青海湖怎麼形成的 ?

General 更新 2024-05-19

青海湖怎麼形成的

青海湖的構造斷陷湖,湖盆邊緣多以斷裂與周圍山相接。距今20~200萬年前成湖初期,形成初期原是一個大淡水湖泊,與攻河水系相通,那時氣候溫和多雨,湖水通過東南部的倒淌河洩入黃河,是一個外流湖。至13萬年前,由於新構造運動,周圍山地強烈隆起,從上新世末,湖東部的日月山、野牛山迅速上升隆起,使原來注入黃河的倒淌河被堵塞,迫使它由東向西流入青海湖,出現了尕海、耳海,後又分離出海晏湖、沙島湖等子湖。由於外洩通道堵塞,青海湖遂演變成了閉塞湖。加上氣候變幹,青海湖也由淡水湖逐漸變成鹹水湖。北魏時青海湖的周長號稱千里,唐代為400公里,清乾隆時減為350公里。在布哈河三角洲前緣約20公里處有古湖堤遺址;距湖東岸25公里處的察漢城(建於漢代),原在湖濱。東西兩邊已分別退縮25公里和20公里,水位下降約100米。目前青海湖呈橢圓形,周長300餘公里。1908年俄國人柯茲洛夫推測當時湖面水位3205米,湖面積為4800平方公里;上世紀50年代的測繪資料顯示,青海湖湖水面積為 4568多平方公里; 70年代出版的地形圖量得湖水位3195米左右。湖面積為4473平方公里;1988年水位3193.59米,湖面積為4282平方公里,到了2000 年,通過遙感衛星資料分析,青海湖的面積是4256.04多平方公里。現湖水容積739億立方米,最長約104公里,最寬約62公里,最大水深3.14千米,湖水平均礦化度12.32克/升,含鹽量1.25%。

青海湖為什麼是鹹水湖是怎麼形成的?

青海湖的形成和變遷,是大自然的傑作。早在兩億三千萬年以前,青海高原還是一片浩瀚無邊的古海洋。那時候,海水洶湧澎湃,它跟現在的太平洋、地中海是連在一起的。200萬年前,劇烈的造山運動使得這片古海逐漸隆起,一躍形成了世界屋脊——青藏高原。海水被逼走,有的被四周的高山環繞起來,形成了大大小小的湖泊。青海湖就是被山脈堵塞而成的一個巨大湖泊。當時,它是一個外洩湖,周圍100多條河流注入湖中,同時,湖水又從東面注入黃河,流進東面的海洋。後來又經過演化,青海湖由一個外流湖而變成了“閉塞湖”。大約距今100萬年前,地質年代的第四紀,在青海湖東面有個日月山,發生了強烈隆起,攔截了青海湖出口,原來從青海湖向東流出的河流,被逼得向西流入青海湖,而成了一條自東朝西的“倒淌”河。

一直到現在,青海湖還是一個流水只入不出的閉塞湖。

由於青海湖位於西北氣候乾燥地區,湖水蒸發量大於湖水注入量,因此,湖水不斷下降,湖面逐漸縮小。

距今1萬年前,青海湖水比現在要深80多米,面積要比現在大1/3。

歷史上曾有過青海湖“魏周千里,唐八百餘里”的記載,這說明青海湖也一直處於萎退濃縮的趨勢。

青海湖剛形成時是個淡水湖,後來才逐漸變成鹹水湖。為什麼湖水會這樣呢?

青海湖的變鹹是因為湖水水位下降,湖水逐年濃縮,所含雜質不斷增加,慢慢鹹化所致。

青海湖的成因

青海湖是構造運動而形成的構造湖。

形成過程:

1、大地表面,它可能是高山高原,也許是丘陵、平原。

2、地面發生斷裂,沿斷裂方向出現坳陷。

3、坳陷處逐漸儲水,形成湖泊。

青海湖是怎樣形成的?

青海湖又名“庫庫淖爾”,即蒙語“青色的海”之意。它位於青海省東北部的青海湖盆地內,既是中國最大的內陸湖泊,也是中國最大的鹹水湖。由祁連山的大通山、日月山與青海南山之間的斷層陷落形成。湖面遼闊,望去茫茫無垠。遠離湖濱的湖心浪濤翻騰,水柱滾卷。澀鹹的湖水越近湖心,浮力越小。漁民木舟捕魚,只在岸邊。機帆船作業,也不超過沿岸2---3公里。曾有一艘機帆船在向湖心試航中,行駛數裡,便自行翻沉,人們不敢冒險進入湖心。冬季,雖然湖面冰凍一尺多,然而湖心冰面爆裂,裂縫縱橫,冰塊互相碰撞,因此,也難進入湖面腹地在久居湖岸的牧民中,有一位老人,年輕時曾孤身一人深入凍結的湖心,尋找傳說中的大黑洞和魚精黑神靈。他在湖心沒有找到黑洞和神靈。但是找到了一個水花飛濺的大漩渦。這個大漩渦的底部一定有外來星球的核心物質,它任然保留以前那顆星球的磁場和引力。這一點跟百慕大很相像,如果青海湖和百慕大是一個時期形成的,那這些物質和百慕大來自同一個彗星,從地圖上看,青海湖與百慕大不在同一緯度上,但是它嵌入地下的形態與百慕大形成一種輻射的態勢。所以筆者認為青海湖是彗星殘核撞擊而砸出來的湖盆,而且湖底應該有大量的礦物。

青海湖沙島形成原因

原來是湖中的小島,因湖沙壟突出水面接受風沙堆積而成。

青海湖的來歷

美麗富饒的青海湖是我國面積最大的鹹水湖。它又名庫庫諾爾,錯鄂博,古稱西海、鮮水和錯溫波等。庫庫諾爾蒙語意為青色的海。青海得名於北魏,因湖水清澈碧藍,湖面廣袤如海故名。青海湖位於青海省東部的青海湖盆地內,是我國第一大咸水湖。湖泊似梨形。

青海湖位於我國青海省東北部。它浩瀚縹緲,波瀾壯闊,是大自然賜予青藏高原的瑰麗珍寶,也是青海省名稱的由來和象徵。

青海湖地處青藏高原,這裡地域遼闊,草原廣袤,河流眾多,水草豐美茂。湖的四周被四座高山所環擁:北面是崇巨集壯麗的大通山,東西是巍峨雄偉的日月山,南面是逶迤連綿的青海南山,西面是崢嶸嵯峨的橡皮山。舉目四顧,四座高山猶如四幅天然屏障。從山下到湖畔則是蒼茫無際的千里草原,碧波連天的青海湖像一個巨大的翡翠玉盤鑲嵌在高山、草原之間,構成了濃墨重彩的西部風景畫。

1981年實測水位3193.92m,長109.0km,最大寬度67.0km,平均寬39.8km,面積為4340km2,最大水深27.0m,平均水深17.9m,蓄水量778.0×108m3;與1961年相比,20年來湖泊面積減少了295.0km2,蓄水量減少了76.0×108m3。湖水礦化度1961年為12.4g/L,1986年又增為13.84g/L,26年來平均年遞增52.0mg/L,鹹化趨勢明顯。

青海湖的形成和變遷,是大自然的傑作。早在兩億三千萬年以前,青藏高原是一片浩瀚無際的古海洋。200萬年前,劇烈的造山運動使得這片古海洋逐漸隆起,一躍形成了世界屋脊。海水被逼走時,有的被四周的高山環繞起來,形成了大大小小的湖泊。青海湖就是被山脈堵塞而形成的一個巨大湖泊。當時,它是一個外洩湖,周圍有100多條河流注入湖中,同時湖水又從東面注入黃河。大約距今100萬年前的第四紀,青海湖東面的日月山發生了強烈的隆起,攔截了青海湖的出口,原來從青海湖向東流出的河流,被迫向西流入青海湖,形成了我國罕見的自東向西流的倒淌河。青海湖也成為一個流水只入不出的閉塞湖。由於青海湖位於西北氣候乾燥地區,湖水蒸發量大於湖水注入量,因此湖水不斷下降,湖面逐漸縮小,與初期的湖區相比,湖面縮小了三分之一,水位降低了80-100m。在1500多年前的北魏時期,環湖一週,號稱千里,唐代尚稱八百里,現在只有七百多裡了。

青海湖區屬高寒半乾旱氣候,年平均氣溫1.2℃,一月平均氣溫-12.6℃,7月平均氣溫5℃,極端最高氣溫28℃。多年平均降水量336.6mm,5-9月的降水量佔年降水量的85%以上,年蒸發量950mm,6-9月的蒸發量佔年蒸發量的60%以上。湖泊的集水面積29661km2,補給係數5.83。湖水主要依賴地表徑流和湖面降水補給,入湖河流有40餘條。主要入湖河流佈哈河、巴戈烏蘭河和側淌河等,其中以布哈河為最大。據有關資料,青海湖年入湖總水量為36.28×108m3,而年耗水量卻高達41.59×108m3,收支相抵年虧損水量5.31×108m3。這就是青海湖水位不斷下降,湖面不斷縮小的主要原因。

青海湖畔有著遼闊的天然牧場,是我國各民族聚集的地方,除漢族外,還有羌族、吐古渾族、藏族和蒙古族等。從遙遠的古代起,就是重要的畜牧業產地,尤以養鳥業更為發達。

在春秋戰國時代,這一帶盛產“秦馬”。《詩經》中曾描寫過“秦馬”的雄壯和善馳。隋唐時,“秦馬”與“烏孫馬”、“血汗馬”皆為良種馬,以能征慣戰而著稱。唐代在青海還專門設定了茶馬司。

杜甫《高都護馬行》“……此馬臨陣久無戰,與人一心成大功。……雄姿未受伏櫪思,猛......

有關青海湖形成的神話故事?

漢族傳說:青海湖本是一眼神泉,當二郎神楊截奉旨討伐孫悟空時,敵不過那根如意金箍棒,只好逃到崑崙山下的這眼神泉邊解乏,架了口羅鍋用三塊白石頂著燒火做飯,卻忘記取水後蓋好神泉的蓋,剛把鹽撒到鍋裡,泉水已溢成了一片汪洋,情急之下,他順手抓起了一座山壓在神泉上,這樣就形成了現在的青海湖和湖中的海心山,支鍋的那三塊石頭,就是現在湖中的三個小島,因撒進鍋裡的鹽和水混在一起,所以湖水是鹹的。又說很早以前,東海老龍王有四個兒子,大兒子是北海王,二兒子是東海王,三兒子是南海玉,惟小兒子元海可去,老龍王想憑藉自己力量造一片大海,於是來到青海草原,看到這裡廣闊無垠,風光迷人,於是彙集了108條河的水造就了偌大個西海,讓他的小兒子當了西海王,這西海就是青海湖。

藏族傳說:很早以前,千里草原上只有一眼清泉,一塊石板蓋在其上,泉水長流不溢。周圍居住的放牧百姓,飲水後必須把石板蓋好,否則將會大禍降臨。有一年,吐蕃王朝宰相隆布嘎爾父子逃亡來到這裡,兒子飲完水忘記蓋石板,泉水便洶湧奔瀉出來,越來越大,千里草原變成了汪洋大海,成千上萬牧民被海水淹沒。此事震憾了天神,天神將印度赤德山崗的峰頭搬來壓住了海眼,青海湖和海心山就這樣形成了。

蒙古族傳說:古時青海湖美麗而寬廣,但這裡的部落頭人肆意欺壓百姓。有個叫庫庫淳爾的英雄,解仇釋怨,除暴安良,才使各族群眾團結和睦,親如一家。他死後被天帝封為團結之神,保護善良,從此蒙古族稱亥海湖為“庫庫津爾”(即庫庫諾爾)。

簡要回答青海湖鳥島形成的原因

鳥島之所以成為鳥類繁衍生息的理想家園,主要是因為它有著獨特的地理條件和自然環境,這裡地勢平坦,氣候績和,三面繞水。環境幽靜,水草茂盛,魚類繁多,是鳥類繁衍生息的天然場所。

青海湖為什麼是鹹的

青海湖的構造斷陷湖,湖盆邊緣多以斷裂與周圍山相接。距今20~200萬年前成湖初期,形成初期原是一個大淡水湖泊,與黃河水系相通,那時氣候溫和多雨,湖水通過東南部的倒淌河洩入黃河,是一個外流湖。至13萬年前,由於新構造運動,周圍山地強烈隆起,從上新世末,湖東部的日月山、野牛山迅速上升隆起,使原來注入黃河的倒淌河被堵塞,迫使它由東向西流入青海湖,出現了尕海、耳海,後又分離出海晏湖、沙島湖等子湖。由於外洩通道堵塞,青海湖遂演變成了閉塞湖。加上氣暢變幹,青海湖也由淡水湖逐漸變成鹹水湖。北魏時青海湖的周長號稱千里,唐代為400公里,清乾隆時減為350公里。在布哈河三角洲前緣約20公里處有古湖堤遺址;距湖東岸25公里處的察漢城(建於漢代),原在湖濱。東西兩邊已分別退縮25公里和20公里,水位下降約100米。目前青海湖呈橢圓形,周長300餘公里。1908年俄國人柯茲洛夫推測當時湖面水位3205米,湖面積為4800平方公里;上世紀50年代的測繪資料顯示,青海湖湖水面積為4568多平方公里; 70年代出版的地形圖量得湖水位3195米左右。湖面積為4473平方公里;1988年水位3193.59米,湖面積為4282平方公里,到了2000年,通過遙感衛星資料分析,青海湖的面積是4256.04多平方公里。現湖水容積739億立方米,最長約104公里,最寬約62公里,最大水深3.14米,湖水平均礦化度12.32克/升,含鹽量1.24%。

青海湖水位每年平均以12.1釐米的速度下降,水位下降最快的2000年,1年內下降了21釐米,以這樣的速度,青海湖年平均減少湖水4.36億立方米,正在從單一的高原大湖泊分裂為“一大數小”的湖泊群。造成青海湖不斷縮減的因素主要有氣候變暖、人類活動加劇以及降雨量減少等原因,特別是在青海湖周邊盲目開荒,破壞了注水河流的水源,目前青海湖50%的注水河流已經乾涸。據統計,由於水源補給河流大量減少,與20年前相比,入湖水量也因此減少了60%。

有專家預測,如果按照現在的速度不斷萎縮,平均水深18米的青海湖將在200年後完全消失。目前來看,由於氣候暖乾和全流域生態系統退化,青海湖水位下降的總趨勢在短期內難以改變。

青海湖從哪裡來的

青海湖系封閉的內陸湖,入湖水量主要由湖面降水、地表水、地下水等三部分組成,入注青海湖的河流,它們源源不斷地流入青海湖,是青海湖日漸豐盈的源泉。為了讓入注青海湖的48條河流能源源不斷地為青海湖補充新鮮血液。發源於天峻縣境內疏勒南山的布哈河是青海湖境內最大的河流,河道全長286公里,降水集水面積14337平方公里,當年平均徑流量8.18億立方米,佔入湖徑流量的53.6%。青海湖的形成和變遷,是大自然的傑作。早在兩億三千萬年以前,青藏高原是一片浩瀚無際的古海洋。200萬年前,劇烈的造山運動使得這片古海洋逐漸隆起,一躍形成了世界屋脊。海水被逼走時,有的被四周的高山環繞起來,形成了大大小小的湖泊。青海湖就是被山脈堵塞而形成的一個巨大湖泊。當時,它是一個外洩湖,周圍有100多條河流注入湖中,同時湖水又從東面注入黃河。大約距今100萬年前的第四紀,青海湖東面的日月山發生了強烈的隆起,攔截了青海湖的出口,原來從青海湖向東流出的河流,被迫向西流入青海湖,形成了我國罕見的自東向西流的倒淌河。青海湖也成為一個流水只入不出的閉塞湖。由於青海湖位於西北氣候廠燥地區,湖水蒸發量大於湖水注入量,因此湖水不斷下降,湖面逐漸縮小,與初期的湖區相比,湖面縮小了三分之一,水位降低了80-100m。1500多年前北魏時期,環湖一週,號稱千里,唐代尚稱八百里,現在只有七百多裡了。

青海湖區屬高寒半乾旱氣候,年平均氣溫1.2℃,一月平均氣溫-12.6℃,每年7月平均氣溫5℃,極端最高氣溫28℃。多年平均降水量336.6mm,5-9月的降水量佔年降水量的85%以上,年蒸發量950mm,6-9月的蒸發量佔年蒸發量的60%以上。湖泊的集水面積29661km2,補給係數5.83。湖水主要依賴地表徑流和湖面降水補給,入湖河流有40餘條。主要入湖河流佈哈河、巴戈烏蘭河和側淌河等,其中以布哈河為最大。據有關資料,青海湖年入湖總水量為36.28×108m3,而年耗水量卻高達41.59×108m3,收支相抵年虧損水量5.31×108m3。這就是青海湖水位不斷下降,湖面不斷縮小的主要原因

相關問題答案
紅海是怎麼形成的?
海螺是怎麼形成的?
海洋是怎麼形成的簡介?
腿部血栓是怎麼形成的?
腳上囊腫是怎麼形成的?
山脈是怎麼形成的?
靜脈竇是怎麼形成的?
痦子是怎麼形成的?
龍捲風怎麼形成的視頻?
尿結石是怎麼形成的?