良行為,家長就要讓孩子分擔合適的家務勞動,就要讓孩子感到家庭每個成員都是相互依存的,應當互相關心、互相愛護,好東西大家都有一份,不允許一個人獨霸。如果孩子不聽,家長就可以讓他嚐嚐餓肚子的滋味;今天大人沒有做你的飯,你就沒有吃的東西了,看來還是需要相互關照的。第二,讓孩子在同學中和鄰里中結交朋友。從兒童心理髮展的規律看,5-6歲以上的孩子是需要友情、需要夥伴的,但是目前由於孩子在家中沒有兄弟姐妹、學校功課任務重及鄰里之間交往少等原因,許多孩子終日是一個人學習、一個人玩耍,這樣,他的心裡自然也就很難考慮別人,孤獨的環境帶來自我中心是必然的。改良這種狀況,除了家長平時要有意識地與孩子一起交談和娛樂之外,還要鼓勵和指導孩子與同學與鄰里發展友誼。比如,歡迎孩子的同學星期天到自己家裡來玩耍和吃飯,也鼓勵孩子到同學家裡玩耍,讓孩子幫助鄰居取報紙送信,到鄰居家借還物品。在這個過程中,孩子就會體驗到人與人之間的溫情,逐漸學會關心他人。第三,讓孩子積極參加集體活動。對小學階段的孩子來說集體就是小組、班級、少先隊、學校及假期裡的活動小組。孩子學習和生活在這些集體組織裡,就應該同這些組織的其他成員團結互助,共同完成集體活動的任務,並在這個過程中形成初步的集體主義意識。但自私的孩子在集體中與集體格格不入,做事情斤斤計較,有些家長也錯誤地認為參加集體活動沒意思,擔任班組幹部耽誤學習時間,這些都是不對的。家長應當和學校教師保持經常的聯繫,瞭解孩子在集體中的表現,支持孩子為集體做好事,傾聽孩子參加集體活動後的感受,教育孩子在集體活動中團結友愛、勇挑重擔、遵守紀律,並幫助孩子克服狹隘自私、重名重利、害怕吃虧等錯誤思想。第四,讓孩子深刻認識自私的危害。現在許多自私的孩子之所以養成自私的習慣,就是不知道自私的害處,反而經常嚐到自私帶來的好處。孩子年紀小,認識問題膚淺,僅僅從直感判斷正誤不足為怪,家長要引導孩子從深處認識問題,比如,家裡的好東西孩子多吃多佔,從表面看他沾了光,但從深層看好東西吃得多,差東西吃得少,就會出現營養成份失衡,以致於造成肥胖、貧血等症。再比如擔任班幹部,從表面看花費了自己的精力,有時還會受氣,但從深層看可以利用這種機會向各位同學學習,鍛鍊自己的組織管理能力。家長還可以舉出一些像北京市原副市長陳寶森等私慾膨脹、走上犯罪道路的人的典型事件,引導孩子認識自私自利發展下去是非常危險的,及早向孩子敲響警鐘,使孩子在認識上和情感上同自私告別。

孩子太過自私怎麼辦

如果爸爸媽媽不能及時糾正,這種自私心理會嚴重妨害孩子成長。 自私是一種不成熟行為。自私的兒童過分關心自己,只注意自己的歡樂和幸福,很少考慮他人,一切以滿足自己為主。 孩子為什麼會自私呢?許多爸爸媽媽會感到不解。其實,從人的發展來看,嬰兒期是以自我為中心時期。這是動物進化過程中的一種生存本能的反應。2~5歲的兒童正在發展從多種角度、多種立場考慮問題的能力。最初,他們在觀察事物和考慮問題的時候,還不能超出他們實際所看到的。他們沒有認識到人們從各種不同的立場,以不同的方式在看待同一個事物,他們很少知道別人會有與他不同的情感。因此,兒童在對待事物和他人的時候總是直接地聯繫自己,一切以自我為中心。 自私產生的原因,一方面是兒童有天生的利己傾向。在兒童心理髮展未達到成熟階段的時期,兒童往往單純地確定“我即世界”,這種自我中心雖隨時間和經歷的推移逐漸轉向接納他人和減少利己行為,但兒童仍固執己見,不能接受公正、正確的意見。於是,兒童衡量外界的標準便是是否有利於他,相應的行為也如此。另一方面是爸爸媽媽在兒童成長過程中的錯誤教育所造成。其一是面對孩子的思想、行為反覆無常、表裡不一時,對孩子嘲諷、鄙視,使孩子產生畏懼心理,縮回自己的小圈子裡,結果必然導致自私的產生。其二是過分寵愛,爸爸媽媽總怕孩子受一點苦、受一點委屈,對孩子過分的需求總是有求必應,容忍、遷就孩子的錯誤,這樣使孩子很自大,不關心他人利益,一切為自己。這就是爸爸媽媽的過分寵愛助長了孩子的自私。 隨著年齡的增長,兒童開始慢慢認識到除了自己以外,還有別人的存在,在想到自己的同時,必須要想到別人,這是一個很長的過程。爸爸媽媽的責任是訓練兒童逐漸擺脫自我中心的束縛,逐步養成利他行為。人類社會是群體生活,它要求人們彼此之間必須相互協調、關心和幫助。如果一個人總想到自己,就容易發展成為一個自私、吝嗇、冷酷殘暴的人。 現在的孩子大都是獨生子女,在家裡,沒有兄長伴他玩耍,沒有弟妹要他照顧,好吃的食物,爸爸媽媽盡著他,圖書,玩具,也是他個人所有。在這種環境下,如果爸爸媽媽不想辦法補救,加以引導,只能使他們獨佔的意識膨脹,自我中心意識加強。加上當今兒童普遍缺乏集體生活的體驗,不會處理自己和他人的關係,因而往往就會表現出自私的一面。 因此,前蘇聯著名的教育家蘇霍姆林斯基一再建議:“要教育學生心目中有別人。”“我們在教育上首先關心的是要讓孩子體會到為母親、為自己的同學而勞動的自豪感。見到她眼裡閃爍著作為人的這種自豪感後,我才能說,現在,這個人身上的人性誕生了。”所以,爸爸媽媽在平時教育孩子時應該利用生活中的各種事情,有針對性地教育孩子。例如,孩子出外遊戲,爸爸媽媽叮囑“不要調皮,小心汽車(這是教孩子注意自己)。”“媽媽在家惦記著你(這是教孩子想到媽媽,想到自己的安全和媽媽也有聯繫)。”經常這樣引導孩子想到別人,那麼“別人怎麼樣”就會在他心目中留下深深的印記。 有時為了避免孩子產生獨霸和搶先的不良心理,爸爸媽媽應從吃喝小事注意對孩子進行良好的品德教育。一個孩子在吃喝等日常生活上目無他人,在別的事情上也會只想到自己,不關心他人的。像前面提到的孩子吃獨食現象可能許多家庭都會碰到。爸爸媽媽要想糾正孩子的這個毛病,可以先從分食做起,即吃東西時,家庭成員每人都有一份。即使為保證孩子的營養,讓他多吃一點,別人少吃一點,也要讓他知道,這不是他的特權,別人需要時,也有這種權利。吃飯時,最好全家人一起吃,不可讓孩子先上桌挑揀他愛吃的東西。平時,注意培養孩子禮讓長輩、禮讓小朋友、禮讓客人的好習慣。當孩子禮讓時,應及時給予表揚和鼓勵。 只要我們在平時注......

如何改變孩子自私自利的觀念

要想改正孩子自私自利的觀念,父母和老師就要從多方面,針對不同的情況採取有效的措施。 一、教育孩子不自私 這是個漫長的過程,需要父母耐心等待孩子身心的成熟和自我意識、社會認知能力的提高。但這並不代表只要父母慢慢等待,孩子會在某一天突然就不自私。父母仍需要把握機會教育孩子。 有教育家主張首先要教孩子“把東西分一半給別人”,這個“一半”並非指數量上精確的二分之一,而是讓孩子逐漸懂得世界上除了自己之外,還有他人的存在;自己有各式各樣的需要,他人也有各式各樣的需要。一旦孩子有了這種觀念,他們就會比父母對人還要大方慷慨,自私自利的毛病自然也就沒有了。 二、幫孩子樹立正確的、比較高遠的理想 當孩子有正確的理想與目標後,也就有了努力學習的動力。也要讓孩子知道,想要完成遠大的理想和目標,應從身邊的小事做起,例如可以問他:“你見過像你這樣天天發脾氣的企業家嗎?”“你見過像你這樣整天只想著自己的科學家嗎?”等等,藉此激發他改正自私的內動力。 三、幫助孩子提高自我控制的能力 隨著年齡的逐漸增長,孩子已經能夠根據一定的道德標準來評價是非與好壞,已經有了好惡情感;同時,情感的穩定性也在逐漸增加,控制能力也不斷增強,並且還逐漸學會了控制自己的衝動。此時,父母可讓孩子思考一些問題,例如:“亂髮脾氣有什麼不好的影響?”“別人會如何看待你?”“如果到哪裡都不受歡迎,你會有什麼感受?”等等,讓孩子意識到要學會自我控制,改正不良行為。 四、疏導叛逆心理 孩子因為受叛逆心理的影響,容易產生與大人的對立情緒而走向極端。有時,他們會故意和父母唱反調。其實形成叛逆心理的一個很重要的因素就是孩子的自尊心增強,希望自己的獨立意識得到大人的認同。這時,父母應當教導孩子待人處世應持實事求是的態度,啟發孩子學會心理換位思考,讓孩子設想“假如自己站在別人的立場來考慮問題,設身處地為別人著想”,以此來疏導孩子的叛逆心理。 五、批評與表揚 在日常生活中,要充分利用批評與表揚的作用。父母和老師可以通過批評的約束和表揚的激勵,來使孩子逐漸意識到該不該做、怎樣去做。在批評、表揚孩子時,應當向他們指出批評的理由、改正的方法。當孩子做得好時,應適時予以表揚鼓勵。 六、幫助孩子克服心理的依賴性 孩子自我中心過重的主要原因就是從小父母包辦所有的事情、過分地照顧保護和嬌慣遷就。對於很多事情,孩子既不用想也不用做,久而久之,孩子的依賴心理就產生了。這時,他們會覺得一切都是很容易得到的,因此不能體諒父母的艱辛,容易任性,這就應該要求孩子克服依賴性,使他們產生獨立自主的意識,教導他們要自強自立。在日常生活中讓孩子養成熱愛勞動的習慣,幫助孩子建立有秩序的生活規範,培養他們的獨立能力。 七、鼓勵孩子幫助需要幫助的人 如果別人有事相求,孩子又可以幫得上忙,就讓孩子學習幫助別人。如果經濟條件允許,父母還可以教導孩子參與一些力所能及的捐款活動,幫助那些生活困難的人,培養樂善好施的高貴品德。通過現實生活的鍛鍊和父母的指點,孩子就會克服自私自利的習慣。 八、父母必須改變盲目溺愛、一味地嬌慣孩子 對孩子的要求需分清楚是否合理。對於一些不合理的、過分的要求應予以明確拒絕,並對孩子耐心地講解道理,指出他們的不足之處,提出批評。 當然要孩子一下子就能接受是不可能的,這期間必然有一個適應的過程,因此對於孩子的哭鬧,父母應有充分的心理準備,不要因為孩子的哭鬧而盲目遷就,不要因為孩子的哭鬧而大發脾氣。給孩子一個冷靜空間,讓他們意識到哭鬧無法解決問題。 “心底無私天地寬”,自私的人只會把路走得越來越窄,直至陷入絕境。人要學會付出,才能活得有意義;能夠付出愛和寬......

我的孩子個性很好強,也很自私怎麼教育?

隨著年齡的長大,兒童開始學習去除這個自我中心。他會慢慢認識到除了自己以外,還有別人的存在,在想到自己的同時,必須要想到別人,這是一個很長的過程。家長的責任應該是訓練兒童逐漸擺脫自我中心的束縛。逐步養成利他行為。人類社會是群體生活。它要求人們彼此之間必須相互協調,關心和幫助。如

果一個人總想到自己,就容易發展成為一個自私、吝嗇、冷酷殘暴的人。

現在的孩子大都是獨生子女,在家裡,沒有兄長伴他玩耍,沒有弟妹要他照顧,好吃的食物,父母盡著他,圖書,玩具,也是他個人所有。在這種環境下,如果父母不想辦法補救,加以引導,只能使他們獨佔的意識膨脹,自我中心加強。加上缺乏集體生活的體驗,不會處理自己和他人的關係,因而往往就會表現出

自私的一面。

因此,前蘇聯著名的教育家蘇霍姆林斯基一再建議:“要教育學生心目中看到別人。”“我們在教育上首先關心的是要讓孩子體會到為母親、為自己的同學而勞動的自豪感。見到她眼裡閃爍著作為人的這種自豪感後,我才能說,現在,這個人身上的人性誕生了。”所以,家長在平時的教育中應該利用生活中的各種事情,有針對性地教育孩子。例如,孩子出外遊戲,父母叮囑“不要調皮,小心汽車(這是教孩子注意“自己”)。媽媽在家惦記著你”(這是教孩子想到媽媽,想到“自己”的安全和媽媽也有聯繫)。經常這樣引導孩子想到別人,那麼“別人怎麼樣”就會在他心目中留下深深的印記。

有時為了避免孩子產生獨霸和搶先的不良心理,家長應從吃喝小事注意對孩子進行良好的品德教育。一個孩子在吃喝等日常生活上目無他人,在別的事情上也會只想到自己,不關心他人的。像前面提到的孩子吃獨食現象可能許多家庭都會碰到。家長要想糾正這個毛病,可以先從分食做起,即吃東西時,家庭成員每人都有一份。即使為保證孩子的營養,讓他多吃一點,別人少吃一點,也要讓他知道,這不是他的特權,別人需要時,也有這種權利。吃飯時,最好全家人一起吃,不可讓孩子先上桌挑揀他愛吃的東西。平時,注意培養孩子懂得謙讓長輩,謙讓小朋友,謙讓客人的好習慣。當孩子禮讓時,應及時給予表揚和鼓勵。

只要我們在平時注意加強對孩子的教育和引導,孩子在做事時就會想到別人,孩子的“利他行為”也就會增多。

如何引導教育和克服學生自私自利的心態

把孩子的缺點變為優點

“金無足赤,人無完人。”世界上十全十美的成人是沒有的,何況是正在成長的孩子。孩子身上所謂的優點和缺點是辯證的,表面是缺點,實質卻包含著優點的潛能;今日的缺點,也許就是明日的優點。辯證法告訴我們,一切事物都處於轉化之中,在一定的條件下,一個孩子的缺點一定會轉變成為優點。

教孩子勇於承認錯誤

“人誰無過?過而能改,善莫大焉。”這是古人對待過錯的看法。任何人都難免有過錯和失誤,重要的是勇於改正,如果有錯肯承認、肯改正,那麼就表現出了道德品質的優異。

餘濤是某中學初中二年級的學生,他好運動,酷愛足球,連在放學回家的路上,也經常踢著足球。有一次,當他回到自家小區的院內,見時間尚早,便索性與同伴們在院內踢起球來,不料,他用力過猛,足球直接飛入小區劉阿姨家的窗戶,頓時,玻璃粉碎。碰巧,當時劉阿姨家沒人,餘濤抱著僥倖心理回家了。但此事卻被別的孩子看到了,他將餘濤踢球的事告訴了劉阿姨。第二天,劉阿姨問餘濤:“我家玻璃是不是你踢碎的?”餘濤卻拒不承認。

喚醒孩子內心的責任心,才能讓孩子在心理、思想上起深層次的變化。父母要有意識地教孩子學會認識自身的錯誤。在教育孩子時,父母要了解孩子的能力、愛好、性格及特有的心態,這樣,才能對孩子循循善誘,使他們誠實,知錯必改,少走彎路,早日成功。

怎樣教會孩子正確對待過失,我們給父母們的建議是:

(1)父母應及時進行教育

孩子做錯了事應及時進行教育,事過境遷再進行教育,會使孩子失去真實感。

(2)父母應以理服人

孩子做錯了事,父母在進行教育時,必須“曉之以理”,使孩子明白所做的事情為什麼不對。

(3)父母的批評不應重複

孩子做錯了事,應當避免多次重複教育。如父親說過了,母親又接著說;今天說過了,明天又接著說,這樣容易傷害孩子的自尊心。對感受性比較敏感的孩子更應特別注意。

(4)父母的教育應前後內外一致

教育必須保持一貫性。切忌在自己心情好的時候,見孩子做了錯事也不進行教育,心情不好時則進行責備、訓斥。教育必須保持一致性。如果對一種行為表現,母親說對,父親說錯;今天說錯,明天又說對,這會使孩子無所適從,只有看父母的臉色行事。

(5)父母應注意家醜不外揚

孩子做錯了事,能在家裡進行教育的,不必拿到外面去。有的父母常嚇唬孩子說:“明天我到學校去告訴你的老師。”這樣使孩子產生恐懼或不信任感,其結果不會理想。

(6)父母對孩子的抵賴行為應絕不客氣

父母必須從愛護孩子的角度出發,一語中的地嚴肅而又中肯地指出其錯誤所在、錯誤性質和危害,徹底揭穿其藉口抵賴的心理,並幫助他找出今後改正的辦法。這樣做,就可以達到批評的目的。

父母應將勇於承擔責任的教育納入家教的重要內容之中。化孩子的自私自利為助人為樂

自私自利是人類的通病,一個健康的人應不斷地和自私作鬥爭。減少和克服自私是一種心靈的淨化,克服自私幫助他人將會在以後的人生道路上如魚得水,受益匪淺。下面是一位母親含淚的敘述:

“那是在夏天的一個正午,天特別熱,孩子吵鬧著要吃西瓜。我趕快到菜市場去給他買。當我頂著烈日、滿頭大汗地拎著西瓜走進家門時,孩子就衝我嚷嚷:‘媽,你怎麼這麼慢啊?我都渴死了!’我趕忙走進廚房,洗淨後切開西瓜,下意識地嚐嚐西瓜甜不甜。這時候,我突然聽見孩子那刀子一樣的吼聲:‘誰讓你先吃啊,你趕快給我吐出來!’我目瞪口呆地站著,簡直不相信這些話出自我一直疼愛的孩子之口,不免淚水盈眶。孩子可能發現我哭了,接著說:‘算了,這次我原諒你,下一次可不允許你這樣了啊!’他的語調儼然成年人般不容分說,我心如針扎。我沒想到孩子會這樣對待我,......

孩子有些自私以自我為中心怎樣教育

1、教孩子學會分享

父母給寶寶樹立榜樣,在生活中多做分享行為。講很多,不如做一件,寶寶還不能通過教導,理解分享的含義。 創造分享機會,可以讓寶寶分發東西,給寶寶講“孔融讓梨”的故事。 營造分享後的愉快感,讓寶寶體會到分享的快樂,這是鼓勵寶寶學會分享的重要環節。 樹立分享行為的規則,讓寶寶知道分享需要順序、等待、輪流、平等、合作等規則挑戰自我是寶寶最大的能力。

2 給孩子劃定行為的界限

但不要太複雜太具體,否則孩子很容易感覺限制過多而抵觸,也不利於孩子發展內在的判斷力。建議只給孩子的行為提三個“簡單”的要求:沒危險;不妨礙他人自由;有可行性。這三個原則之下,允許孩子自由言行,但一旦觸犯了這三個原則之一,家長就要果斷制止,不因為孩子堅持要做就允許他行動,讓他知道行為是有界限的,即使哭鬧也不能妥協。根據我個人的經驗,很多時候孩子過於任性,都是家長對原則執行不到位的緣故,比如,跟孩子約定好到超市只能買一樣東西,結果孩子一鬧,就給孩子買了不止一樣,這樣的例外行為重複多了,其實等於強化孩子的一種意識:原則是可以打破的。孩子一鬧就允許例外無異於等於跟孩子宣告原則可有可無。

3 轉移家庭注意的焦點

父母和祖輩不要把注意力全集中於孩子身上,這樣很容易溺愛孩子。溺愛會強化孩子的自我中心意識。使孩子認為自己是世界的中心,長輩們理所當然地圍著自己轉,滿足自己的一切要求。父母應有意識地轉移家庭注意的焦點,把孩子視為獨立的一個人,視為與其他家庭成員平等的一個人。這樣就會使孩子能正確地認識自己,也看到別人。

4 給孩子一個獨立、平等的家庭環境

努力改變家庭生活中以孩子為“中心”的現象,為孩子的成長創造一個獨立、平等交往的環境。不要讓孩子成為只是被別人關照的對象,也要創設情景和途徑讓他們學會關心別人、理解別人。比如,給孩子過生日時,讓他知道別人的生日,讓他參加別人的生日。再比如,寒假期間讓孩子給父母製作新年禮物,給老師贈新年祝福,對他們來說都是難忘的體驗和有益的啟示。

5 多創造與他人交往的條件,鼓勵孩子與他人交往 主動邀請孩子的同學或朋友到家裡作客,或鼓勵孩子在其父母許可的情況下去同學家,通過接觸交流,加強互相的理解和彼此的感情;鼓勵孩子參加學校和班級組織的社團小組和課外活動,讓他了解社會和他人;在同學之間確立良好的人際關係,提高交往能力,學會善待自我,也善待別人。只有在與人交往中,才能體會到自己的存在、利益和感受,體會到別人的存在、利益和感受。如果孩子缺少朋友,在現實中不能發展人際交往技巧,人際交往需要在現實生活中得不到滿足,他們就會在網絡世界裡尋求交往的滿足。

6 培養孩子健康的生活情趣 幫助孩子拓展興趣和愛好,讓孩子多方面地體驗成功的樂趣。興趣廣泛的孩子,會從興趣中得到快樂,從生活中體驗到豐富多彩的生活情趣;相反,興趣貧乏的孩子,無所事事之時,容易到虛幻的網絡世界中尋求趣味。因此,家長和老師要善於發現孩子的愛好興趣並加以引導,這不僅對於預防網癮有重要作用,而且在豐富多彩的業餘生活中,孩子通過交往認識到別人的存在,關注和尊重別人的利益、別人的感受、別人觀察問題的視角。孩子會逐漸會認識到,不同的人只有互相理解、尊重,才能走出狹隘的自我,才能很好地交往合作,才能成功。

7 培養孩子的移情能力 幫助孩子跳出自己的經驗與體驗,主動從他人的角度出發,做出行為反應。可以通過陪孩子做些有助於發展孩子移情能力的親子游戲,或者閱讀相關的主題繪本進行。

8 讓孩子多參加集體活動。 過度保護、封閉孩子會使孩子失去與他人遊戲的機會,也會使孩子失去認識他人價值的機會。在集體活......

相關問題答案
如何教育自私的孩子?
如何教育愛哭的孩子?
如何對待自私的老公?
如何昇華自己的句子?
如何對待調皮的孩子?
如何對待早戀的孩子?
怎麼教育調皮的孩子?
如何對待哭鬧的孩子?
如何擴大自己的圈子?
如何管不聽話的孩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