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引導幼兒有目的的進行區域活動 ?

General 更新 2023年10月15日

如何引導幼兒有目的的進行區域活動

怎樣進行幼兒園區域活動指導

我們所說的區域活動是幼兒按自己的意願進行的一種帶有學習的遊戲。它不是由教師事先設定教學程式,引導幼兒一步一步按教師的思路完成的活動,而是在教師創設的有利於幼兒成長的環境中,由教師自己設定目標、規則、方法、玩中學,自主地完成整個活動。教師的任務是幫助幼兒實現自己的設想,並鼓勵幼兒發揮主動性、創造性,向自己挑戰不斷地對自己提出新的、更困難的任務。區域活動的這種特性,使幼兒能在某種程度上控制周圍的環境和人,成為一個有主見、有主意、有辦法、能獨立做事和不斷地向自己挑戰的人:另一方面,促使幼兒能主動與他人建立聯絡,並在人際交往衝突中,通過堅持、妥協、形成一致意見、分頭行動等過程,學會合作分享。顯然,區域活動對於幼兒建立健全人格有著十分重要的意義,是其他形式的活動所不能代替的。下面我就結合例項從不同的年齡班分別來說一說,在日常工作中怎麼樣開展和指導區域活動。

小班區域活動的開展

一、目標:

1、在一些角色遊戲中,培養幼兒的自理能力和動手操作能力,對他們進行情感教育。

2、讓幼兒在遊戲中,學會一些簡單地交往技能,發展語言能力。

二、內容形式:

1、以角色遊戲為主,開展的活動:娃娃家、小廚房、小醫院等等。

2、培養自理方面的活動:小巧手穿衣、繫系小釦子、誰的小手最靈敏等等。

三、指導策略:

根據小班幼兒的年齡特點,我們在區域活動中應著重對幼兒進行自理能力和情感教育方面的培養。小班幼兒從媽媽的懷抱剛剛來到幼兒園,他們對什麼都感到很膽怯、很陌生。我們教師就要通過觀察去了解幼兒、瞭解每個幼兒的特點,去發現幼兒的潛力和需要,去積累判斷、決策的依據,去確定適合每個幼兒能力個性的相互作用方法。比如,我發現很多孩子每天早上來幼兒園,總是哭著鬧著找媽媽、想回家。這樣,我們就在活動室裡佈置了“娃娃家”,根據幼兒心中“家”的印象,佈置的娃娃家要讓他們感到很親切、很溫暖,就像自己的家一樣。這樣幼兒可以再娃娃家裡自由的玩耍、交往。(舉例、照片)

小班幼兒喜歡角色遊戲,喜歡裝模做樣的模仿一些大人們做的事情,除了在娃娃家裡扮演爸爸媽媽哄寶寶、喂寶寶外,他們也喜歡模仿其他的角色,比如:小廚師、小醫生等等。根據他們這些特點,我們也可以在活動室裡佈置小廚房、小醫院等。(照片、舉例)

我們知道小班幼兒的自理能力很差,大多數幼兒到幼兒園什麼事情也做不好,動手能力很差。比如:吃飯、穿衣、係扣子、穿鞋、入廁等,這些基本的活動中,都存在很多問題。所以,在區域活動,我們可以制定目標,培養、鍛鍊他們的這些基本的生活自理能力。(舉例:係扣子,附照片)

我們教師在區域活動在活動中要善於觀察,通過觀察來抓住反映幼兒某一活動發展水平的標誌性表現,從而較準確地把握幼兒活動的動態和發展水平,在此基礎上有目的地、靈活地投放或變換材料,並提供適時適當的指導。比如我們小班老師在指導幼兒練習剝蠶豆時,並不要急於教他們怎樣剝,而是首先注意觀察他們的剝法。開始很多幼兒拿蠶豆用手剝,可就是剝不下皮,有的乾脆不剝了,有的就用牙齒咬。這時,教師就要及時觀察到這一現象,發現難點所在,再次活動時及時調整目標,就把蠶豆換成發了芽的蠶豆。於是,幼兒從裂口出入手剝,成功率大大提高,活動的人次也增加了。

小班區域不僅可以開展以上活動,還有很多適合他們的、有意思的活動呢!接下來我們一起看一組照片,我給大家簡單介紹一下。(播放課件,舉例說明)材料投放的安全性和柔軟性、一物多用的特點。

中班區域活動的開展

一、 目標:

1、區域活動時,在一些搭建遊戲和排序遊戲中培養幼兒多角度思考和解決問題的能力。

2、區域活動與幼兒的......

幼兒園為什麼要開展區域活動

隨著幼兒園區域活動的價值和功能日益凸顯,許多幼兒園打破傳統的空間佈局,為幼兒設定各種活動區,給幼兒的主動發展提供了機會和可能。活動區域的創設就顯得尤為重要。活動區域創設的重要目的是創設能鼓勵幼兒自由選擇、便於幼兒操作和大膽探索的環境,以促進幼兒身心全面和諧發展。那麼,我們應該如何創設區域,使區域環境更富有新意,更利於孩子的個性發展呢?經過實踐和嘗試,有如下的感悟。

一、開展幼兒園區域活動的意義和價值

(一)什麼是區域活動

區域活動幼兒最快樂的活動,是指教師根據教育的目標和幼兒發展的水,有目的的創設活動環境,投放活動材料,讓幼兒按照自己的意願和能力,在特定的環境中,以操作擺弄為主的方式進行個別化的自主學習的活動,通過與材料、同伴、教師相互作用的活動得以全面發展。

(二)區域活動的形式

區域活動的形式主要有以下幾種:集體活動、分組活動、自選活動、自由活動、主題活動、聯合活動。

集體活動是將活動區活動看作是對幼兒進行集體教育的途徑之一,如:需要全體幼兒學習某一知識、技能時,根據活動目標,在一個或多個相關區域中投放恰當的操作材料,讓幼兒通過自由探索活動來感知內容,獲得經驗。

分組活動是將活動區視為對幼兒進行分組教學的場所。它主要適用於一是在發展智慧方面,幫助部分幼兒獲得某一知識、技能時,在相關的活動區域,對那些有特殊需要的幼兒作必要的輔導。二是活動區活動的開始階段,為保證每位幼兒都能熟悉各區的內容、材料和工具的使用方法。三是教學材料不夠,做不到人手一份。

自選活動的特點是在人為創設的“自然情景中進行的活動。主要適用於活動區活動成熟階段,幼兒對於各區的材料、玩法等都已較熟悉。

自由活動的特點是活動的過程是幼兒主體內在動機完全得以激發的過程,幼兒進行的是“自發學習”,他們更積極地與環境發生互動作用。它和自選活動形式的主要區別在於,區域的提出、內容的選擇材料的添置等過程,處處體現隨機性和幼兒的主動參與性,教師的教育意圖在活動中不斷地調整,靈活地實現。它主要適應於活動區活動的高階階段。再就是一些特定的活動區域,如:角色區(娃娃家、百貨商店等)。

主題活動的特點是各區域的活動緊緊圍繞一個主題,內容的選擇、材料的投放為實現主題目標服務。適應範圍是教育內容需要多種活動形式配合才能完成,以加深印象,促進幼兒理解。

(三)為什麼要開展幼兒園區域活動

幼兒園區域活動是近年來在我國幼兒教育中得到廣泛實踐的一種幼兒教育形式,它通過為幼兒提供適宜的活動環境和材料,促進幼兒主動活動、自主選擇、相互交流和持續探索,達到促進素質全面提高的目的。其主要特徵包括幼兒活動的特徵和教師活動的特徵兩大方面。

1、幼兒活動的特徵。

A、促進幼兒主動活動

區域活動突破了傳統教育中幼兒處於被動、靜止狀態的局面,不是教師把知識灌輸給孩子,使孩子被動、靜止地接受,而是教師通過設計、提供可供幼兒操作的環境特別是各種活動材料,讓幼兒在和環境的相互作用中主動地通過活動得到發展,充分的體現幼兒的主動性和實踐性。由於幼兒教師設定的各個活動區以及為各個活動區提供的活動材料可以被看做是幼兒自主活動的實際物件,被看做是幼兒教育內容的物化,因此,我們可以把活動區材料看做是幼兒主動活動的物質基礎。只有具備了這樣的物質基礎,孩子的主動活動才能落到實處。

B、促進幼兒的自主選擇

幼兒園常設的活動區有日常生活練習區、語言區、數學區、科學區、美工區、音樂表現區、娃娃家、種植區等,涉及幼兒發展各個方面的多種活動區為幼兒進行自主選擇提供了廣泛的空間,可以滿足讓幼兒根據自己的興趣愛好、發展型別、優勢區域等進行自主選擇的......

如何有效開展幼兒的遊戲活動區

遊戲是對人生的模擬,是對未知的探索。幼兒遊戲是幼兒藉助對現實生活的認知、理解,在假想的情景中模仿與再造的實踐活動,是當前幼兒園實施素質教育、推動幼教改革的重要教育形式。[1]區域活動因其具有相對寬鬆的活動氣氛、靈活多樣的活動形式,能夠滿足幼兒多方面、多層次的發展需要,是幼兒自我學習、自我探索、自我發現、自我完善的活動,因此幼兒園應多開展區域遊戲活動,以個別化學習彌補集體教學的缺陷,充分發揮幼兒的主體性,促進幼兒個性發展。

一、充分利用有限空間,科學投放材料

在當前學位緊張的情況下,多數公辦幼兒園在滿負荷運作。面對這一現實制約,本著節約的精神,幼兒園可以從以下兩方面人手開展區域遊戲活動。

首先,隨著孩子數量的增加,很多幼兒園面臨活動面積較小,且各班級孩子人數較多,班級物品擺放比較擁擠的問題。這導致在開展遊戲時總要浪費很多時間去擺放材料,孩子的遊戲時間無法得到保證,也影響了遊戲區域的佈置。為縮短遊戲前大量擺放的時間,減輕老師們的負擔,保證孩子的遊戲時間,幼兒園可以將走廊、美術室、科學發現室、幼兒圖書室等輔助性教學區合理利用起來,並給每班配置相應的區角櫃,擺放幼兒遊戲所需的材料,由此解決這一問題。[2]

其次,要充分發揮全園教職工的聰明才智,與幼兒一起動手佈置區域環境,這樣既能鍛鍊老師和幼兒的動手能力,也能為區域遊戲活動的開展提供豐富的材料。比如,老師可以根據孩子的年齡特點,用空易拉罐做成分割區域的小柵欄,廢舊的奶箱和水果箱則變成“娃娃家”遊戲中的小電冰箱、小洗衣機、小桌子、小椅子、小電腦、小空調等。

二、開發活動區的公共價值,嘗試打破班級界限

為更大限度地發揮區域遊戲的教育價值,同時減輕老師們的工作量,幼兒園可以打破班級界限,讓區域活動更活。由於區域活動是幼兒按自己的意願進行的一種帶有學習性質的遊戲,[3]而不是由教師事先設定教學程式,引導幼兒一步步按教師的思路完成的活動,因此在教師創設的有利於幼兒成長的環境中,應由幼兒自己設定遊戲目標、規則、方法,在玩中學,自主地完成活動。教師的任務是幫助幼兒實現自已的設想,並鼓勵幼兒發揮主動性、創造性,向自己挑戰。這就要求各班的遊戲區域有儘可能多的材料,能夠創設出盡可能豐富的環境。這也就意味著,在區域遊戲活動材料的投放和佈置上需要花費較多的精力,如果一味地讓老師更換遊戲材料或遊戲內容,就會加大老師們的工作量。如果將各班遊戲在班組內交換,就既能節約材料,又給幼兒提供了不斷面對新的人、事、物及情境的機會,從而獲得更寬廣的交往空間。孩子們在交往中的物件、擔當的角色、操作與交流的方式與過去那種一味由教師安排的方式相比,都將有很大的改變。

隨著“區域交換”的出現,眾多的人、事、物組成錯綜的關係,使幼兒遭遇更復雜的問題情境,班與班之間出現了合作、競爭、謙讓、為班集體爭取榮譽等活動,幼兒從中體驗到更豐富的社會性情感。區域的交換由此大大地豐富了幼兒的認知與社會性活動經驗,提高了有限教育資源的利用率,也促進了教師間的互動與合作。

三、靈活運用各種語言指導策略,發揮教師引導的積極作用

區域活動本是能夠滿足孩子主動學習、自主發展需要的有效活動形式,但是目前教師在區域指導過程中常常運用一些指令性的語言,如“這樣做不對!”“你應該這樣做!”等,對孩子的行為造成了干涉,替代孩子思考與行動,是不利於兒童自主學習的。為改變這一現象,教師應更多地運用以下“開放性”的指導策略,保護孩子自主探究的慾望。

(一)善退——“轉讓式”語言的運用

孩子......

如何更好地指導幼兒進行區域活動

怎樣進行幼兒園區域活動指導 我們所說的區域活動是幼兒按自己的意願進行的一種帶有學習的遊戲。它不是由教師事先設定教學程式,引導幼兒一步一步按教師的思路完成的活動,而是在教師創設的有利於幼兒成長的環境中,由教師自己設定目標、規則、方法、玩中學,自主地完成整個活動。教師的任務是幫助幼兒實現自己的設想,並鼓勵幼兒發揮主動性、創造性,向自己挑戰不斷地對自己提出新的、更困難的任務。區域活動的這種特性,使幼兒能在某種程度上控制周圍的環境和人,成為一個有主見、有主意、有辦法、能獨立做事和不斷地向自己挑戰的人:另一方面,促使幼兒能主動與他人建立聯絡,並在人際交往衝突中,通過堅持、妥協、形成一致意見、分頭行動等過程,學會合作分享。顯然,區域活動對於幼兒建立健全人格有著十分重要的意義,是其他形式的活動所不能代替的。下面我就結合例項從不同的年齡班分別來說一說,在日常工作中怎麼樣開展和指導區域活動。 小班區域活動的開展 一、目標: 1、在一些角色遊戲中,培養幼兒的自理能力和動手操作能力,對他們進行情感教育。 2、讓幼兒在遊戲中,學會一些簡單地交往技能,發展語言能力。 二、內容形式: 1、以角色遊戲為主,開展的活動:娃娃家、小廚房、小醫院等等。 2、培養自理方面的活動:小巧手穿衣、繫系小釦子、誰的小手最靈敏等等。 三、指導策略: 根據小班幼兒的年齡特點,我們在區域活動中應著重對幼兒進行自理能力和情感教育方面的培養。小班幼兒從媽媽的懷抱剛剛來到幼兒園,他們對什麼都感到很膽怯、很陌生。我們教師就要通過觀察去了解幼兒、瞭解每個幼兒的特點,去發現幼兒的潛力和需要,去積累判斷、決策的依據,去確定適合每個幼兒能力個性的相互作用方法。比如,我發現很多孩子每天早上來幼兒園,總是哭著鬧著找媽媽、想回家。這樣,我們就在活動室裡佈置了“娃娃家”,根據幼兒心中“家”的印象,佈置的娃娃家要讓他們感到很親切、很溫暖,就像自己的家一樣。這樣幼兒可以再娃娃家裡自由的玩耍、交往。(舉例、照片) 小班幼兒喜歡角色遊戲,喜歡裝模做樣的模仿一些大人們做的事情,除了在娃娃家裡扮演爸爸媽媽哄寶寶、喂寶寶外,他們也喜歡模仿其他的角色,比如:小廚師、小醫生等等。根據他們這些特點,我們也可以在活動室裡佈置小廚房、小醫院等。(照片、舉例) 我們知道小班幼兒的自理能力很差,大多數幼兒到幼兒園什麼事情也做不好,動手能力很差。比如:吃飯、穿衣、係扣子、穿鞋、入廁等,這些基本的活動中,都存在很多問題。所以,在區域活動,我們可以制定目標,培養、鍛鍊他們的這些基本的生活自理能力。(舉例:係扣子,附照片) 我們教師在區域活動在活動中要善於觀察,通過觀察來抓住反映幼兒某一活動發展水平的標誌性表現,從而較準確地把握幼兒活動的動態和發展水平,在此基礎上有目的地、靈活地投放或變換材料,並提供適時適當的指導。比如我們小班老師在指導幼兒練習剝蠶豆時,並不要急於教他們怎樣剝,而是首先注意觀察他們的剝法。開始很多幼兒拿蠶豆用手剝,可就是剝不下皮,有的乾脆不剝了,有的就用牙齒咬。這時,教師就要及時觀察到這一現象,發現難點所在,再次活動時及時調整目標,就把蠶豆換成發了芽的蠶豆。於是,幼兒從裂口出入手剝,成功率大大提高,活動的人次也增加了。 小班區域不僅可以開展以上活動,還有很多適合他們的、有意思的活動呢!接下來我們一起看一組照片,我給大家簡單介紹一下。(播放課件,舉例說明)材料投放的安全性和柔軟性、一物多用的特點。 中班區域活動的開展 一、 目標: 1、區域活動時,在一些搭建遊戲和排序遊戲中培養幼兒多角度思考和解決問題的能力。 ......

如何更好的開展幼兒園區域遊戲活動

【摘要】文章從三個方面入手提出提高幼兒混齡區域活動有效性的策略,包括:創設科學互動的區域環境;科學投放區域材料,讓材料真正體現教育效用完善教師培訓體系。   【關鍵詞】幼兒園混齡區域活動混齡區域活動環境   幼兒混齡區域活動形式的出現具有很深的意義。混齡區域活動因其活動的開放性、社會性、動態性、隱蔽性、個別性受到世界幼教同行的矚目與關注。幼兒混齡區域活動在同齡編班的基礎上開展混齡活動,在大多數開展同齡編班的幼兒園、缺少混齡教育經驗都較為容易嘗試和開展。然而,開展混齡區域活動對幼兒的主動參與、教師在開展活動前的預設、準備工作及活動過程中的指導、評價工作等比普通的區域活動都提出了更高的要求。所以混齡區域活動在我國尚未普及,可以說付諸實踐的較少。因此,開展幼兒混齡區域活動管理的研究是一種必然的趨勢。   一、創設科學互動的區域環境   (一)在活動中與幼兒共同生成混齡區域環境   混齡區域可定期開展創設環境的活動,教師與幼兒一起,共同佈置環境。如在美工區,可以通過剪紙佈置環境,教師可與幼兒共同商量所需要的剪紙作品,幼兒可根據自己的愛好和需要選擇剪的內容,如剪紙條、剪曲線、剪窗花、用摺疊方法剪花卉、動物,也可剪報紙、剪毛邊紙、剪蠟光紙、剪卡紙、剪瓦楞紙、剪塑料、剪布等等。教師在過程中作相應的指導,幼兒完成作品後,一起加工並佈置環境。這樣製作的環境材料富有層次,多樣性,富有個性。每位不同特點的幼兒都能按自己的水平進行選擇和設計,設定符合自身特點的環境,尋找興趣點,全員、全面主動地參與,在環境中充分地與材料對話,也促使幼兒充分地發展自己,從與他人合作的過程中學會全面認識自己與他人長處,作為一面鏡子,使幼兒更和諧發展自己。同時,對於幼兒園來說,與幼兒共同設計和佈置環境,節省一定的人力和時間,又可以令混齡區域環境煥然一新。   (二)為幼兒創設感興趣的混齡區域活動環境   在幼兒混齡區域活動中,作為教師,需要善於捕捉幼兒的興趣、年齡需要、實際水平與教育目標、教育主題、內容之間的結合點,觀察並記錄幼兒反覆追問的問題、突然出現的行為和新的興趣方向,根據幼兒的這些發展需要,並結合教育目標創設幼兒感興趣的環境。讓幼兒樂於以自己特有的方式來作用於環境,讓幼兒積極有效地與環境互動,保持長久的興趣。在發展幼兒邏輯思維能力的同時,增進幼兒交往、遷移等社會性的發展。使幼兒在新環境下的學習活動要求把已有知識與新知識結合起來。   二、科學投放區域材料,讓材料真正體現教育效用   材料是順利開展幼兒混齡區域活動的重要基礎和條件,材料本身所蘊涵的教育價值也是教師指導幼兒的一個媒介和方式。   (一)根據幼兒的年齡特點合理投放材料   幼兒的年齡特點是影響材料投放的關鍵因素。同樣投放方式和材料,對不同年齡幼兒的作用差別很大。小班幼兒對於高結構的材料的使用頻率高,而大班幼兒低,就高結構的材料而言,小班幼兒的使用比例應大於大班。因此,在混齡區域活動中,應該在各區配置適合大、中、小班各個年齡段的、數量相當的操作材料。明確個年齡階段對於投放材料的不同反應,有利於教師對於投放方式的選擇,也有利於教師關注更需要關注的材料,利用有限時間實現教育資源的最優化。   (二)根據幼兒的能力差異提供多層次的活動材料   在他人幫助下,兒童表現出了更高的智力水平,與其已經達到的認知水平之間存在一段差距,維果斯基將這一差距稱之為兒童的"最近發展區"。它意味著兒童在最近的將來可能達到的發展水平,包含著兒童發展的潛能,可以用來標誌兒童發展的趨勢。而潛能正是發展的可能性,代表著發展的蓓蕾,正是教學......

如何有效開展幼兒園區域活動

首先按照幼兒年齡特徵佈置合適的區域

年齡小的幼兒需要教師分配,進入區域玩耍,年齡大的幼兒可以在教師引導下選擇自己感興趣的區域,然後教師要有針對性的對一個區域的幼兒進行觀察或者對個別幼兒進行觀察並且做好記錄和反饋

中班如何有效開展區域活動

區域活動是我們為幼兒創設的具有教育性、興趣性、探索性、創造性、操作性和自由的、寬鬆的學習活動環境。讓幼兒在活動中充分表現自己的能力,通過擺弄物體,自由操作,觀察和實驗而認識物體的特徵和物體之間的關係,解釋事物現象,發現問題,解決問題。從而發展幼兒的思維能力,形成智慧,發展個性,培養自信,促進每個幼兒全面和諧的發展。一、師生相互交流是活動開展的成敗關鍵在活動過程中,教師應該注意增進幼兒之間的相互交流。因為幼兒彼此間是平等的,他們可以毫無拘束地自由交流、討論。在這樣的交流互動中,幼兒既放鬆,又保持了獨立性,這是教師直接指導所達不到的。因此,我們在組織幼兒活動的過程中,要善於引導幼兒相互討論,充分尊重幼兒遊戲的權利,允許幼兒在遊戲中按自己的意願大膽表現,並做好及時的觀察捕捉指導。如在表演遊戲中“媽媽”對“爸爸”說:“爸爸,我現在很忙,你去熨熨衣服。”“爸爸”照辦了,也許幼兒是很隨意的,而教師應能觀察到並及時給予肯定“她真像個媽媽!不僅會安排自己,還會安排爸爸勞動。生活中的媽媽就常常是這樣的。”以此來確立或強化幼兒的角色意識,幫助幼兒的發展。二、選擇適合的遊戲是活動順利推進的途徑通過在班級活動室內創設各種活動區域或區角,提供自由活動場景,利用自由活動時間,以開展幼兒自選活動,是幼兒園開展教育活動的一種重要形式,這種教育活動形式可最大限度地發揮幼兒自主探索與學習的積極性,在區域活動中,應該根據幼兒的興趣、愛好、特長及能力創設各種符合幼兒需要的遊戲活動,並給他們提供充分的材料,讓他們在沒有心理壓力的情況下,獲得充分的活動機會,並體驗成功的愉快,增進交往,發展社會性以及健康的人格。三、合理的創設區域活動的空間位置選擇最佳空間佈置區域活動區。我們把圖書區放在採光較好的地方,並自制了小書架供幼兒整理、擺放圖書。自然角放在朝陽的地方,無土栽培、水培食物和泥土栽培的植物歸類擺放整齊,方便幼兒管理和記錄。建構區幼兒操作起來,相對比較嘈雜,所以放置寬敞的地方上,並給予幼兒展示作品的空間,他們的成功感得到了滿足。表演區和體育區也需要很大的空間來展示幼兒的才能,所以也設定在教室外的走廊上……確定好空間位置,教師就要動腦筋想辦法收集活動區材料。四、充分利用家長資源,收集區域活動材料孩子的接送大多是爺爺奶奶,他們一開始不理解怎麼現在的教育還要讓孩子收集廢舊紙盒、瓶瓶罐罐呢?為此,在每次的交談中,我們都會喧傳這些廢舊的價值(可以作為孩子小製作,選擇的半成品;可以製作成孩子區域活動中的操作材料,可以作為幼兒遊戲中的輔助材料等),並以實物展示的方式,直觀的呈現在家長朋友的面前。當家長了解到廢舊材料的好處後,很多家長主動幫助孩子收集材料,並積極出謀劃策,令孩子的活動積極性大大增加。現在當我們需要什麼材料的時候,家長們都非常的配合我們的工作。自然角里的許多綠色植物也都是幼兒自己種植帶到幼兒園來的。五、根據主題的開展,創設互動性的區域活動區域活動的創設是主題開展興趣的切入口,也是教學活動的延伸。所以區域活動的創設一定要根據主題的開展進行及時的填充和更新。創設中要開動腦筋,根據幼兒的興趣和需要,採取多種形式,真正發揮區角活動的互動性,讓各區域都“活”起來。就拿我們表演區來說吧。結合主題《我做哥哥姐姐啦》中的《我的家》我們在區域中放置了抹布、掃帚、圍裙、帽子、桌子、椅子。幼兒在區域遊戲中,扮演哥哥姐姐的人讓弟弟妹妹們坐在乾淨的椅子上,做哥哥姐姐的小朋友就分工合作,有的掃地,有的擦桌子等等。幼兒們在與情景互動中操作,既積累了知識又體驗到了遊戲的快樂。結合家鄉主題開展建構遊戲......

相關問題答案
如何理解幼兒教育目標?
如何加強幼兒安全意識?
如何組織幼兒一日活動?
如何做好幼兒家長?
如何引導孩子不早戀?
如何開展幼兒體育活動?
如何引導學生提問?
如何治療幼兒便祕?
如何引導小狗大小便?
如何引導顧客購買產品?

Have any Question?

Let us answer i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