端午節為什麼要吃粽子 ?

General 更新 2023年10月15日

端午節為什麼要吃粽子

粽子 :是端午節的節日食品,古稱“角黍”,傳說是為祭投江的屈原而開始流傳的,那一天便互相送粽子作為紀念。並且粽子還是中國歷史上迄今為止文化積澱最深厚的傳統食品。   端午食粽   端午節吃粽子,這是中國人民的又一傳統習俗。其由來已久,花樣繁多。   據記載,早在春秋時期,用菰葉(茭白葉)包黍米成牛角狀,稱“角黍”;用竹筒裝米密封烤熟,稱“筒粽”。東漢末年,以草木灰水浸泡黍米,因水中含鹼,用菰葉包黍米成四角形,煮熟,稱為廣東鹼水粽。   晉代,粽子被正式定為端午節食品。這時,包粽子的原料除糯米外,還新增中藥益智仁,煮熟的粽子稱“益智粽”。 米中摻雜禽獸肉、板栗、紅棗、赤豆等,品種增多。粽子還用作交往的禮品。   到了唐代,粽子的用米,已“白瑩如玉”,其形狀出現錐形、菱形。日本文獻中就記載有“大唐粽子”。宋朝時,已有“蜜餞粽”,即果品入粽。詩人蘇東坡有“時於粽裡見楊梅”的詩句。這時還出現用粽子堆成樓臺亭閣、木車牛馬作的廣告,說明宋代吃粽子已很時尚。元、明時期,粽子的包裹料已從菰葉變革為箬葉,後來又出現用蘆葦葉包的粽子,附加料已出現豆沙、豬肉、松子仁、棗子、胡桃等等,品種更加豐富多彩。   一直到今天,每年五月初,中國百姓家家都要浸糯米、洗粽葉、包粽子,其花色品種更為繁多。從餡料看,北方多包小棗的北京棗棕;南方則有豆沙、鮮肉、八寶、火腿、蛋黃等多種餡料,其中以浙江嘉興粽子為代表。吃粽子的風俗,千百年來,在中國盛行不衰,而且流傳到朝鮮、日本及東南亞諸國。

端午節為什麼要吃粽子賽龍舟的風俗

吃粽子:

戰國時期楚國大夫屈原,愛國為民,被讒言所害,於公元前278年五月初五那天投身汨羅江。楚國人沿江苦尋屈原蹤影,又害怕江魚吃掉他的身體,就用竹殼、竹葉包好糯米投入江中餵魚。由此風習相傳,人們為緬懷屈原,每年五月初五這一天便以粽子投江。

賽龍舟 :

賽龍舟,是端午節的主要習俗。相傳起源於古時楚國人因捨不得賢臣屈原投江死去,許多人划船追趕拯救。他們爭先恐後,追至洞庭湖時不見蹤跡。之後每年五月五日划龍舟以紀念之。借划龍舟驅散江中之魚,以免魚吃掉屈原的身體。競渡之習,盛行於吳、越、楚。

粽子的形式發展:

元代以後,隨著漕運的發展,南國的一些民風民俗逐漸北上並傳播開來,每逢五月初五,京津地區百姓也有了賽龍舟和吃粽子的習俗,京津也成為我國較早開始紀念屈原的地區。

國人不斷將粽子的形式與內容演變著,成為中國傳統飲食文化的重要內容。到了唐代,粽子已成為四季上市的美味食品,長安城包制粽子的水平已大為提高。宋朝人用艾葉與米同泡,製成艾香粽子。到了明朝弘治年間,百姓不僅開始使用蘆葉包粽子,其餡料也更加豐富起來,如蜜糖、豆沙、鮮肉、松仁等。到了清代乾隆年間,更是出現了著名的火腿粽子。人們包粽子的方法也頗有創意,其形狀有角形、錐形、菱形、秤砣形、竹筒形、枕頭形等,且大小不一。

中國人端午節為什麼要吃粽子

最早不是吃粽子

最早是往水裡扔粽子給魚吃,為了讓魚兒不吃屈原的屍體

到後來,就自己吃了

簡要說說端午節為什麼要吃粽子?

為了紀念偉大詩人屈原

為什麼端午節要吃粽子?賽龍舟?

為了紀念屈原,屈原是戰國時期楚國的偉大詩人,愛國愛民,被奸人迫害,在聽到秦軍攻破楚國都城的訊息後(不是秦國滅楚之戰,應該是鄢郢之戰),悲憤交加,於公元前278年農曆五月初五,抱石投入汨羅江自盡。百姓聽聞,紛紛到江裡去打撈,並將粽子投入江中,以防水族侵害他的身體。以後便成為包粽子、吃粽子的習俗。

粽子是給魚類吃的,讓它們不要傷害賢人的屍體。百姓爭相划船到洞庭湖尋找他們的屍體。後來就演變成今天的賽龍舟的習俗。

為什麼端午節一定要吃粽子呢?

端午節不僅可以吃粽子,還可以有很多活動哦。相傳屈原投江後,人們害怕他的屍體被魚吃掉,便拿箬葉包住一些飯和肉,一邊在江上划船,用漿擊打水驅散魚群一邊把包裹的東西投進去,這樣魚兒有東西吃就不會吃屈原的屍體了。漸漸的就演變成了如今吃粽子賽龍舟的習俗了。端午節因為處於農曆五月,古時人們又稱五月為五毒月,所以還會在門口懸掛艾草,喝雄黃酒以辟邪呢。現在也漸漸演變成習俗了。

端午節為什麼要吃粽子10個字

為祭投江的屈原而開始

端午節為什麼要吃粽子原因

端午節是古老的傳統節日,始於中國的春秋戰國時期,至今已有2000多年的歷史。端午節的由來與傳說很多,主要有四種,其中以源於紀念屈原的傳說流傳最廣。端午節吃粽子,端午吃粽子,現在人們只知道這是為了紀念偉大詩人屈原,是中國人民的又一傳統習俗。實際上,為了紀念春秋時晉國的介子推而形成民間節俗的“寒食節”(清明前一天)吃粽子,起源要比端午食粽早。至今,許多地方仍通行清明前一天與清明食粽的民間風俗。晉代,粽子被正式定為端午節食品。這時,包粽子的原料除糯米外,還新增中藥益智仁,煮熟的粽子稱“益智粽”。 時人周處《岳陽風土記》記載:“俗以菰葉裹黍米,……煮之,合爛熟,於五月五日至夏至啖之,一名粽,一名黍。”南北朝時期,出現雜粽。米中摻雜禽獸肉、板栗、紅棗、赤豆等,品種增多。粽子還用作交往的禮品。現在每年五月初,中國百姓家家都要浸糯米、洗粽葉、包粽子,其花色品種更為繁多。從餡料看,北方多包小棗的北京棗粽;南方則有豆沙、鮮肉、火腿、蛋黃等多種餡料,其中以浙江嘉興粽子為代表。吃粽子的風俗,千百年來,在中國盛行不衰,而且流傳到朝鮮、日本及東南亞諸國。

相關問題答案
端午節為什麼要插艾葉?
端午節為什麼要掛艾葉?
端午節為什麼要踏青?
中秋節為什麼要吃鴨子?
春節為什麼要包粽子?
人們為什麼要吃粽子?
端午節為什麼吃餃子?
端午節為什麼叫安康?
端午為什麼要包粽子?
端午節為什麼掛艾葉?

Have any Question?

Let us answer i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