現在為什麼那麼多人得糖尿病 ?

General 更新 2023年10月15日

現在為什麼那麼多人得糖尿病

糖尿病病因及發病機制十分複雜,目前尚未完全闡明,傳統學說認為與以下因素有關: 一、遺傳因素 舉世公認,糖尿病是遺傳性疾病,遺傳學研究表明,糖尿病發病率在血統親屬中與非血統親屬中有顯著差異,前者較後者高出5倍。在糖尿病Ⅰ型的病因中遺傳因素的重要性為50%,而在糖尿病Ⅱ型中其重要性達90%以上,因此引起糖尿病Ⅱ型的遺傳因素明顯高於糖尿病Ⅰ型。 二、精神因素 近十年來,中、外學者確認了精神因素在糖尿病發生、發展中的作用,認為伴隨著精神的緊張、情緒的激動及各種應激狀態,會引起升高血糖激素的大量分泌,如生長激素、去甲腎上腺素、胰升糖素及腎上腺皮質激素等。 三、肥胖因素 目前認為肥胖是糖尿病的一個重要誘發因,約有60%-80%的成年糖尿病患者在發病前均為肥胖者,肥胖的程度與糖尿病的發病率呈正比,有基礎研究材料表明:隨著年齡增長,體力活動逐漸減少時,人體肌肉與脂肪的比例也在改變。自25歲至75歲,肌肉組織逐漸減少,由佔體重的47%減少到36%,而脂肪由20%增加到36%,此係老年人,特別是肥胖多脂肪的老年人中糖尿病明顯增多的主要原因之一。 四、長期攝食過多 飲食過多而不節制,營養過剩,使原已潛在有功能低下的胰島素β細胞負擔過重,而誘發糖尿病。現在國內外亦形成了“生活越富裕,身體越豐滿,糖尿病越增多”的概念。 近年來,隨著對糖尿病研究和認識的不斷深入,從分子生物學、電鏡超微結構、免疫學、生理生化學等多角度進行控索,對糖尿病的病因及發病機制又有了新的認識。 五、感染 幼年型糖尿病與病毒感染有顯著關係,感染本身不會誘發糖尿病,僅可以使隱形糖尿病得以外顯。 六、妊娠 有關專家發現妊娠次數與糖尿病的發病有關,多次妊娠易使遺傳因素轉弱誘發糖尿病。 七、基因因素 目前科學認為糖尿病是由幾種基因受損所造成的:Ⅰ型糖尿病———人類第六對染色體短臂上的HLA-D基因損傷;Ⅱ型糖尿病—胰島素基因、胰島素受體基因、葡萄糖溶酶基因和線粒體基因損傷。總之,不管哪種型別的糖尿病,也不論是因為遺傳易感而發病,還是環境因素、病毒感染髮病,歸根結底都是基因受損所致。換言之糖尿病是一種基因病。..

求採納

哪些人容易得糖尿病?

這是前來看門診的病人問得最多的一個問題。在他們看來,自己已經患病了,只好積極配合醫生治療,但是還得關心一下沒有患糖尿病的家人、好友。如果你們身邊有下屬幾類人,就要提醒他們多多地關心自己的血糖。 1 、家族史。糖尿病病人的家屬,特別是近親,罹患此病的機會比一般人高出5 倍以上,單親患2 型糖尿病者,其子女患病機會為20 % -30 % ,雙親患病者,子女機會為60 % - 70 %。 2 、中老年人。人到中年生活工作壓力加大,精神緊張,而生活條件改善,攝取熱量較多,運動量減少,熱量消耗降低;另外,人到中年以後,各種臟器漸漸老化,細胞功能逐漸衰退等,使得這部分人容易患糖尿病。 3 、肥胖者。肥胖與糖尿病關係密切,同屬於代謝性疾病,有共同的發病基礎。在2 型糖尿病中有很大一部分屬於肥胖型別,尤其是腹型肥胖。肥胖者存在明顯的胰島素抵抗,會加重糖尿病病人的胰島β細胞的負擔,更容易引發糖尿病。 4 、高血壓和血脂異常者。糖尿病常常是一手牽著高血壓,一手拉著血脂異常來影響人體,它們已是糖尿病最常見的併發症,同時又是患糖尿病的危險因素,因為這些疾病都有胰島素抵抗,同屬於代謝綜合徵。 5 、吸菸者。吸菸可以使多個器官受損,特別是心血管系統。而糖尿病病人吸菸對已發生心血管併發症的人來說,那是雪上加霜,有害無益。 6 、日常生活中缺乏運動者。運動除了消耗熱量、減輕肥胖外,還可以增加胰島素的敏感性,因此,缺乏運動者是糖尿病瞄準的一個物件。 許多人對自己已患糖尿病而無所知 為什麼有許多人患了糖尿病自己卻無察覺? 這是由於2 型糖尿病初發期症狀不太明顯,而病人對糖尿病知識又匱乏所致。即使已發現或已被確診的糖尿病病人由於不重視、或不懂得治療方法,仍有60 %的病人病情控制狀況較差或很差,30 %的病人進入到了嚴重的併發症階段。 其實許多人可以對自己的健康狀況進行思考,因為糖尿病病人多少有點“三多一少”的症狀: “不知為什麼? 近來小便特別多,尤其夜間常常要小便。” “常常口乾,特別想喝水,夜裡躺在床上還熬不住要喝水。” “吃得也特別多,可是仍然感到飢餓難奈。”“吃得特別多,體重反而還降低了,並且感到體力不如從前了。” 這些都是糖尿病人首次就診時說得最多的。

中國糖尿病第一大國 為什麼中國人容易得糖尿病

我們首先從中醫角度來講什麼是糖尿病: 《黃帝內經》上卷素問篇記載: 口中發甜、五味的精氣向上氾濫,叫脾癉症(熱氣盛,真陰日耗,急宜壯水固元)。經常吃甘美而肥膩的食物,肥膩生內熱,甘味腹滿,影響脾之運化,脾熱上溢,轉化為“消渴症”—即糖尿病。 總之:“甜在口中,病在脾”。糖尿病、肥胖症為代謝綜合徵。 中醫的定義;病非症,症亦非病;症是病的先兆,病是症的綜合積累的爆發。症可以通過調理提高身體的機能來給於消除,把病的根源扼殺在萌芽狀態。病能使人體機能減弱,無法抵禦外邪(病菌)侵襲而引發身體器官細胞大量殺死而形成。 我們在症與病之間,中醫用“七分養三分治”的調理方法,通過補充細胞營養,提高人體機能,充分調動和啟用各臟腑的功能,增強免疫系統功能,將症消滅在萌芽狀態之中,防治病的發生。 糖尿病、早在黃帝內經《奇病論》中曰:“口中發甜,五味精氣向上泛溢”,病名叫“脾癉”。原因是,脾在為胃傳輸食物精華時,津液停留在脾,致使脾氣向上泛溢,產生口中發甜,有這種症狀的人,必然是過食甘味、肥膩食物而導致,肥膩能使人生內熱,甘味能使人腹腔飽滿,所以脾運失常,脾熱上溢轉化成”消渴症”。

糖尿病發生的原因 一、遺傳原因:遺傳時間,胎在母親腹中導致遺傳性。二、後天原因:暴飲暴食,甘甜肥膩,高熱量食物過多。三、肥胖原因:熱量過高,肥脂堆積,代謝失調。四、精神神經因素:精神緊張,情緒激動,心理壓力大,造成內分泌調節紊亂。五、病毒感染:易感冒,腮腺炎等病毒感染,抗生素增加,各種藥物增加,導致胰島素分泌缺乏。六、自身免疫系統,抗病能力減弱。七、房事過頻,出現“精虧症”,導致“腎陰耗損”腰膝痠軟,“脾陰耗損”渾身無力,“傷肺陰”有氣無力,“傷心陰”無精打采,“傷肝陰”血瘀。

我要向大家多問幾個為什麼了:首先,為什麼會得糖尿病

從廣義上,當一個人新陳代謝旺盛時,身體很好,什麼病都沒有。當一個人新陳代謝紊亂時,就會出現關節炎、痛風、三叉神經痛、心臟病等,當一個人新陳代謝不足時,就會出現肥胖、血壓高、糖尿病、骨質增生、腰痠背痛、胃潰瘍及各種慢性病,當一個人新陳代謝崩潰時,就會出白血病、癌症等。從狹義上,糖尿病除了有家族遺傳史外,也跟平時的飲食有關。現在人活水平提高了,在飲食上如果能節制,就能防止病從口入,1.適當的鍛鍊身體。2.平時注意多吃新鮮的蔬菜,可以吃魚,儘量少吃肉!3.平時每頓飯不要吃的太多,每天要保持飢餓感。只要每天保持飢餓感,可以肯定你永遠不會得糖尿病的。有許多人平時不注意節制,大魚大肉,暴食暴飲,其結果先是肥胖、大腹便便,然後血壓、血脂、血糖上升,後來發展成血壓高、糖尿病,甚至癌症。為了自己的健康與生命,要防止病從口入,避免富貴病[糖尿病、血壓高等]產生。

什麼原因導致人會得糖尿病?

對於糖尿病目前原因主要是吃的問題. 相關問題可以檢視我以前回答的問題.相信對你的恢復會有幫助! 如果有什麼問題,可以交流!

怎麼瘦的人也會得糖尿病?

2型糖尿病“有胖有瘦”

2型糖尿病患者的體型,則胖瘦皆有。一般來說,2型糖尿病患者都有過胖的“歷史”,發病後體重也會有所減輕,但由於體重基數大,因此不那麼明顯。一般來說,在沒有刻意節食的情況下,一個月內體重減輕超過2公斤,就要警惕糖尿病了,最好去醫院查一下血糖。

2型糖尿病佔糖尿病總數的90%,其中80%伴有肥胖(體質指數BMI大於28)或超重(BMI大於25)。2型糖尿病病情的發展及惡化與脂肪代謝密切關聯,因此,2型糖尿病又被稱為“糖胖病”或“糖脂病”。肥胖患者的發病機制主要是胰島素抵抗,一方面肥胖者脂肪細胞多,脂肪細胞對胰島素不敏感;另一方面肥胖者常伴有血脂異常,遊離脂肪酸增多,易形成胰島素抵抗。在歐美等國家,2型糖尿病患者基本都是胖子,但在中國及其他亞洲國家,2型糖尿病患者的肥胖率沒有那麼高。不少糖尿病患者的BMI都在25、26左右。所以,即使輕微超重的人,也要警惕糖尿病的“侵襲”。

而在2型糖尿病的瘦患者身上,胰島素抵抗似乎沒有那麼明顯。但這類患者由於長期血糖控制差,病程長,體內胰島細胞功能缺陷,胰償素分泌“相對”不足,導致體重有所下降。有些人認為,2型糖尿病患者變瘦,就是轉成1型了,這是不對的。1型糖尿病的主要病因是自身免疫和遺傳,而2型糖尿病多是在遺傳背景下由不良生活方式引發的,所以,二者並不會互相轉化。

相關問題答案
狗得糖尿病吃什麼?
得糖尿病的人能活多久?
現在海苔為什麼那麼貴?
為什麼那麼多頭皮?
印度為什麼那麼多人?
烏拉那拉氏現在姓什麼?
中東為什麼那麼多戰爭?
非洲為什麼那麼多動物?
養樂多為什麼那麼貴?
錢串多肉為什麼那麼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